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無法走出銀河系,僅僅是速度的限制嗎?答案讓我們沉默

2020-09-04 科學探索007

人類走出地球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在半個世紀的歲月裡,人類的科技實現了大幅度的提升,可是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發展步伐卻仍然非常緩慢。現在,我們對於太陽系的探索仍然處於基礎階段,即使是對地球鄰居火星的探索,也只停留在探測器階段,而無法真正實現載人登火星。

太陽系邊緣的探索我們更是處於盲區,當然,在人類的努力之下,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對太陽系進行全面的探索,並且走出太陽系。可是當我們走出太陽系之後,面對的更大星空則是直徑達15萬光年的銀河系。


我們有希望在未來走出太陽系,可是想要走出銀河系卻非常難。為什麼走出銀河系非常困難呢?可能很多人認為是因為速度的限制,只要我們的速度能夠不斷提升,就能夠走出銀河系,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我們不否認速度是限制人類探索宇宙的基礎,要知道浩瀚的宇宙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即使是一個小小的銀河系,直徑也達到了15萬光年。而人類的飛船想要走出銀河系,速度要達到一個非常快的程度,那麼速度能夠無限提升嗎?

如果對相對論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明白,物體的速度它有一個極限,那就是光速。光速是宇宙物質極限的速度,目前只有光子等沒有質量的物質才能夠實現光速,其它的有質量的物體,其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按照這個理論,即使人類在未來科技不斷發展,宇宙飛船本身的速度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


而這樣的速度可以讓我們輕鬆走出太陽系,能夠探索太陽系附近的很多恆星系,可是以這樣的速度能夠走出銀河系嗎?如果是直線穿梭,由於太陽系距銀心的距離為2.6萬光年,如果我們從遠離銀心的反方向穿梭,飛船以光速飛行,直線走出銀河系需要12.4萬年,這是最短的時間。

如果我們以光速想要走遍銀河系,那需要的時間可能就非常漫長了,少則數千萬年,多則數十億年。由此可見,以光速這樣的速度,人類是無法對銀河系完成探索,更無法走出太陽系去其它的大星系探索。要知道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可是有250萬光年之遙遠。

光速是物體速度的極限,而這樣的速度無法讓我們走出銀河系。可見,人類想要實現宇宙探索,想要在未來走出銀河系,走遍銀河系,速度的限制並不是我們主要的研究方向。因為,不管我們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物體速度光速極限的限制。


如果是這樣,那是否意味著人類將永遠被困在銀河系?當然不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雖然限定了物體速度的極限是光速,但是卻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戶,這個窗戶就是蟲洞。蟲洞存在的前提條件就是宇宙空間並不是平坦穩定靜止的,而是能夠進行扭曲。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發現,已經證實時間和空間是扭曲的。時空扭曲的基礎之上,就有可能存在蟲洞這樣特殊的時空通道。雖然物體的速度極限是光速,但是在宇宙中,光速並不是極限,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就超越了光速。

宇宙膨脹的現象告訴我們,光速只是物體的極限速度,而不是宇宙的極限速度。宇宙膨脹現象本身就是一種時空扭曲,這說明時空扭曲能夠產生超越光速的一個通道,這樣的通道就可以讓飛船實現超光速飛行。


可能有朋友對此還是不理解,我們舉一個簡單的運動,那就是衝浪。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衝浪,衝浪愛好者腳下的衝浪板,能夠快速前進是因為海浪的起伏帶動著衝浪板快速向前,而衝浪板本身是沒有產生任何的動力。

這一點跟飛船在蟲洞中穿梭是非常相似的,當宇宙飛船進入蟲洞之後,飛船本身的的速度已經不重要了,這個時候即使飛船本身不產生任何動力,那麼蟲洞內的空間流也會自發產生超越光速的能量。這個時候,蟲洞內的流速就會帶動著飛船進行快速前行,這樣的速度是沒有光速限制的,它可以無限提升。

通過蟲洞,即使是相隔數百萬光年以上的距離,有可能也能夠實現快速到達,而不需要花費至少數百萬年以上的時間。蟲洞穿梭跟相對論對物體速度的限制是不相悖的,它們二者之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


物體速度有光速的限制,主要體現在穩定的三維空間中,如果空間出現了非常大的扭曲,產生巨大的時空波動,那麼光速的限制也就不存在了。這個時候,飛船的速度能夠達到多快,主要取決於時空扭曲的幅度。時空扭曲越劇烈,飛船能夠獲得的速度就會越快。這就是在一些科學小說和電影經常出現的空間跳躍或者蟲洞穿梭。

雖然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的猜想,但是以目前人類科技的實力,我們還無法真正去證實蟲洞的存在。科學家猜測,宇宙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天然蟲洞,它們可能是巨大能量爆發產生的。如果天然蟲洞存在於宇宙中,我們有辦法能夠發現一個,那麼蟲洞的存在也就能夠從猜想變成現實。

當未來我們能夠證實蟲洞是真實存在的,那麼人類也將迎來美好的明天,因為只有類似於蟲洞這樣的穿梭方式,才能夠讓我們真正走出銀河系,能夠有希望探索整個宇宙。


所以,人類無法走出銀河系,並不僅僅是因為速度的限制,更多的還是宇宙本身的限制。如果宇宙不存在時空扭曲,那麼蟲洞這樣的時空通道也就不會存在,那麼人類將永遠被困在銀河系就會成為事實。因此,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研究的重點應該是放在宇宙空間本質方面,而不是將重點放在如何提升飛船的速度。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造出了光速飛船,我們能夠駕馭嗎?答案讓我們沉默
    有了超快的速度,我們不僅能夠探索地球這個世界,而且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個更加浩瀚的世界。在人類的認知裡,只要速度夠快,我們就可以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可事實上,愛因斯坦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有光速的限制,不管物體的速度有多快,都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對於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來說,能夠實現無限接近光速這樣的速度,那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人類真的無法走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嗎?科學家的答案讓人絕望
    人類未來有機會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嗎?答案是否定的。天文學家此前做過估算,認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範圍大約在5.2億光年左右,可能大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假設地球位於中間位置,我們距離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邊緣大約有2.6億光年的距離,讓我們換算成公裡的話,大約是26後面16個0,按照人類目前飛機(民航)的速度來看的話,大約需要2800萬億年的時間,才可能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 人類可能永遠都飛不出銀河系,就算達到光速,也無法飛出銀河系
    目前我們人類已知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光速也是目前我們已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它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三十萬公裡,而我們人類目前最快速度是旅行者一號飛行的速度,每秒17.062公裡。就人類先現在科學技術,想到達到光速,幾乎是不可能的。
  • 千倍光速飛船也飛不出銀河系?科學家:限制人類的從來不只是速度
    科學家:限制人類的從來不只是速度不得不說人類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因此人類至今都沒有離開太陽系,儘管旅行者一號被科學家猜測已經離開了太陽系,但是因為旅行者一號已經和地球失去了聯繫,而且飛行器先行人類一步離開,並不是人類真實的到達了外太空。人類想必也是不滿足的,那如何人類才能夠真正的實現遨遊在外太空中呢?
  • 為什麼科學家說人類可能永遠不會走出銀河系?
    隨著我們對宇宙的不斷了解,我們發現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粒沙子,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要小得多,但整個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幾十億個。儘管人類幾百年來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但似乎無論付出作了多少努力,似乎都無法走出銀河系。
  • 你知道嗎?人類可能就是宇宙中的一組編碼,永遠都無法走出銀行系
    大家有沒有想過;銀河系,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最少由2000億顆恆星組成,其直徑長達16萬光年。我們的太陽系就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在這麼寬廣的範疇內,可能只存在一個人類文明嗎?
  • 亞光速飛船能助人類走出銀河系嗎?科學家:使用這項技術更簡便
    一直以來,人類都希望能走出地球,去領略太空的美麗風採。但是,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人類一直未能實現全民太空遊的設想,如今,人類只能做到將少部分經過精挑細選且受過嚴苛訓練的太空人送入太空。在實現太空人遨遊太空、登陸地外星球等計劃之後,科研人員開始設想,何時能將專業人員送到太陽系之外甚至是銀河系之外呢?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我們知道,任何具有靜態質量的物體,其運動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也就是說,人類所打造的太空飛船,其飛行速度最快能達亞光速,永遠無法等於或者超過光速。
  • 銀河系有多長?全人類開一輩子車走的路程總和,能走出銀河系嗎?
    銀河系有多長?全人類開一輩子車走的路程總和,能走出銀河系嗎?在人們的心目中,浩瀚的宇宙是無比龐大的。別說整個宇宙,就算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太陽系的龐大,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咱們的地球直徑大約有1.2萬公裡,這個數字本來就已經夠厲害了。但是相對於太陽系來說,地球只能是個毛毛雨。太陽系的直徑超過了2光年。所謂的光年,顧名思義,就是光在一年內行走的距離。
  • 「第四宇宙速度」有多快?人類有希望實現嗎?答案讓人失望
    其實這也是因為引力的原因,只有達到一定的速度後才可以擺脫這個限制,而脫離地球地球表面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速度就被我們成為——「第一宇宙速度」。首先地球是圓形的,並且地球還在不斷的轉動,這些因素決定了一個物體想要擺脫引力束縛時,必然是以「拋物線」的方式運動,而不是和我們想像的一樣是以直線直接從地球上脫離,因此7.9km/s雖然很快但是無法完全脫離地球引力就產生了圍繞地球運動的現象,仔細想像太陽系中恆星和行星的關係不也正是如此嗎?
  • 地球在銀河系郊區,卻有人說人類永遠走不出銀河系,這是為什麼?
    我們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和太陽同類的恆星。並且我們看到的恆星都是比太陽還要大的恆星。夜空中除了滿天的繁星,還有銀河。銀河也是有數不清的恆星組成的。由於它們距離地球太遙遠了,我們的眼睛根本無法一顆顆的分清它們了。地球、太陽和天空中的滿天繁星共同組成了宇宙中的一個大家庭。這就是銀河系。星系是由眾多恆星、氣體、宇宙塵埃以及暗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運行系統。
  • 全部人類一輩子走過的路程之和是多少?能夠超過銀河系的寬度嗎
    當我們繼續往外,我們發現我們僅僅處於銀河系的第三旋臂上,而整個銀河系的直徑更是達到了20萬光年以上,在這個範圍裡,像太陽這樣的恆星超過2000億顆。20萬光年有多長,相當於10萬個太陽系的引力範圍。這時候回到地球上看看我們人類,就會意識到,我們的偉大僅僅是對地球上其他生物而言的,在這個銀河系裡,我們毫無存在感。
  • 多種因素的限制,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這是為什麼?
    有科學家認為,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的範圍並不大,只要我們努力一下,相信用不了多少年,以人類的科技就能夠輕鬆做到。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個目標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 人類處在銀河系的貧瘠之地,是好事還是壞事?角度不同答案不同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太陽系,這是一個擁有8顆行星的恆星系。站在地球的角度,太陽系無疑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算上奧爾特雲,直徑達到了2光年左右。可是當我們將目光走出太陽系,看到的是一個直徑達10萬光年以上的銀河系。
  • 是誰限制了光速?一旦突破光速,人類將成宇宙的主宰者
    引言:前幾年我們總是在講「中國速度」,因為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確實非常快。但如果要在人造飛行器上比較速度的話,中國還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雖然如此,這些國家研發出來的飛行器也始終無法突破光速的限制,這是為什麼呢?
  • 人類無法尋找到外星文明,是因為宇宙太大了嗎?答案你不會想到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一個永恆不變的新話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外星文明存在嗎?只有站在太空中,我們才知道人類是多麼的孤獨,因為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片黑暗和寒冷,沒有看到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雖然在人類的觀測視野中,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地外生命,地外文明,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了宇宙的浩瀚之後,基本上每一個人都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
  • 千倍光速也不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限制人類的並不是速度
    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宇宙進行探索,人類研製出了很多設備,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人們對於太空的探索仍然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主要原因在於各個天體之間的距離太遠了,已經大大超出了人類的飛行器和探測設備的極限飛行距離。也就是說,人類的飛船速度太慢了,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內都無法飛出銀河系。
  • 人類想要走出銀河系需要多少年?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的最大的銀河系只是宇宙中的冰山一角,即使如今航天技術如何如何牛逼,探索的仍只是銀河系的小小的一面。那麼我們人類想走出銀河系還需要多久呢?也因為觀測設備的發展我們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認識到了航天技術的落後,那麼以當前的技術發展速度,人類走出銀河系還需要多少年呢?
  • 是誰限制了光速?科學家:一旦突破光速,人類將成宇宙的主宰者
    雖然如此,這些國家研發出來的飛行器也始終無法突破光速的限制,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小,在銀河系面前當然也非常渺小,在整個宇宙中可以忽略不計。而人類作為地球上目前最具有統治力的物種,已經將文明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如果人類製造出光速飛船,能夠縱橫銀河系嗎?科學家表示不可能
    同時,我們還在1977年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的目標是走出太陽系,探索更加遙遠的星空。旅行者一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它距離地球已經有210億公裡,是人類航行最遠的探測器。那麼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了嗎?答案是沒有,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系的觀測,算上奧爾特雲,太陽系的直徑達到了一光年以上。以旅行者號的速度,想要飛出去,恐怕需要數萬年的時間。
  • 給人類1萬年時間,人類能否走出銀河系?除非真的找到蟲洞
    人類的科學技術在迅猛發展,未來10年內,人類就可能實現在火星登陸的夢想。然而,在探索宇宙的徵程中,這不過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罷了。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給人類1萬年時間,人類能不能走出銀河系,邁向更遠的宇宙空間? 至少我們現在沒看到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