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約為太陽120億倍

2020-11-23 中國網

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組在一個遙遠類星體的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藝術家的構想圖顯示)。這個類星體是一個擁有強大能量的銀河輻射源,其能量輸出是太陽的1000萬億倍。

科學家最近發現的這個黑洞叫SDSS J0100+2802,距地球128億光年,在宇宙大爆炸後9億年形成。藝術家的構想圖展示了形成宇宙的大爆炸。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比太陽大120億倍,光度是太陽光度的430萬億倍,是「遙遠宇宙最亮燈塔」的動力來源。

這個非凡天體位於一個類星體的中心。它是一個擁有強大能量的銀河輻射源,其能量輸出是太陽的1000萬億倍。從1963年發現以來,類星體的性質就一直是個謎團。根據科學家的理論,物質被拖進遙遠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時升溫,繼而產生輻射。

他們最近發現的這個黑洞叫SDSS J0100+2802,距地球128億光年,在宇宙大爆炸後9億年形成。天文學家不能解釋這麼大一個黑洞出現於最早的恆星和星系形成後不久的原因。

SDSS J0100+2802的發現人之一同時又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的扁富彥(Fuyan Bian音譯)表示:「以這麼快的速度形成這麼大一個黑洞的原因是很難用當前理論進行解釋的。這個位於類星體中心的黑洞在很短時間內增加巨大質量。」類星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早期宇宙中最亮的天體。

用世界各地幾個大型望遠鏡獲得的數據調查遙遠發光天體後,天文學家發現這個類星體。這樣一個非常遙遠而又古老的天體之所以突出,是因為它的「紅移」值高達6.3。紅移值是宇宙膨脹時光向光譜紅端移動的測量結果。科學家目前只發現40個紅移值超過6的類星體。

黑洞SDSS J0100+2802在「再游離時代」結束後不久形成。這個時代創造了我們今天所知的這個充滿恆星的宇宙。這是一個革新性的時代,它結束了大爆炸後出現的「宇宙黑暗時代」。

天文學家已發現20多萬個類星體。它們的出現時間可追溯到大爆炸後7億年。儘管非常明亮,它們卻極其微弱,因為它們離地球太遠,又難以發現。《自然》雜誌報導了這項研究。

研究負責人同時又是中國北京大學教授的吳學兵(Xue-Bing Wu音譯)說:「包含黑洞SDSS J0100+2802的這個類星體非常獨特。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僅在大爆炸後9億年就形成的發光類星體時,感到激動萬分。它就像遙遠宇宙中最亮的燈塔一樣散發著光,而這些光將指引我們探索更多有關早期宇宙的信息。」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同時又是美國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科學家的尤裡-貝萊特斯基表示,這個類星體就像一個實驗室一樣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幫助科學家研究類星體黑洞和宿主星系共同進化的方式。他說:「我們的發現表明,在早期宇宙中,類星體黑洞的成長速度要比宿主星系的成長速度快。當然,我們還需進行更多研究才能證實這個想法。」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又發現巨大黑洞 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億光年的明亮Abell 85星系團(由500多個星系組成)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上述結果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和慕尼黑大學天文臺的天文學團隊,其在《The Astrophysics Journal》發表了對這種不尋常「怪物」黑洞的發現和分析。如果你沒有概念的話,那麼這個黑洞的質量可以用巨大來形容,實際上有400億個太陽質量有多大?太陽質量是絕對單位,大約1.9891×10³⁰ kg,太陽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它是最重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660億倍,那它在哪?
    超大質量黑洞的「候選者」第一,在距離我們35億光年的蝎虎星座內,你能發現一個巨大的類星體-OJ287,其質量可為180億個太陽的質量。順便說一下,這是一個雙系統,所以較小的黑洞質量接近1億個太陽的質量。第二,在鳳凰星系團的中心,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富有彈性的超大質量黑洞。
  • 科學家發現目前最大黑洞 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
    本報訊(記者張航)在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中,黑洞具備超強的吸引力,不僅能吞噬所有附近的星體,還能在附近的星球掀起滔天巨浪。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黑洞有多大?答案是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這個黑洞近日被北京大學吳學兵教授帶領的團隊發現,每秒30萬公裡的光線從地球到那裡需要128億年。
  • 科學家發現最能吃的黑洞,一天一個太陽,質量已是太陽的340億倍
    這個首次被人類拍下來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橢圓星系M85的中心。它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質量大約為太陽的65億倍。目前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的質量是太陽的256倍~315倍。因此,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質量也是大的我們讓無法想像。既然黑洞是由大量質量恆星演變而來的,那麼黑洞的質量為什麼會這麼大呢?這是因為黑洞是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主兒。黑洞會不斷地吞噬掉周圍的的一切物質。這樣黑洞的質量就會越來越大。黑洞是在不斷的長大的。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2020年9月2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gro)共同宣布他們利用引力波探測到一個質量為142個太陽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質量介於100個太陽到1000個太陽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也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科學家發現最能吃的黑洞,一天一個太陽,質量已是太陽的340億倍
    這個首次被人類拍下來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橢圓星系M85的中心。它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質量大約為太陽的65億倍。黑洞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叫做人馬座A。它的質量足足有太陽質量的430萬倍。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由約1500名科學家組成的兩個聯合團隊在兩項研究中指出,GW190521由另外兩個黑洞合併而成,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歐洲引力波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斯塔夫羅斯·卡察內瓦斯在一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一事件是走進黑洞形成這個宇宙過程的一扇大門。」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像不發光的黑洞,是從理論中誕生出來的天體,經過理論研究一個世紀的時間,才在今年被科學家們拍到了黑洞真實存在的照片。今年4月份公布的M87黑洞是室女座星系團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0億倍,直徑高達360億公裡,是以冥王星為界的太陽系直徑3倍以上。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首次發現最古老的超大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每年吞噬約25個太陽
    在距離超過130億光年遠的遙遠太空中潛伏著一個發光的「類星體」,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動力,其質量比太陽大16億倍。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銀河系野獸,這是同類中最古老的一種。古代類星體被定義為發出大量能量的明亮,塊狀,偏遠的活動星系核,由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小組將其稱為J0313-1806。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之後的6.7億年,當時嬰兒世界僅佔其當前年齡的5%。 這使它成為最遙遠的-意思是最早的-類星體。最近也於2017年發現了之前保持紀錄的類星體。
  • 是太陽質量340億倍,一個超級黑洞幾乎每天吃掉一個太陽質量
    近日,來自《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一項新研究表明,宇宙超級黑洞質量約為太陽340億倍,約是銀河系中心黑洞8000倍,質量大胃口也很大,幾乎每天都要吞噬一個太陽質量。 因為胃口很大的優勢,它很快成為了宇宙中增長速度最快黑洞,比如,銀河系中心黑洞要增加質量,就不得不吞噬銀河系中三分之二的恆星。
  • 迄今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被發現比太陽大16億倍!
    據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超過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來了解一下吧!該類星體被命名為J0313-1806,在宇宙大爆炸6.7億年時誕生。
  •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才431萬倍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才431萬倍!黑洞內部發生的事情仍然停留在黑洞內部,從外部無法看到,當然也看不到。但是黑洞「影響範圍」(星系最深處的區域,黑洞的引力是主導力量)內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可以幫助確定黑洞質量及其對星系鄰居的影響。
  • 太陽質量的400億倍最大黑洞,網友:太可怕了
    據美國《新聞周刊》雜誌8月6日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7億光年的霍爾姆15A星系團中,發現了一個質量為太陽400億倍的超大黑洞。如果得到證實,將是這一半徑約為10億光年的區域中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英國倫敦大學教授說:「這一黑洞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400億倍,這使它成為宇宙中我們所在區域的最大黑洞。」一組德國天文學家利用超大望遠鏡上的MUSE儀器,研究了位於霍爾姆伯格(或霍爾姆)15A星系中心的恆星的運動。這些觀測結果使他們能夠測量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這是一個彌天大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