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過的作文
小學低年級作文:看圖寫作。一樣的圖,各種理解加起來不會超過8個,把你理解的事件完整地表達出來就算是優秀。
小學高年級作文:遊後感、讀後感,難寫得一筆。95%的同學表示有啥好寫的,最後大家寫出來的東西幾乎都是差不多的:秋風送爽,迎來了….結束了xxx的一天。還有描寫人物,難度之高,一輝到現在還沒能掌握得爐火純青。描寫人物,一輝更喜歡用數字說話:84、62、86。
初中作文:記敘文為主,會把《讀者》《故事會》《作文選》的故事拿來用,初中生哪來那麼多故事,一輝常用的手段是把自己讀過的故事進行改編,足夠秒殺一片。
初中議論文,論點基本固定,論據找名人名言背書,案例用張海迪、居裡夫人、愛迪生、雷鋒、董存瑞……一輝討厭議論文,膚淺的道理,淺薄的論據。
高中作文:給你一個主題,來來來,你來寫寫看。一輝想寫詩,但是詩歌不行。喜歡寫作的一輝,對寫作文不感興趣。
大學畢業論文:專業方向固定,素材幾乎沒有新意,被往屆學長學姐寫濫。我們那點知識水平,一個班都不一定能有1個學生能提出什麼新的見解。那我們最後是怎麼畢業的?兩個字:洗稿。誰的洗稿能力牛逼,誰的畢業論文就寫得好。不會寫畢業論文的按以下4步走即可,非常簡單、高效。
收集相關素材,各種論文網站,至少下載幾十個pdf。
東拼西湊,拼出一個論文的基本模型。
打磨,把文章裡的話全部都用自己的表達。
查重,找指導老師修改。反覆以上步驟,可以新增的內容適當增加,最終論文成型。當然,聰明一點的學生通讀、理解、列出要點,對照資料直接寫。
關於寫作,一輝只想說:太多的命題作文,太束縛我們的想像力了!寫作應該是快樂的,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把話大膽表達出來。多表達,多總結,再加上一些個人魅力,就更加出彩了。
記住:無論你寫得多差,總能找到讀者!
一輝從來不在乎,即便作文只有數學老師欣賞。
今天,一輝收到一個讀者評論,更新太慢了。一輝想說,寫稿,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像一輝這樣,一寫就是三四千起步的。寫作不是廣場的噴泉,呼呼往外冒。寫作需要框架(這個經常忘掉)、資料,甚至是靈感。不過放心:一輝這個公眾號最少也要寫100年的,可以放心關注下去。
抄襲?洗稿?原創?
判定抄襲有兩個標準:
第一,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範圍。
關於「適當引用」,《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1、「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音樂圈慣例,每首歌裡有8小節相同即可視為抄襲。但具體是否存在抄襲需由法官判斷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常人聽到三四個小節一致就會判斷為抄襲,實際上抄襲的範圍並沒有那麼大,音樂裁縫的美名被冠給了好多人。
對於文章來說,我們通過比對,很容易就能發現抄襲。如果要一個人在完全沒有網絡和任何書籍參考的情況下寫作,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回憶一下,我們被作文支配的年代,哪個沒有翻書或者上網抄上幾句?
今天,一輝主要討論的是洗稿:一種更隱蔽的抄襲。
關於洗稿,有很多種看法,大家也尚未觀點統一,很多東西還需要斟酌。
一篇文章,一輝將它拆解為3個部分:中心、框架、詞彙。有的人說:抄了中心,改換了詞彙,甚至都沒有調整框架,就是洗稿。沒錯,但洗稿不局限於此。
還有一種觀點是:抄中心不算抄,中心思想還是道理,幾乎是亙古未變的,你能想到的基本都有人想到並且表達出來了。孔子對自己的定義是述而不作。意思就是他寫的文章只是總結,而沒有創造出什麼新的道理。
一輝贊同這種觀點,抄襲還是洗稿主要還是從結構和詞彙去解析,中心只是輔助:因為太多低級洗稿,中心、結構都不帶換的。孔子修訂六經,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所著的《春秋》,也只是寫寫歷史。
一輝總結的洗稿有3種境界,由淺入深。
文章直接照搬,中心、結構都保留,替換用詞用句。雖然整篇文章完全不同了,能完美躲過電腦查重,但兩篇放在一起,還是比較尷尬的。目前電腦能夠做到的水平僅僅能騙過電腦,閱讀起來會比較累。
搜索偽原創工具,有很多此類軟體、網站、q群。售賣此類軟體致富的也有不少,但軟體一定不能代替人工。比這個更高一級的就是人工洗稿,流暢性和閱讀性能夠達到及格線,並且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法律上維權較為困難,很難界定。
洗稿產業鏈主要由3方組成:需稿方、中介、供稿方。
需稿方最主要就是一些自媒體、網站、自媒體工作室。低級、直接的抄襲很容易被檢測到,人工調整語序,更換用詞,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點,也不會像機器一樣生硬。
中介一般在微信群、qq群、貼吧等地方出沒,定價一般在10-30元/千字,宣傳的時候著重:低門檻,高中作文及格就能做。
供稿方是最底層,拿到中介給的爆文,一句一句地洗,最後稿子去了哪裡他們也無從得知。辛辛苦苦寫一個月,連600塊都賺不到。有些相對聰明的發現釘釘上有些企業需要寫評論,三四百字就能賺40元。
通過寫稿、賣稿自給自足,極難,不是普通人能走的路。一輝認為:寫作是90%的天賦和10%的努力,你要用超過10%的努力奮鬥,最高也只能達到70%的成就,性價比太低。不是天賦型選手,一輝不會瞎推薦。
拼湊加換詞。抄襲的標準是2500字或者1/10嘛,那麼我找到10篇文章,每篇文章抄1/12,足夠長的就抄1500字,最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即便是打官司都很難證據確鑿。事實上,大多數人的原創文章,都是這麼寫出來。這種算是比較高級的洗稿了,成本也非常高,非常接近原創了。
洗成原創。很多歌手偶爾會有這種困擾,寫出來的歌和已經問世的歌雷同。創作其實就是一個吸收、釋放的過程。你吸收了很多別人的作品的元素,然後自己排列組合自己的元素,難免被別人的元素影響到。
應該有很多人聽說過吧,王菲的唱腔其實是模仿小紅莓的。(小紅莓被稱為上世紀全球最具風格的搖滾樂隊,與U2、恩雅一起,被看做是「愛爾蘭的音樂國寶」。)不相信的可以去聽一下《dreams》這首歌,真的是非常像。
任何事情,做到極致,就會脫離這件事原來的範疇。行騙也是如此,洗稿也是如此。畢竟世上大部分內容是模仿,如果一定要區分模仿和模仿的區別那就是拙劣的模仿和優秀的模仿。
模仿、超越。說得更直白就是抄襲、超越。我們應該抄襲,但不是那種低劣的抄襲。
我們應該抄襲的是大師的語言、結構、手法,還有對細節的處理。比如我們寫小說的時候可以參考很多優秀的作品的結構、人物線,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取多人精華,凝練成自己的風格。模仿只能小小地嘗試,而不是長期模仿。
寫原創文章,就是大量閱讀,你看的越多,寫作的時候能夠旁徵博引的內容就越多,寫起來才能夠有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感覺。當然,閱讀和寫作之間還差一個消化,閱讀≠消化為己用。
閱讀是什麼?閱讀是和作者寫作時的靈魂交流。短視頻是快餐、是流雲,而真正有力量的文字,都會被留下,我們玩的是靈魂,從作者的靈魂中汲取我們能用的碎片。一味的符合、全盤接受,抑或詆毀、全盤否定,都不是好的姿態。
原創=閱讀+消化+積累+感悟+輸出。這玩意兒,還是需要一點天賦的。
洗稿的自媒體大號成神或成魔,基本都成了神;原創作者歷經時間的磨礪成聖或普通,大概率介於中間。即便有明顯的對錯又如何?利益驅動之下,他們紛紛開始說:小孩論對錯,大人看利弊。
原創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