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文明花開季,中國涼都滿芳華。
近日,省委、省政府對2015—2017年度全省文明城市、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作出表彰決定。我市六枝特區獲新一屆「全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水城縣楊梅鄉等25個鄉鎮、盤州市雙鳳鎮小河村等35個村、鐘山區地稅局等20家單位分別被評為新一屆全省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
「三線文化」創意小鎮。孫大方 攝
通過三年來的努力,我市所有縣區實現了省級文明城市全覆蓋;4個村鎮入選全國文明村鎮,60個村鎮入選全省文明村鎮,市縣評選文明村鎮138個;4家單位入選全國文明單位,20家單位入選全省文明單位,市縣評選文明單位137家;1戶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7戶家庭入選全省文明家庭,市縣評選文明家庭243戶;2所學校入選全國文明校園,11所學校入選全省文明校園,市縣評選文明校園75所。
涼都大地,文明花開!在美麗鄉村,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逐漸美好;在各行各業,涵養職業操守、提供優質服務、承擔社會責任正成為行業新風;在萬千家庭,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已成為生活自覺;在中小學校,鍛造理想信念、弘揚主流價值、涵育中華文化、滋養文明風尚已成為育人常態。行走涼都,六盤水正展現出更加崇德向善、更加整潔靚麗、更加注重文化、更加和諧宜居的新氣象!
文明城市唱響惠民調
我市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努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數,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提升。
六盤水市四通八達的路網
——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市不斷強健城市筋骨,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380公裡,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月照機場航線通達北上廣等14個城市,滬昆高鐵穿境而過,六安城際快鐵順利推進,內環快線建成通車,城市路網更加完善。涼都大劇院、三線博物館、規劃展覽館、國學館等重要文體場館相繼建成使用。地下綜合管廊、水城河綜合治理、地下人防工程、高中教育城、涼都人民醫院等重大項目基本建成。建成各類綠地2250萬平方米,升級改造背街小巷道路418條,打造了5個「最美公廁」,提及改造星級公廁137座。新建5個立體式智能停車場,新增3.1萬個停車位。
市民自覺排隊文明乘車
——在城市管理方面,紮實開展了「千院大戰」、文明交通、文明施工、市場環境等一系列文明提升行動,並充分發揮數位化城管「偵察兵」和「快速傳令兵」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如:規範312個公交停靠站臺和527個計程車臨時停靠點建設,對1347輛2800多名計程車司機實行「三統一」(統一著裝、統一座套、統一文明用語)培訓管理。將城市劃分為若干網格,並在社區實行網格化和「三長制」管理。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建成了城市公共免費WIFI和「政務雲」「智能交通雲」「食品安全雲」」「環保雲」等項目。加大環衛機械化設施設備投入,強化環衛作業人員管理、超門面經營管理、流動攤販疏導治理、社區院落物業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鐘山區玉源居委流動道德講堂
——在價值引領方面,建成覆蓋城鄉所有村居、行政企事業單位的2133個道德講堂,領導幹部、專家學者、道德模範、鄉賢人物紛紛走上講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三線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民族文化、誠信文化等元素融入核心價值建設,建成10餘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主題廣場、主題街區,建成一批景觀型宣傳雕塑,打造了三線記憶文化創意小鎮、誠信示範街區、紅色商圈示範街區等一批特色景觀帶。廣泛開展「最美司機」「最美警察」「最美醫生」「最美志願者」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培育選樹了一批「涼都榜樣」,在全市上下營造了找好人、薦好人、學好人,評模範、尊模範、做模範的濃厚氛圍。
六盤水市2017年度優秀志願者、優秀志願組織表彰大會
——在志願服務方面,廣泛組織開展扶貧助困、醫療衛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化服務、孝老愛親等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了「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的良好氛圍。全市在「志願雲」信息平臺實名註冊的志願者達196527人,佔城區人口19%,成立志願服務組織1465個,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0345項,累計奉獻志願服務時間381萬多小時。在中心城區和景區打造了10餘個集母嬰室、圖書角、體檢室等功能為一體的「志願服務驛站」,各窗口服務單位普遍建立了志願服務引導臺。
如今,走進六盤水。城市環境更美了,公共設施更全了,公共秩序更好了,文娛活動更多了,公共服務更好了,文明氛圍更濃了,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
文明村鎮展開新畫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嚮往。
「新潮流的新時代,公路修到布依寨。大車小車跑得快,男女老少都喜愛……」這是全國文明村鎮水城縣倮麼村群眾柏世雄老人自編自唱的布依山歌,描繪了新時代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三年來,我市本著「農民富、鄉村美、生活樂」的宗旨,著力念好「變」「宜」「培」三字經,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創建。
全國文明村鎮水城縣米籮鎮倮麼村
——「變」字引領致富新路子。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引導經營主體投入項目、資金,助推農民致富,夯實文明創建基礎。
——「宜」字建設靚麗新農村。圍繞「宜居、宜業、宜遊」目標,廣泛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改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工程,鄉村文體活動場所和公共設施設備不斷健全完善,村鎮環境面貌得到大幅提升,美麗鄉村形象逐步樹立。
——「培」字構建文化新樂園。通過培養文化陣地、培育文明鄉風、培植文化品牌,村鎮文化內涵不斷提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境衛生治理等納入村規民約,普遍建立了鄉風文明促進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新鄉賢等評選活動,樹立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盤縣淤泥鄉小城鎮美麗一景
如今,一座座特色小城鎮拔地而起,一個個美麗鄉村悄然湧現。走在六盤水廣袤鄉村,綠蔭掩映的村莊、乾淨整潔的路面、圖文並茂的「文化牆」、文化廣場上悠閒遊樂的老人和孩子……一幅幅靚麗的山鄉畫卷展現眼前,農村百姓正享受到與城裡人一樣的生活環境。
文明單位譜出和諧曲
文明單位是一個單位整體素質和整體形象的綜合反映。
在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中,我市以深入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道德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提高員工素質、涵養職業操守、培育職業精神、完善規章制度、樹立行業新風為目標,通過創新思路、豐富載體、拓展內涵,紮實推進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積極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提升文明素質,弘揚敬業精神,凝聚發展能量。
志願者向群眾宣傳《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在標準制定上,要求各單位按照管好用好一個道德講堂,建好用好一支幹部志願服務隊,精心設置一套單位文明服務提示牌,著力打造一個幫扶示範點,著力建設一支網絡文明傳播隊伍,著力打造一個精神文明創建品牌的「六個一」標準,拓展創建載體,豐富創建內涵。
——在創建引導上,採取政策激勵、現場觀摩、宣傳報導等方式,激發各單位參與創建文明單位的積極性,著力在提高服務意識、突出行業特色、展示單位風採上下功夫。按照分類指導、建示範點、以點帶面的思路全面推進文明單位創建,各單位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結合自身實際著力打造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的服務環境。如:我市稅務系統實施「10分鐘便民服務圈」,得到了廣大納稅人的點讚。
——在跟蹤管理上,對已經獲得「文明單位」稱號的單位,運用「資料審查+突擊檢查+體驗式暗訪」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各單位強化自我管理,推進道德講堂、志願服務、環境秩序、優質服務、學習教育等常態化、制度化。2017年7月,出臺了文明單位建立和完善信用檔案管理制度,在全市文明單位樹立了守信受益、失信受懲、誠信自律、誠信服務的信用導向,進一步提高了全市文明單位誠信服務意識和良好公眾形象,有效促進全市信用體系建設穩步發展。
社區「黨員先鋒崗」熱情服務
「禮貌周到,面帶微笑,辦事高效……」這是湖南投資商劉先生對市政務服務大廳的評價,也是全市眾多單位文明創建的生動縮影。
文明家庭走上幸福路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加強家庭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積極促進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現代文明家風外化於行,傳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以家庭的和諧促進社會的和諧,以家庭的文明促進社會的文明。
貴州省「文明家庭在社區」現場交流活動在盤州市舉行
——創新開展「家文化」活動,鼓勵開展「寫家史、續家譜、說家事、贊家人、品家宴、樹家教、傳家風、議家訓」活動,引導萬千家庭形成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風淳正、綠色節儉、熱心公益的良好社會文明風尚,推動全市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六枝特區牛場鄉尖巖村黃樹林組在龍姓家族「不比吃穿比讀書」的家訓帶動下,全組66戶人家培養出67名大學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推出「涼都百家姓」系列宣傳報導,講述各個姓氏的家族源流、家族故事、家風家訓、家族名人、家族文化等,激發各姓氏認祖歸宗、愛家愛國的意識,以宗族「向心力」促進社會凝聚力的形成。目前,已推出10餘個姓氏的家族故事,對文明家庭創建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得到了中國文明網等媒體的關注和轉載。
——普遍開展「涼都錦繡計劃」「涼都婦女夜校」等活動,提升家庭婦女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新庭院·新鄉村·新生活—農屋清潔行動」,著實改變家庭居住環境;持續開展「好公婆、孝兒媳、持家女」等典型評選活動,營造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家庭文明氛圍。水城縣周洪德家庭「相濡以沫、孝親敬老,上盡供養之責,下盡撫養之責,中盡對他人幫助之責」的良好口碑傳為佳話,先後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
六盤水開展「樹廉政家風創文明家庭」活動
點點滴滴,匯流成海。通過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一幅家庭和睦、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壯美畫卷正在涼都大地徐徐展開,一個個家庭走上了幸福道路。
文明校園高揚育人帆
學校是育人的搖籃,校園文明折射著社會文明。
近年來,我市嚴格按照文明校園創建「六好」標準,圍繞創建全覆蓋目標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寫入校本教材,融入師德師風、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管理全過程。
全國文明校園水城縣二小舉辦少年宮藝術節
——深入實施幸福校園工程,投入25億元開展了「四在學校·幸福校園」創建活動,打造了52所省、市級示範校,良好校園環境普遍形成,大幅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走進水城縣二小,校園內綠樹成蔭,紅亭迴廊點綴,校園內外,講文明樹新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守則等宣傳圖文與校園環境和諧共融,處處彰顯文明細節,時時洋溢文明新風。
——深入推進立德樹人工程,廣泛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師德師風建設、美德少年評選、「八禮四儀」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活動、鄉村學校少年宮文化藝術節等,不斷增強師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在市第一實驗中學,學生穿漢服行古禮、參加成人宣誓、誦讀國學經典、文明禮儀演講等活動,文明素養逐步提升。
——深入開展形象提升工程,以立校訓促校風,樹師德促教風,抓養成促學風,傳文化促淨化,搞綠化促美化,切實從外在和內涵上提升學校形象,不斷增強師生的獲得感和自豪感。在六枝特區第九中學,一廊一橋皆是景、一山一水盡含情,學校圍繞「水德文化」做優校園文化品牌,仁、義、禮、智、信等文明傳統在校園蔚然成風,學校形象大幅提升。
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如今,在烏蒙山下、北盤江畔,文明之花盛開每所校園,文明在這裡紮根、發葉、開花、結果,濡潤浸染著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文明校園正高揚育人風帆、破浪前行!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回首過去三年,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我們看到,六盤水市「五大創建」以紮實成效推動著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凝聚了磅礴力量。
新時代呼喚新氣象,新時代當有新作為。全市340萬人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精神文明建設路上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以更加嶄新的精神面貌,闊步走向更加文明的明天!(帥學超 蘇相)
來源:六盤水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