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進入高級抄襲時代 反「洗稿」大旗誰來扛?

2020-12-07 人民網

原標題:反「洗稿」大旗誰來扛

視覺中國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產業快速增長,創業者通過生產高質量的內容獲取粉絲和閱讀量,再通過廣告、電商等手段變現獲利。由於原創內容稀缺,有人便動起了歪腦筋,一條偽原創生產鏈悄然形成。

前不久,記者看到多種打著「一鍵偽原創」「篇篇十萬加」招牌的商品出現在國內某電商平臺。產品賣家聲稱,此款軟體功能強大,集採集、偽原創等眾多功能於一身。

這些偽原創稿件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灰色產業鏈」又是怎麼形成的?偽原創團夥為何能如此肆無忌憚?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一探究竟。

偽原創招式

顛倒語句、變換段落、照搬邏輯

偽原創,又被稱為「洗稿」。在百度百科中關於「洗稿」一詞的解釋是,對別人的原創內容進行篡改、刪減,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實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抄襲的。

這類文章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記者打開某偽原創工具網頁,其聲稱:「採用獨有的分詞引擎和自創同義詞庫,模擬百度的中文切詞手段進行偽原創,生成後的偽原創文章更貼近百度等搜尋引擎的收錄模式。」具體操作時,使用者將一篇文章輸入進該軟體,之後軟體通過詞語替代實現偽原創。

具體效果如何?以該工具給出的樣本為例,此樣本原文為新華網刊發的一篇簡訊《南通支雲足球隊坐鎮主場如皋奧體中心》。原文中句子為:昨晚,南通支雲足球隊坐鎮主場如皋奧體中心,以3∶2擊敗中超勁旅上海申花,昂首晉級中國足協杯第五輪。經過偽原創後,該句變成:昨夜,南通支雲足球隊坐鎮主場如皋奧體中心,以3∶2打敗中超勁旅上海申花,俯首晉級我國足協杯第五輪。前後兩句的不同,只是將「晚」換成「夜」,「擊」換成「打」,「昂」換成「俯」,「中」換成「我」。

除了詞語替換這種基本操作,偽原創的手段還有很多,如語句顛倒、段落變換等。4月29日,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通過語序顛倒、詞語替換等手段改頭換面過的文章,可能涉嫌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經過仔細比對,這種改頭換面可被識別,但另一種形式的偽原創則難辨真偽。2018年1月23日,擁有百萬粉絲的微信大號「六神磊磊」發文直指多個自媒體大號「洗稿」,其中就有同樣擁有百萬粉絲的公眾號「周衝的影像聲色」。前者指出,後者公號上刊發的《郭襄與張三丰:你的風陵渡,我的鐵羅漢》「洗」了自己的舊作。

次日,周衝在其公號發文否認侵權、剽竊。周衝通過逐段對比、發布手稿釋疑等方式,反駁洗稿指責,並表示擬起訴維權。「六神磊磊」在其文章中稱,「洗稿」跟那種「Ctrl+C(複製)」「Ctrl+V(粘貼)」式的抄襲不同。抄襲抄的主要是文字,很多時候就是照搬,明顯涉及法律層面的侵權;而「洗稿」有時抄的不是文字,而是邏輯和敘事線。

滋生產業鏈

形成教、產、推一條龍式服務

在微信平臺上,廣告是公眾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廣告投放與否和公號粉絲量及閱讀量息息相關。為提升粉絲數量,大量公眾號需要保證較高的更新頻率。可原創內容需求多,但供給難度大,於是一條偽原創產業鏈悄然形成。

「招聘寫手,主要負責提供頭條號類平臺內容,涉及歷史、汽車、娛樂、遊戲、生活技巧等方面,文稿可洗。價格一千字10元起,需要通過查重審查……」

這是記者在某微信群中看到的一則信息,像這樣明碼標價招聘偽原創寫手的廣告甚至出現在一些求職網站上。更令人氣憤的是,一些偽原創在閱讀量上,甚至超過了原創。日前,有自媒體平臺反映,自己在當日11點28分發的稿子,18點28分就被「洗」了,而「洗」後文章的閱讀量超過了原文。

除了「洗稿」,與偽原創相關的其他業務也一併「開花」。記者隨機加入了幾個群名為「爆款文章工具」「爆款文章訓練」的QQ群,群內時不時就有人推出「微信快速引流,多種加人推廣方法,有意者滴滴我,非誠勿擾」「刷頭條粉絲3元100個,刷閱讀量4元一萬」等消息。

記者打開QQ軟體,用關鍵字「偽原創」進行搜索,結果出現了一百多個相關QQ群。群內人數多則上千,少則幾十。這些群不僅提供偽原創工具,還提供教學視頻,其中自媒體爆款文章培訓課程頗受歡迎。

在上述偽原創工具頁面上可以看到,偽原創服務的人群主要為網絡寫手、網站推廣者等。查看其歷史信息後,記者發現早在2008年上述偽原創工具就已經出現。

追責困難

法律界定模糊,維權成本高

偽原創如此猖獗,如何打贏這場「洗稿」戰?

從法律角度來看,「洗稿」不像抄襲已有了相對明晰的界定,甚至一些法律界人士對此都看法不一。「從法律角度來看,版權保護的是內容,而不保護思想或觀點。也就是說,同一個觀點,換種表達方式寫出來,這很難從著作權法的角度判定其為侵權。」4月28日,微信團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判斷是否為原創,既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比對重合度,也可以通過第三人閱讀比對,從讀者角度判斷相似性或雷同度。」在李俊慧看來,是否構成侵權,關鍵還是要看採用詞語替換等方式形成的作品與原作品的差異度,引用比例過高的作品就涉嫌侵權。

2015年,微信公眾平臺建立了原創保護機制,推出了原創聲明功能。

「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棘手問題。」上述微信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公眾平臺主要通過中文分詞來判定兩篇文章的重複率,即同時對比兩篇文章,看內容的相同比例。目前,微信團隊正準備更新產品策略保護原創,通過流量傾斜、廣告傾斜等方式,扶持原創內容。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自媒體大V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其實很多人都被「洗」過稿,他們既是「洗稿」的受害者,也是有意無意的參與者。「有時看到一篇爆款特別好也來寫,熱點話題完全跳出原稿也很難,那這算不算『洗稿』?」

法律界定的模糊讓原創作者的維權之路走得異常艱難,往往維權者即便打贏了著作權官司也是心力憔悴。原創作者普遍反映,「維權費用高、流程複雜」,於是「忍氣吞聲」成了無可奈何之選。

「因此,依靠現行法律難以解決『洗稿』問題。」上述微信團隊負責人表示,平臺正投入大量人力研究典型案例,嘗試從平臺規則設計上約束偽原創。(翟冬冬)

(責編:龔霏菲、王珩)

相關焦點

  • 檢察日報評自媒體抄襲:給「洗稿」劃一個法律邊界
    原標題:給「洗稿」劃一個法律邊界一篇通過官員落馬事件展現媒體與甘肅某地官場角力的自媒體文章《甘柴劣火》,引發了有關「洗稿」的激烈爭論。財新記者王和巖在朋友圈轉發該文並評論:「原來,所謂爆款文章可以根本不用採訪,不花任何成本,不冒任何風險,利用付費閱讀壁壘,就可以攢吧攢吧炮製出爆款來。」而該文作者黃志傑在回應中提出,財新網提供了一部分新聞事實,但是沒有權力壟斷新聞事實的傳播,且文章的組織梳理是本人的「獨家敘事」。當事人互不相讓,旁觀者也分化為兩大陣營。「洗稿」一詞,是伴隨著自媒體出現的。
  • 「洗稿」現象的著作權侵權認定研究
    摘 要:洗稿是抄襲的一種高級模式,是一種實質性相似但隱形的抄襲行為,但與學術抄襲不同,著作權法保護文字表達的獨創性。本文以「周衝PK六神磊磊」案為例,說明相似部分的獨創性的重要性,以及因文章立意及寫作目不同推出文字表達不相似的重要觀點。
  • 論文抄襲背後的洗稿代寫產業鏈
    來源:北京商報 2月11日,針對演員翟天臨論文抄襲一事,北京電影學院方面表示已經成立調查組並按照相關程序啟動調查程序。從「不知知網」到論文重複率高達40%,翟天臨的學霸人設在嚴格的網友面前逐漸坍塌。而隱匿在風波背後、一直上演於國內各大高校的論文「洗稿、代寫」戲碼也浮出水面。
  • 洗稿成神、魔;原創成聖、人
    高中作文:給你一個主題,來來來,你來寫寫看。一輝想寫詩,但是詩歌不行。喜歡寫作的一輝,對寫作文不感興趣。兩個字:洗稿。誰的洗稿能力牛逼,誰的畢業論文就寫得好。不會寫畢業論文的按以下4步走即可,非常簡單、高效。 收集相關素材,各種論文網站,至少下載幾十個pdf。 東拼西湊,拼出一個論文的基本模型。 打磨,把文章裡的話全部都用自己的表達。 查重,找指導老師修改。
  • 網絡「洗稿」調查:網站軟體「秒洗」 寫手批量接單
    當問及偽原創度能達到多少時,牛蟻寫作一名負責技術的劉姓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稱不用擔心被平臺檢測發現抄襲。  除了上述網站,還有「洗稿」軟體。  名為「自媒體洗稿軟體AI版」的軟體宣稱,保證通過自媒體平臺原創檢測,適用於頭條號、企鵝號、搜狐號等自媒體平臺,「2秒一鍵智能洗稿」。
  • 自媒體視頻和文章的互相抄襲
    自媒體視頻火了,很多網絡平臺都投巨資鼓勵短視頻創作。同時,自媒體平臺也在鼓勵文章創作,為原創者保駕護航。但也存在著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自媒體視頻和文章互相抄襲,已經到了很厲害的程度。自媒體文章屬於內容生產產品,發布之後各大平臺有抄襲現象,但只要維權得當,就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抄襲。事實上很多平臺審核不嚴,弄得很多自媒體作者的文章被抄襲,被洗稿。作者維權很困難,也就只能作罷。單單這樣也就罷了,短視頻也來湊熱鬧,把一些文章稍加修改或者剪切拼貼之後弄成一篇文章,照著播出去,也就成了自己的文章了。
  • 自媒體文章被侵權抄襲怎麼辦?這裡有免費的侵權檢測平臺:維權篇
    ,那種成就感也許是自媒體運營漫漫長路的一絲慰藉可是在自媒體領域,總有那麼一小撮害群之馬,專門搬運別人辛苦原創的文章,標題文章一字不改,甚至連圖片水印都還在,這種侵權抄襲的現象每個平臺都有但是我們又不可能每個自媒體平臺去查找對應原創的文章是否有被侵權情況,有時被抄襲侵權了都不知道
  • 年度抄襲作品設獎不應如此草率
    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北京舉辦了頒獎儀式,除了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項獎項,該文學獎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授予了網絡小說《錦繡未央》。其目的是為了打擊涉嫌抄襲、洗稿等行為的不良作品,清除原創文學不正之風。(11月3日《北京晚報》)文學抄襲,深惡痛疾。
  • 被判賠償500萬,6年後他也舉起「反抄襲」大旗,只是有點卑微!
    汪海林在節目《圓桌派》中談起當年於正抄襲案說法庭委託雙方都去請專家來輔助,只是畢竟不佔理,沒人願替於正背鍋。 而瓊瑤阿姨去請汪海林的時候,兩人根本不認識,據說只見過一面。 看來不僅是娛樂圈,編劇圈對於正的評價也是一言難盡。
  • 《颯漫畫》宣布停刊,扛得住抄襲敵不過時代
    國產漫畫市場發展速度遠沒有動畫快,而且紙質國漫雜誌還進入了衰落期。不久前《知音漫客》宣布改為半月刊,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消息,沒想到近日另一個意外消息又重創了國漫粉絲的心,和《知音漫客》齊名的《颯漫畫》宣布停刊,改為線上連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如下:
  • 我的觀賞魚文章經常被人抄襲,讓更多的魚友看到,這又有何不可?
    最近連續收到幾位魚友的好意提醒,說是經常有一些自媒體作者在抄襲養魚老道的文章,在此對於各位魚友的支持,養魚老道深表感謝,謝謝!按理說這個事吧,我感覺也不能全怪人家抄襲者,誰讓養魚老道一天四、五篇的文章寫,搞得所有的自媒體上,只要提起觀賞魚的文章,第一個就能看到養魚老道,人家不抄我的文章,那又該抄誰的呢?
  • 「電子產品扛把子」推廣價格預估,靠譜的自媒體推廣平臺
    「電子產品扛把子」推廣價格預估,靠譜的自媒體推廣平臺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抄襲,自媒體中的蛆蟲,社稷裡的白蟻
    像吃了一口蒼蠅,我呆住了,後來才知道,只是用採樣機器將別的歌曲的節奏和格式拷下來,至於旋律還是要自己來。抄襲?我最痛恨的行為,只因為讀小學時的一篇作文被別的同學加上自己的名字,拿到區裡參加比賽,而且進入前幾名。
  • 原創和抄襲有哪些區別?
    做自媒體人每天都需要和大量的文字打交道,洗稿是很多不具備原創能力的編輯做自媒體編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那擺在編輯眼前的問題就呼之欲出,我搬運了別人的素材,重新整理了,這算侵權嗎?原創和抄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都有哪些因為侵權被索賠的情況呢?
  • 韓國出臺最強力度「反抄襲法案」能根治中國綜藝「抄襲」嗎?
    搜狐娛樂訊(四月天/文)近日,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國會於上月30日通過了《文化內容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兩個法案,目的在於杜絕國外繼續抄襲韓國文化產品。該法案自7月30日起實行之後,如若發現有其他國家的文化產品抄襲韓國,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可依據該法律,向外交部等其他中央行政機關提出協助要求,進行跨部門協同合作進行維權。
  • 設立「白蓮花獎」,輿論反抄襲能成功嗎?
    ,不僅媒體更為關注,網友對反抄襲也越來越熱心。不少網友和媒體為此倍感振奮,並把「白蓮花獎」和美國評選爛片的「金酸莓獎」類比,認為這是用幽默的態度反對抄襲。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關曉海指出,「實質性相似」分為整體和部分兩種「實質性相似」。
  • 22人直接被打0分 反抄襲教育平時就當重視
    因為被認定抄襲的作業都會判0分,而0分的記錄會進入學生成績單和學業檔案,跟隨他們終身,因此在抄襲的認定上,老師們都非常謹慎。用蘇老師的話說,「找到實錘才認定抄襲」。具體方法是把「好得不正常」的文章逐句放到搜尋引擎上檢索,如果內容有重複,老師還要找到文章的原作者、文章的出版日期,一一對比。證據確鑿,我想涉嫌抄襲的22名同學,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也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 關於不易君子一篇文章作者涉嫌抄襲B站UP主的調查結果及致歉
    關於不易君子一篇文章作者涉嫌抄襲B站UP主的調查結果及致歉2020年7月4日,不易君子編輯接到相關反饋,告知有一篇名為《在美國,印第安酋長和州長誰的權力更大?》的文章涉嫌抄襲B站知名UP主「在下邦德老師」的原創視頻內容。得知此事,不易君子立即著手開展內部調查,發現情況屬實。
  • 媒體評論:方舟子遭質疑 學術打假個人時代結束
    近日有記者對《現代藥物是怎麼開發出來的》抄襲疑案進行調查,發現方舟子的這篇科普文章連被抄襲者的筆誤也一併複製。此外,全文約1600字的《科學是什麼》有900字左右幾乎原文引自羅伯特教授的《神創論是科學的理論嗎》一文,羅伯特也認為「這是抄襲」。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方舟子抄襲」活像愚人節新聞。
  • "論文測謊儀"登場 "反抄襲"軟體遭遇"反反抄襲"
    隨著「論文測謊儀」的隆重登場,「天下論文隨便抄」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複製粘貼「攢」論文,雖然輕鬆省事,可如今卻意味著往槍口上撞——「有賊心沒賊膽」的學子,只能望「抄」興嘆了。「其實我也想搞原創,我只是一個小小本科生,哪兒來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啊!畢業論文,太糾結了。」小羅嘆了口氣。  嘆氣是沒用的,套用哈姆雷特的說法,抄還是不抄,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