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想像圖。(圖片來源:俄羅斯《真理報》網站)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科幻小說對未來城市的描寫大致如此:一座座高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樓大廈,各種各樣的飛行器在它們中間穿來穿去。在現實生活中,城市居民年年都在增加,摩天大樓仍是擴建城區的最基本的辦法。
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藝術家和建築師加入到開發未來城市的行列。建築師埃克薩維爾·皮奧斯和瑪麗婭·羅莎·塞維拉是一對夫妻,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國家實施他們的計劃。這個計劃名為「虛擬仿生塔城」(Virtual Bionic Tower City),這是一個能夠容納10萬人的城市開發工程。
這兩位設計師相信,在15年左右的時間裡能夠完成一座300層的建築,這個摩天大廈將在一個人工島的中心位置拔地而起,這個島是為吸收地下震動而特別設計的。這座塔樓將包括12個垂直街區,每個街區有一個被花園包圍著的戴「湖」。除公寓區外,塔樓裡還有多家商店、幼兒園、美容廳、娛樂設施、公園、池塘和城市居民日常使用的其它設施。
中國北京「動力城市」
據稱,中國方面對「虛擬仿生塔城」這個非同尋常的建築概念表示出很大興趣。
建築師設立了一個被稱為「動力城市」的建築基準。「動力城市」位於北京,該計劃的目標是努力減輕這個城市人口密度過大的問題。專家們已經建成了一個未來城市模型,由7座巨大的塔樓組成,在不同的高度由橋連接在一起。
這種「未來城市」把人群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各有各的不便之處:住在便宜的底層的人享受不到充足的陽光,而生活在高空中的人會感到心神不寧。居住在超高的摩天大樓裡也許令人高興,但也有一些不方便之處,比如在高空生活對人的心理影響就應該予以充分考慮。其實,建築師自己也對他們自己提出的「未來城市」概念不甚滿意,這樣的城市可以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但在和諧與自由方面很難令人滿意。
日本「空中城市1000」
其實,日本的竹中公司已經設計出類似的未來派摩天大樓,它就是「空中城市1000」。這是一座1000米高的建築,人們可以在裡面生活、工作和休閒的,這座建築擁有詳細的安全和維護規定。
在塔城裡生活是因為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是頭等大事,工作的心理影響放在了次要位置。但人類是一種地球動物,習慣於水平運動,一些生活在現代摩天大樓裡的人由於天天生活在「離地面很高的空中」,已經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韓國「新松島」電腦城
與中國、日本相比,韓國人似乎不太關心人口過剩問題,但韓國人也推出了他們自己的「未來城市」概念。「新松島」電腦城有望於2015年在距離首都首爾大約65公裡的海邊建成,城市總面積5500平方公裡,50萬人將在這座新城裡工作與生活。韓國人希望把「新松島」建成亞洲最大的經濟中心、技術之都,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城市」,就象擁有完全的電腦處理功能的「智能房屋」一樣。
城市裡的所有建築將共享一個資料庫,城市居民只用一張SMART卡,就可以做許多事情,比如付費、投票、開門關門,甚至啟動汽車。投資方打算在「新松島」電腦城這個工程上投資250億美元,他們認為,這筆投資將獲得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