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多年前我們農村老家還有純木質的房子,不管是牆壁還是地板都是木的,有些牆角被螞蟻挖了洞,依然很堅固,現在經濟發達了很難再見到木質的房子。下面別墅工場為大家介紹兩款農村自建二層中式仿古別墅,古代與現代結合的木質樓房。
我們崇拜老祖宗的智慧,所以很多人提倡將古代與現代技術結合,創造出新時代古典風格的房子,古代的房子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採用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牆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古代中國建築這種框架結構最重要的特點。
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滿足生活和生產所提出的千變萬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於房屋的牆壁不負荷重量,門窗設置有極大的靈活性。
木質結構冬暖夏涼,這套房子最上層用的木材搭建,下面兩層是水泥結構。這種風格是不是似曾相識?好像在漢代的電視劇裡見過?有些人說這是漢代建築。有些人說是徽派建築,總之是古典風格建築。
如果我沒理解錯,這套房子是上面模型的實景圖,同樣最上層是木質結構,門窗和欄杆也是木材,很古老很質樸,生活在這種環境感覺回到童年時代。
灰色的大理石,棕色的木板,給人沉穩大氣莊嚴之感。走在這石階上有種與古代某位將相穿越相遇之感。喜歡木板房的你想住在這種類似古代人住的環境嗎?
當然,這套農村自建二層中式仿古別墅,古代與現代結合的木質樓房,適合規劃一整條街採用的設計風格,比如蘇州姑蘇區的山塘街、觀前街和平江歷史街區就是這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