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奇妙,魚也會走路?七種會走路的神奇魚類

2021-01-09 可為漁業

魚也會走路?你相信嗎?這不是開玩笑的,世界上還真有這樣的魚。這些看似平凡的魚類似乎很是適應這種生存在陸地與水源的邊緣的生活,證明了一旦它們適應了一種環境,只要這種環境沒有產生變化,它們就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下面介紹的就是七種會走路的神奇魚類。

1、步行鯰

步行鯰的發源地是泰國,在泰國它們被稱作「Pla Duk Dam」,意思是「深顏色的不斷蠕動的魚」。但是不好的地方是,它們作為長著醜陋的觸鬚的外貌的生物,同時也是臭名昭著的侵略性物種。它們把自己的生活家園從泰國擴充到了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和佛羅裡達(在20世界60年代之後)。不過從好的方面來說,它們也會吃猛禽,短吻鱷以及長著兩條腿的佛羅裡達人。

步行鯰利用它們不完善的呼吸空氣的能力,來逃避季節性活臨時性的乾旱。它們經常利用十分溼潤的環境來擴張它們的領土

2、鱧魚

鱧魚可長到40英寸(1米)長,並且曾經發現過身長60英寸(1.5米)的標本。它們的體型,鋒利的牙齒以及其它的魚類不具有的陸地生存能力,所有的這些,為它們贏得了「地獄魚」的稱號。在2004年上映的《蛇魚》更加的使它們聲名大噪。同時「動物星球」以及「探索」頻道報導了這種地獄魚,使它變成了「殺手鱧魚」。

鱧魚一直被認為是笨拙的從一個水面蠕動到另一個水面,為了尋找食物和清潔的水源來遊泳並且繁殖。它們能夠利用鰓上器官從空氣中過濾氧氣,所以能夠在脫離水的情況下還繼續生存數天。

雖然在陸地上爬行的能力使得它們在北美成為了侵略性的物種,漁民們利用它們的這種特點,能夠使他們在魚市上出售的時候保持新鮮美味。

3、杜父魚

杜父魚是生活在加利福尼亞海邊的一種魚,它因為自己能夠吧嗒吧嗒的從一個潮水坑裡面「走」到另外一個水坑而著名。如果必須得話,它們有能力在脫離水的環境中生存24小時左右。這是它們在4億年前左右進化出來的能力。

這些看似平凡的魚類似乎很是適應這種生存在陸地與水源的邊緣的生活,證明了一旦它們適應了一種環境,只要這種環境沒有產生變化,它們就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4、狗鰷

狗鰷在需要的條件之下,比如尋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敵,會跳躍到陸地之上,可以持續20分鐘左右。它們利用胸鰭來在陸地上蠕動,如果它們感覺到了威脅,它們會用肌肉發達的尾巴來迅速的「跳躍」,躲避危險。

狗鰷與一般的魚類相比,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差別,與海鬣蜥有些相似。它們用它們鼓起來的眼睛觀察水面之上的情況,確認它們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確認之後,然後才會上到海灘之上。

5、線紋鰻鯰

線紋鰻鯰起源於亞洲,有著很長很彎曲的身體,並且能夠長到16英寸(40釐米)。像鱧魚一樣,線紋鰻鯰擁有者鰓上器官來獲取氧氣,當它們決定到陸地上獵取食物的時候,鰓上器官會取代鰓的功能,來支持它們的呼吸。

由於沒有胸鰭,線紋鰻鯰有著一套獨特的方式來追蹤它們在陸地上的獵物(通常是甲殼蟲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昆蟲)。這種生物的脊柱是可以彎曲的,尤其是在脖子的位置。由於在水中它們不能正常的吃掉獵物,所以它們通常會彎下脖子,讓自己的口對準獵物,然後進食。這些進化的特點使得它們能夠從一個池塘到達另一個池塘,並且在途中獲取很多的食物。

6、攀鱸(攀魚)

這些能夠行走的吻口魚,又被稱為攀鱸,發源於非洲和東南亞。這種魚「走路」的時候,會調動起全身的能力來用來「行走」。

攀鱸一般是在夜間成群結隊的上岸行走。試著想像一下,當你晚上散步的時候,看到一群攀鱸在前面……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好運。

7、彈塗魚(跳跳魚)

我們把最富有行走能力的魚類放在了最後:是彈塗魚!就像狗鰷一樣,它們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像魚。試著想像一下「海猴」的樣子吧,如果海裡面真的有猴子的話。微小的魚鰭,像蜥蜴一樣的身體,以及鼓起來的眼睛,都讓它們看起來和它們的生活方式一樣奇怪。

彈塗魚用已經變成類似於「胳膊」的胸鰭在陸地上行走。它們同樣運用自己的皮膚來獲取氧氣,就像兩棲動物一樣。

彈塗魚生活在東半球的熱帶地區,所以基本上北美的人們基本上沒有親身見過這種魚類。但是,仍然有著一種西方人熟悉的彈塗魚,是在動畫中的彈塗魚的形象。

△內容源自養魚大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趣事百科:神奇!盤點那些世界罕見的「走路魚」
    魚也會走路?聽到這條消息你是不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其實這並不是玩笑。會「走路」的魚通常生存在陸地與水源的邊緣地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幾種,可以走路的神奇魚類。1.步行鯰步行鯰是一種發源於泰國的魚,也被稱為「Pla Duk Dam」,意思是「深色的、不斷蠕動著的魚」。它們不僅外貌醜陋,還是大名鼎鼎的侵略物種。由於它們有著強悍的侵略能力,它們的生存家園一度從泰國擴充到了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和佛羅裡達。不僅如此,步行鯰還有著鋒利的牙齒,可以撕碎並吃掉短吻鱷等大型動物。
  • 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 會有幾種走法
    說到美人魚,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一幅唯美畫面……童話中,美人魚擁有人身魚尾,可以在水中自由遊泳,而想要走路則需要變成人形。那麼,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會有幾種走法?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參照一下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會走路的魚」。
  • 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有幾種走法?
    說到美人魚,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一幅唯美畫面……圖為電影中的美人魚童話中,美人魚擁有人身魚尾,可以在水中自由遊泳,而想要走路則需要變成人形。那麼,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會有幾種走法?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參照一下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會走路的魚」。
  • 「會走路的魚」改寫進化史?
    一種會走路的魚3.75億年前生活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科學家近日揭示這種魚的頭部結構,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改寫生物進化史。  由水登陸  2004年,科學家們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發現這種魚的化石,把它命名為「提克塔利克」,因紐特語中是「一種大型淺水魚」的意思。
  • 會走路的魚可能改寫進化史 恐為人類祖先(圖)
    「會走路的魚」或改寫進化史 3.75億年前生活在北極地區,科學家視其為陸棲動物包括人類的祖先  據新華社電 一種會走路的魚3.75億年前生活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科學家近日揭示這種魚的頭部結構,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改寫生物進化史。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它們使用魚鰭在海床上移動,形同走路,而這種移動方式有助於它們獵捕食物。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 你見過嗎?
    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Shutterstock)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此外,這種走路的能力也讓它們可以在潮池之間和巖礁的其他區域移動,以獵捕蝦子、螃蟹等小型海洋生物。這項研究的報告撰寫人之一厄德曼(Mark Erdmann)表示,這些棲息在海底的小鯊魚使用其胸鰭和腹鰭來走路,這使它們比較容易將頭部伸入珊瑚礁或巖石底下來尋找食物。
  • 臻迪百科(010)|紅唇蝙蝠魚——魚的臉都被它丟光了 不太會遊泳只好學會了走路
    當蝙蝠魚成熟的時候,它們的背鰭會變成一個棘狀突起,科學家推測其具有誘捕獵物的功能。特殊的是它有四條「腿」,有著一個大頭,用胸鰭在海底「行走」。成年時,其背鰭會長成類似頭角的刺狀,投影來引誘獵物。 用棘狀凸起物誘捕獵物生活習性:常被發現在沙灘或海底,雖然它們被認為是淺水形式生活的魚類,但它們偶爾會在深水中活動。
  • 世界上唯一一種「會走路的樹」,每年能走20米
    「會走路的樹」學名為 Socratea exorrhiza,是拉丁美洲熱帶雨林中的一種棕櫚樹。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運動的樹木。
  • 科學家發現會走路的鯊魚
    圖片來源:NEXTMIND眾所周知,鯊魚是海洋中的霸主,它們已經存在了上億年,而其中一些鯊魚仍在進化,竟然學會了走路本周一,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4種會走路的鯊魚,它們在大約900萬年前從最近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克裡斯汀 · 杜金(Christine Dudgeon說:「鯊魚平均身長不到1米,雖然會走路,但對人類沒有威脅。
  • 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會「走路」的魚,可惜人類很難再見到了
    在地理課上大家也曾學到過一句話,叫做「三分陸地七分水」,在五億多平方公裡的地球中,百分之七十的面積是海洋,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才是陸地。水也被認為是所有生命的源頭,即使是陸地生物也無法離開水而生存,不僅如此,水中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種族,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也是生活在水中。
  • 科普︱這魚能上岸走路,祖宗爬過青藏高原,卻可能被水淹死
    ▲ 點擊上方藍字,願者「 會走路的魚我們見過了,可那是在水底走路,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魚,居然能夠上岸走路,
  • 會走路的紅燒肉見過嗎?查明來歷後,網友:會自己進鍋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地球上生活著許多動物,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都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也未曾聽聞的。中國的地域之大,讓我們各地的人民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之中。還會自己走路。這就讓這位小夥好奇萬分了,會走路的紅燒肉這誰見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這位小夥上前仔細的觀看了一番,並且還伸手摸了一下這塊紅燒肉。
  • 會「走路」的植物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會走路的植物,過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鐵角蕨科 ,過山蕨屬 喜歡爬山的驢友一定不會陌生
  • 周易提醒你:走路時有這3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周易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它不是我們長期觀念裡那種「迷信」、「算命之書」,而是有一定科學智慧的書。它像是一套語言編程一樣,可以套用在各個方面,告訴你想知道的答案。周易曾經還出現在全國數學高考卷、國考當中,足以見周易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 「真實版」的神奇寶貝,走路草神還原,小拳石讓人想笑
    除了一些什麼妖精系的,還有幽靈系的神奇寶貝。大多數神奇寶貝的原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都能找到。所以認清楚這點,那麼我們就來找一找神奇寶貝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吧。「真實版」的神奇寶貝,走路草神還原,小拳石讓人想笑走路草走路草是草系和毒系神奇寶貝,會走路的草在現實生活中當然是沒有的,所以只能找一個盤栽,在上面畫出走路草的大致樣子來代替了。這個真實版的走路草真的是神還原,放在神奇寶貝世界裡,應該也能以假亂真吧。
  • 神奇的石頭:能報時,有妊娠,會「懷孕生子」,可以「走路」
    無限的世界,常常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呈現給我們不可思議的巧合。比如無生命的石頭:有的告訴時間,有的上面有奇怪的圖案,有的「懷孕生子」,有的會走路。然而,在晴朗的日子裡,石頭的顏色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早晨太陽升起時是棕色的,中午炎熱時是深藍色的,日落時是紅色的。更重要的是,從遠處看,石頭可以根據光線的角度改變成各種奇怪的景象,比如漂浮在海面上的船或海豚。
  • 世界上真有會走路的樹?科學家:還沒發現任何證據
    這種樹就叫行走棕櫚樹(Socratea exorrhiza),當地人稱它是世界上唯一會行走的樹。,向你講解它長出高蹺根和行走的原理:它之所以會長出高於地面的高蹺根,是因為洪水來到的時候,可以讓樹木留在水面上——但科學家沒找到證據支持這樣的假設;它之所以會行走,是因為如果附近有一棵樹倒下壓倒它的時候,樹在其它地方會長出根來,並慢慢讓樹重新站立起來,原來的根會腐爛壞掉——真是頑強的生命啊,可歌可泣!
  • CaoMu星人種植的植物會走路、吃飯和說話
    有些植物被破壞時,會釋放化學物質將破壞者驅走 ;有些植物聽到聲音,會自己動起來;有些植物會走路,當這種植物缺水時,它會走到水源豐富的地方。植物像人一樣有記憶,有思維。2100年前,CaoMu星人駕駛A2太空飛船來到地球。CaoMu星人在奧維亞森林種植了幾十種植物。這幾十種植物像人一樣有一雙眼睛、兩隻手、兩隻腳和一個頭。CaoMu星人種植的植物會走路、吃東西、思考問題和說話。
  • 「真實版」神奇寶貝,拉達略顯「驚悚」,走路草不忍直視!
    《神奇寶貝》幾乎涵蓋了所有了人的童年,其中每一個神奇寶貝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主人,和主人們一起歷經千險萬難。主角小智也不例外,在成長和變強的路途中,他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夥伴皮卡丘,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比賽和跌倒之後,他們正在慢慢變成所有人眼中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