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的水平,人們也培養了多種多樣的愛好,有人喜歡養花,有人喜歡養魚。尤其很多人喜歡養觀賞魚,名字好聽也圖個好彩頭。但是近日哈爾濱的養魚愛好者趙先生可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居住的小區突然停電,造成他養的觀賞魚全部死亡。
有朋友就說了,小魚死了是可憐,但是也不用太傷心,再買幾條接著養唄。趙先生仰天長嘆!說的容易啊,這些魚也算是價值萬金!趙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家小區停電,他在外辦事也沒有得到物業任何的停電通知,辦完事回家以後發現自己心愛的寶貝都全都翻肚死亡了。
"魚都死了,死的是金龍、紅金龍、鸚鵡魚、財神,總共死了 7 條魚!"趙先生一臉悲痛表示,這些魚買的時候就花了好幾萬元,這兩年還自己對這些魚花費的心思、加上各種養護費用也不少。
這些魚從幼苗被趙先生一路呵護,現在都是四五斤的大魚,每條魚基本市價都在一兩萬左右,為了防止停電等狀況,他還專門買了臨時發電機,把自己養了名貴觀賞魚的情況也提前告知過物業,可是沒有想到這次意外還是發生了,這樣他不管從金錢的損失還是情感上都有些接受不了。
趙先生去找物業溝通,物業給出的回覆是:電錶終端燒了,導致業主家停電,電錶以外是由業主負責,電錶以上是有供電局負責。這敢情物業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樣的答覆並不能令趙先生滿意。
接著趙先生也有聯繫了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電錶發生故障,造成小區停電,也會根據業主的合理訴求,合理解決。在進一步溝通下,最終供電公司認為責任對半,決定賠償趙先生七條魚中價值最高的兩條,趙先生也表示同意。
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但是其實物業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些是不是也有沒有盡到的責任呢。作為物業公司本來就有協調溝通之責,保障業主相關民生信息的知情權呢?
現在通訊這麼發達,每個小區都有業主群,如果物業第一時間發現停電的問題,及時通知業主,是不是趙先生在第一時間知曉停電的情況下,如果做出補救手段,是不是可以避免這次的觀賞魚死亡的事件發生呢?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些魚的價值到底如何我們也不能妄下評論,但它們對於趙先生來說不僅是為了觀賞逗樂,這麼多年的陪伴中也是漸生感情,趙先生肯定也是把它們當成家裡的一分子,所以才會如此重視。
作為物業公司和相關部門要正視業主的合理需求,更多地體現人性化服務,讓業主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舒心。
你有養過觀賞魚的經歷嗎?你對這件事情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