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譽滿滿!
11月30日,江蘇省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表彰會議在南京召開,隆重表彰江蘇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查閱資料發現,截至目前,江蘇共有28個全國文明城市,佔全省城市總數52.83%,全國文明城市總數和佔比均居各省(區)第一,實現了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拿下「兩個第一」,江蘇哪些城市立下「戰功」?哪些方面做出了突出實績?又將如何繼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快跟隨「瞭望君」一起來看。
01
兩個全國「第一」,多個「位居全國前列」
這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江蘇喜獲豐收。「瞭望君」首先帶您來看此次江蘇的「成績單」。
——鹽城、淮安、連雲港和邳州、啟東、海安、崑山、句容、太倉、如東、靖江、高郵等12個城市當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江蘇16個城市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其中南京、宿遷、徐州、泰州、常州、江陰、張家港、常熟等8個城市受到通報表揚;
——江蘇全省新獲得命名表彰107個全國文明村鎮、119個全國文明單位、23戶全國文明家庭、21個全國文明校園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1個先進城市、9個先進單位、9名先進工作者,總數均位居全國前列。
一組組數據令人鼓舞,一個個變化更是引人讚嘆。
我們欣喜地看到,城鄉環境變美了,基礎設施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我們欣喜地看到,公共場所井然有序,窗口服務優質高效,人際交往誠信友善,文明日益成為江蘇城鄉大地的靚麗風景;
我們還欣喜地看到,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精神面貌更加昂揚,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強,文明助力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就在表彰會前,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會見了江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代表。從現場照片上,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婁勤儉一邊走向他們,一邊面帶笑容鼓起了掌。婁勤儉用自己的掌聲,衷心地向大家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的同時,還特地就「做好新時代江蘇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批示——
近年來,全省各地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持續深化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力提升了全省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發展定位,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堅持久久為功、持之以恆,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著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提升全省社會文明程度,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更大貢獻。
02
亮眼「成績單」,背後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各領域各地方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全省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
「瞭望君」感到,江蘇此次評選能夠「走在前列」、交出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是全省上下低調務實「擼起袖子加油幹」——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廣泛開展宣傳闡釋、基層宣講主題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抓住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契機,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匯聚全省人民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比如,南京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闡釋研究和宣傳普及,舉辦「牢記諄諄囑託、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成就展,制播理論電視節目《思想的力量》,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學第一課」和「梧桐論語」等基層理論宣講近萬場,170多萬黨員幹部、青少年等群體參與,讓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實踐「卓越黨建+現代國企」治理模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老支書•新思想」開放論壇、「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基層說」等活動,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通達之道」企業文化,開展「企業文化展播」「十大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強化價值引領、文化浸潤,豐富幹部員工精神文化生活。
突出主流價值引領,從「愛、敬、誠、善」入手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強化公益傳播、文化滋養和道德講堂涵育,推進志願服務、誠信建設和文明新風行動,持續開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童」字系列美育活動,大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
比如,徐州大力弘揚淮海戰役精神、王傑精神等紅色精神財富,開展「紅色故事進校園」「傳承紅色基因、爭做『三有』新人」「清明祭英烈」等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學黨史、知國情、擔使命,出臺《「新時代徐州好少年」推選辦法》,開展「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巡講,成立社區家長學校720個,引導家長以身教言傳為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
張家港南豐鎮常態化開展100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目前註冊志願者超8000人,組建志願服務隊伍40餘支,年均實施志願服務項目140餘個,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志願服務超8000人次,為有效防控疫情發揮了積極作用。
突出先進典型示範,推出一大批道德模範、時代楷模、抗疫先鋒、身邊好人、最美人物、優秀志願者,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精神,推動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比如,蘇州大學深化師生道德建設。組織「潘君驊星」命名儀式,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組織「王曉軍精神文明獎」等評選,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舉辦「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等活動,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師風。
突出築牢基層基礎,紮實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建設,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設做到群眾身邊。
比如,鹽城由市領導帶頭,每人掛鈎一個街道,登門入戶訪民情,走街串巷查不足。組織文明單位到社區「聯點共建」、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導。市民群眾層面開展「文明集市進村鎮」等活動,把廣大群眾注意力、興奮點吸引到文明創建上來。
突出制度機制建設,出臺修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建立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年度監測發布制度,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規範化。
比如,宿遷結合文明城市建設,先後出臺《宿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文明交通嚴管辦法》等6項規範性文件,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宿遷市社會信用條例》,出臺《宿遷文明20條》2.0版、《人情新風「宿9條」》等文明規範,引導群眾遵循宿遷規矩、形成文明習慣。
邳州設立專項工作組,實施網格化管理,各鎮(區、街道)、各市直單位均成立創文工作領導機構。推行市領導包掛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制度和市直部門「路長制」,市級部門單位與居民小區結對共建,細化責任清單。依託數位化城管平臺,暢通「我當城管」有獎舉報和12319熱線民意通道,倒逼責任落實。
「我省精神文明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豐碩成果,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於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推動,也離不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戰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在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文明委主任張愛軍看來,從工作層面看,江蘇有這樣一些優點應該繼續發揚:
堅持圍繞中心,找準精神文明建設著力點
堅持紮根人民,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熱情
堅持守正創新,始終保持工作生機活力
堅持上下貫通,合力推動工作落實落地
03
更進一步,「任務書」「路線圖」明確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納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標要求,並對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全面謀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視察就來到江蘇,殷切希望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這是對全省上下包括精神文明建設戰線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表彰大會上,江蘇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路線圖」「任務書」。
新起點上的江蘇明確全面深化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注重落細落小,以三方面的「強化」為抓手,增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吸引力感染力。
強化主流價值引領
重點在培元固本、有效傳播和文化涵育上下功夫,緊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召開等重要節點,持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完善報、臺、網、端、微、影和各類戶外媒介刊播聯動機制,實施道德講堂賦能提質工程,持續推進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
強化重點群體示範
在全面引導、全民動員的同時,突出抓好黨員幹部、先進典型、公眾人物三類重點群體。推動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建設,開展黨員承諾、黨員進社區服務等活動,用黨員幹部的模範言行感召群眾、帶動群眾。持續舉辦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現場交流、進基層巡講巡演等活動,完善關愛禮遇道德典型實施辦法,進一步樹立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廣泛開展「張謇式」優秀企業家學習宣傳活動,引導各類會公眾人物強化自身修養、道德自律和職業操守,帶頭遵守公序良俗。
強化從青少年抓起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推動中小學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實施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組織開展「童心向黨」系列活動。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推動「八禮四儀」養成深度融入學校、家庭和社會。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健全各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實施淨化社會文化環境「藍天行動」,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
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江蘇明確方向——通過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瞭望君」留意到,表彰大會提出,要順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著力解決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十四五」時期精神文明創建擴量提質。
所謂「擴量」,就是要在現有蘇州、常州、南通基礎上,再創成一批設區市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群,將縣級全國文明城市佔比從現有40%提升到60%以上,每個設區市至少創成1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省級文明鄉鎮佔比達到50%以上、設區市級和縣級文明村佔比分別達到50%、70%以上。
所謂「提質」,就是要健全完善創建長效機制,創成一批全國文明城市典範,推出一批叫響全國的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典型,打造一批體現江蘇特色水平的工作品牌,確保我省推出的各類文明創建先進立得住、過得硬,確保我省精神文明創建水平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表彰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總結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當前,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兩個五年」承前啟後的重大節點上,江蘇必將以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要求,用全省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為開闢「強富美高」新境界作出更大貢獻,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撰稿 新華日報記者 方思偉 顧星欣
攝影 新華日報記者 肖勇 萬程鵬
值班主編 陳月飛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時政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