《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
《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霹靂布袋戲》,通過操偶師精確的手法,加上精妙的布景和融入現代影視手段如特效等,以及錯綜複雜的劇情,讓這個看似單一傳統的布袋戲煥發出屬於創新的生命力。
本是臺灣地區的一種特色劇,由於在日本開拓市場受阻,後轉頭看向大陸。
《霹靂布袋戲》開拓大陸
很多東西如果不是同根同源的東西,對於不同文化的人們來說,是很難理解一些傳統東西的。
《霹靂布袋戲》本想著往日本去開拓市場,沒想到吃了個「閉門羹」。本以為日本從唐代開始陸陸續續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染後,演變出木偶劇而會接受這種類似於木偶戲的布袋戲,沒想到日本市場不吃這一套了,證明了非同根同源的東西,沒人願意去接受。
在日本吃了「閉門羹」,於是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大陸內地。
布袋戲,也稱布袋木偶戲,起源於明末清初,發於福建泉州,後傳於廣東、臺灣地區,但是受眾範圍始終有限。
隨著《霹靂布袋戲》的不斷創新,推陳出新,精彩的劇情加上合適的畫面表現力,漸漸地中國內地市場也接受了,不乏有些幾十年的老粉絲。
《霹靂布袋戲》的下架
一時風光無限,瞬間努力全廢,說的就是《霹靂布袋戲》。
因為製作方人員的立場問題,加上病毒的汙名化,以其中資質最深的操偶師「貓叔」為代表,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迫於壓力,今年3月,官方的《霹靂布袋戲》全網下架。
人如果忘了根本,也就不配吃內地的這一碗飯。
很多網友犀利評論:回去臺灣島賣你的碟片去吧!
又想吃內地飯,但是又想往這碗飯裡「投毒」,毒害同胞情感,消費中國人的兄弟情,這種情況是絕不容忍的。
《霹靂布袋戲》的上架
突如其來的上架操作,看懵了一片網友。
原來,能夠上架的原因正是因為開除了相關不當言論的人員(其中之一是貓叔),但是這樣也只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按道理這種立場不正的公司產品,早就應該在內地市場消失殆盡了,沒想到又「死灰復燃」了。
在8月17日的一則《霹靂布袋戲》官方帳號下的消息,消息指明將於當日的18:00在愛奇藝、優酷、B站三個視頻平臺重新上線。
《霹靂布袋戲》想要重新回到內地市場不假,但是敢於接受這種「雙標」立場的公司產品的這三個平臺,是在挑戰網友們的忍耐度。
於是,一腔熱血的網友瞄準了槍頭,紛紛批判這三家平臺被資本利益蒙蔽了雙眼,好壞不分了。
《霹靂布袋戲》的又下架
三大平臺已經搜索不到《霹靂布袋戲》官方視頻
《霹靂布袋戲》的又一次下架,僅僅經歷了不到一天時間。
本來官方宣布回歸後,很多帶有疑惑的人想要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又上架了,看了才發現《霹靂布袋戲》的官方視頻還是空蕩蕩,什麼都沒有。
很多人以為是鬧劇,其實不是,這只是從再次上架到下架,它僅僅不到一天時間,一些收到消息較遲的人才會造成這樣的錯覺。
《霹靂布袋戲》,一夜之間,從有到無再到內地輿論徹底打擊,註定成為歷史洪流裡的飄渺過客,勢必因為立場問題給它的未來蒙塵。
在大是大非面前,內地網友維護家國義不容辭。貼吧——霹靂吧,在官方發生了如此令人惱怒事件之後,直接大義凜然地更改了頭像,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直擊人心。
如果它有內地貼吧——霹靂吧的網友的愛國之心,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只能自作自受。
本文為漫人物原創,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