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1:是的,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2021-01-07 正觀黃河評論

近日,一份《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的公開信在網絡流傳。公開信由100餘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起,抵制的目標是極具流量號召力的於正和郭敬明。

他們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聯名信發出後,又有至少45名影視從業者宣布參與聯名抵制活動。

對此,多家媒體發聲。

中國青年報:抄襲者不配「導師」稱號

把有抄襲劣跡的從業者吹捧為行業「導師」,事實上形成了一種非常有害的社會暗示:抄不抄襲沒什麼,紅才是硬道理。這樣的邏輯,無疑有損於健康的行業生態發展,對於潛心創作的從業者來說更是極為不公。當社會對於抄襲行為熟視無睹,抄襲成本極低而獲利極高,便會有更多人選擇走捷徑,踏實從事原創的作者就會不斷受到侵犯和擠壓。對此,除了要依靠行業自治,以專業的態度營造尊重原創、反對抄襲的健康生態,還要細化相關法律要求,強化技術甄別和相關判決的執行力度。公眾也應擦亮雙眼,絕不容忍抄襲者和抄襲作品,更不要聽信抄襲者的無理辯白。

環球時報:資本和平臺應納入治理體系

我國的司法系統,在郭敬明和於正的著作權侵權案中,做到了秉公處理,無可挑剔。影視行業協會在第一時間譴責於正的行為,拒絕其加入任何行業組織,也做到了盡職盡責。司法系統與影視行業的表現是令社會滿意的。但是,針對這種劣跡行為,我們社會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缺,資本和平臺沒有納入到這個治理體系中,對影視行業來說,資本和平臺恰恰是至關重要的。於是,出現了法律和行業對剽竊者處罰、譴責同時,資本和平臺卻在追捧的價值對立。剽竊者作為「成功學」的標準範例,很容易成為年輕人的偶像,消解了法律的尊嚴,打擊了行業的秩序,最終,在社會上造成主流價值體系分裂的危機。

工人日報:抵制「劣跡從業者」別再不了了之

其實,早在2015年,上述二人中的其中一人就曾被139名編劇聯合籤名抵制,但事情最終不了了之,也並未影響此人其後的發展。相關人員不僅沒有被劣跡所累,反而大受追捧甚至因「劣」成名,如此價值顛倒的情況,令人不解。要想真正有效遏制抄襲頑疾,僅靠部分同行的抵制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整個影視行業形成合力,共同對劣跡從業者說「不」。這當中,為劣跡人員提供「舞臺」、機會的相關投資方、發行方、播出平臺等,更須反思和糾偏。長遠來看,影視行業這種過於功利化,唯收視率、唯流量的考核評價體系,均需改變。對劣跡藝人的使用,攪渾的不僅是行業內的「水」,也將給整個社會傳遞出不好的價值取向。這才是更為重要的問題。希望這一次的抵制行動,別再不了了之。

澎湃新聞:這些荒誕現象早該引起重視

抄襲是個人的恥辱,抄襲者能混得比原作者好,這可能就是行業的恥辱。綜藝節目考慮流量沒有錯,用找罵的方式賺流量還樂此不疲,這可能就是走火入魔。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地步,為什麼最後會出現這種近乎哭笑不得的聯名抵制行為?這只能說明,至少就目前來說,除了口頭提出抗議,我們拿「郭敬明」們毫無辦法。這些荒誕的現象,早就應該引起重視,希望業內聯名抵制是一個開始。什麼樣的從業人員應該被支持,什麼樣的從業人員不配站C位,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光靠民間的抗議,而需要更詳細的行業規範、行業共識。

新京報:抄襲者成榜樣扭曲了價值觀

倒不是說,他們有抄襲的經歷,就應該被剝奪寫作的權利,就沒有成功的權利。只是頂著抄襲這麼大一頂帽子、明明有人格瑕疵在身,卻仍大肆販賣成功學,去指導年輕一代做人、演戲,這既敗壞了社會風氣,也扭曲了價值觀。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們的抄襲行為給他們的熱搜體質做了加法。有些人也秉持流量導向,只看到他們的自帶流量,卻看不到其抄襲的「黑歷史」。到頭來,他們的大火,在唯流量的「算法」中也會被視作成功的標誌,而成功本身又無形中起到了洗白效果。無論是整個行業,還是平臺,抑或是公眾,都有義務跟不道歉的抄襲者「割席」。

紅星新聞:「流量價值前置於職業操守」需反思

類比一下,我們對學術不端事實已有相當共識,但對文藝領域的抄襲似乎還不夠神經緊繃。100多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不妨視作行業整體的一次自救,是對抄襲的一次集中抵制。如果抄襲發生在學術領域,極有可能釀成一起公共事件,從抄襲者到院校都可能遭遇輿論的質問與指責。但在文藝領域,似乎抄了也就抄了,這大概也是「流量為王」邏輯下自然衍生的圖景:流量價值是前置於職業操守的。這是應該反思的,對抄襲輕飄飄的態度,事實上也是鼓勵後來者:大膽抄吧,能火就行。這種風氣,最終也必然會反噬行業。

正觀新聞:需要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規範

一百多位編劇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圈內的態度和訴求。但是我們更想看到的,也更應該看到的,是以何種理由、何種規定,由誰,對於正、郭敬明做出什麼範圍和程度的限制。這同樣很重要,因為程序正義也是正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套大眾認可、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後,不僅僅是於正、郭敬明,更多的留下過「職業汙點」的人,在特定的行業範圍內,都不得從事營利活動。那個時候,就不是綜藝節目播出後編劇們才去抵制,而是綜藝節目在請他們的時候,就要翻閱相應的規章制度,考慮能不能請。

南方都市報:「流量至上」的娛樂圈該自省

各行各業都有絕對不應該突破的底線和規則,對於編劇行業最重要的底線是什麼?無疑是創意。創意的獨一無二性決定了它的價值,區分了專業和業餘。創意的認定和權益主張非常複雜,而抄襲、洗稿的成本如此之低,可以說,抄襲偷走的是這個行業的靈魂,無疑是應該被行業唾棄的。對於抄襲現象,除了受害者依法主張權益,從行業角度,對於拒不認錯、毫無悔意的抄襲者,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熱烈追捧。希望這次行業自發的自淨行動能夠推動當下影視行業唯流量至上的現狀發生轉變,做到真正尊重原創、尊重專業。

廣州日報:破除「唯流量」頑疾任重道遠

這一聯名信的發布再次提醒影視行業:是時候正視「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不良傾向了。影視行業當然不可以沒有流量,但也不能「唯流量」。從現實來看,「唯流量」目前主要有兩大表現:其一,全部押寶於流量小生、流量小花身上,根本不注重內容與質量;其二,為了吸引眼球,不惜啟用爭議人物,並且通過爭議人物的出位言行不斷製造話題。「唯流量」的危害不言而喻。與其討論於正、郭敬明遭抵制冤不冤,我們其實更應該討論的是,如果破除「唯流量」的頑疾,逐步改善影視行業的整體生態?當然,這絕不是抵制某幾個人,將某幾個人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那麼簡單。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來源:綜合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

相關焦點

  • 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 好作品才配有話語權
    平安夜前夕,一封《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部分影視從業者致媒體公開信》在微博引爆,全網譁然。12月22日晚,聯名信發起人之一、編劇宋方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第二批聯名籤署名單,新增45位籤署人,加上第一批目前共有156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抄襲剽竊者。多名行業資深人員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抄襲行為越演越烈,他們不得不站出來做「正確的事」。杜絕「抄襲不是事,抄襲有理」的粉絲輿。一旦「抄襲」、「劣質」變成了一種社會的共識或主流的聲音,對中國影視的發展將是一個毀滅性的災難。
  • 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犯錯拒絕道歉,郭敬明於正被聯名抵制
    #111位業內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這是12月21號晚1點,部分影視從業者致媒體公開信的標題。一百多位影視從業者,其中不乏知名編劇、導演,夏瓊瑤、高群書、白倪聰、董潤年等人聯合發聲公開抵制曾經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於正和郭敬明。
  • 畢業論文存在抄襲、剽竊、代寫?教育部:應撤銷已授予學位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簡稱《辦法》)。《辦法》明確,對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畢業論文,高校應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調查核實,對查實的應依法撤銷已授予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辦法》指出,教育部建立全國本科畢業論文抽檢信息平臺,面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畢業論文提取和專家評審等定製功能,對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工作實行全過程監督。
  • 郭敬明承認抄襲,公開道歉莊羽,成立反剽竊基金,這篇小作文S卡
    我也要向公眾道歉,向所有原創作者們,和中國來之不易的創作環境道歉,對不起,我做了非常不好的示範,請大家以我為戒,拒絕抄襲,尊重創作。並表示將把《夢裡花落知多少》出版後獲得的所有收入賠償給莊羽。如果莊羽不願意接受則會將這筆錢捐給公益慈善機構,接受公眾的監督。
  • 查實抄襲剽竊將撤銷學位
    圖源:圖蟲創意 芥末堆訊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簡稱《辦法》),對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
  • 莊羽談郭敬明等道歉:非自發,抄襲剽竊是精神食糧的假冒偽劣
    莊羽談郭敬明等道歉:非自發,抄襲剽竊是精神食糧的假冒偽劣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微信公號 2021-01-09 15:13
  • 影視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與郭敬明抄襲無關!
    微博熱搜消息顯示,1月4日晚9點45分,貓眼、淘票票兩大購票平臺上已檢索不到《晴雅集》排片。目前,《晴雅集》排片確實已經不再顯示,而其被下架的消息在微博上的討論量已經超5億。截至1月4日下午1時,《晴雅集》累計綜合票房4.46億元,首周綜合票房2.53億元。那麼,《晴雅集》停播原因是什麼?《晴雅集》遭此一「劫」,會與影片導演郭敬明的抄襲風波相關嗎?
  • 蒙地卡羅瓷磚被指剽竊美生瓷磚
    日前,網友「安比奧先生」發布了一條帶圖微博,聲稱蒙地卡羅瓷磚的「羅吉亞系列」效果圖涉嫌抄襲美生瓷磚的「雅塞利納系列」效果圖。    從「安比奧先生」提供的信息看,蒙地卡羅瓷磚疑盜用美生瓷磚「雅塞利納」產品效果圖,通過PS技術將「雅塞利納」替換成「羅吉亞」。
  • ...2%,查實抄襲剽竊將撤銷學位—— 教育部啟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
    原標題:每年抽檢一次,抽檢比例不低於2%,查實抄襲剽竊將撤銷學位—— 教育部啟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簡稱《辦法》),啟動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
  • 156名影視人聲討文賊,抄襲如何界定?如何對郭敬明等人說「不」
    21日晚接近凌晨,餘飛、宋方金髮布一篇長篇微博,微博主要內容為公布一封關於《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的公開信,公開信由高群書、瓊瑤等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筆籤名。22日,薛曉璐、胡坤等45名業內人士再度加入聲討隊伍。
  • 抄襲文章是剽竊,而學習書法強調臨摹卻跟剽竊無關,究竟為何?
    理解了以上問題,就基本上能弄清「抄襲文章被看作是剽竊,而學習書法強調臨摹,卻不算剽竊」的問題。從本質來看,不論是抄襲文章還是臨摹書法,都是一種剽竊。但是,文章由作者駕馭文字而成,主要體現的是作者的思想意識,以及內在的功夫和修養,裡邊抽象的成分更多。因為作者給文字裡凝注了形而上的東西,才讓文字變得鮮活起來,有了溫度。
  • 少年的你深陷抄襲風波,『抄襲』英語咋說?
    1. copy 複製;抄襲 copy作為動詞的時候可以表示「複製」,也可以表示「抄襲」;而作為名詞的時候表示他在期末考上抄襲了她的答案,還不幸地被監考老師發現了。 2. copycat 抄襲者;盲目模仿的人 copycat作為名詞的時候是「抄襲者」的意思,通常用來罵那些盲目模仿的人。它作為形容詞的時候表示「模仿的」。
  • 畢業論文抄襲頻出 論文怎樣算抄襲?應如何正確引用?
    前後相差一年,同一師門抄襲,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  被媒體爆出抄襲的論文,是東北師範大學2006屆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張立明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他的論文與同一專業,2005屆畢業生馬達的《曹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在內容、結構、表述,致謝,甚至是文中錯誤都驚人地相似。同時,他們的導師都是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傅亞庶。
  • 學術不端大討論:自我抄襲算不算剽竊
  • 湖南大學研究生被指剽竊,疑似借導師之便抄襲有保密規定的申請書
    湖南大學研究生被指剽竊,疑似借導師之便抄襲有保密規定的申請書 作者:那子 發布時間:
  • 李子柒遭越南博主 「高仿」,「抄襲」 的英文怎麼說?
    這事上了微博熱搜後,網友紛紛感嘆:真的太像了,可謂「山寨王中王」……上為越南博主視頻截圖,下為李子柒視頻截圖:相關報導視頻:7月1日,有網友曝光某越南美食博主疑似抄襲李子柒視頻一事,引發網友討論。對此有律師稱該事件的維權難度較大。律師表示,我國的《著作權法》保護表達,但不保護思想。
  • 郭敬明深夜為抄襲舊聞道歉 是真誠悔過還是形勢所迫?
    如果莊羽不願意,將把這筆錢捐給公益慈善機構,接受公眾的監督。一樁長達15年的抄襲案,至此才算完全落地。公開報導顯示,2004年作家莊羽稱,春風文藝出版社於2003年出版的郭敬明所著《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以改頭換面、人物錯位、顛倒順序等方法,剽竊了她在2002年創作完成的小說《圈裡圈外》獨創性的構思、故事的主要線索、大部分情節、主要人物特徵、作品的語言風格等。
  • 從剽竊到陷害,他們犯錯的成本還是太低了
    報告顯示,soul的裝機量為1287萬,遠遠高於uki的241.1萬;但是,uki的日留存率為65%,遠遠高於soul的42.7%。如此高的留存率,本就是一種威脅。 說到底,文學圈抄襲事件屢禁不止與商業惡意競爭手段越發不齒背後,是犯錯成本太低,懲罰力度太小。 在評論家候文學看來,法律對文抄公處罰的力度顯得乏力,對抄襲、剽竊者一般都採取賠償、道歉、停止銷售作品等處罰措施。這些處罰,並不會深刻影響改變剽竊者的生活軌跡。
  • 各式各樣剽竊刺激「反抄襲」軟體市場?
    她說,「每次都有上百篇文章交上來,老總要求每篇都在網上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抄襲的。有時候,老闆自己也親自搜。」上個月,她查出兩份學習心得是一字不改抄襲來的,老闆很生氣,當即開除了這兩個經營部門的人。    劉小姐覺得,對每篇文章都上網搜索,工作量比較大。而且,遇到剪刀加漿糊式的抄襲,也不好判斷人家是不是抄的,總不能把每段都拆開去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