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部分地區室外最高溫度達到了37℃,又掀起了大家的一波看展熱。
相較於室外陰晴不定、不受控制的天氣,展館的高級布景、專業光影、藝術格調,可以輕輕鬆鬆滿足人們的「顏值需求」。
八一建軍節這天,比起在家吹空調吃瓜,不如出門去看展。優畫君選擇來到了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的是芬蘭藝術家組合 Tommi Grnlund 與 Petteri Nisunen 的個展——《隨物生心》。
展期:2020.5.31 - 2020.10.11(每周一閉館)時間:10:00-18:00,17:30停止入場地點:上海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 3號樓票價:50元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從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慢下來,從而更好地去感受瞬息萬變的世界。展覽涵蓋了藝術家運用不同媒介材料創作的22件作品,包括裝置藝術、影像新媒體、攝影、繪畫。
兩位藝術家將圖形、雕塑、建築、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為可視、可感之物。
優畫君希望,來到美術館不只是打卡,而是更多的關注作品本身,也希望更多的人走進「美的領域」,在拍照、打卡之後選擇留下,用心去感受作品的內涵。
這天恰好是免費看展的最後一天,因為到的早,優畫君很幸運地領到了一個精美的帆布包,同時我還買了一本展覽冊。
現在不妨和優畫君一起靜下心來看看這些「會說話」的作品,看它們能不能引起你的興趣,觸動你的心弦,啟發你的思考。
流動的風景
一樓大廳裡展出的是全場最大的作品—《流動的風景》。
它從遠處看像座漂浮的島嶼,表面覆蓋的半透明布料是芬蘭人用於製作船帆的帆布,被視為抽象浮動的地形模型。
《流動的風景》 24.4x11.0x3.5米
聚酯布、萬花板、木材、風扇、數字調光器
藝術家提供,2004/2020
帆布的下面隱藏了一個鼓風機,外部空氣通過鼓風機逐漸填滿內部空間。待帆布膨脹達到頂點之後,鼓風機將停止工作,氣體慢慢地洩出去。
當帆布起伏時,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是冰雪融化或者下雨時的聲響,也令人聯想到芬蘭結冰的河面上,冰層慢慢裂開的聲音。
LED 地平線
邊上走廊裡,展出的是《LED 地平線 》,它由上千個 LED 小燈構成,每一個燈閃爍的頻率都不一樣,呈現兩條平行閃爍的燈光景象,就像芬蘭黑夜和白晝交替的時刻,視野所及之處仿佛有一條地平線延伸出去。
《LED 地平線 》 24.3x1.3x0.5米
LED燈、銅焊絲、不鏽鋼絲
藝術家提供,2020
月食
後來優畫君走到了一個小黑屋,藝術家通過巧妙的「黑科技」,將鏡子固定在天花板上,當鏡面在投影前方旋轉至某個角度時,鏡面完全覆蓋光源,仿佛月全食。
牆面的投影就像一個眼睛看著觀眾,同時有一個光斑像信號源一樣,在牆面遊走。
《月食》 尺寸可變
投影、圓鏡、鋼絲、減速齒輪、馬達
藝術家提供,2007
這個帶有夢幻色彩的小空間,是網紅的拍照打卡之地。正巧,阿姨們也在,她們還說要比一個嫦娥飛天呢!
冰方
這件作品還挺特別,我聽工作人員說,他們晚上會把它放進冰箱冷藏。
《冰方》 0.2x0.2x0.2米
不鏽鋼立方體、北極冰凝膠、白色基座
藝術家提供,2016
在這個立體的不鏽鋼容器裡裝的是北極的冰凝膠,空氣中的水分被冷卻的立方體吸附,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雕塑,它夜晚被凍結,白天又融化,始終處於緩慢變化中。
順著樓梯上去就是二樓展廳,整個場館給優畫君一種簡潔的舒適感。
剛往左手邊走,就看到了場館中最網紅的一件作品,它的名字叫「物質波」。
物質波
這些平平無奇的小鋼球怎麼就這麼受人歡迎呢?
本次展覽的海報也是用這個小鋼球做的背景,快來一探究竟吧!
有上萬個不鏽鋼小球在一個狹長的電鍍鋁平面上緩緩滾動,鋁製板在電機和計時器模塊的控制下緩慢傾斜,當板失去平衡,鋼球會迅速向一邊傾斜。
《物質波》 4.0x0.6x0.3米
不鏽鋼球、陽極電鍍鋁、計時模塊、電動線驅動器、電池
餘德耀美術館提供,2012
你追我趕的鋼球,像極了生活中奔波的我們,雖然有的人會停下、會落下、會偏離了方向,但終究要回歸尋找自己的節奏,這是不變的規律。
小鋼球周而復始地滾動著,珠子的碰撞發出浪漫的、清脆的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每一個人拍鋼球角度和形態都是獨一無二的,鋼球運動的形態美,仿佛在擊打觀眾的心弦。
點擊視頻聽聲音-點擊了解更多
線條與圓
《線條與圓》 1.3x1.3米/每件
鋼網印系列、泡沫板裝裱
藝術家提供,2007
這幾幅絲網印刷的作品是藝術家對歐普藝術的探索,作品中用線和圈疊加組成二維畫面從而產生視錯覺,形成波紋圖案,看起來仿佛是動態的一樣,優畫君差點看暈了(誇張了點)。
平面
相反,在作品《平面》中,強烈的磁鐵通過鋼絲懸掛在天花板上,每組磁鐵處於同一高度,從而形成一個不可見的平面。這件看似靜止的裝置,隱含著許多看不見的張力與勢能。
《平面》 尺寸可變
釹(nǚ)磁鐵、不鏽鋼絲、不鏽鋼金屬附件
藝術家提供,2013/2020
液態圖表
再往裡走可以看到一排排玻璃球裝置。裝置中裝有一個加熱器,球體內的溫度上升到一定數值後,會形成一定的氣壓。水柱隨著溫度、氣壓的改變形成高低起伏不斷變化的動態。
《液態圖表》 尺寸可變
蒸餾水、玻璃燒瓶、玻璃管、電阻絲、滷素燈
施博爾畫廊提供,2009
這或許令我們聯想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海平面因為溫度的升高而上升。氣候變暖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而藝術家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將它具象化,提醒著我們留心觀察日常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鋼絲裝置
這件作品展示了一種視錯覺藝術。起初優畫君經過的時候還納悶,這是一件作品嗎?這面牆看起來好像怪怪的。
《鋼絲裝置》 尺寸可變
不鏽鋼絲、鋼結構、減速齒輪電機、控制器
藝術家提供,2001
當我走近一看,數百根鋼絲交錯著緩慢移動。因為不能上手摸,我就用眼睛湊的很近很近,這面牆仿佛深不見底!
當我的臉快要接近鋼絲了才發現,原來我離它那麼近,馬上就要碰到了,而那面牆也只在鋼絲之後大概50cm的距離。
原來這件作品有數百根鋼絲在移動導軌之間拉伸,形成五個獨立移動的層。不同層之間交錯著上下緩慢移動,在牆面的反襯下形成不斷變化的動態圖形。看的優畫君真是撲朔迷離啊。
有序的失序
牆的對面是一塊鏤空區域,藝術家在這面牆上做了一個類似動態圖表的作品。
將具有強磁力的球形釹磁鐵吸附在隱藏於牆內的鋼釘上,部分鋼珠在視覺上略微傾斜,給人隨時都將落下的緊張感,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為這個看似靜態的作品中,埋下一股力量——磁力。
《有序的失序》 尺寸可變
球形釹磁鐵、螺絲釘、填縫劑
安哈瓦畫廊提供,2016/2020
正如它的名字——《有序的失序》
藝術家們用極簡的裝置語言,將感性的浪漫和理性的精神結合起來,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震撼。
展覽不只是看,當藝術品與參觀者之間有了交互性,我們仿佛更好理解和感受作品表達的意思。
氣旋
藝術家用鋼管創造了一個螺旋的通道,觀眾可以把鋼珠放入管內,鋼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轉下落,仿佛腦迴路也在跟著旋轉。
《氣旋》 5.0x5.0x5.0米
不鏽鋼管、不鏽鋼支架、鋼球、木盒
藝術家提供,2014
優畫君體驗了兩次,第一次放了三個球,第二次放了4個球,第三次我可真想一盒子球放進去,看看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開個玩笑)?
鋼珠經過長長的螺旋軌道,最後落入小方盒子。整個鋼球在管內運動與管壁形成共振,可以聽到「咻咻咻」的聲音。
軌道
展覽裡,大大小小的鋼球可真不少,這件作品叫《軌道》,一個35cm的鋼球在不鏽鋼軌道上緩慢移動,鋼球運動的摩擦聲在空間中形成了極簡的音樂,當球到達特定的點位時,軌道會收縮,將球體向前擠壓,它就這樣周而復始,一直運動下去,仿佛就像一個球體在宇宙中運行。
《軌道》 7.0x7.0x0.5米
不鏽鋼球、不鏽鋼軌道、電動線驅動器、燈泡、電纜
藝術家提供,2005/2018
24小時
這件作品和《軌道》是一個系列,藝術家將 Orbita(軌道)裝置擺在芬蘭的一個海灘,在球體上方安裝了一個攝像機,以每小時拍攝一張照片的頻率,記錄了球體表面24小時的反射畫面。
《24小時》 0.36x0.36米/每件
24件彩色噴繪
藝術家提供,2005
音樂盒
《音樂盒》 尺寸可變
玻璃罩、機械音樂盒、麥克風、
感光裝置、四聲道聲音系統
藝術家提供,2004
這件作品在一個漆黑的隔音房間,音樂盒在展示櫃內移動,不斷改變揚聲器之間的平衡,給人一種聲源在黑暗空間四處移動的錯覺。
更多作品
《雙》 尺寸可變
影像循環播放
藝術家提供,2017
《主題變奏》 0.75x0.75米/每件
鋁製背板彩色噴繪
藝術家提供,2007
《混色器》 2.1x1.4x0.5米
編程LED投影、粉末塗層鋼體、噴砂玻璃
安哈瓦畫廊提供,2016
《開盤磁帶》 1.8x1.0x0.6米
鋁製框架、圓盤、傳送帶、軸承、電機、聚光燈
施博爾畫廊提供,2005
《高頻裝置》 28.5x2.3x1.9米
拋物型鋁發射器、蓋革計數器、控制單元、
擴音器、高頻驅動器
藝術家提供,2020
《太陽輻射》 0.37x0.37米/每件
過硒黑白明膠銀鹽相紙系列、橡木框裝裱
施博爾畫廊提供,2013
《電磁裝置》 尺寸可變
噴砂鋼板、不鏽鋼杆、磁鐵驅動器、紅外傳感器
藝術家提供,1997
《彈力場》 2.5x2.5x5.3米
螺旋彈簧線圈、螺線管、黃銅絲、電線、控制器
施博爾畫廊提供,2012
到這裡,22件作品就已經展示完了,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給人的感官刺激也是多元的。
當我們對一切日常現象習以為常,甚至連感知也開始變得愚鈍時,藝術家總會喚醒我們重新觀察和感知世界的能力。這些散發著金屬質地寒光的作品,像極了人們對於北歐風貌的想像。
這些作品無論是動態還是靜態,有聲還是無聲的,都向觀眾展示了一種特殊的變化與永恆,讓我們更加關注萬物的運動規律,喚醒人們對世界的好奇和個體的行為意識,引起觀眾的深思和共鳴。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轉好,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藝術場館的大門也再次向公眾敞開,優畫君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美好的周末時光,親自走進展館,真正打開感官,引發思考。
大家對這次雲看展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感悟呢?歡迎在留言處各抒己見,分享自己獨到的觀點和感悟。
下期看展預告--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海浪》
展期:2020.7.31 - 2020.11.15( 新展哦!)
時間:周二至周日 11:00-19:00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1-2樓
費用:免費
往期精彩
童顏無忌——優畫網少兒繪畫大賽優秀作品線上展
展訊|優畫網春季新作展「生生不息」上線
旅歐散記——宋瑞芝的異國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