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抄襲作品設獎不應如此草率

2020-12-05 華聲在線

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北京舉辦了頒獎儀式,除了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項獎項,該文學獎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授予了網絡小說《錦繡未央》。其目的是為了打擊涉嫌抄襲、洗稿等行為的不良作品,清除原創文學不正之風。(11月3日《北京晚報》)

文學抄襲,深惡痛疾。在日益繁榮的網絡閱讀時代,一些缺乏「靈感」的作者為了省時省力,爭搶讀者眼球趕時間、追熱度,會將他人稿件直接照搬照抄過來,且並不準確註明轉載源,以求在行業內部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洗稿也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他人原創稿件類似洗錢一樣「洗白」,迴避真實內容來源,逃避著作權,其本質仍是抄襲。無論是洗稿、抄襲,無疑都對原創作者帶來了極大的權益甚至身心損害,不僅容易打擊原創作者繼續創出佳作的積極性,更是會給整個行業籠罩著一層烏煙瘴氣。

抄襲行為固然可恨,但因此就草率地對其單方面設置所謂「白蓮花獎」,實在有待商榷。正如以維權著稱的「鑑定專家」餘飛編輯所說:「真要做這個獎,至少要在初選評委裡加入律師、鑑定專家、法院相關人士,並公布候選作品入選標準和評比流程、細則。如果法院沒有判定的項目,不宜參評這樣的獎,極易引起爭議和訴訟。」作為一個文學獎項,若想以此舉為代表來反對抄襲行為,那麼所頒「抄襲獎」至少在抄襲證據方面要經得起專業推敲,否則變成了「一言堂」,很難讓包括「得獎」作者在內的各方人士信服。

從長遠角度來看,此舉諷刺打擊了抄襲劣行,但仍治標不治本。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相關學術界和行業界對於抄襲鑑定的標準和方法還沒有權威性的公論,就將這個鑑定投票權下放到網友和普通百姓手中,會導致愈演愈烈的「輿論反抄襲」和「抄襲擴大化」,對於反抄襲的規範化、標準化是會起到反作用,甚至不排除被貼上「炒作」的標籤。

因此,若想杜絕抄襲,還原創文學一片淨土,一味「想當然」不可取,必須斬斷其中的利益鏈。快餐式閱讀時代,讀者對於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和價值標準的判斷,已從原先的為社會和歷史提供思路、直視人類生存困境等思考中,變成了點擊閱讀量和高昂的廣告費。寫作也變成了只要有鍵盤、有手就能做的事,複製粘貼後,誰還會在乎所謂的獨特性和價值觀,剩下的只有無盡的利益。飢不擇食的讀者養活了抄襲手,如果每個人都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對待,那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時可能落下來。

相關焦點

  • 燧石文學獎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白蓮花獎" 編劇餘飛:不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日訊 (記者邵希煒) 據北京晚報11月1日消息,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主辦,天津中作華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炎炎如戲文化傳媒、閱文集團承辦的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北京舉辦了頒獎儀式,除了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項獎項,該文學獎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授予了網絡小說《錦繡未央》。
  • 首屆燧石文學獎設抄襲獎引爭議
    原標題:首屆燧石文學獎設抄襲獎引爭議   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主辦,天津中作華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炎炎如戲文化傳媒、閱文集團承辦的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京頒獎,除設立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個獎項外,燧石文學獎還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網絡小說《錦繡未央》「獲獎」。
  • 法制日報:懲治抄襲作品,要批判也要法治
    原標題:懲治抄襲作品,要批判也要法治 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北京舉辦了頒獎儀式,除了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項獎項,該文學獎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授予了網絡小說《錦繡未央》。
  • 設立「白蓮花獎」,輿論反抄襲能成功嗎?
    「白蓮花獎」是輿論反抄襲的高潮,但爭議也不小網絡文學抄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隨著《甄嬛傳》、《如懿傳》、《楚喬傳》、《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錦繡未央》等一大批熱門IP身陷抄襲爭議
  • 優秀學生抄襲別人作品,居然還得了設計獎?
    這年頭誰還抄襲啊,LOW不LOW,現在都流行直接搬運,就是把你直接設計好的作品複製,粘貼,甚至還去參加設計比賽,甚至還得了獎!就問你怕不怕?近日博主均川在微博發布了一條求助帖,稱自己辛苦設計的作品,居然被人直接拿去參加比賽,還獲獎了!
  • 2018年度「中國好書」被指抄襲,舉證者等一個回應
    認證為「知名科學科普博主」的@咱說 6 月 14 日在微博上發布長文,指證十四屆文津圖書獎和 2018 年度「中國好書」獲獎作品《
  • 學生盜用他人作品參賽?武漢傳媒學院:抄襲屬實,留校察看
    近日,武漢傳媒學院設計學院一學生被網友指認盜用他人作品參賽併入圍,引發廣泛關注。被抄襲盜用的兩位博主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先後發文稱遭到抄襲,而抄襲者指向同一人——武漢傳媒學院學生鄭某某。11月27日深夜,武漢傳媒學院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該事件調查處理的情況說明,武漢傳媒學院表示,針對日前,網友發帖稱其原創作品被我校學生鄭某某盜用、抄襲參加「中國大學生創意節」和「立邦『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學校迅速成立調查小組對此事展開調查。
  • 論文抄襲可恥,處罰亦應合法
    2017-08-07 09:22:4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符向軍   「於豔茹案」雖終審勝訴,但該案判決決不意味對論文抄襲行為本身的肯定或保護
  • 新技術條件下的反抄襲問題
    把自己抄襲的文章先打一遍假,按電腦標出的抄襲處,修改幾個字,再查就查不出來了。學術教育界每年授予各種學位數十萬,如果學生剽竊抄襲,相當於企業賣假貨,可惜的是,假貨早已為法律禁止,而「天下文章一大抄」卻仍舊是潛規則,抄襲不臭,反抄襲不香,反可能受到「動機不純」的責難,甚至各種形式的打擊報復。教育部2004年發布學術規範規定,標誌著反對抄襲剽竊的公共政策出臺。
  • 評論1+1:是的,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近日,一份《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的公開信在網絡流傳。公開信由100餘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起,抵制的目標是極具流量號召力的於正和郭敬明。他們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
  • 被指抄襲他人作品參賽,涉事大學生道歉
    11月27日晚,武漢傳媒學院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我校學生鄭某某涉嫌盜用、抄襲他人作品問題的調查及處理說明」。 經與賽事組委會核查,網友舉報的被盜用參賽作品,確為鄭某某帳號上傳,組委會已對作品做下架處理。涉嫌抄襲的作品《慧眼》,經學校學術委員會認定,抄襲行為屬實。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公然抄襲,官方調查後取消成績!
    可想而知這個比賽在國內的影響力,但是在今年的新概念作文比賽中,居然有獲獎作品被發現抄襲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不得不說《萌芽》官方在這件事情中,做得非常之好,但是這名抄襲者不得不讓編者感慨這也太猖獗了!在一個影響力如此之大的比賽中,公然抄襲,膽子真的是太大了,而且該比賽的參賽者一般都是中學階段的孩子,能夠在如此年紀做出這種事情,還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當然可能也就是太年輕了,才會想到用這種方式來投機取巧。不過這一事件被發現,對於當事人而言,可是有著不小的教育意義的。
  • ...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抄襲...
    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昨日,張堯學回應,被質疑抄襲項目不是獲獎項目,透明桌面項目使用部分開原始碼是「合法」、「合理」使用。質疑:「遠程桌面」抄襲國外開原始碼?
  • 林彥俊新歌被指抄襲 該不該為合作作品「背鍋」?
    成都明堂唱片發布公告稱,《等待整個冬天》直接抄襲其公司藝人Lu1發表於2016年的歌曲《不能帶你去》歌詞段落。《等待整個冬天》中,有三句歌詞與原版歌詞幾乎一致,僅有一個「的」字之差。隨後,《等待整個冬天》發行方索尼音樂致歉,全平臺下架《等待整個冬天》,同時聲明:歌曲中涉及抄襲的段落並非林彥俊所作。  根據原始歌曲信息,《等待整個冬天》的詞作者一共有4位,林彥俊是其中之一。
  • 從深圳名師胡紅梅的致歉信,看其抄襲行為
    20例直接抄襲其作品:當日下午,兒童閱讀研究者王林博士發朋友圈發出批評。網絡上許多截圖證明,除了全部或部分抄襲陳迅喆、王愛玲兩人的作品,還涉及抄襲臺灣林玫伶老師所著的2008年出版的《假如要有學習單》、「新閱讀譯叢」中加拿大老師設計的作業單,同時還抄襲講座內容等。有意思的是此事件披露後,胡紅梅清空了自己的兒童閱讀工作室公眾號,關閉了自己的朋友圈,但是,那些被截圖保存的證據是撤不回去的,反而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欲蓋彌彰的感覺。
  • 大學生書法展作品被指抄襲 專家:抄襲與臨摹難界定
    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已接到相關作品涉嫌抄襲的舉報,目前正在匯總情況,接下來統一進行處理。被抄襲的一位原作者表示,其已經了解自己作品被抄襲一事,已接到書協詢問電話。羅小平對北青報記者介紹,他的原作完成於三年前,作品還參加了第三屆草書展,目前作品應該沒有在其他地方發表過。羅小平稱,抄襲參展或獲獎作品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抄襲者會變通,有的則會全盤抄襲,他的作品之前也曾多次被抄襲。但羅小平並不想過多評論被抄襲一事,「作為原作者不太想發聲,我也不認識抄襲的作者,不想主動說這件事,也不想因此蹭熱度炒作自己。」
  • 抄襲他人作品的胡紅梅老師,已被調離教學崗位,這是學術不端嗎?
    這次疫情期間,很多學術大佬都紛紛走紅了網絡,先是從疫情開始的「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雙黃連之母」王延軼所長,再到「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到現在的因抄襲他人作品而迅速走紅網絡的胡紅梅老師。胡紅梅是深圳市龍崗區如意小學副校長、美女名師胡紅梅老師,說起胡紅梅老師,其獲獎榮譽和各種證書的獲得可厲害了。
  • 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 好作品才配有話語權
    平安夜前夕,一封《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部分影視從業者致媒體公開信》在微博引爆,全網譁然。12月22日晚,聯名信發起人之一、編劇宋方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第二批聯名籤署名單,新增45位籤署人,加上第一批目前共有156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抄襲剽竊者。多名行業資深人員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抄襲行為越演越烈,他們不得不站出來做「正確的事」。杜絕「抄襲不是事,抄襲有理」的粉絲輿。一旦「抄襲」、「劣質」變成了一種社會的共識或主流的聲音,對中國影視的發展將是一個毀滅性的災難。
  • 作品創作,如何區分抄襲和借鑑
    關注我們 前些日子又傳出有在校大學生拿別人的作品去參賽獲獎的消息,如果對這方面有關注的,應該也知道這種事絕不只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頻頻發生,包括學術作品都有人抄襲並且試圖獲利。
  • 韋白詩歌譯著被指抄襲 《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停發-韋白 譯者...
    譯者自辯 詩歌翻譯多有對前人的借鑑   韋白前天接受了記者採訪,坦言自己在序言中引用了王敖在網上發布的文章,由於疏忽,沒有加引號,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至於與閔、楊合譯的《斜雨》出現雷同,是因為自己不通葡萄牙語,翻譯的是英語譯本,而他看到楊鐵軍曾撰文指出《斜雨》一詩的英語譯文有許多問題,為了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就較多地參考了閔、楊的譯法,不應算作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