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桃花源:持續近30年精神文明建設,為張家港帶來什麼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大地,太多地方的實際情況說明,物質文明實現後,並不能直接帶來人的現代化,財富積累了,文化沙漠並不能因此化作綠洲,還有許多難題困擾著富裕以後的人們。在某種意義上,張家港精神文明建設經驗,回應的正是這個全局性課題。

  持續將近30年的精神文明建設,讓張家港正從藏富於民,變成藏藝於民,藏美德於民,藏智慧於民。在張家港精神浸潤下成長起來的幹部都知道,桃花源不在他方,只在腳下。

  

  尋找桃花源是大多數中國人心底的渴望,高要鑫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煤礦當了4年技術員的他,決定外出闖蕩,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幾經輾轉,來到張家港,他發現這個小城「好安靜好乾淨,人都很溫和」,便留下了,寧可當一名保安。

  江蘇張家港名聲在外。一張名片,是江南水鄉富庶安逸,集體經濟發達,既出了改革先鋒秦振華老書記,也有世界五百強民營企業沙鋼集團。另一張名片,是這裡的精神文明建設。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老典型」張家港再次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全國縣級市唯一「六連冠」,並被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事實上,精神文明建設一直是這個縣級市最硬的品牌之一。1995年、2014年、2017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經驗交流會」三次重要會議都在張家港召開,總結推廣張家港精神文明建設經驗。

  這個1962年由常熟和江陰兩地一邊拿出一塊地拼起來的年輕縣城,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技術員高要鑫心甘情願從保安做起?

  有一點是肯定的,在中國現代化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張家港的引人之處絕不僅僅在於她的富庶。

  新市民眼中的桃花源

  高要鑫來了不久就發現,這裡有一套新市民積分系統。外來人口通過為城市服務,可以「升級打怪」,享受同城待遇。張家港建設了全國縣級市的首個「志願者學院」,每10個張家港人中就有1個志願者。

  高要鑫從2013年12月開始做志願者,因為他的熱心和出眾的組織能力,迅速成長為張家港市志願者團隊骨幹。作為張家港同城夥伴志願服務團團長,高要鑫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過2000小時,年均服務時長300餘小時。在當地利他利人便可利己的治理體系裡,協會為他對接了共享的免費資源。因為高要鑫的志願積分,大女兒享受到了同城優質教育,考入江蘇海洋大學;小女兒也從私立的民工小學轉入公辦學校。

  「對外地工友,我比大多數人都了解。」高要鑫說,張家港這些年建樓多、修橋多、工地多,工程隊來了之後住在簡易房裡,流動性大、生活單調,長的五六年,短的一兩年。志願者整合成立了「虹築之家·工友驛站」,給外來建築工人理髮、縫補衣服、測血壓血糖,然後還發掘裡面的藝術人才,搞演出。「我每天盯著天氣預報,一旦下雨,建築工地幹不了活,志願者就立刻出動,帶著他們張家港一日遊」。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現代人基本都已實現,而「高下不相慕」——平衡的心態,發自內心的幸福感,是城鄉二元社會、貧富分化的後工業時代最難解的一道題。

  2000年,來自四川宜賓的肖國秋是一家羊毛衫廠的打工妹。她發現宿舍附近的鳳凰山有人扔廢品,就在晨練時帶著四五歲的孩子上山撿垃圾。「那裡有萬畝桃園,要保護我們的桃花源!」不久,肖國秋組織起了當地住戶的保潔團。

  讓肖國秋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一個退休校長的讚賞,她的孩子進入了公立小學。後來,她加入城市的志願者隊伍,通過為城市服務的積分,孩子考入了沙洲中學讀書,以新張家港人的身份參加高考,「現在在北京念大二,學機器人」。

  有人說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途徑,張家港除了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外,通過志願服務體系的構建,讓普通人共享到優質資源,即使基層民工也有向上流動的通道。

  肖國秋的微信頭像是個小太陽,志願者也都叫她「小太陽」,「我是誰啊?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現在管理一個大大的團隊,有4000多人。」她感覺這些年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孩子大了,也爭氣,我可以像太陽一樣源源不斷地把能量釋放給志願服務這個事業」。

  對於高要鑫、肖國秋這些新市民來說,讓他們的孩子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是獲得城市歸屬感的核心。而從另一方面講,他們能得到這些,是因為當地誌願者協會有禮遇志願者的「權力」。而如果沒有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授予,這些外來戶又如何能發揮這樣的光和熱?

  遠看是桃花源,走進張家港再看,原來這裡有一套催人向善的治理體系。無論是建立志願者服務體系,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雲平臺,還是書香城市建設、網格治理,都是一次又一次制度創新。

  畢竟,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大地,太多地方的實際情況說明,物質文明實現後,並不能直接帶來人的現代化,財富積累了,文化沙漠並不能因此化作綠洲,還有許多難題都困擾著富裕以後的人們。

  張家港經驗,回應的是一個全局性課題。

  一把手必須「兩手抓」

  精神文明怎樣才能跟物質文明比翼齊飛?在張家港,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從市裡幹部、鎮長,到80多歲的村民,都很鄭重地告訴記者一定要採訪「老秦書記」。

  老秦書記就是秦振華,如他的名字一樣,他在張家港當鎮黨委書記、市委書記的時候,是如火如荼振興中華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2018年,表彰改革開放40年100名改革先鋒的時候,82歲的秦振華作為蘇南振興功勳人物代表,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沙洲縣(1986年更名為張家港市)剛成立時,在蘇州市排名倒數第一,被稱為「小八子」。建設桃花源的過程,可沒有田園詩般的曼妙。

  秦振華擔任張家港市委書記時是1992年,他56歲。站在市委門口往外看,路高高低低、坑坑窪窪。一下雨,街道變河道,機關幹部都穿著高筒雨鞋,看見上學的孩子便將他們扛過去。

  這個條件,怎麼招商引資?

  老秦書記分了兩步走:一是用財政少得可憐的錢,修了一條50年不會過時的開闊大路,縱貫城市農村。二是全員搞衛生。大事成於細,難事成於易。通過爭創全國衛生城市,將環境搞好,精氣神創出來,把打工的和投資吸引來了,經濟開始轉好。

  1994年,張家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達2214美元。但秦振華認為,「口袋」富了不算富,「腦袋」富了才真富。知易行難,如何從行為規範上幫助人實現精神現代化?

  當地1995年的政策相當超前:實行垃圾袋裝化、城區禁放煙花爆竹、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禁燒麥秸、闖紅燈者要身穿黃馬甲執勤等。

  秦振華主政的時候,一個年納稅千萬元的鄉鎮企業總經理因為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抓獲,有些領導給他說情。秦振華桌子一拍:沉溺賭博屢教不改,企業怎麼會好?後來,來說情的鎮黨委書記想通了,主動在全鎮大會上作檢討。

  秦振華告訴記者:「沒有物質基礎,精神文明是搞不好的。所以要吃透政策,經濟必須上去。但光講經濟,也是不行的。」

  一把手必須「兩手抓」。張家港的精神文明建設指標權重一直佔城鄉績效考核的50%。張家港市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追求,並沒有因為老秦書記的退休而停下腳步。連續6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靠的是張家港一代又一代領導和全市上下持之以恆的接續努力。

  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今天,每一個張家港幹部的名片背後,都是老秦書記當年提煉的這16字張家港精神。這種精神已融入每個張家港人的血脈。

  桃花源「最後一百米」

  跟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村裡已幾乎沒有年輕人,80後、90後都嚮往熱鬧繁華的城市生活,空心村時代來了。一個個獨棟別墅裡,生活的都是空巢老人。

  沒有幸福感,何來桃花源?所以,很多地方距離桃花源永遠相差100米。

  張家港建農村80歲的孟坤祥的家,一樓書架裡放滿了油鹽醬醋掛麵,像個小型超市,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雞毛換糖」的典型場景。

  孟大爺有兩個兒子,都在城裡。他和老伴深感寂寞,盼著每個月兩次換糖的日子。

  那兩天,村民拎著家裡垃圾來孟大爺門前——一起把垃圾分好類,由城裡來的年輕志願者清點後,再按質按量換給每家洗衣液、筷子、洗滌靈。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屋裡屋外爬著鄰居兩三歲的囡囡,大點兒的小朋友幫著分揀,熱熱鬧鬧的像節日,孟大爺樂得合不攏嘴。

  老齡化是全球問題,而在中國,老人的煩惱會困擾他們在大城市大企業的子孫。讓老人安享晚年、充滿生機地生活,也是解決奮鬥中年、奮鬥青年後顧之憂的重要手段。

  建農村是個保留村,家家都有小別墅,屋前自留地,房後小橋流水亭臺樓閣。

  建農村村委會的老主任倪平華今年76歲,3個女兒出嫁在外。「3個小家庭從不要我們經濟支援,淨給我們買東西。」夫妻二人的退休金加起來有5000元,在自留地種了十幾種蔬菜,經常吃不了送鄰居。

  如今,吃喝不愁的倪平華腦子裡轉悠的是什麼?

  張家港是魚米之鄉,自古崇文尚教,既走出過蘇州地區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也哺育了劉半農、劉天華這樣的文化名人,還有張光鬥、錢人元等中科院院士。農耕文化對倪平華這一輩的影響是很深的,光耕作、掙錢不夠,還要讀書、傳承。

  然而,這幾十年現代文明的衝擊是非常徹底的。祖上留下來的書籍和家譜,都因不斷地搬家而流散了,等他明白過來,後悔晚了。

  倪平華深知,他們村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大潮中能迅速崛起,老祖宗留下來的文脈是他們的元氣和底氣。

  倪平華建起了自己的「家風檔案」:把一家人的各種證件、他被任命村支書的紅頭文件,以及家裡保存已久的盆盆罐罐、像章、蘆花鞋都擺在客廳旁邊的柜子裡。

  現在,建農村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檔案,「過去的家譜遺失了,從現在開始建立新的家譜、家訓、家規。讓後代知道我們怎麼過來的,家是怎麼興旺的。」這位老書記說。

  建農村的黨員先鋒崗、雞毛換糖點等農家客廳,都是張家港「網絡+網格」運行模式的一部分。所謂「網絡」,就是構建以全市為整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基本單元,以分中心、點為重要補充,覆蓋城鄉的組織網絡體系。目前已實現市中心、鎮所、村(社區)站的全覆蓋,並建成了5個分中心。

  「檔案、證件我們就放在外屋,晚上或者平時出門都不鎖門。」倪平華認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社會文明的最重要標誌。

  倪平華旅遊去過20多個國家,「歐洲都去了,還是我們張家港好,出國幾次,我就更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了」。

  倪平華家前的空場是「共產黨員先鋒崗」。這裡總是熱熱鬧鬧,無論是夏夜乘涼的時候,還是幹完活休息的時候,他都組織大家一起讀書讀報,一起交流學習心得。

  以家為家,才能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他說,「家國都是一體的」。

  大手拉小手,一起城市化

  強大的農村集體經濟,是蘇州「三農」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位於張家港南豐鎮的永聯村,更是走在蘇州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最前列,村級每年可用財力1.68億元。

  鄉村振興了,更多農民搬進了樓房,住進了社區,變成城市人。

  永聯村的年輕人多半在永鋼工作,企業效益好,勞動強度大,很多雙職工都沒有時間管孩子。而這裡的小學,有一條珍貴的地下通道。從校門口,直接通到「童夢工坊」。

  這條通道解決了困擾很多地區雙職工的「三點半現象」。孩子放了學自己從地下通道走過來,沒有了飛馳的交通工具和陌生人,直接進「童夢工坊」,看書、做手工、寫作業。有專門的退休老教師陪伴督促,等父母下班再來接走。這一切都是免費!

  「五老志願者協會」是這個兒童樂園的「操辦人」。71歲的薛棟華是這個有108名會員、11支隊伍的協會會長,老教師協會只是「五老」中的一支隊伍。

  擁有一兩萬住戶的永聯小鎮,像各地城鄉接合部一樣,除了上樓的農民,還有大量外來人口,人員比較複雜。

  永聯村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5.8萬元,是江蘇省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這裡有網球場、大戲臺、健身房,還有大都市可望而不可即的農業生態園。富是富了,但樓道裡長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廣告,住戶也亂堆亂放。

  張家港的文明城市創建是靠衛生打響了第一炮。對待廣告人員的「狗皮膏藥遊擊戰」,就只能發動群眾「堅壁清野」。

  「樓裡衛生是動態的,必須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薛棟華常常跟鄰居們說,老天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中年的我們給了國家,退休還給了我們自己。有事做有寄託,才能生活有質量,不給子女添亂。社區裡老人佔27%,他發動退休人員都來參加「銀巢聯盟志願者服務隊」。

  協會老人會上門跟出租戶籤合同,大家都承諾及時清理自己門前的廣告。負責督查的值班人員非常負責。張貼的廣告上都留有電話號碼,協會老人就一個個打電話,讓亂貼小廣告的人來清理「狗皮膏藥」,不來,就通過行政管理部門把電話封了。

  遇到打麻將、傳銷、搞封建迷信活動,薛老說,都是大手拉小手,中小學生出面,要求家裡長輩講文明守公德,「沒有解決不了的」。

  永聯的大戲臺遠近聞名,每天下午1點專業錫劇團在此準時開戲,《珍珠塔》《雙推磨》……經典曲目多、名演員多,還是免費的,100張椅子場場坐滿。有些老年人帶著午飯、點心從常熟、無錫趕來聽戲,更多的是張家港各處的老人拿著免費公交卡,一早就往這裡趕。

  「開始村裡的人也懶得來,有空還不如打麻將。」村裡的人想辦法,每發出一張票都附贈小禮物,來看戲的人越來越多。戲院營造了一種高尚典雅現代的氣氛,走進戲院,內心仿佛有了升華。

  大戲臺一開始就配備了全自動的水龍頭,買了最好的沙發椅。有人擔心這麼高級的設施,很快不就被糟蹋了?

  事實證明,這麼多年走過來,大戲臺已經改名為永聯文化中心,而最早裝的沙發椅一張也沒損壞。

  一個城市的內力從哪裡來

  「張家港的書店個個都是藝術品。」2020年國慶長假,龍泉夫婦哪兒也沒去,帶著兩個孩子泡在她最喜歡的書店。研究生畢業在北京工作了兩年,龍泉夫妻決定來張家港定居。小城風物,景美人美,在單位附近買了房,老人也從湖南老家搬過來一起照顧倆娃,所以生活沒有大都市的匆忙和窘迫。

  設計各有風格的書店,是張家港的城市亮點。梁豐生態園建成「森林書屋」,張家港公園建造「竹林童話書屋」;依託保利大劇院優質演藝資源打造「藝書房」,在恬莊古街、香山等旅遊風景區搶佔「C位」……

  龍泉說,去書店不僅為了讀書,「這裡讓美停留」。

  張家港密密麻麻布滿了快樂驛站,成本很低的小房子裡兼具茶室、圖書館、公共廁所的諸多功能,乾淨又美觀。有一張市民卡,哪怕半夜一兩點也可進去打卡借書還書。「想不到吧?在手機當道的今天,我們張家港有那麼多人在安靜地讀書」。

  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張家港人把家鄉之美,調出了不同的色彩。這裡有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灘,還有在美的生活裡遇到最美的自己。

  永興村甚至想把過去的美也留下來。對於離開宅基地的村民,他們集中規劃出了一片憶鄉林。

  把拆遷戶家門口具有年代和鄉愁故事的樹移植到這片憶鄉林內,通過照片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把最美好的鄉愁瞬間永遠定格在「記憶相冊」中。

  永興村不是經濟大村,沒有異軍突起的GDP,但走了另一條路,尋找鄉愁的發展模式。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安徽、江西等地搜羅明清民國的家具、楹聯和匾額。古色古香的院落前,梨樹上掛著個牌子:白首不分離;柿子樹則寫著:事事遂君心。「兩個牌子可以說化腐朽為神奇」,客人問,院子這麼風雅,你們請了哪裡的設計師?33歲的小夥子施劍南說,我們書記就愛琢磨這些。客人又問:這麼大的院子,那麼多全國收集來的古董,是誰的資產啊?施劍南說,這是我們村集體的。

  人說盛世藏寶,這個村的財產都是寶貝。在明清園前面,一個個舊式的房屋木質框架正在重新拼搭,他們要重修一條「明清街」,給大都市來的人留下一方安放身心之所。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愛這片土地,患難之間方見赤誠。2020年春節期間,「一個工廠要加急生產口罩,外地農民工過不來,每天需徵召50個志願者,每次卻有上千人報名。」金港鎮鎮長何俊特別感慨。全市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防控、卡口執勤、物資生產、隔離服務、心理關懷等工作中活躍著近20萬名志願者,「這是文明港城內力的體現」。

  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現代農莊。今天,持續將近30年的精神文明建設,讓張家港正從藏富於民,變成藏藝於民,藏美德於民,藏智慧於民。

  正如張家港市委書記潘國強所說:張家港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斷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的全覆蓋優勢,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遍吹鄉野」;同時以文化振興來彰顯鄉村魅力,不斷優化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打造農村「十裡文化圈」,久久為功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在張家港精神浸潤下成長起來的幹部都知道,桃花源不在他方,只在腳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堵力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深度|精神文明建設全國表彰,江蘇為何「先進」這麼多?
    11月30日,江蘇省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表彰會議在南京召開,隆重表彰江蘇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婁勤儉用自己的掌聲,衷心地向大家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的同時,還特地就「做好新時代江蘇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批示——近年來,全省各地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持續深化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力提升了全省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
  • 2020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邀您投票點讚!
    2020年,杭州市順利通過中央文明辦組織的全國文明城市複評,喜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我們梳理了202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15項重要工作,作為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候選項目,誠邀您參與評選!
  • 安徽精神文明建設巡禮
    至2020年,安徽省12個省轄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總數位居全國第二;歷屆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總數位居全國第三——創文明城,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日前,我省滁州市、黃山市、宿州市、阜陽市成功入選第六屆地級全國文明城市,新當選數位居全國第二;最近三個創建周期均喜獲豐收
  • 珠海召開2016年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全體會議
    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成員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認為,2016年以來,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認真貫徹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力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各項工作紮實深入、卓有成效,為珠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 河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河北新聞網12月4日訊 今天,河北省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工作辦公室發布《關於河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入選作品公示的公告》,對河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入選作品進行公示。
  • 常德桃花源一中2020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
    2020-11-17 15:27:28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11月15日,湖南常德桃花源一中
  • 建設網上精神文明 營造網絡清朗天空
    ,充分體現黨中央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者的親切關懷,給人以鼓舞、給人以方向、給人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就是指引我們做好工作的「源頭活水」,為網上文明建設注入清澈活力,提供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
  • 愛麗家居:以產品創新為願景 做PVC塑料地板行業領跑者——張家港...
    >  ——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宋正興先生  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宋錦程先生  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 朱曉燕女士  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董事會秘書
  • 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巡禮
    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化建設開放型、複合型新型人才,是美語最根本的宗旨和第一位的首要任務。  始終保持思想教育的強大攻勢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堅持教育先行,以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始終保持思想教育的強大攻勢,是美語黨總支和歷屆領導班子的共識。
  • 從TNC到「桃花源」 企業家的「詩和遠方」
    桃花源基金會名下的第一家機構——四川省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其實由成立於2011年9月的「四川大自然保護基金會」更名而來。 彼時,馬雲、歐亞平、黃怒波、胡祖六、郭廣昌、牛根生等共計16人,執意要將至少5000萬元的真金白銀投入到一片近10萬公頃的高山密林。
  • 濟寧市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
    1月12日上午,濟寧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精神,總結經驗,表彰先進,鼓舞動員全市上下重新起航、再次出發,不斷鞏固拓展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加快推動濟寧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 張家港52家企業已「嘗鮮」雲上智能製造,騰訊雲明年將落地30個地方...
    不管化工廠有多少大儲罐,隨時隨地都處在工業網際網路的探頭慧眼聯網360°無死角監控下;雲平臺可以讓中小企業也能有便宜又好用的工業雲;電子港口可以人貨場無縫銜接,船什麼時候到岸貨車立馬到位,不需要提前等待……騰訊雲(張家港)工業雲基地開建滿「周歲」,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平臺一期項目今年
  • 聚精神力量 樹文明新風--貴州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以六個小康為抓手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乾淨整潔、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培育文明鄉風,創建成果惠及廣大農村。
  • 在張家港正式發布!
    與現有加氫站相比,包括原料成本等在內的總成本下降30%左右。它的開發與利用將是未來加氫站的變革方向,現已申請相關專利上百件,將於2021年正式投放市場。  為加快推動張家港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張家港市鼓勵氫能產業發展的有關意見》也在會上正式發布。
  • 桃花源推進「桃花源·蓋婭傳說」項目落地
    「蓋婭傳說」基於中國傳統服飾和當代藝術,致力於傳承中國智慧美學和精湛服飾工藝,並始終堅持將原創精神轉化為獨特的服飾美學文化,將自然之道融入道法自然的哲學慧思,將生命之美與靈性智慧融於現代設計天人合一的精妙構思,實現了傳統藝術神韻與西式表現手法的完美結合,既內斂含蓄,又含蓄大氣。
  • 張家港機場具體規劃來了,地址位於...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中長期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5年)》到2035年,將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江蘇全省域!最重要的是,張家港也在布局範圍中!功能定位本期按小型固定翼飛機晝間目視飛行標準建設,兼顧直升機的使用要求,不設置儀表導航設施,飛行區指標為1B。
  • 產城融合的黃金時代,張家港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在哪裡?
    土拍火熱的的背後,是房企對2020年張家港樓市堅定的信心和整座城市價值的認可。 張家港樓市的價值,你看到了嗎? 01 | 壹 十年磨一劍,自2011年張家港「東移北拓」政策實施以來,已快滿10年。 港城以北將被打造成為張家港城市的新中心!城市往北,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單線向北擴張,而是帶動整個港城進入「北部時區」。
  • 鄭商所指定張家港認證公司為PTA期貨檢驗機構
    鄭州商品交易所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和《中國期貨報》發布公告,指定張家港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為其PTA期貨的檢驗機構。     隨著中國紡織產業的蓬勃發展,聚酯行業對PTA的需求日益旺盛。基於此,作為國務院批准的全國5個期貨交易市場之一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及時推出了新的期貨產品PTA期貨交易。
  • ...財產安全的「火焰藍」——記「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巨龍
    中國甘肅網12月3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在12月23日召開的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命名表彰大會上,城關區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巨龍獲得「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巨龍是一名80後,2003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蘭州市城關區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
  • [公告]江蘇國泰:張家港保稅區左右易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服裝電子...
    :張家港保稅區 法人代表:馬曉天 公司性質:有限公司 項目聯繫人:朱建華 聯繫電話:512-58988435 13962297592 1.1.2 基本情況 1、建設地點 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張家港保稅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