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9900K領銜三箭齊發 - Intel頂級軍團全面解析

2020-11-22 cnBeta

現在,我們就回顧總結一下這三條線的關鍵亮點,看看這次Intel到底都帶來了什麼。

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臺式機、系統和渠道總經理Anand Srivatsa做主題演講

一、九代主流酷睿:i9品牌+主流八核+加速5GHz+釺焊散熱

第九代酷睿(Coffee Lake Refresh)無疑是本次的絕對主角,尤其是旗艦級的酷睿i9-9900K,妥妥的明星級產品,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Intel重點推廣的型號。

一直到第七代,Intel的酷睿家族都比較簡單,每一代或者升級工藝,或者更新架構,只有一套產品,而隨著半導體技術的複雜化和市場形勢的不同,第八代酷睿發生了很大變化,包含了八種不同產品:

Kaby Lake-R 15W低功耗移動版、Kaby Lake-G 65/100W移動高性能版(整合AMD核顯)、Coffee Lake-S 35-95W桌面標準版、Coffee Lake-U 28W低功耗移動版、Coffee Lake-H 35W高性能移動版、Whiskey Lake-U 15W低功耗移動版、Amber Lake-Y 5W超低功耗移動版、Cannon Lake-U 15W低功耗移動版……

其中還橫跨了14nm、10nm兩代製造工藝,14nm又可以分為14nm+、14nm++兩種版本。

這一次,Intel開闢了新的九代酷睿序列,不過製造工藝還是14nm++,基礎架構還是八代核心的Coffee Lake,只是規格提升相當大。

這也預示著,酷睿代數的劃分不會再依賴工藝和架構,而是更多地依據產品推出時機和定位。

或許,Intel也是希望藉此機會重新梳理產品線,讓大家忘掉複雜的底層技術,更多地關注產品本身,及其帶來的變化和提升。

雖然工藝和架構沒變,但是不得不佩服Intel,硬生生將九代酷睿提升了一個檔次,尤其是旗艦型號i9-9900K,多個地方都是第一次:

1、第一次將i9序列引入到主流桌面市場

其實十幾年前酷睿i系列的時候,大家就等著頂級產品會冠以i9的名號,但是Intel一直學藏著它,直到去年的酷睿X系列發燒平臺上,Intel才將十核心及其上的產品掛上i9。

此前的高性能移動平臺上,頂級的8核心16線程也用上了i9,而這一次Intel又把它帶到了主流桌面市場,足見對這些頂級產品的信賴。

當然了,由於主流和發燒產品線都有了i9,也都有i7,型號分辨起來可能會有些亂,但只要記住發燒級現在結尾都是X,主流則是K或者無字母後綴,就行了。

2、第一次為Intel主流消費市場帶來8核心16線程

增加更多核心是Intel這兩年的主要手段,幾乎所有產品線都是如此。前幾年的主流產品一直都是最多4核心8線程,八代酷睿來到6核心12線程,九代又一次跳躍到8核心16線程,可以更好地滿足多線程、多任務需求,尤其是遊戲的同時可以隨意錄像、直播。

3、第一次普及加速5GHz

之前的x86 40周年紀念版i7-8086K已經可以睿頻加速到5GHz,但那是個限量版,i9-9900K則是第一次在全面上市的處理器上飆到5GHz,藉助睿頻加速技術2.0可以讓單個核心運行在5GHz,這無疑是個裡程碑的進步。

再加上酷睿架構一貫優秀的高頻率和單線程優勢,i9-9900K在遊戲裡絕對是無敵的存在。按照官方數據,i9-9900K遊戲性能比上代同黨產品i7-8700K提升10%左右,對比三年前的i7-6700K則可提升多達37%

4、第一次用釺焊散熱

Intel處理器上一次在內核與散熱頂蓋之間使用高級的釺焊散熱材料,還是2011年的第二代酷睿Sandy Bridge,之後一直都是普通矽脂,再加上22nm、14nm工藝集成度高、晶片面積小、發熱集中,明顯影響了核心溫度和超頻。

釺焊散熱(Solder TIM)也可以叫做焊錫膏,是一種液態金屬性質的散熱材質,導熱效率更高,用上它可以大大加強處理器內部熱量的釋放,從而降低核心溫度,既有利於更長時間運行在更高的睿頻頻率上,也有利於擴大超頻空間。

i9-9900K、i7-9700K、i5-9600K三款K系列新品都用上了釺焊散熱,而且都不鎖頻,可以自由超頻。

5、第一次變換包裝盒

Intel這些年的處理器包裝盒都比較簡潔,一個普普通通的方盒子,而這一次特別為i9-9900K準備了一個正十二面體形狀的全新盒子,半透明玻璃材質,經典深藍色色調,配上橙黃過渡顏色的Core i9標識,靚麗異常。

不過其他型號還是普通盒子,如果都普及這個新盒子就更帥了(當然會牽涉成本問題)。

具體規格方面,九代酷睿首發三款型號,最頂級的當然是i9-9900K,8核心16線程(也是九代唯一支持超線程的),三級緩存16MB(所有核心共享),基準頻率3.6GHz,睿頻加速最高5.0GHz,官方標價488美元。

i7-9700K也是一款8核心,但僅有8個線程,三級緩存降到12MB,也就是平均每核心從2MB削減到1.5MB,頻率範圍為3.6-4.9GHz,價格374美元。

i5-9600K則是6核心6線程,三級緩存9MB,頻率範圍3.7-4.6GHz,價格262美元。

三者都集成核顯UHD 630,內存支持雙通道DDR4-2666,可提供16條PCI-E 3.0總線(加上主板的總計40條),熱設計功耗95W。

值得注意的是,九代酷睿首次在消費級處理器上硬體修復了一部分Meltdown熔斷和Spetre幽靈漏洞,包括熔斷變體3惡意數據緩存載入(Rogue Cache Data Load)、L1終端故障(L1 Terminal Fault/L1TF),其他漏洞則仍然需要通過更新BIOS和打補丁的方式解決。

除了面向遊戲玩家,九代酷睿的超頻也值得期待,尤其是用上了釺焊。

Intel現場演示中,i9-9900K在液氮的鎮壓下,可以輕鬆超頻到全核6.6-6.8GHz,甚至能夠達到7GHz,這時候跑分也是相當彪悍,可以相當於默頻i7-8700K的整整兩倍!

超頻的時候,推薦搭配Intel官方超頻工具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可以實現更精準的頻率、電壓等參數調節,獲得最大化超頻效果。

伴隨九代酷睿而來的,還有新的晶片組Z390,相比於Z370變化不是很大,主要是原生集成支持最多六個USB 3.1 Gen.2接口,帶寬達10Gbps,還支持最多十個USB 3.1 Gen.1 5Gbps、最多十四個USB 2.0。

同時原生集成支持802.11ac Wi-Fi無線網絡,2x2雙收雙發,160MHz帶寬,可提供千兆級無線網絡,最高速率達1.73Gbps,還支持藍牙5.0。

值得慶幸的是,九代酷睿處理器封裝接口仍是LGA1151保持不變,不但可以搭配新的Z390主板,還兼容現有的300系列主板,包括Z370、B360、H310等等,後者只需刷新BIOS即可。

同時,Z390主板也可以搭配現在的八代酷睿,方便玩家自主選擇。

二、九代發燒酷睿X:18核心更上一層樓

Intel發燒平臺一直是高端和實力的象徵,作為頂級處理器產品,是轉為複雜而嚴苛的工作而生,能夠有效滿足複雜的3D建模、3D動畫渲染、影視後期製作、遊戲開發等要求嚴苛的任務和應用的需求。

去年,酷睿X系列一口氣推進到18核心36線程,首次引入酷睿i9,並且全部冠之以酷睿X的名號,全面開放超頻。

今年內的酷睿X系列在工藝和架構上也沒有變動,還是14nm++製造工藝、Skylake網格架構。這種架構設計和伺服器上的Xeon至強可擴展家族是相通的,更有利於多核心擴展(8-28個),核心之間的通信非常低,對外擴展也非常靈活。

這一次,酷睿X系列無論核心數量、緩存容量,還是基準和睿頻頻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也用上了高級釺焊散熱,而且價格普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調,可以說良心滿滿。

今年的酷睿X發燒級處理器也被劃入第九代序列,編號也是9000,從而和主流九代酷睿平臺保持一致,更有利於用戶理解二者之間的定位關係。

具體來看,旗艦型號是酷睿i9-9980XE,也是唯一一款Extreme至尊版,18核心36線程,三級緩存24.75MB,基準頻率3.0GHz,睿頻2.0加速頻率4.4GHz(任意單核心可跑在此頻率上),睿頻3.0 Max加速頻率4.5GHz(自動選定體質最好的兩個核心跑在此頻率上),相比於i7-7980XE分別增加了40MHz、200MHz、100MHz,價格1979美元保持不變。

i9-9960X 16核心32線程,三級緩存22MB,頻率3.1/4.4/4.5GHz,比上代i9-7960X提升300/200/100MHz,價格1684美元便宜了15美元。

i9-9940X 14核心28線程,三級緩存19.25MB,頻率3.3/4.4/4.5GHz,比上代i9-7940X提升200/100/100MHz,價格1387美元便宜了12美元。

i9-9920X 12核心24線程,三級緩存也是19.25MB比上代i9-7920X增加了2.75MB,頻率也來到3.5/4.4/4.5GHz,比上代提升600/100/100MHz,是基礎頻率提升最多的,也正因為如此功耗更高了,而價格為1189美元便宜了10美元。

i9-9900X 10核心20線程,三級緩存也是19.25MB比上代i9-7900X增加了5.5MB,頻率同上也是3.5/4.4/4.5GHz,提升了200/100/0MHz(最高加速未變),價格989美元便宜了10美元。

同時注意,主流平臺的旗艦型號是i9-9900K,序列和編號都一樣,但結尾一個X、一個K。

i9-9820X的變化非常大,10核心20線程,三級緩存16.5MB,頻率3.3/4.1/4.2GHz,而之前的對應型號i7-7820X,不僅序列低一個檔次,而且還是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11MB,而代價就是頻率低了不少,上代有3.6/4.3/4.5GHz,價格則從599美元大幅漲至889美元。

i7-9800X是新一代的最低端型號,也是唯一一個i7,6核心12線程變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和10核心一樣也是16.5MB,頻率3.8/4.4/4.5GHz,大大高於i7-7800X,而且開放了睿頻3.0 Max,而價格為589美元,上漲了整整200美元。

其他特性方面,四通道DDR4-2666內存、24條PCI-E 3.0通道(晶片組還有44條)、支持Optane傲騰內存和固態硬碟等都沒變。

特別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熱設計功耗,上一代酷睿X系列有兩種指標,14核心及更高都是165W,以下是140W,而這一代統一提高到了165W,畢竟頻率上去了,核心也有部分增加。

是熔斷、幽靈安全漏洞,由於架構問題,九代酷睿X系列都沒有硬體修復,仍需更細BIOS、打補丁來解決。

九代酷睿X系列仍是LGA2066封裝接口,搭配晶片組主板不變還是現在的X299,只需更新BIOS即可。

三、單路工作站:最強28核心56線程

九代主流酷睿和九代發燒酷睿X都是面向消費級用戶的,而這次發布會的第三條線則是針對更高端專業用戶的,它就是至強家族的新成員Xeon W-3175X,擁有多達28核心56線程。

Xeon W系列誕生於2017年8月底,取代早先的Xeon E5-1600系列,針對單路工作站領域,不過當時的產品基於LGA2066平臺,最多14核心18線程,也就是和上代酷睿X系列發燒產品屬於一家人,而這一次Xeon W-3175X,則是直接來自LGA3647平臺的Xeon至強可擴展伺服器家族,進步之大令人咋舌。

它專為大型密集型工作負載而設計,以應對部分高度線程化和計算密集型應用,如建築和工業設計、專業內容創作等,堪稱組建企業伺服器和先進工作站的明智之選。

其實這款產品大家早就見過的,也就是在今年六月初的臺北電腦展上,以全核5GHz神速運行CineBench完成渲染測試、引發全場雀躍驚嘆的那個28核心。

Xeon W-3175X也是14nm工藝,架構上仍是Skylake-SP(幽靈和熔斷安全漏洞未硬體修復),三級緩存38.5MB,基準頻率3.1GHz,單核睿頻加速最高4.3GHz,而且這是第一款開放倍頻、可以自由超頻的Xeon。

內存支持六通道DDR4-2666,最大容量512GB而且支持ECC錯誤校驗、RAS特性,更適合專業和企業級穩定負載應用。

由於規格太高,它的熱設計功耗也高達255W。

封裝接口不同於主流的LGA1151,也不同於發燒的LGA2066,而是來自伺服器的LGA3647,所以主板晶片組也要搭配伺服器級的C621。

C621主板目前只有兩款,一是華碩玩家國度的Dominus Extreme,二是技嘉的SKL-SP 1S,設計都相當誇張。

前者在晶片組上應用了主動風扇散熱,提供12條DDR4內存插槽、兩個M.2 SSD擴展插槽、兩個U.2接口,後者更是28相供電和四風扇散熱、七條PCI-E x16擴展插槽。

Xeon W-3175X將在今年12月上市,但價格暫未公布。

至於這套頂級平臺是否會出現在渠道零售市場上,Intel還沒有最終決定。

華碩Dominus Extreme

技嘉SKL-SP 1S

小結:

三條重磅產品線同時升級,而且幅度都如此給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Intel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充分顯現了Intel對於PC市場的重視,以及對其技術領先地位的信心。

雖然工藝和架構都沒有重大變化,尤其是期待許久的10nm工藝還得等明年才能普及,但是Intel把現有平臺的潛力徹底壓榨了出來。

無論5GHz加速頻率的主流8核心,還是發燒的18核心,抑或專業的28核心,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組成了一個重量級的「頂級軍團」。無論主流遊戲玩家、超頻發燒友、內容工作者,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新平臺。

明年,必然更精彩。

相關焦點

  • i9-9900K首發評測:8核心,這次Intel把牙膏管都擠爆了!
    (點擊可跳轉i9-9900K京東上架連結)九代酷睿實物我們使用了代表主板設計製造頂級水平的華碩ROG M11H(WI-FI)主板搭載默認頻率下的i9-9900K烤機20分鐘後主板供電模組都出現了77℃的高溫,使用一些用料差一點的主板搭配i9-9900K更是不可想像,因此建議購買i9-9900K的消費者在主板選擇上也不應含糊,應購買用料好的Z390或者頂級的Z370主板更加合適。
  • Intel:友商做的不錯 但酷睿i9-9900K仍是最好的遊戲處理器
    去年的秋季發布會上,Intel推出了九代酷睿處理器,其中旗艦是酷睿i9-9900K,8核16線程,單核及雙核加速頻率可達5.0GHz,所以單核、多核性能上都創造了記錄,Intel官方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遊戲處理器。
  • ...i9-9900K,Core i9-9900KS,英特爾,CPU處理器 ——快科技(驅動之...
    二、測試平臺:頂級的超頻主板與頂級RTX 2080 Ti水冷顯卡測試平臺如下:主板最初是選用的ROG MXH任何一款顯示器只要支持以上任何一種特性,都可以稱之為高端顯示器,華碩 PG27UQ ROG擁有以上全部的特性,堪稱目前最為頂級的電競顯示器。
  • 大神開蓋i9-9900K:液態金屬+打磨內核 溫度大降
    i9-9900K評測解禁之前,曾有主板廠商在超頻指導中披露,i9-9900K的溫度有所改善,但仍然很高,全核超頻至5GHz核心溫度仍然能逼近100℃。根據我們的實際測試,i9-9900K的溫度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日常高負載下只有60-70℃範圍,即便是長時間拷機也在80℃左右。
  • 疑似英特爾全新i9-9900K處理器跑分曝光 性能比i7 8700K提升35%...
    據Guru3D,Intel計劃8月底、9月初更新一波新的酷睿桌面處理器,最頂級的兩款將是i9-9900K和i7-9700K。  在3DMark Time Spy資料庫中,極有可能對應Core i9-9900K的測試平臺跑分曝光。  之所以說它是i9-9900K,因其被識別為Intel產品通用型號,這一般在新品發布前出現。同時8核16線程、加速頻率超5GHz的信息也和流傳的i9-9900K規格相呼應。
  • 節省成本 Intel停用i9-9900K正十二面體玻璃包裝
    本周,Intel發布產品調整通知,內容是停用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i9-9900K現有的產品包裝,改為標準紙盒。i9-9900K現款包裝為正十二面體,而且是半透明玻璃材質,頗為別致。然而遺憾的是,Intel 6月26日接收最後一批訂單,最後一批十二面體包裝7月10日前出貨完成,今後就絕版了。
  • i9-9900K超頻的正確姿勢!華碩ROG Maximus XI Hero主板評測
    >10月19號21:00,i9-9900K正式解禁,我們快科技業同步首發了相關評測,但由於測試時間極度有限,只做了一些簡單的基礎測試,現在完整的評測終於來了!為保證評測質量和深入挖掘i9-9900K潛力,我們將測試平臺的主板換成了華碩頂級的ROG玩家國度Maximus XI Hero。
  • Intel停用i9-9900K正十二面體玻璃包裝:運輸時太浪費
    本周,Intel發布產品調整通知,內容是停用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i9-9900K現有的產品包裝,改為標準紙盒。i9-9900K現款包裝為正十二面體,而且是半透明玻璃材質,頗為別致。然而遺憾的是,Intel 6月26日接收最後一批訂單,最後一批十二面體包裝7月10日前出貨完成,今後就絕版了。
  • i9-9900K全核超5GHz直逼100℃
    在評測解禁之前,i9-9900K等九代酷睿的功耗、溫度、超頻等表現我們無從確切得知,不過技嘉提前放出了一份Z390主板搭配九代酷睿的超頻指導  技嘉透露,i9-9900K的溫度非常高,手頭測試的幾乎所有樣品都是如此,因此建議大幅度超頻的時候搭配定製開放式水冷散熱器
  • Intel酷睿i9-9900KS溫度意外地低 8核5G拷機只有83°C
    Intel的酷睿i9-9900KS處理器今天意外偷跑,TH網站已經發布了詳細的性能評測,得益於8核5GHz的頻率,酷睿i9-9900KS的性能再上一層樓,相對友商的遊戲優勢可望高枕無憂了。
  • 十二面體包裝不再 酷睿i9-9900K新版開賣:便宜30美元
    2018年Intel推出了九代酷睿桌面版,首次帶來了酷睿i9品牌,其中酷睿i9-9900K為8核16線程,頻率可達5GHz,為了與它的身份相稱,Intel還設計了一款獨特的包裝——十二面體。
  • i9-9900K液氮超頻6.9GHz:創下跑分世界紀錄
    10月9日凌晨,Intel在美國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第九代酷睿家族以及配套的Z390晶片,首批提供i9-9900K(8i9-9900K液氮超頻6.9GHz:創下跑分世界紀錄  全新的九代酷睿也點燃了超頻玩家的熱情,近日,一位芬蘭的超頻玩家
  • 酷睿i9-9900KS首發評測:有史以來最強體質...
    二、測試平臺:頂級的超頻主板與頂級RTX 2080 Ti水冷顯卡測試平臺如下:主板最初是選用的ROG MXH,任何一款顯示器只要支持以上任何一種特性,都可以稱之為高端顯示器,華碩 PG27UQ ROG擁有以上全部的特性,堪稱目前最為頂級的電競顯示器。
  • 朱婷張常寧李盈瑩三箭齊發?龔翔宇或遇最強對手,女排奧運恐變陣
    朱婷、張常寧、李盈瑩,中國女排進攻實力最強的三大重炮有望攜手登場,三箭齊發的一幕或如期上演。當李盈瑩在排超聯賽中以強勢的進攻與穩定的一傳幫助天津女排成就13冠王之後,呼籲李盈瑩同朱婷在國家隊搭檔首發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但如果真的如此搭檔,那麼朱婷的最佳對角張常寧就只能做到替補席,聯賽中張常寧在沒有了傷病的困擾之後上演了王者歸來,在她的帶領下江蘇女排在總決賽上險些掀翻天津女排,如果不是關鍵時刻刁琳宇的受傷,朱婷、李盈瑩坐鎮的天津隊未必能戰勝張常寧、龔翔宇領銜的江蘇女排,因此張常寧不可能被摁在替補席
  • Intel i9-9900K包裝盒首曝:靚麗十二面體
    Intel即將發布第九代酷睿9000系列,規格性能大踏步提升,尤其是旗艦級的Core i9-9900K,首次將i9序列引入主流市場,首次將8核心16線程引入主流市場(僅對Intel而言)。現在有網友曝光了疑似來自亞馬遜的i9-9900K銷售頁面,雖未指明型號,但是8核心16線程、最高5.0GHz的規格毫無疑問就是它。
  • 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
    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除了頂級的10核20線程的酷睿i9之外,其他的規格是不是很眼熟呢?8核16線程的酷睿i7不就是第九代酷睿i9嗎,6核12線程的酷睿i5就是第八代的酷睿i7,而4核8線程的酷睿i3就是第七代以及之前的酷睿i7,所以不少人都笑稱自己手上酷睿i9/i7都降級了。
  • 英特爾停產 i9-9900K 十二面體包裝版
    IT之家5月31日消息 去年,英特爾推出了9代酷睿處理器,規格最高的i9-9900K可選十二面體包裝版,現在英特爾發布了最新的產品變更通知,不再生產 i9-9900K 的十二面體包裝版。如上圖所示,i9-9900K被放在了一個透明的藍色十二面體中,內部不包含散熱器。
  • i9-9900K首發評測:無可爭議的性能王者-9900K...
    i9-9900K首發評測:無可爭議的性能王者 2018-10-19 21:47:50  出處:快科技 作者:流雲 編輯:流雲     評論()
  • 三箭齊發 安徽高鐵機場高速謀劃中
    水陸空「三箭齊發」推動互聯互通  8月25日,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對蕪湖宣州機場開展民航專業工程聯合檢查。  省發改委皖南經濟發展處相關人士介紹,今年年內,示範區還將全面開工建設巢湖~馬鞍山城際鐵路,開工建設六安~安慶鐵路;積極推進合肥
  • 國外玩家使用各種方式將i9-9900K處理器溫度從從96.5°C降至83°C
    > 相比去年的八代酷睿,英特爾的九代酷睿處理器繼續增加核心數,彌補了多核性能與AMD銳龍的差距,同時單核頻率也提升到了5GHz,雖然代價是功耗大幅增加,特別是酷睿i9-9900K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