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行業與受眾如何變化,古偶題材在主流市場都有著恆定的「剛需」,但近年來隨著受眾審美品味的不斷升級,對該類作品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觀劇訴求。正在熱播中的《今夕何夕》可以說以求新求變的自我迭代,成功為整個行業開闢了一條值得參考的示範路徑,男主馮夕不走尋常路的「AB面極致反差人設」成為全劇中最大的亮點,圈粉無數。還有刀中有糖、糖中藏刀,令人慾罷不能的CP互動,錯綜交織但邏輯清晰的劇情架構,國風古韻、精工細作的服化道設計,從內容到製作,該劇一步步進階,實力貼近古裝愛情劇的天花板。
「佞臣」男主打破常規
「反差萌」人設令人上頭
《今夕何夕》由孫怡、金瀚、檀健次領銜主演,羅秋韻、餘承恩等主演。講述了飽受戰火之痛的女將冬月為保百姓,重回戰亂前,在刺殺叛臣陸遠潼的過程中,與算無遺策的「佞臣」馮夕生死相鬥又生死相救,情愫暗生。二人歷經三世甜虐,最終攜手阻止戰亂,還天下太平。
全劇以動人心弦的「三世情緣」為線索,劇情鋪陳有理有據、層層遞進,既有甜蜜撒糖的愛情線,又有高潮迭起的事業線,明快的節奏、極高的內容密度,一開播就瞬間俘獲了不少追劇觀眾的心,交出了十分漂亮的成績單。
除了精彩的劇情之外,男主馮夕打破常規,令人眼前一亮的人設,也是助力劇集迅速出圈的重要原因。與一般流水線「古偶劇」中大都深情不悔、無條件付出的男性角色不同,馮夕身上的「AB面極致反差」令不少網友「瞳孔震動」,「竟然還有這樣的男主?」
A面的馮夕一出場就背負著「佞臣」的標籤,心狠手辣,令人猜之不透,面對影響了自己登上陸遠潼這艘「大船」的女主,他手起刀落,刺殺對方毫不猶豫,要不是冬月有不死之身,故事到這恐怕就已經結束了。隨著劇情像一張大網一樣慢慢展開,他更是把目標明確、工於心計、步步為營這幾個詞表達的淋漓盡致,不動聲色中一切盡在掌握。為了借他人之手扳倒安侯,馮夕不惜設局讓冬月一步步走進困境,連救人的方式都是假裝親自行刑,讓冬月結結實實的挨了一頓鞭子,說他是「史上最狠男主」也不為過。
當然,如果馮夕只有這一面的話,那他就只能是讓網友疾呼「快跑」的「腹黑渣男」了。而在陰謀家的外殼下,B面的馮夕並不是一個冷血無情的人。他的忍辱負重、運籌帷幄,都是為了報母族的血海深仇,對馮夕來說,如果沒有自保的能力,善良反而會成為一種軟肋,他更願意以自己的方式去維護所堅守的良知與大義。
心腹馮靖慘死面前,他當下神色如常、奉承依舊,背地裡卻獨自悼念,悲痛萬分。忠臣楊琰觸怒皇上獲罪,他自知已成定局,就竭盡全力保住他的家人。特別是在愛上冬月之後,馮夕更是暗戳戳的處處寵溺,一心護她周全,自己受傷後得知盧川送來的藥是冬月所制,剛剛還對藥不懈一顧的他立馬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反差萌」十足。
可以說這樣的極致人設不僅能讓角色更加的立體鮮活、有血有肉,「雙面性」特質還能經常為劇情帶來出人意料的反轉與驚喜,吊足觀眾胃口,使得整體內容更具有可看性。
同時,在情感關係的呈現上,新鮮獨特的「反派系」男主和愛憎分明、勇敢颯爽的女主這樣的非典型人設搭配,讓「夕月CP」之間甜虐交織、相愛相殺的推拉非常有戲劇張力,勢均力敵博弈,「玻璃渣裡找糖吃」的過程,帶給觀眾的並不僅僅是簡單的「人工糖精」,更有值得細品的層次和韻味,令追劇粉絲們代入感十足,嗑這對CP嗑的欲罷不能。
水墨古意見之忘俗
360°立體感官盛宴
除了高能人設的強大吸引力之外,《今夕何夕》在製作上也是精益求精、匠心獨運,對品相嚴格把關,最終呈現了一幅充滿國風古韻的唯美畫卷,傳達了優質國產劇堅定的文化自信。
《今夕何夕》的整體視覺風格追求水墨畫一般的「古相美」,電影質感的詩意與留白讓觀眾見之忘俗,只覺得靈氣四溢,清新俊秀。
在服裝造型上,該劇採用了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國際化元素相結合的設計方式,既有古意又有創新,例如馮夕衣服上的紋樣,太史局「制服」暈染下擺的靈感來源於寫意水墨畫,冬月仙氣飄飄長裙上的刺繡部分也充分利用了法式刺繡、大珠繡、西式刺繡等技法。
色彩毫無疑問是為人物和劇情服務的,在這一點上,《今夕何夕》盡力做到極致,每一個角色著裝的顏色、風格都與自身完美適配。女主冬月時而白衣勝雪,展現「蓮藕幻化」的輕盈仙氣,時而紅衣若焰,展現女性的堅持與力量。馮夕服裝的主色調是藍色與白色,襯託人物氣質的深不可測,但刺繡圖樣多為飛鶴、飛鳥,又隱喻著他內心的高潔和對自由的嚮往。三皇子的服裝則以白色系、淡綠色係為主,加上飛花、樹葉、枝杈的寫意圖樣,很符合他雲淡風輕、優雅「佛系」的性格。
另外,在適配人物的基礎上,服裝中的元素還會隨著劇情的發展流動。除了故事後期,冬月會穿上刺有冬青花的裙子,和馮夕給她的名字形成呼應,表達她與馮夕之間感情的升溫,已經心有所屬之外,冬月造型中的一款飛鳥耳飾,靈感也是來自於馮夕這個人物主題的呈現。
在置景上,《今夕何夕》力求簡約、留白,每個場景不會超過三個主色,營造出「空而不空」的輕鬆視覺效果,浪漫、禪意的境界。但簡約不意味著簡單,製作方將「細節控」的精神彰顯到了極致,每一個細節都會反覆推敲。以馮府的設計為例,室內窗戶打開後,映入眼帘的景觀是否有縱伸感和空間感,建築與走廊的組合關係,大樹、小樹、葉子顏色如何搭配,都經過了細緻的考量,才能達到渾然天成,與劇情和人物融為一體的效果。
還有在OST上,該劇邀請了曾經給《陳情令》配樂的知名音樂家林海,為《今夕何夕》量身定製電視劇原生配樂專輯,由歌手徐佳瑩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今夕何夕》稱得上是「仙聲奪人,古韻抓耳」,不僅要你好看,更要你好聽,為觀眾打造了一場「視覺+聽覺」的360°立體感官盛宴。
打破安全區的邊界
大膽創新用誠意打動觀眾
一直以來,古偶劇雖然備受年輕觀眾的歡迎,在影視市場中的位置舉足輕重,但創作者們為了更安全的迎合觀眾口味,大部分在角色的塑造上都選擇遵循一定的套路,這種千篇一律的自我複製,時間久了難免會讓如今審美口味越來越刁鑽的網友感到疲勞和失望。
《今夕何夕》的出現則勇敢的打破了這層枷鎖,男主馮夕的顛覆性「反派系」人設獨闢蹊徑,很難不令人印象深刻。過往在女性向劇集中,男性角色的「閾值」大部分都在高冷霸總和溫暖奶狗中徘徊,總逃不出處處完美,一往情深,隨時準備著為女主的困難解圍這些「囹圄」。這種設定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女性觀眾對愛情的幻想,卻也擠壓了男主面對外部世界和人情世故的多面性與豐富性,讓其成為了另一種角度上的男版「傻白甜」。
亦正亦邪、腹黑深情的雙面行事風格,使得馮夕在人物深度上輕而易舉的與同類角色拉開了距離,層次分明,新鮮感十足,令人越品越上頭。從網友的評論中也能看出這一點,雖然馮夕由於人設先鋒大膽,走出了一貫的安全區域而引發了各種討論,但隨著劇情的逐漸鋪陳開來,正向的聲音佔到了絕大多數,不少觀眾都表示臣服在他的反轉魅力中無法自拔。
這也恰恰說明了,國產影視劇不應該只是追求不出錯的「好看」,如果一味的為了安全不敢突破,那麼行業也很難得到升級發展,《今夕何夕》拋棄常規操作,以大膽創新的嘗試給觀眾們帶來了全新的觀劇體驗,讓所有人看到了製作方打造優質內容的決心與誠意。
當然,一部劇想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精神內核也不能忽視,與大量局限於「小情小愛」的古偶劇不同,《今夕何夕》從愛情入手,卻引出了更多深層次的宏大主題表達。不管是冬月還是馮夕,他們都有著平亂止戈、拯救蒼生的大愛與信念,彰顯了年輕人該有的熱血和擔當。兩人之間不斷發展、從對抗到互相扶持的關係也展現了信任、忠貞、勇敢、善良等中華傳統美德,從普通言情劇所追求的「寵到發膩,甜到牙疼」走向了「家國天下」的情感大格局,積極正能量的價值觀發人深省,讓追劇粉絲能夠在觀劇的過程中不斷的收穫共鳴與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