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這一變異株在廣東已無傳播風險!關於疫苗,一組圖全都講清楚

2021-01-07 澎湃新聞

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這一發現到底意味著什麼?變異會否影響我們正在展開的疫苗接種?是否個人防護也要升級?年末聚會、春節團聚會受影響嗎?

1月4日上午,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何劍峰就一系列廣泛關注的話題進行詳細解讀。

這一變異株還有傳播風險嗎?

廣東一直以來對入境人員進行嚴格的閉環管理,這也是我國非常成功的防疫經驗。雖然我們在病例中發現了病毒變異株,但都是在閉環中進行的。

病例入境檢測為陰性,在隔離點採樣檢測出陽性,送院隔離治療時確診為病例,如今已經出院,但仍然處於出院後醫學觀察中。所以說,這個病例在廣東是沒有傳播風險的,也請大家不用特別擔心。

變異株的情況是什麼?

在對去年9月以來廣東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回顧性的全基因測序分析中,發現一名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感染的是正在英國流行的B.1.1.7亞型變異株。

這一變異最大的特點就它有十幾個關鍵位點的突變,尤其是在S蛋白的變異,對病毒感染能力有潛在重要影響。變異帶來的實際後果就是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即更容易傳播到人。

因為是病毒蛋白的一些結構發生改變,胺基酸與人體上皮細胞當中的ace受體更容易結合,形象一點就是之前病毒離我們遠一點,現在更「親近」一點了,更容易一粘上身。

會導致致病力、嚴重性增強嗎?

變異確實導致了病毒的傳播力強了,但目前並沒有發現它在臨床病史,包括重症、危重、病亡等方面發生改變。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12月21日記者發布會上所說的,病毒毒株一直在變異,這是正常現象。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主要引起「兩變三不變:

「兩變」:即變異株的傳播力變強,病毒基本再生數(R0)從1.1提高到1.5;變異株在年輕人和兒童中似乎更容易傳播。

「三不變」:即變異株的致病力、核酸檢測的有效性和疫苗的有效性不變。

會不會導致疫苗失效?會影響我們正在開展的疫苗接種嗎?

這一病毒變異並未影響我們正在接種的疫苗。

如上所述,變異主要發生在S蛋白結構當中,但我們所做、正接種的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通俗地說滅活病毒後,它的整個「屍體」都存在但沒有活性了,因此S蛋白變異就沒有造成影響。

對於其他一些非滅活的技術路線疫苗,病毒變異確實可能帶來改變,據了解相關改變也正在研發中。

發現變異株,對於防控意味著什麼?

繼上海後,變異株在廣東發現,很多人擔心防控形勢產生變化。

其實對於公共衛生而言,變異株的發現,最大的意義在於:第一是告訴公眾,對於國外疫情形勢、病毒變化等,我們是一直保持高度關注的;第二是我們會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關注變化所帶來的對公共衛生的影響,及時研判。

在病毒監測中,需要的足夠的能力與經驗,才能及時「捕獲」病毒變異株。上海、廣東還有國內其他地方,做好入境防範管理,及時監測並發現病株,正說明整個監測體是可靠的、非常敏感的、具有高度分析能力的。

對於病毒變異可能帶來防控方面的影響,廣東專家們也做了預期。除了考慮傳播性加快外,正在保持高度研判態勢,比如與別的因素結合後會產生什麼影響,比如對重症、病亡影響等。

此前武漢早期病毒株研究,發現小朋友、老人家的易感性不那麼強,但此次發現的變異,世衛組織提出,這一亞型變異株可能導致小朋友更受被感染,廣東專家正在跟進並高度關注相關研究。

公眾對於「病毒變異導致傳播力增加七成」很關注,事實上,國外境年病毒傳播力強了,對於天天有那麼多人回來的我們確實增大了壓力,但只要入境人員管住了,沒有傳播機會,這個「增加七成」在國內環境、措施下就沒有很現實的意義。

除了核酸檢測,是否還需要更多的監測手段?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核酸檢測」這一說法公眾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幫助我們發現並管控病例。但監測不僅僅是發現病例呈核酸陽性這麼簡單。

事實上,廣東一直保持高度張力的監測是對陽性者的全基因測序分析,捕捉病毒的進展比如變異,然後快速反應。

可能有的人會問「為什麼9月有變異了,變異株才剛發現?」需要說明的是,新冠病毒是比較狡猾的,廣東採到的病毒樣本也各式各樣,有些甚至就是陽性很弱的,根本做不了病毒分離。

但請公眾放心的是,廣東有能力嚴密監測並發現陽性,還有能力嚴密監測並發現這個陽性有無變化、有什麼變化、需要做什麼等等。

個人防護這時候需要升級嗎?

首先,在國外的留學生等人士,目前已經發現病毒傳播性更強,雖然還沒發現它對導致重症、死亡的影響,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這樣的「幾板斧」必須要堅持。

其次,在國內的話,公眾的個人防護常態化就可以了。目前不僅廣東,全國各地對於境外輸入實行閉環管理,就像發現病毒株的病例,他也根本進不了普通社區的。

此外,希望大家有序接種疫苗,這是非常關鍵的措施,共築防疫牆。特別要提醒的是,即使接種了疫苗,原有的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也不能放鬆,因為沒有疫苗能有100%的保護力,疫苗也只能給你加穿一件保護衣。

年末聚會、春節團聚會還能如常進行嗎?

過完元旦,春運將啟幕,春節將至,常態化疫情防控期,要抓住人員流動、人員聚集兩方面來防護——

首先,建議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流動,注意錯峰出行;

其次,減少大規模的人員聚集,比如聚餐、大型年會等。

過年期間可能小規模的團聚、旅遊活動免不了,那麼就要謹記並踐行摘口罩,要洗手,保持距離,多通風。即使是在較冷的北方,一天怎麼也要開窗通氣十幾二十分鐘。

防止病毒「物傳人」,該怎麼辦?

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從防止「人傳人」,進展到「人、物同防」。在防止「物傳人」方面,需要從新冠病毒的特性說起。

它喜歡又冷又溼的環境條件,在乾燥溫暖的情況下,它可能很快滅活,檢測核酸哪怕是陽性但也已經是「屍體」了,沒有活性;但目前是冬天,冷凍條件下,就真有可能在物品表面有活的新冠病毒。

所以,有人對快遞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在市場、超市購物時戴塑料手套等,這樣的防護其實是可以的。春節將至,人們開始購買並存儲冰鮮,戴手套選購,回家後泡到水裡清洗,解冰後戴上手套再處理,是正常的、合格的方式。

不過於恐慌,但做好必要防護,這才是正確的態度與做法。

廣東出國出境人員已經能接種疫苗了嗎?

省政府拿出幾億元在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其實公眾不知道的是,在2020年10月份,廣東已經開始著手疫苗接種的相應準備,包括人員培訓與資質認定、全省接種點的布局、選擇和準備等等,在保障小朋友的正常免疫接種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開啟成人規劃疫苗的接種準備。

目前,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廣東全省的重點人群正在合理、有序、按步驟、按風險高低安排疫苗接種進程。

因為疫苗受研發、生產、出貨的周期制約,首先獲接種安排的當然是有直接接觸、有感染風險的人群,包括:

有「人傳人」風險的人群,比如海關、旅客送往隔離點的運輸人員、隔離點工作人員、定點醫院工作人員等;

有「物傳人」風險的人群,比如冷庫工作員,即冷凍品的包裝、運輸、搬運、裝卸等環節人員,春運時的司機等;

最後是關鍵崗位的人員,比如醫院裡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等的醫生、護士、護工、勤雜人員等。

目前廣東主要接種的是北京所、科新兩家的疫苗,有產能有限時,先保證重點人群接種,再逐步向其他人群、普通人群推廣接種。

廣東全省各地都有不少留學生,還有不少人需要出國出境的,這些出國人員的接種也已經納入安排,各個地市有專門的接種點,按需按預約有序接種,比如深圳已經開展中。

疫苗需要打幾針?

適用於哪些人群?

打完後能不能摘口罩?

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通過一組圖,一起了解↓↓↓

• THE END •

來源:南粵女聲綜合自央視新聞、廣州日報

茂名市婦女聯合會

茂名婦聯

ID:mmfulian

原標題:《放心!這一變異株在廣東已無傳播風險!關於疫苗,一組圖全都講清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張文宏:病毒變異是自然現象 風險最高的人群應最先接種疫苗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的新突變株,可能會加速病毒在英國的傳播。如何看待病毒變異與疫苗接種?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凌晨發微博說,新冠病毒變異在意料之中,風險最高的人群應最先接種疫苗。他表示,變異是自然現象,在意料之中。
  • 新冠病毒變異會讓疫苗效力下降嗎?
    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的快速傳播引發廣泛擔憂,全球各地的實驗室正緊鑼密鼓地破解變異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科學家想知道的問題包括: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株為何傳播得這麼快;它們是否會削弱疫苗的效力;又是否會擊敗人體的自然免疫從而導致大量的再感染病例。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想搞清楚這種新的變異病毒。
  • 不同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多國傳播 我國正開展傳播風險等研究
    雖然這一數據是模型推演出來的,但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12月21日晚間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可以在人群中看到疾病傳播增強的這樣一個跡象。」據《每日郵報》報導,截至11月中旬,倫敦有28%的病例是由這一新變株產生的,12月9日當周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62%。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播到英國之外。12月20日,義大利媒體報導稱,與該國高等衛生研究院合作的切利奧軍事醫學院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樣本中提取出了近日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基因。
  • 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 為何疫苗仍有效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為何疫苗仍有效傳播速度快和病毒載量高,可能會造成更多感染病例。近日,上海、廣東、山東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 新冠病毒已變異毒性更強?張文宏發博了
    無證據證實D614G變異毒株毒性更強張文宏表示: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新冠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引起了更大範圍的傳播,而且還沒有上市的疫苗是不是也面臨無效的威脅。特別是2020年7月3日,國際著名雜誌「細胞」上發表,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D164G的變異,特別是北京這次疫情反彈中發現的病毒株也有這個突變,後續對我國疫情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華山感染公眾號上的這篇文章會回答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 張文宏教授:英國突變株並不意外,降低疫苗效力可能性不大
    英國衛生部官員Matt Hancock 知會議會,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的新突變株,可能會加速病毒在英國的傳播。英國倫敦地區隨之也宣布採取了最高等級(4級)的防疫措施。這個消息迅速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關於是否接種疫苗還糾纏不清的時候來了這個突變株,迅速打破了這個冬至夜的平靜。
  • 變異病毒再現新突變!多國已現社區傳播,真正的黑暗時刻或將來臨
    連日來,關於「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再次發生新突變」的消息在社交平臺上持續發酵,隨之而來的是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變異病毒社區傳播的噩耗。
  • 張文宏:英國突變株並不意外,疫苗接種有條不紊推進即可
    關於是否接種疫苗還糾纏不清的時候來了這個突變株,迅速打破了冬至夜的平靜。他認為,英國突變株並不意外,疫苗接種有條不紊推進即可。株的流行,以及中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對於新冠病毒變異的追蹤,張文宏認為,變異是自然現象在意料之中。
  • 疫情零星散發,三省份發現變異株…疫苗怎麼打?春節如何過?權威回應...
    寇增強介紹說,省疾控中心對這一病例進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成功獲取該病例全基因組序列,同參考序列比對分析,該輸入病例序列為新冠病毒歐洲家系L2.1型,與近期高度關注的英國變異株序列(VUI-202012/01或B.1.1.7突變株)相比同源性達99.99%。
  • 廣東報告新冠病毒南非突變株 55歲南非籍飛行員
    原標題:廣東疾控:從南非籍新冠肺炎病例的咽拭子中分離出新冠病毒南非突變株2021年1月6日,廣東省疾控中心成功從一例境外輸入南非籍新冠肺炎病例的咽拭子中分離出501Y.V2南非突變株。
  • ​上海之後,廣東也從一例英國輸入確診病例中發現突變株
    廣東從英國輸入病例發現B.1.1.7突變株廣州日報客戶端1月3日報導,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廣東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
  • 醫藥生物技術 | 繼上海後,廣東又出現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病毒變異了...
    原創 藥葫蘆娃 藥葫蘆娃1月3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這是我國繼上海輸入性病例後發現的又一英國變異病毒。
  • 國內一省進入戰時狀態,一省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也已對1月2日當日所有在院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及同科室就診患者、陪護人員2980人全部進行了2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全面排查追蹤,對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組織精幹力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全力追蹤排查密接和次密接,全部落實隔離、檢測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傳播風險管控到位。
  • 風險等級再調整!上海發現的變異株...
    說明如下:  關於北海公園通告內容的說明  各位市民、遊客朋友:  12月31日20:28,北海公園為引導遊客做好疫情防控發布通告,其中內容提及一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說的是12月24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0場新聞發布會上已發布的西城區一例無症狀感染者,非新發病例。
  • 西媒:病毒變異會否讓新冠疫苗失效?
    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的報導稱,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所有病毒都依靠變異生存,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因此,根本的問題不是病毒是否變異,而是探討病毒如何變異,以及這些變異是否影響疫苗的有效性。讓我們先從頭說起:什麼是病毒突變,如何研究病毒突變?當病毒在我們的細胞內繁殖時,它要為每一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在製造自身副本的過程中,病毒可能在複製遺傳密碼時犯錯,而遺傳密碼的「錯誤」就被稱為病毒突變。
  •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
    研究人員稱,與最開始在英國檢測到的新變異株一樣,在美國發現的這些新變異似乎增強了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但看起來並不會降低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發現了該變異株的進化證據。他們報告說,這種新冠變異病毒可能源自美國,因為該變異株含有3個「以前從未在冠狀病毒中同時出現過的」基因突變。
  • 張文宏談29%新冠病毒樣本現D614G變異:不太可能對疫苗有重大影響
    D614G突變: 是否預示病毒傳播失控與疫苗失效2020年7月3日,cell 雜誌的一篇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D614G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早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並且感染細胞的能力較前增強,是否預示病毒傳播力增強和對尚未上市的疫苗造成失效風險呢?特別是北京這次疫情反彈中發現的病毒株也有這個突變,後續會對我國疫情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2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序列已被破解,這3條信息至關重要!
    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線的情況開始好轉,中國美國和其它幾個國家正在推出疫苗時,關於COVID-19的最新變異消息提醒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在英國發現的一種更具傳染性的病毒,稱為B.1.1.7,已在至少33個國家和5個州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佛羅裡達、紐約和喬治亞得到證實。
  • 廣東一輸入確診病例發現B.1.1.7突變株,與英國變異病毒基因序列...
    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全文730字,閱讀約需1分鐘 據廣東省疾控中心官網消息,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廣東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
  • 新冠病毒出現突變,躲避疫苗有人產生18種變異
    疫苗經過高強度科研攻關,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取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因為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這樣,人體就有了對抗疾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