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的一本外國詩歌譯著被指抄襲,在網上引發熱議。這本詩歌譯著是指由世紀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集《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由詩人韋白翻譯。7月1日,佩索阿詩作的另一位譯者閔雪飛在豆瓣網上發文聲討,指出韋白的譯文涉嫌嚴重「借鑑」她與楊鐵軍2011年在網絡上發表的譯詩與評註,並提供了翔實的圖文證據。
經過核實,記者發現在韋白所作的序言中確實有一段文字與詩人王敖於2011年6月在網上發布的閔雪飛詩評分毫不差,而長詩《斜雨》的譯文則與閔雪飛、楊鐵軍合譯的版本基本相同,僅有個別字眼進行了「微調」。該事件一經曝光,即刻引起網友的熱議,臧棣、王敖等著名詩人紛紛在微博上指責韋白的抄襲行為。
譯者自辯 詩歌翻譯多有對前人的借鑑
韋白前天接受了記者採訪,坦言自己在序言中引用了王敖在網上發布的文章,由於疏忽,沒有加引號,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至於與閔、楊合譯的《斜雨》出現雷同,是因為自己不通葡萄牙語,翻譯的是英語譯本,而他看到楊鐵軍曾撰文指出《斜雨》一詩的英語譯文有許多問題,為了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就較多地參考了閔、楊的譯法,不應算作抄襲。他告訴記者,自己翻譯這本佩索阿的詩集共借鑑了8本英譯本,付出很大心血。僅僅因為很小部分的「借鑑」就被指整部書涉嫌抄襲是很不公允的。「而且我相信,除了首譯以外,國內大部分詩歌翻譯都多多少少有對前人的參考,沒有一丁點參考的翻譯是不可能的。只要是正面的參考,就還是有意義的。」
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詩人胡續冬對此作出回應:「過度借鑑就是抄襲。而且就我所認識的詩歌譯者來說,即使前輩已有流傳較廣的譯文,譯者也會自撰新語儘量迴避。」
責編辯駁 是對老一輩譯者的惡意圍攻
前天,《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的責任編輯針對閔雪飛的回帖,進一步點燃了「借鑑門」事件的硝煙。他在豆瓣網上發帖,反斥閔雪飛等「外語黨少壯派」是在利用網絡輿論圍攻韋白這樣較為年長的譯者。他認為閔雪飛和楊鐵軍早早地將佩索阿的詩歌譯文放在網絡上,卻遲遲不公開出版,是懷著「註冊商標」的心態,等後來的譯者「踩雷」後一舉圍攻,順便在媒體炒作的熱度中將新書出版。他還表示,掌握多門外語的年輕譯者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優勢來打壓老一輩譯者,損害了詩歌譯本的多元性。
該編輯的辯駁被許多網友調侃為「越描越黑」、「神邏輯」。胡續冬為「外語黨少壯派」這樣的提法表示遺憾。他指出,中國從前的外語教育存在很大誤區,導致許多人認為只要掌握一門英語就夠了,將其他語言都貼上「小語種」的標籤。大部分文學青年沒有原文閱讀的能力,也無法甄別不同譯本的好壞。只要出了一個譯本,就能成為權威。現在的年輕人漸漸意識到語言對於掌握源頭知識不可替代的作用,多語言人才也越來越多,打破了翻譯霸權,這是一件好事,不應被敵視。當然,胡續冬並不反對通過英文來翻譯其他語種的作品,但譯者的態度必須誠懇。
專家評論 國內詩歌出版存在草率現象
經由這次「借鑑門」事件,網友們發現韋白以往的譯著也存在一些問題。胡續冬更是在接受採訪後才發現自己發表在《當代世界詩壇》上的譯文《費爾南多·佩索阿:四重人格》也被韋白多處「借鑑」。對此,胡續冬並不惱,認為這恰恰暴露了國內詩歌出版尤其是現當代外國詩歌譯作出版的草率。
他指出,在國外,越是面向小眾的書,出版方越是慎重對待,因為小眾讀者的口味是非常刁鑽挑剔的。然而在國內,由於讀者群的相對受限,出版界對待詩歌譯著這樣的小眾出版的態度有時還不夠慎重。當下中國的詩歌翻譯出版大體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效益好的出版社拿出一部分閒錢來出閒書,出版國外詩歌只為賺取聲望,對譯本的選擇、譯者的水平、譯文的質量要求不夠高,出來的作品也不盡如人意;另一種情況出現在一些二線出版社,個別編輯憑著對文學理想的堅持將書做出來,但往往得不到出版系統的支持,這些書在市場上默默無聞地待不多久就消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詩歌翻譯出現錯漏甚至抄襲的問題,也很難被發現。此次《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韋白譯本引起的爭議,希望能對今後詩歌的出版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世紀文景昨天下午發布了公開聲明,決定即日起對該書停止發貨,並表達了對抄襲決不容忍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