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我們說鯰魚可能大家都沒有什麼印象,但是你一定吃過。特別是在單位,學校的食堂裡面,一定會吃過這道菜。因為鯰魚不僅肉質緊實,最重要的是,鯰魚的骨頭特別少,減少意外的發生。可就是人類餐桌上的食物,怎麼就變成殺人鯰了呢?
我們平時吃的鯰魚,多為人工養殖的鯰魚。在自然的條件下,鯰魚屬於怕光的品種,它們生活在池塘,江河等流域的底層或者石頭縫之間。鯰魚的生性比較安靜,所以它們更喜歡呆在水流較慢的流域,或者水堰、湖泊、池塘、水庫等靜水的水域。它們呆在水葫蘆、水花生、水浮蓮的下面。鯰魚只在春天覓食和活動,入冬之後就開始冬眠了。由於鯰魚長時間在陰暗的地方生活,所以它們的視力已經退化得很嚴重了。鯰魚對外界的反應主要是通過它的觸鬚以及嗅覺。
別看鯰魚平時一動不動的,經常躲在陰暗的角落裡休息。但是在鯰魚覓食的時候,它卻異常地兇悍。鯰魚作為一種淡水魚類,青蛙,魚類甚至是水蛇都有可能成為它的食物。如果有鳥類或者其他哺乳動物到水裡覓食,那麼鯰魚也能把它們變成盤中餐。平時我們能見到鯰魚,更多的機會是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然而在泰國,有一種鯰魚能夠長到上百公斤,它們甚至連人都吃。正常品種的鯰魚體重通常不超過十公斤,然而有一種巨型鯰魚生活在湄公河,也被人們稱為湄公河巨鯰,亞馬遜河的巨骨舌魚都沒有它那麼大。
通過圖片的對比,湄公河巨鯰的大小足足有巨骨舌魚的兩倍之多。那麼湄公河巨鯰可以大到什麼程度呢?生物研究專家告訴我們,湄公河巨鯰的體重起碼能超過三百公斤。由於湄公河周圍的漁民經常能捕捉到湄公河巨鯰,所以他們經常會舉辦小型的捕捉比賽,看誰抓到的湄公河巨鯰最大。根據目前的記錄顯示,目前最大的湄公河巨鯰被捕捉於2005年,身長近三米,體重高達293公斤。如果人類在河流中遇到湄公河巨鯰,還真不一定是它的對手。曾經就有人在湄公河巨鯰的肚子裡發現疑似人骨的東西。
今年的十月份,湄公河流域的降雨減少,湄公河的水位也跌倒了近幾年來的最低水位。這樣一來,漁民捕捉湄公河巨鯰的難度就大大地下降了。於是附近的漁民紛紛拿上了工具,開始捕捉湄公河巨鯰。一位來自泰烏汶府的漁民在一天的時間內,竟然捕捉到了十六條湄公河巨鯰。在第二天稱重的時候,十六天湄公河巨鯰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2.5噸,平均下來每一條湄公河巨鯰的重量也有150公斤,接近兩個成年人的體重了。僅僅是這十六天湄公河巨鯰,就讓這位漁民賺了十二萬人民幣,一天暴富。
然而正是這種情況,使更多的人參與到捕捉湄公河巨鯰的行列中,湄公河中的巨鯰越來越少了。泰國政府不得不將湄公河巨鯰列入瀕危保護物種,以遏制這種風氣。湄公河巨鯰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青蛙與魚蝦,還有一些水蛇。偶爾還會伏擊過往的人類,人類只要被它拖進水裡就很難逃出來了。所以湄公河巨鯰還有一份稱號就是「湄公河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