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別害怕,沒傳的那麼玄乎

2021-01-07 全景山東

資料圖隱翅蟲

  網友發出「全球警示」:隱翅蟲落身上,千萬別拍,否則死定了!真的嗎?

  「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不少人最近這幾天都收到了QQ上朋友之間轉發的這則消息,記者昨天了解到,隱翅蟲確實能引起皮膚炎症,但醫學專家表示,叮咬後果沒有那麼嚴重,大家無需恐慌,但要注意預防和及時就診。

  蟲子含毒液

  接觸皮膚人會死?

  昨天,記者收到了朋友轉發的一則消息,一隻類似於大螞蟻的紅褐色黑色相間的昆蟲圖片下面,有著觸目驚心的文字: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那句「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所吸引,這個蟲子真有這麼厲害嗎?記者上網搜索關於隱翅蟲的相關信息,發現南方有媒體曾報導過當地發現這種蟲子,並對部分人群造成傷害,引起皮膚急性炎症。也就是說,沾在人身體上的隱翅蟲被拍死後,蟲體能排出酸性物質,正是這種酸性物質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皮膚隨後會產生水皰。

  記者發現已有的報導,似乎並沒有QQ群裡轉發得那麼恐怖:隱翅蟲接觸皮膚,人就會死。

  濟南往年有被隱翅蟲叮傷的患者

  乘涼時有可能被叮傷 

  「我往年接診過被隱翅蟲叮傷的患者,數量不是很多,都是皮膚炎症。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方面的患者。」昨天,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皮膚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傳珍告訴記者。

  王傳珍說,隱翅蟲的身體裡有一種酸性毒素,它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從她往年接診的患者看,傷口都是在暴露部位:肩膀、後背、胳膊、面部。「有些患者,就是乘涼的時候,被叮傷的;還有的患者是在睡覺時,隱翅蟲落到床上,人不注意,一翻身壓死了蟲子,毒液沾到皮膚上,起水皰了。」

  「從我接診的情況看,患者情況都不是很嚴重,一般被叮咬的部位都是又癢又疼。有的是紅腫起皰,有的是局部糜爛,還有的是因為抓撓引發細菌感染,發熱頭痛……」

  「至今為止,我還沒有遇到過因為隱翅蟲叮咬造成生命危險的患者。」王傳珍說,儘管如此,對隱翅蟲叮咬,大家還應該引起警惕,像對付蚊子叮咬的一般處理,對隱翅蟲叮傷的傷口沒用。「最好還是及時到醫院處理小傷口。」

  這種蟲子喜歡光

  大家睡覺時最好熄燈

  王傳珍告訴記者,隱翅蟲在濟南應該不會太多,南方更為多見。「室外的雜草叢、河邊、山區,隱翅蟲可能相對多一些。」王傳珍說,這也就提醒公眾,去草多、水多的地方,最好還是穿長褲、長袖衣,儘量減少皮膚暴露。

  「晚上出去乘涼,別躺在地上;房子周圍最好清除雜草;家裡最好安裝紗窗,支上蚊帳。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熄燈,隱翅蟲很喜歡光,趨光性很強。」王傳珍提醒,遇到隱翅蟲落在裸露的皮膚上,大家一定不要捏或者拍死它,吹到地上,用腳踩死。

  隨後,記者採訪了濟南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所長辛正,他告訴記者,隱翅蟲不是衛生害蟲,所謂衛生害蟲,就是能夠傳播傳染病,對人造成危害的蟲子。「我對這個蟲子了解也不是很多。」

  「我沒見過這個蟲子(隱翅蟲),(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的醫學昆蟲書上,也沒有這個蟲子的記載。」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所長王學軍告訴記者,從她了解看,這個蟲子體內毒素可能會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如果它傳播傳染病,早就被列入衛生害蟲,納入監測了。」(記者 楊芳  實習生 馬瀟婧)

相關焦點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專家:拍到身上人會過敏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專家:拍到身上人會過敏 2012-07-03 10:35:00     作者: 楊芳    來源: 山東商報
  • 隱翅蟲咬人會致命?聳人聽聞的傳言別再傳了!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7月2日訊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打!100%致命!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夏天到了,微信、QQ、貼吧等網絡媒體上關於「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的文章瘋狂刷屏。同時,還配以皮膚潰爛、膿腫發炎等觸目驚心的圖片,讓市民看後感到恐慌。網傳文章截圖隱翅蟲是什麼?小小蟲子竟然真有這麼大威力嗎?為此,記者採訪了濟寧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隱翅蟲「咬人」會致死?
  • 微博熱傳隱翅蟲毒液致命 醫生稱有毒但無需恐慌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比眼鏡蛇還毒,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近日,微博上一條關於「隱翅蟲致命」的消息熱傳,引起了網友的恐慌。隱翅蟲真有這麼恐怖?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小蟲咬傷後皮膚潰爛  在長沙市某醫院皮膚科,記者見到了剛被隱翅蟲咬傷的市民黃小姐,回憶起被咬經過,黃小姐仍覺得後怕不已。
  • 女孩公園跑步被隱翅蟲咬傷 今年隱翅蟲提前活躍
    (資料圖)昨日上午,花樣年華小區居民陳女士向記者反映,女兒前天晚上胳膊瘙癢灼痛,還以為是蚊子叮咬所致,沒想到醫生竟稱是被隱翅蟲咬傷。醫生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來,因為持續的陰雨天氣,隱翅蟲出沒時間比往年提前。傳言真偽國內僅3種隱翅蟲有毒「每年都有隱翅蟲咬人的新聞,隱翅蟲有這麼可怕嗎?」陳女士說,她擔心女兒被咬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 隱翅蟲毒素酸性強過潔廁靈 攻擊性不強不常傷人
    隱翅蟲的酸性毒素到底有多強?什麼藥物能很容易地對付它?昨天,濟南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長辛正告訴記者,隱翅蟲的酸性比家裡刷廁所用的潔廁靈還強;不過這種蟲子,對藥物敏感,一般殺蟲劑可使它致死。  有毒隱翅蟲國內有3種  能傷人卻是農作物的朋友  辛正告訴記者,全世界範圍內,隱翅蟲大約有四五萬種之多,90%以上都是沒毒的,含有毒素的隱翅蟲有600來種,國內有毒的隱翅蟲只有3種,分別是:黑足毒隱翅蟲、黃足毒隱翅蟲、奇異毒隱翅蟲。
  • 網傳奪命隱翅蟲 有毒但無需恐慌(圖)
    原標題:網傳奪命隱翅蟲 有毒但無需恐慌(圖)   「看到這種蟲子你千萬別打(如上圖,網絡圖片),它身上有毒液!」夏天到了,一種名為隱翅蟲的小蟲子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裡成了談之色變的「大毒物」。   微信朋友圈有文章稱,隱翅蟲如果從人身上爬過,身上會起很多小水泡,如果打死在身上,皮膚接觸到了毒液,就會「100%致命」。記者搜索發現,近2個星期以來微信公眾平臺上已經出現了4000餘篇與隱翅蟲相關的文章。   那麼,這隻小小的蟲子,是否真的具有致命的毒性?
  • 網傳隱翅蟲有劇毒可致人死亡 專家回應
    沒這事。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放出大量強酸性毒汁刺激皮膚,導致發炎。今後如看到小蟲子停留在臉上,最好輕輕趕開,別拍打。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訊 近日,有市民在瀏陽沙市鎮衛生院發現成群隱翅蟲,再次引發了關於「隱翅蟲劇毒致命」的傳言。  「根本就不像微博或微信上說的那樣被咬之後就『死定了』,因此公眾沒有必要驚慌。」
  • 南京倒是真出現了隱翅蟲
    這就是隱翅蟲。資料圖片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別用手拍!   據該院醫生李子海介紹,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隱翅蟲是一種夏天活躍的昆蟲,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入室後在燈下飛行,當停歇在人體,被拍打或捏碎時,體液接觸皮膚而引發接觸性皮炎。炎症較重患者,常伴頭痛,頭昏及發燒等全身症狀,患者常自覺有劇烈灼痛及灼癢感。
  • 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專家:有毒但不會致死
    原標題: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專家:有毒但不會致死   近日來微博、微信裡一條「隱翅蟲致命」的消息被廣泛轉發,令很多人感到害怕。「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或用手指彈。」
  • 網傳致命毒蟲沒那麼可怕
    被網傳成是「妖魔蟲怪」毒隱翅蟲果真如此可怕嗎?為此,筆者採訪了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長期從事感染性疫病防治的姜天俊副主任醫師,姜主任說,隱翅蟲沒有傳說中可怕,遇到該蟲也不必恐慌。該屬蟲子品類繁多,全球已知有250種之多,我國約有19種左右,其中「褐足毒隱翅蟲」分布最為廣泛,其他常見品種還有圓胸毒隱翅蟲和黑足毒隱翅蟲等。  毒隱翅蟲成蟲體長6.5—7毫米,紅褐色,有光澤,頭部黑色,複眼褐色。此蟲前翅特化為鞘翅,長方形,呈黑色,帶有青藍色金屬光澤;後翅膜質,靜止時疊置鞘翅下,看不到,有點像沒有翅膀的大螞蟻,故名「隱翅蟲」。
  • 隱翅蟲咬人致命?別再誤傳了!真相都在這裡(預防+治療)
    華龍網5月23日12時訊(記者 黃宇)微信朋友圈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夏天又到了,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打!100%致命!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隱翅蟲咬人會致命?菏澤市林業部門:有毒素,但不危及生命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打,一旦接觸毒素,便會致命。」近段時間,菏澤微信朋友圈經常看到此類信息。隱翅蟲「咬人」真會致人死亡?對此,菏澤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稱,網上流傳此類隱翅蟲實屬毒隱翅蟲屬,其體內雖有毒素,但不至於危及生命,隱翅蟲咬人後會致命一說,過於誇張,純屬謠言。
  • 隱翅蟲毒液會致命?別再傳播了!曾有人誤信謠言而揮刀斷指
    作者:鄭子愚近日,一條「隱翅蟲毒液會致命」的信息在網上瘋傳。信息稱:「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 有毒隱翅蟲喜夜出傷人
    近日,網友「林航觀察」在微博中稱,隱翅蟲有毒,落在人身上時,千萬不能拍打。經了解,毒隱翅蟲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其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被打死後毒液流出來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若受傷面積較大,則會有強烈的癢痛感覺,還可能伴隨淋巴結腫大、發燒等。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為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綱。
  • 隱翅蟲咬人致死?網絡傳言裡,所有的真相都在這了
    夏天到了,隱翅蟲咬人致死的消息又開始被瘋轉了。一隻小昆蟲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真的有像朋友圈傳的那樣 有致命的危害??
    就是這隻↑杜先生家中的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6月14日晚上10點,杜先生看到門上有一個小蟲子,湊近一看,感覺和網上說的隱翅蟲很像。杜先生說「我找出隱翅蟲的圖片進行對比,發現該蟲的胸及尾部為鐵青色,其他的部位是黃色的,有兩根觸角,六條腿,和圖片上的基本上一樣。我的朋友圈中傳的隱翅蟲有毒,會致命,我特意上網查查,網上有說隱翅蟲危害並不大。」隱翅蟲又叫「影子蟲」、「青腰蟲」,多數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釐米。
  • 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
    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別稱影子蟲、青腰蟲等,網傳其毒性很強,但專家就指出隱翅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毒,怒拍隱翅蟲後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用一些鹼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吧
  • 蟎蟲「發紅包」、隱翅蟲偷襲……在蘇州,梅雨季要防皮膚病!
    家住黃橋的陳女士,一大早就來皮膚科找醫生,她說脖子老是癢,並且越抓越癢,越抓越紅,還出現了一個個丘疹、風團,來到皮膚科就診,經診斷為蟎蟲叮咬。「果然是蟎蟲,前幾天悶熱,把家裡的蓆子鋪上,不知道是不是清洗不乾淨,席縫裡生了蟎蟲。」陳女士說,蟎蟲給她「發紅包」了。
  • 遭隱翅蟲叮咬 別拍別撓快抹肥皂!
    隱翅蟲(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近日,老城區一名小男孩在幼兒園午休時被隱翅蟲咬到,臉部出現紅腫,隨後又起了不少水皰。醫生說,幸虧當時沒有把蟲子拍死,否則毒液擴散,水皰會起更多。  雖然已經入秋,但仍有不少蟲子出沒。醫院皮膚科醫生說,鹼性肥皂水只對酸性蟲毒有效,遇到鹼性蟲毒有可能加重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