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 會有幾種走法

2021-01-16 驕陽網

說到美人魚,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一幅唯美畫面……

童話中,美人魚擁有人身魚尾,可以在水中自由遊泳,而想要走路則需要變成人形。

那麼,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會有幾種走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參照一下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會走路的魚」。

趴在地上用鰭「走路」

代表:走路鯊、步行鯰

第一種就是趴在地上用鰭走路,代表性魚類有走路鯊、步行鯰等。

走路鯊(Hemiscyllium Halmahera),也叫做肩章鯊,屬天竺鯊科,是一種古老的物種,被科學家們在印度尼西亞發現。

走路鯊跟我們印象中兇殘的大鯊魚長得一點都不像,它的長度一般都不到一米,目前發現最長的也只有1.2米,也不喜歡攻擊人類。

作為一種海底生物,走路鯊不喜歡遊泳,喜歡「走路」。

但這種走路並不是我們說的直立行走,而是身體扭動,用它身體前面的兩對鰭撐在地上,看起來就像是人類的兩條腿一樣,所以我們把它們看為會走路的魚。

走路鯊之所以喜歡「走路」,是因為它們生活的區域是在珊瑚礁的淺水帶,它們尤其喜歡待在潮汐池裡捕食小魚和螃蟹。

因為潮汐池很淺,所以遊泳的技能對它們來說用處不大,所以它們漸漸地習慣於在淺礁石上「漫步」(這不就是懶嗎?)

還有一種是步行鯰。

步行鯰,也叫做蟾鬍子鯰,生活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帶,它的臉上長有觸鬚,身體前部較圓,後部側扁,而且背鰭經常豎起。

雖然它的名字叫做步行鯰,但其實它根本就不會走路。那為什麼我們會把它作為四號選手登場呢?其實是因為它可以站起來。

步行鯰會用身體下面的鰭站在水底,然後扭動身體緩慢地向前移動。看起來就像是用腳在走路一樣,所以我們也把它看作是會走路的魚。

步行鯰的出現經常令人恐懼,尤其是水產養殖場。因為它的食量很大,水草、小魚甚至落葉都能成為它的食物,而且它的生命頑強,所以它的出現經常會給水產養殖場的其他物種帶來威脅,因而它也被送了個外號——「最恐怖的入侵者」。

但是,國外也有人跟它相處得很愉快,甚至還帶著它出來散步。

藉助腹鰭上的吸盤爬行

代表:瀑布攀爬洞穴魚

第二種走路方式就是藉助腹鰭的吸盤爬行,代表性魚類是瀑布攀爬洞穴魚。

瀑布攀爬洞穴魚,也叫做小蝦虎魚、侏儒蝦虎魚。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的體型極度嬌小。其實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身長只有1-2釐米,怪不得會取名為「侏儒」。

它們的生命只有幾十天,最多不超過59天,因為體型小,它們很容易喪命,活下來很不容易。

但是,瀑布攀爬洞穴魚是一種勵志的動物,雖然生命短暫,生活艱難,但它們卻是攀巖的高手。它們藉助腹鰭上的吸盤爬行,甚至可以爬上瀑布。

瀑布攀爬洞穴魚的一生是這樣的:在大海裡成長三個星期之後,它們開始遊回出生地,那就是瀑布頂端。它們逆著瀑布的水流向上爬行,也有失誤者掉下去失去性命,但它們仍然不屈不撓,因為頂端才是最好的棲息地。

在這裡它們發育成熟,完成擇偶和交配的過程。雌魚在25天的時間裡產下大約100多個卵後,就會悄悄死去。

而雄魚最後的生命只為了完成一個使命,那就是帶著這些新生命回到大海。

胸鰭、腹鰭並用

TEAM BUTLDING

第三種就是胸鰭、腹鰭並用,代表性魚類是彈塗魚。

彈塗魚(Periophthalmus modestus),彈塗魚主要分布在我國、非洲、印度以及其他太平洋水域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上就出現過它的身影。

它有很多名字,最被人熟知的是跳跳魚、泥猴,它的外號也有很多,「舞蹈家」 「會爬樹的魚」「唯一生活在陸地上的魚」......

在我國,常見的彈塗魚有兩種,一種體型較小,很少有超過10釐米的,全身是青灰色的,還帶著一些褐色的花紋,我們叫它廣東彈塗魚(Periophthalmus modestus)。另一種體型比前者大一倍,它的名字叫大彈塗魚(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而且,大彈塗魚的身上帶有藍色斑點,如果讓它在黑暗中張開背鰭,畫面就會像夜空中的星空一般唯美。

彈塗魚可謂是多才多藝,會走路,會爬樹,還會跳舞。它們生活在海灘泥地上,用胸鰭撐住地面快速穿梭,蹦蹦跳跳,所以我們叫它「跳跳魚」。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鬍鬚彈塗魚,胸鰭的力量很大,能夠抓住樹幹向上攀爬,過程中它們的腹鰭會像吸盤一樣,牢牢地吸附在樹幹上。所以,我們叫它「泥猴」。

每當到了春季,彈塗魚就會開始求愛之旅,而它們的求愛方式就是——跳舞。首先是雄魚來到地面,找到合適的地點,把這裡劃為自己的地盤。

然後,它們會在泥地上,挖一個兩英尺的洞。接下來,就是等待退潮之後,開始跳起求愛的舞。

它們在跳舞的過程中吸引雌魚,並引誘雌魚進入自己挖好的洞穴中。一旦雌魚進入洞穴,雄魚就會馬上把洞口堵上,兩人一起生兒育女(怎麼聽起來有點像強盜啊喂)。

清朝有一幅以彈塗魚為主角的畫,名叫《海錯圖》,其中說彈塗魚是「怒目如蛙、侈口如鰻」。還有在很多照片中,彈塗魚的標誌性動作都是把嘴巴張的大大的,很逗趣又很萌。但其實這是它們在吸引雌魚的注意力,也是它們奇特求偶方式的一種。

看了這麼多「會走路的魚」,你有沒有什麼感想?畢竟魚都會走路了,而你......還不會遊泳。

參考文獻:

[1].鯊魚竟然會走路[J].大自然探索,2006(11):7.

[2]汪洋.澳洲彈塗魚:從海洋到陸地的建築師[J].綠色視野,2016(6):44-46.

[3]曾洪根.會爬樹的魚——彈塗魚[J].初中生必讀,2019(10):41-42.

[4]蓉蓉,Nick Hobgood.蝦虎魚的家族檔案 有的能攀爬瀑布;有的可以生活在陸地[J].環球人文地理,2012(19):72-81.

[5]劉毅,鄭康華(攝影).彈塗魚徘徊在海陸之間的「兩棲」魚類[J].中國國家地理,2020(6):128-143.

相關焦點

  • 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有幾種走法?
    說到美人魚,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一幅唯美畫面……圖為電影中的美人魚童話中,美人魚擁有人身魚尾,可以在水中自由遊泳,而想要走路則需要變成人形。那麼,在科學的世界裡,如果美人魚會走路,它會有幾種走法?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參照一下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會走路的魚」。
  • 世界真奇妙,魚也會走路?七種會走路的神奇魚類
    魚也會走路?你相信嗎?這不是開玩笑的,世界上還真有這樣的魚。這些看似平凡的魚類似乎很是適應這種生存在陸地與水源的邊緣的生活,證明了一旦它們適應了一種環境,只要這種環境沒有產生變化,它們就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下面介紹的就是七種會走路的神奇魚類。
  • 如果地球被海洋覆蓋,人類會進化為美人魚?人不從海裡進化來麼?
    如果地球被海洋覆蓋,人類會進化為美人魚?人不從海裡進化來麼?美人魚是神話中的一種遐想的生物,多見於電影或者文學作品中,由於其表達了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深受人們喜愛,但是畢竟是電影中的一個角色,在現實中是沒有這樣的生物,地球的陸地都被海洋覆蓋,那麼就只有適應海洋環境的生物才能存活下來,1.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在遠古時期,人類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但是因為陸地下沉,人類不得不進入水下世界生活,畢竟那個時期的人的呼吸系統不是很發達
  • 【地圖】世界地圖方向及走法
    寧海縣傳送點含寧海縣、仙友會、小漁村、寧陽觀,往上是石塘縣,右邊沿海有個東山島傳送人,可去東山島。仙友會裡有個NPC洪遊軒可直接傳送至萬仙臺。地圖有專門的傳送陣,可傳送洋人集市、陳公莊、定波府、靈感仙府、陳家商號。陳公莊右側農田和洋人集市下方土地廟有NPC可傳送至萬仙臺。地圖中間通天台可到達【摩雲山-英魄陣·虎跳棧道】。
  • 真實的美人魚:科學的假設
    關于美人魚的傳說,估計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現在,大眾對于美人魚長相的認識基本都是這樣的:上半身是女人的樣子,下半身是魚尾巴的形態。像這樣的:甚至還有種說法,說美人魚就是一種海裡的食草動物:儒艮。說是漁民在海裡有時會有錯覺,容易把這種動物看成是人魚。o(╯□╰)o這說法靠譜嗎?我是覺得有點扯。人家漁民長年累月在海上待著,難道連儒艮都認不出來嗎?說到這兒,我想介紹一部美國的紀錄片《真實的美人魚:科學的假設》。這片子講的是:有一個地方經常出現鯨魚和海豚的擱淺事件。有個小孩兒還在擱淺現場拿手機拍到過一個類似人魚的生物。
  • 會走路的紅燒肉見過嗎?查明來歷後,網友:會自己進鍋嗎?
    如果沒有去旅行過,南方人不會知道東北的傻狍子有多傻,北方人也不可能體會到被會飛的大蟑螂追著跑是種怎樣的體驗。讓這位小夥子沒想到的是,他在旅遊過程種發現的這塊紅燒肉,手感並不是軟乎乎的,反而相當結實。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有著硬殼,會自己的蠕動的動物。
  • 世界上唯一一種「會走路的樹」,每年能走20米
    「會走路的樹」學名為 Socratea exorrhiza,是拉丁美洲熱帶雨林中的一種棕櫚樹。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運動的樹木。
  • 原來真的有美人魚——你見過嗎?
    人魚寶寶——美人魚綜合症,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先天性下肢畸形疾病,6萬~10萬人中才有1例。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出現用藥不當、感染、飲酒、吸菸或長期受到聲光、電子輻射、磁場等外界物理因素等影響,胎兒發育缺陷的危險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果基因變異和不良環境因素同時發生,患先天性疾病的風險就更大。專家提醒,婚前檢查、孕前諮詢等可大大減少胎兒發育畸形的可能性。很多先天性發育缺陷能夠在產前做出診斷。
  • 美人魚真的存在嗎?真相告訴你世界上有沒有美人魚
    說起美人魚,相信大家會感到陌生,而又並陌生,用蕭亞軒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這首歌來表達我們的感覺或許是最合適不過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和影視劇中,都可以找到美人魚的身影,她們被描述成美豔與神秘的化身,迷倒世間眾多男子。
  • 原來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美哭了
    近日有美國研究者稱美人魚並不只是傳說,它在我們現實世界中真的存在。此語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
  • 童話故事簡筆畫 神秘海底世界裡的美人魚公主,塗上漂亮的顏色吧
    小朋友們肯定都聽過小美人魚的童話故事,今天我們來一起走進童話世界,探索神秘的大海,畫出美麗的小美人魚吧!   1.首先,我們先畫出小美人魚的劉海和臉。
  • 如果全球變暖水平面上升,人類到海底生存,會進化成美人魚嗎?
    侵權必究】如果全球變暖水平面上升,人類到海底生存,會進化成美人魚嗎?大家都知道現在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正在不斷的上升,從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0釐米到20釐米,雖然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看起來有點緩慢,但是長期下來總會是使得陸地面積變小最終沒有陸地。這樣不得不引發人們思考,到時候人類要去海底生存嗎?如果真去海底生存的話,人類又會淨化成什麼樣子呢?
  • 如果美人魚真實存在,那她漂亮嗎?
    在物之屬性中美人魚被描述為致命的誘惑,她們用甜美的歌聲來引誘水手。通常美人魚會對全體船員進行催眠,然後綁架一名水手,將他帶到一個隱秘的地方與其交配,如果遭到拒絕,那麼她就會將其殺死並吃掉。她們曾經常被誤認為是塞壬女妖,然而,希臘神話中的塞壬女妖最初的形象並非星巴克畫的那個LOGO,而是長著女人腦袋的鳥兒。
  • 有人見過美人魚嗎?現存的美人魚大多以木乃伊存在博物館裡
    木乃伊的來歷不明,但收藏家稱木乃伊是在一個木箱中發現的,木箱內藏有梵文經文。盒子裡還放著一張美人魚的照片和一張便條,聲稱它屬於和歌山縣的一名男子。外星人魚木乃伊木乃伊美人魚可以在大阪的瑞龍寺找到。1682年,它是酒井貿易商奉獻給神殿的祭品。
  • 科學家發現會走路的鯊魚
    圖片來源:NEXTMIND眾所周知,鯊魚是海洋中的霸主,它們已經存在了上億年,而其中一些鯊魚仍在進化,竟然學會了走路本周一,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4種會走路的鯊魚,它們在大約900萬年前從最近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克裡斯汀 · 杜金(Christine Dudgeon說:「鯊魚平均身長不到1米,雖然會走路,但對人類沒有威脅。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它們使用魚鰭在海床上移動,形同走路,而這種移動方式有助於它們獵捕食物。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 你見過嗎?
    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Shutterstock)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此外,這種走路的能力也讓它們可以在潮池之間和巖礁的其他區域移動,以獵捕蝦子、螃蟹等小型海洋生物。這項研究的報告撰寫人之一厄德曼(Mark Erdmann)表示,這些棲息在海底的小鯊魚使用其胸鰭和腹鰭來走路,這使它們比較容易將頭部伸入珊瑚礁或巖石底下來尋找食物。
  • 世界上真有會走路的樹?科學家:還沒發現任何證據
    顧名思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會動,一個不會動,動物們可以在這個星球上四處悠遊,植物則一生都在一個地方,沒有其它力量的幫助,就永遠走不出禁錮它的土地。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據說就有一種樹,長著類似「腳」的高蹺根,可以主動到其它地方去串門,獲得更好的生存機會。
  • 《美人魚》不僅是電影 更有背後真實的故事
    光說,你可能不明白,明源君下面給你看幾張衛星地圖。  這是1990年的後海,注意,白線內藍色的區域還是海!  如果你生活在深圳,一些你很熟悉的繁華之地,都曾經是大海:  福田保稅區到紅樹西岸及歡樂海岸一線,誕生了轟動全國的地王,建成了紅樹西岸、中信紅樹灣等頂級豪宅,還有華僑城的歡樂海岸商業區,以及計劃中的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
  • 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嗎 海牛就是所謂的美人魚?
    自從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上映以後,關注美人魚的網友們就越來越多,對於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美人魚,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