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暖暖》與《霹靂布袋戲》終止聯動,只因操偶師說了一句話

2021-01-09 拾部TV

近日,國內人氣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

相信不少還在期待《閃耀暖暖》出新活動的玩家都非常失望,畢竟這個聯動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才公開聯動,這才過去不夠半年時間,突然又說要終止了,這就讓「磨刀霍霍」準備大氪粉鑽的粉絲們非常難受,畢竟《霹靂布袋戲》跟《閃耀暖暖》還是非常搭配的,而如今說沒就沒了。

至於這次《閃耀暖暖》為什麼會終止跟《霹靂布袋戲》的合作,只是源於《霹靂布袋戲》的某位資深操偶師的一句不正當發言:每次看到有「冠」字的網友都會想起「新冠病毒」,乾脆直接叫「武漢病毒」算了,這樣才不會瞎想。

這樣的說法帶有濃厚的「歧視」意味,就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所說,H1N1首發墨西哥,但不能稱其為「墨西哥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首發沙特,但也不能稱其為「沙特病毒」;同理就算新冠病毒首發武漢,也不能稱其為「武漢病毒」,再者它的源頭也未必是武漢。

很明顯這位大佬的發言就跟美國把病毒命名為「中國病毒」一樣,讓人感到相當噁心。

這位資深操偶師名為丁振清,人稱「貓叔」,師承黃俊雄大師,從國小就開始參與跑戲工作,是如今布袋戲當中資歷最深的一位操偶師,同時也被成為「霹靂操偶教父」。

雖然不知道他究竟是否真心說出這樣的話,但他還是要為自己的發言買單。

面對這麼一位「大佬」的不正當言論,恐怕沒有人會選擇視而不見吧。而《閃耀暖暖》這次終止與《霹靂布袋戲》的合作,贏得了廣大網友的一致讚賞。紛紛表示:這就去入坑《閃耀暖暖》。

事實上這是《閃耀暖暖》的第三次聯動失敗了,他先是跟《全職高手》聯動,然後發現童石不再享有《全職高手》的漫畫改編授權,不得不終止合作;第二次是與KFC的聯動,微博下面很多人叫罵,可能是迫於壓力,老爺爺最後還是沒能跟暖暖聯動(也可能延遲)。

以前一直有人說《閃耀暖暖》的政治立場不正確,不過這事一出來,相信部分網友都會對此有所改觀吧,作為一款遊戲,他還承受了他不該承受的整理立場,希望以後能夠慢慢變好。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相關焦點

  • 臺灣「霹靂布袋戲」操偶師仍稱「武漢肺炎」,「閃耀暖暖」宣布終止...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24日),由大陸網際網路文化公司疊紙網絡研發的一款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登上微博熱搜,因與其進行IP聯動合作的臺灣「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發表不當言論,「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的項目。
  • 閃耀暖暖終止霹靂布袋戲聯動獲贊 玩家:疊紙最後的良心 省氪好評
    閃耀暖暖對於第三次聯動活動霹靂布袋戲,原本不少玩家還是非常期待的,不過近日傳來了官方的消息顯示,這次的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將終止,這一行為得到眾多玩家的讚賞,來看看具體的情報和事件前後經過吧。根據目前閃耀暖暖官方的公告顯示,原本2019年7月23日公開的霹靂布袋戲的聯動活動,本來預計是打算今年開啟的,但因為官方人員發表了不當言論,觸碰了原則和底線,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所以聯動活動直接涼了。
  • 霹靂布袋戲員工涉爭議言論,《閃耀暖暖》等與其解約
    3月24日上午,有網友發現霹靂布袋戲發布在Youtube上的官方視頻節目《超級霹靂會》裡,主持人小狄談到新冠疫情的傳播時,將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並稱為「最安全的兩個國家」。此言論很快便引起了眾多霹靂布袋戲粉絲的不滿,「霹靂布袋戲」也隨之登上熱搜。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 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 霹靂布袋戲,3個神操偶片段
    我是看了霹靂布袋戲衍生篇《東離劍遊紀》才知道原來霹靂偶只有一米多一點,是操偶師舉著胳膊操控拍攝的。我原先一直以為偶的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大小,從電視上看真的和真人沒多少區別。說到操偶,在這裡給大家介紹3個在我心裡最牛的神操偶片段。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
  • 霹靂布袋戲辱華,發表不當言論!我們能否原諒?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
  • 臺灣霹靂布袋戲將登陸動漫節 木偶明星來頭大
    他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布袋戲木偶。不要懷疑,他們比周杰倫還要火爆。  應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翻翻動漫和臺北書展基金會的邀請,世界上最長的動漫巨作霹靂布袋戲將在本屆動漫節上隆重亮相。這部從1985年連載至今的超人氣巨作的創始人、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將親自攜20樽精美木偶、操偶大師和臺灣COS界名人,以空前豪華的陣容和內地的霹靂道友們零距離接觸。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他來自於霹靂布袋戲的系列故事,是一位「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的聖者。 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傀儡戲的一種。布袋戲改變了傳統傀儡戲中實心偶體、懸絲操作的表演形式,將演出中所使用的布偶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且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操偶師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 看霹靂布袋戲操偶,道友絕對不能做的3件事!
    近來刷霹靂布袋戲相關的微博,看到一位道友@最近很憂桑的椋小懶 的微博,大致內容是貓叔和炮哥操控近神書偶和銀龍戰甲版青陽子偶和道友互動,有的人沒有素質沒有尺度地肆意摸偶的臉。微博下有道友評論補充信息,兩尊偶都是本尊,而且現場主持人提醒後依舊有人摸臉。
  • 從他英到霹靂布袋戲,這些創作者為何屢屢挑戰觀眾底線?
    想必大家早已聽說了《霹靂布袋戲》的相關事件,霹靂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將新冠病毒稱為WH病毒,而官方節目《超級霹靂會》中又公然宣揚TD言論,在此之後,霹靂官方又被扒出各種臺獨的騷操作。可以說霹靂官方的行為已經觸犯了DL觀眾的底線,想繼續在大陸掙錢就很困難了。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霹靂布袋戲:解說下霹靂人物實力與武學
    各位道友晚上好樓主上期出一期關於霹靂布袋戲謀及智力的方面,收到了各位道友的互動(事先聲明下,樓主撰寫的僅限娛樂,僅供各位道友閱讀),那麼本期,樓主就要說下關於霹靂人物的實力和武學方面的了。勿噴。本期從霹靂古原爭霸之後,霹靂不管是黃老闆還是編輯或者是操偶師,感覺在角色武力等級一定部分的劃分,認真的看劇的道友應該能過從旁白的介紹解說中得到相關的言語的暗示,有些編輯雖未直說,但道友們可以自行腦補下(當然是合理的想像)。即使這樣仍存在誤差,但可以說是相對合理,雖然霹靂的武力對於剛出來的角色總是牛逼哄哄的介紹,可是在後期的決鬥中確實難以置信,因此對於劃分戰力確實另類。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 《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每年春節期間,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廟會,展現特色民俗文化。布袋戲是廟會上最常看到的表演之一,它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基底,又在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深受臺灣島內各年齡層的喜愛。今天(7日)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讓我們走進臺灣的布袋戲文化。
  • 遠去的《霹靂布袋戲》留下的經典人物記憶!
    在剛剛過去的3月,伴我十年之久的《霹靂布袋戲》因其內部人員不和諧的聲音,被各大平臺陸續下架,令劣者倍感惋惜和痛心!劣者從《霹靂布袋戲·轟動武林》入坑,一路走來也快十年了。入坑以來一邊追新劇,一邊補老劇,業餘生活充滿了樂趣。
  • 大霹靂官方團隊:群星閃耀 炫彩出擊[組圖]
    本次臺灣霹靂布袋戲的展區將佔地400平米,共分為四個區域:介紹區,展示區,商品區,舞臺區。另外,在中央舞臺還有精彩互動表演!  介紹區 帶來的是布袋戲發展過程的全面介紹:   1、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傳統戲偶,相關圖文資料;   2、霹靂公司的發展回顧,幕後製作介紹;   3、從霹靂狂刀開始直到最新的霹靂劇集的海報展覽、精彩片段試閱;   4、霹靂的配樂發展史介紹和試聽,以及無非文化、動脈等為霹靂發行的所有劇集原聲帶。
  • 【小眾陣地】一口道盡古今事,十指操弄百萬兵——霹靂布袋戲專題介紹
    傳統意義上,整出布袋戲僅由一名口白師傅演繹所有角色的臺詞,而演員則是許許多多的木偶,他們除了頭部和手腳是木質的,其他均由布料製成。表演的時候,師傅們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控,像是一隻布袋一樣,所以這種布袋木偶戲被稱為「布袋戲」。
  • 《東離劍遊紀》:臺灣布袋戲×日本動漫,虐殺界最強混血
    霹靂布袋戲獨特的表現手法、表情豐富的人偶,讓虛淵玄大受震撼,當即買了《轟動武林》回去,在沒字幕的情況下生啃了下來。——出自視頻《霹靂布袋戲·苦境電視臺片場報導——操偶師篇》  虛淵玄為降低門檻,還做了一件事:把詩號從原本角色登場時吟誦,改到劇情高潮處。比如殤不患的詩號,就是到了整季尾聲才出現。  但因為詩號是閩南語念的,還是有不少人被突然插入的聲音嚇一跳:這什麼鬼?!  在布袋戲中,詩號一般起到表明身份、介紹人物性格與經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