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在空中的投影畫面,來自科幻電影中的未來科技實現了

2020-11-29 科技無尿點

科技無邊界,想像力是上限。大家好,這裡是TEC科技眼,今天為大家帶來世界最新科研成果,一定會讓你大喊一聲:太牛掰了!

當3D列印已成過氣科技,全息圖像技術還處在探索階段時,一種比他們加在一起還先進的科技新勢力來襲,那就是:3D光懸浮列印。此技術絕對不是那種在水面上投影的模糊全息投影,而是精確控制的SUPER style 。此處應有掌聲,絕對的最先進顯示的技術,你絕對沒聽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出現過。

這項科技的發明者為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兼全息攝影專家丹尼爾·斯馬利,他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創造出全方位逼真的3D圖像投影。斯馬利的文章已經發表在「 自然」雜誌上並得到了眾多的好評。這麼炫酷的科技靈感來源於哪裡,或許正如斯馬利所說

「我們的團隊有一個使命,就是把科幻小說的3D顯示變成真實的,我們創造了一個未來世界的情景。」

這種未來景象並非常見的全息圖像,而是一種浮在空中的三維圖像,它並不依賴於觀察角度和光學位置,通俗講就是你可以翻著跟頭看,不管怎麼看它都在那裡,而不像全息圖像那樣依賴於成像角度和界面等,簡直就是高了一個維度的科技。

這種全維度圖像,從各個角度都可以欣賞,被稱為體積圖像。體積圖像在科幻電影中用的較多,但都是CG效果,全都是虛構PS的,而今天介紹的這項前沿科技絕對是如假包換的硬科技。

與之相比,以往的全息顯示僅在2D表面散射光線。如果你不看這個表面,你將不會看到3D圖像,因為你必須看著散射面才能看到圖像。而體積顯示在整個三維空間中散布的散射面很小,與三維圖像佔據相同的空間。因此,我們可以從任何角度看到體積圖像,

腦洞有點大,敬請原諒,下面說點易懂的:3D光懸浮列印基於一個光電光學捕獲的自由體積顯示平臺,通過持久的視覺產生具有10微米圖像點的全色彩航拍體積圖像,並使用光學陷印和顏色捕捉粒子,並用彩色雷射照亮他們。

好像還是不太好懂,那麼再說點人話:通俗說使用雷射束來捕捉一個粒子,然後引導雷射束來移動粒子並產生圖像。還不懂,沒關係,還有最簡單的解釋:想像一下3D列印所創造的圖像,這種平臺就像一臺3D印表機,用這些小顆粒在空中列印物體。」

說白了就是3D列印用的材料是塑料,3D光懸浮列印用的是控制空中的微粒組合成我們想要的圖像,只能解釋到這裡了。目前為止,3D光懸浮列印已經有很多作品問世,如蝴蝶,帶著戒指的手臂,穿著實驗服的科技單身狗等等。

相關焦點

  • 當科幻電影大片中的全息投影黑科技遇上智能玻璃
    鴻果果科幻電影大片兒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裡面的各種大製作大手筆場景總是少不了伴隨著一些黑科技的裝備,讓主角在電影裡次次在遇到危險時或日常生活中就像遊戲裡的RMB玩家一樣過著一種開了掛的生活。當然近在屏幕之外的我們也是無比羨慕,想像電影裡那樣人手一個黑科技產品,從此開啟開掛的生活。我們在看這些科幻電影大片兒的時候,總是會被影片的各種奇怪腦洞的思維所徵服,會想到這些出現在電影中的黑科技產品是不是會有一天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呢。畢竟所見即所想。
  • 那些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的黑科技
    電影也發展了這麼久,最受影迷們歡迎的應電影種類該就是科幻電影。從1969年7月21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開始。人們對科幻和未知世界的探索越來越瘋狂,不再滿足於瑰麗的簡單想像,而是希望通過影視作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從此,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世界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 這些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竟然都一一實現了
    來源:全球風口在我們的回憶中,2020年,是科幻片裡的重要時間節點。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科幻電影裡的2020年,人類早已能夠輕鬆地上天入地、遨遊太空,享受著高度的科技文明。
  • 科幻片中已經實現了的科技
    科幻影片中,除了科技感滿滿的特效和畫面,讓觀眾印象比較深刻的要數其中的科幻科技產品,我們一直在幻想這種科技產品真正走進我們生活的那一天,而如今,他們來了,下面就來談一下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了的科技。除此之外,科幻電影的大哥:《2001太空漫遊》中的科技大部分也都實現了,與《回到未來》不同的是,它裡面實現的科技產物,都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用得上。
  • 未來就在身邊,只是尚未普及——無介質全息投影
    在雙創的大背景下,各類創新技術迎來井噴,科幻電影中呈現的一些場景正逐步實現;針對光學顯示技術及交互場景的思考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在AI和5G浪潮席捲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技術轉型的最好時機,技術不斷迭代讓人們看到未來已來。
  • 超酷炫3D全息投影技術,科幻成為現實,讓你看見未來!
    科幻電影對於技術迷來說,想必都非常的喜歡看吧,我們也經常會在科幻電影裡見到讓我們覺得欲罷不能的畫面,電影的主人公可以隨意的把控只會空氣中的3D投影,也能夠把遠處的人或物以三維的形式投影在空氣之中,就像電影《鋼鐵俠》中的畫面。
  • 3D全息投影實現裸眼3D時代,這才是未來的樣子
    科幻電影相信大家不少看吧,電影裡的主人公不僅能在關鍵時刻拯救國家拯救地球,背後更是一個鑽研於科研技術的人,擁有不少亮眼的黑科技更是不在話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科幻電影的主人公擁有哪些神奇的黑科技吧。3D全息投影技術要說3D全息投影最熟悉的莫過於《鋼鐵俠》裡的片段了,電影主人公是個超級有錢人,自然他的日常生活用到的高科技也很多,電影裡主人公可以隨意的對空中的3D全息投影進行操作,還能夠把遠處的人或物以3D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現在空氣之中,而且是真正的裸眼3D,視覺效果非常酷炫。
  • 黑科技!白雲機場「全息投影」交互電梯來了,按鈕「飄」在空中
    南都訊屏幕懸浮在眼前,手指戳戳空氣就能操縱設備,以前在科幻片和科技館裡才能看到的「全息投影」,已經應用到廣州白雲機場的電梯裡啦!4月23日,廣州白雲機場首臺可交互全息投影操控的電梯正式投入使用,該直立電梯位於T2航站樓與交通中心的連接部位。
  • 全新三維成像圓夢科幻電影立體投影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能夠生成全方位立體圖像的新技術,與以往成像技術相比,這項新技術更接近科幻電影中常見的立體投影。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被稱為「光學陷阱顯示」的新技術,其理論基礎是「光泳」現象——一種利用空氣中的微粒可被強光束操縱從而快速移動的現象。
  • 真正實現隔空互動,科幻電影中的全息投影技術實現了!
    不曉得最近是有啥大新聞,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熱火朝天的討論著全息投影技術。還有人問小怪獸,曉不曉得什麼叫全息投影技術。這能不曉得?像小怪獸這樣的頂級宅男,最喜歡的一個虛擬偶像公主殿下初音未來就是使用全息技術來舉辦演唱會的好吧。
  • 三星科幻手機曝光,可將屏幕進行空中全息投影!
    就拿今年的三星Note8來說,已經基本實現了100%的全屏,額頭下巴和左右邊框都可以忽略不計了,只要三星最後再搞定前置攝像頭,做到屏幕之下,那麼100%完美全屏的手機就已實現。而這個美好的願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在明年的三星S11或Note11上,也許我們就能看到。但很明顯,三星並不僅僅想搞個100%全屏這麼簡單。
  • 空氣成像不再是未來
    空氣顯示屏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有介質空中成像顯示屏,另一種是無介質空中成像顯示屏。有介質空中成像顯示屏的基本原理是將圖像投影到薄霧上,所以它的硬體設備主要是投影機和薄霧發生器。從硬體構成看,業內分析其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成像質量不佳,二是薄霧的溼氣使人不適。除此之外,有介質空中成像顯示屏還包括「全息」膜成像。
  • 全息投影AI/AR齊出《銀翼殺手2049》或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刻板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在Imax採訪中提到:「前作通過強大的視覺效果表現,在當時開創了一種革命性的美學,因此我們在保證前作品基礎上也必須發掘新作與眾不同的特色,我在前作中獲取了一些視效靈感,我覺得音效設計和視效設計應該是相得益彰的,我們全力創造了一種印象派全息投影,其中有些或許是來自於未來科技的聲音。
  • 未來走進現實,全球首款多人互動全息投影桌,支持多角度觀看
    說起全息投影,想必大家首先就會想到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揮揮手就能操控模擬空間對象,在空中輕輕一點就能操控電腦,這滿滿的科技感,讓我們看的簡直帥爆了。不過因為現階段計算機發展的局限性,這樣的技術還未廣泛應用,裸眼全息投影沒實現,但我們需要佩戴專業的眼鏡。澳大利亞的Euclideon公司目前研發出了一張全息投影桌,桌子中間是一塊1.2米見方的顯示屏,只要佩戴特製眼鏡之後,用戶就可以在桌子上觀看三維立體的全息投影。
  • 全息投影——變成了舞名上常用的黑科技之一
    初音未來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2010年39感謝祭採用的是日本KIMOTO公司 的"Dilad Screen "2.5D半全息透明屏播放3D影像實現的,準確意義上來說這場演唱會是2.5D的,簡單解釋就是在屏幕上播放3D畫面,就和看電影一樣,只不過這個屏幕可以調節透明度,如調節為全透明的舞臺上就只留下MIKU成像,原理就是調節屏幕中的局部粒子濃度顯示出不透明效果並成像。
  • 全息投影:從3D立體影像可視化中重新感受科技與藝術!
    這意味著,在未來,全息投影技術將成為未來前沿科技進步的代表性技術之一。隨著舞臺應用技術的展示和科幻電影的引導,全息投影的概念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熟識。在2015年的春晚上,「全息投影」技術面向全國觀眾表演,其逼真而震撼的3D虛擬成像技術,讓人沉浸其中,驚嘆不已。
  • 當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映射到現實生活中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眾多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技術,最早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雖然它們只是道具和特效,但無疑帶給了人們很多靈感,最終將它變為現實。當然,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恰恰相反,其靈感來自於現實,或許還存在「廣告植入」的嫌疑。其實人類最開始的幻想從文字變為了電影最終成為了現實。
  • 加拿大推出3D全息投影系統 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已經實現?
    還記得《復仇者聯盟3》中戰爭機器和國務卿對話的場景嗎?通電話的同時依然有個1:1身高的投影,而且還能實時反應對方動作。這種技術是3D全息投影。3D全息投影在科幻電影中十分常見,但是這次加拿大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首個3D全息視訊會議系統,雖然還不能向電影中一樣高科技,但是,效果已經十分不錯了。
  • 中國自主研發出全息3D智能炫屏:可投影出和大廈一樣高的擎天柱!
    21世紀人們生活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原本那些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黑科技如今都已經變成了現實>而3D全息影像技術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977年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就為觀眾們揭示了一項來自未來的影像技術全息成像
  • 全新三維成像技術:我們離科幻故事裡的立體投影又近了一步
    最新技術做出的圖像可從各個方向觀察,類似於科幻電影中的三維影像。來源:nature.com《自然》雜誌發表物理學家最新研發的「立體顯示平臺」,能向空中投放從各角度都可觀察的三維動態圖像。編譯 | 施懌審校 | 吳非《星球大戰》系列科幻電影中的三維投影裝置。來源:Lucasfilm Ltd我們還沒有會飛的汽車、腦機接口和能與人對話的人工智慧,不過,一項更為經典的科幻技術已經近在咫尺:科學家最新研發的雷射粒子系統投射出了自由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