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於正又靠一波抄襲的話題上了熱搜。直指TFBOYS七周年的海報讓他意難平!
有不少網友笑了:於正居然會質疑別人抄襲?賠給瓊瑤阿姨的五百萬才不過5年就忘了?
於正沒忘,連編輯三次內容,硬是把「諷刺抄襲」偷偷換成「流量傾斜」,這麼「卑微」的背後,看來當年的臉想必打挺疼。
網友似乎也熟悉了「於媽」的套路:別的我不知道,可能是於正又有新戲要上了。
而在被網友質疑後,更是發出靈魂三問:
何為正義?何為道德?何為真實?
作為圈內話題級編劇人物引發的話題,小編趁周末正好盤一盤娛樂圈的那些抄襲的事。
當年於正紅爆紅的《宮鎖連城》在面對瓊瑤本人抄襲的指責時,一度甩鍋給網友:過分的炒作。
在事情還沒有發酵之前有記者曾採訪他:有人質疑你抄襲你介意嗎?
而於正當時即大言不慚回應:藝術就是繼承與發展,我一定要傳承與發展。
這一波偷換概念的操作於正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抄襲=繼承和發展?
不過該說不說,即便你是偷天換日第一人。也逃不過法律的公正裁決。
你不是反問何為正義嗎?
正義就是瓊瑤將於正告上法庭,當即獲勝要求於正在各大網絡平臺公開道歉並賠款500萬元。
這就是正義。
其實抄襲行為在文學界較難維權。
名嘴竇文濤曾在節目中提到文學作品在抄襲方面的界定,既「思想、表達」二分法的概念,目前法律只保護作品的表達方式,而對作品所表達、體現的思想主題則是不保護的。
思想與表達之間存在的難以界定的模糊界限讓作家作者們維權之路很是艱難。
所以瓊瑤那次的勝訴無疑是文學界維權之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更讓不少業內專業人士拍手叫好,簡直是大快人心。
金星曾表示:於正有難,八方點讚。
汪海林在節目《圓桌派》中談起當年於正抄襲案說法庭委託雙方都去請專家來輔助,只是畢竟不佔理,沒人願替於正背鍋。
而瓊瑤阿姨去請汪海林的時候,兩人根本不認識,據說只見過一面。
看來不僅是娛樂圈,編劇圈對於正的評價也是一言難盡。
於正第二問:何為道德?
當年於正抄襲瓊瑤案法院判於正需在網絡平臺上公開道歉,並賠償500萬元。
汪海林說:賠款是判決結果出來以後,於正當即一個星期左右就付清了賠款,而大家等待的道歉,時至今日也沒有看到。
何為道德?抄襲不承認是道德?抄襲被法院公正不道歉是道德?
還是說隨隨便便拿別人出道七周年的熱度來「做測驗」是道德?
於正這種操作,不得不說:沒道德!
於正第三問:何為真實?
於正在被網友炮轟了以後,發出一張澄清貼。
意在「我只是偶然看到,覺得好巧,沒有別的想法。但是我就是想做個試驗,看看網絡會不會幫我們這些『小人物』主持公道。」
有這個閒工夫,您不如多買幾個通告宣傳宣傳你的新劇,包裝下您的藝人。
可是沒過多久,於正在這條微博上的編輯記錄就被網友挖了出來並上了熱搜。
於媽這波操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要不然您還是別做測驗了,在公關上多花點心思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被打臉。
於正這條微博先是帶了自己新劇的微博tag。
又是特地@自家女藝人的微博。
最後可能是有強迫症吧,硬是湊齊了微博九宮格,帶上了毫不相干的藝人三張精修照片。
文案也是換了又換:
先是自嘲小透明,直指三小隻海報抄襲。
又是一唱三嘆,諷刺流量當代的網絡環境。
這兩句被括弧起來的文案,怎麼越看越像營銷號炒熱度專用標題文案呢?
人間真實是於正,又當又立第一人。
可能是抄襲這個字曾經傷害過自己,還是拿流量來說事吧~
何為真實?
要公道去法院,要版權您左拐去找宮崎駿。
發到網上拿三小隻開炮,拉著您的藝人做炮灰。寓意何為呢?
最後我們回到本題讓於正蹭的水深火熱的三小隻海報抄襲問題。
黑羽毛造型最早出現在2004年宮崎駿動畫片中。之後就被各種雜誌造型借鑑,而且在國外被廣泛使用。怎麼一夜之間就成為了2015年於正口中那個「轟動一時」的首創了呢?
如果真像於正口中所說的,那您應該先去找2012年的lady gaga先行維權,國際頂流的熱度也不小吧。
隨後tfboys此造型的攝影師也出來回應了抄襲的指責。
而於正則再次發小作文,以「做一個小測試」自圓其說而結束。
說實話,當看到於正相關的熱搜時,小編一度以為「於正又抄了誰?」
沒想到於正舉起了反抄襲的大旗,雖然最後沒舉成。
其實,像於正這樣憑藉著抄襲他人的作品而大火的劇真是數不勝數,奈何作家作者們維權無道。
在藝術創作者們看來,藝術作品最嚴重的問題——抄襲,總是能被熱度的洪流掩蓋,成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比如被奉為經典的《甄嬛傳》,就被指出有些段落雷同《鬼吹燈》,《春衫薄》等作品中部分文字,而甄嬛傳的故事梗概也幾乎與《冷月如霜》幾乎一模一樣。
還有好評如潮的國產好劇《少年的你》,故事脈絡,人物設定,核心走向都與《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幾乎一模一樣。如果你不了解,那你一定知道東野圭吾這個人。
而《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的作者玖月晞也在很早之前就被指抄襲,奈何電影一經改編,爆火之下的洪流將抄襲之事淹沒。即便有人提出抄襲一事,便有大量的營銷號瘋狂帶節奏,好像東野圭吾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作家一樣。
最後抄襲事件不了了之,維權發聲者無奈,只得恭喜東野圭吾獲得最佳編劇獎。
還有業內長談的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圈裡圈外》;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唐七,抄襲《桃花債》;
抄襲的作品數不勝數,克隆的作品總能站上流量頂端。一人質疑千人嘲。抄襲之風激起千層浪,維權之風卻猶如蜻蜓點水,蕩不起一層波瀾。難道維權有錯嗎?
像郭敬明於正這樣被告敗訴,賠錢之後就不了了之,一句道歉讓原作者們等了一年又一年,勝訴的意義何在?
在抄襲的事件上,都是任何一位文藝工作者最忌諱的事情。抄襲可恥,比抄襲更可恥的是不承認抄襲,還義正言辭的說抄襲是繼承和發展。
而最讓人無力的是,抄襲者在被指控之後依然可以帶著自己的「克隆羊」廣攬所謂的錢財名譽,也並沒有人覺得複製品是拾人牙慧的行為。
脫離在網絡外的著作者們維權無聲,站在舞臺上的抄襲者們為所欲為,享受著名利雙收的快樂,時不時的做個「小測驗」來無端中傷他人。
最後一篇澄清微博來表達自己的無奈,殊不知你的無奈只是原創者們維權路上的冰山一角。
本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臨水自照,何必又去做一個披著正義外殼的偽裝者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