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資料整理:高良超、楊暘時刻系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衝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過遠近日點、升降交點、緯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恆星等),月相,月亮過遠近地點、月掩行星和恆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變星等諸多天文事件。
11月正值晚秋,日沒後的東方夜空為秋季星空所盤據,東北方有仙后座及英仙座;東方則是飛馬座的秋季四邊形,雙魚座則像敞開的夾子般,託在四邊形下方;東南方則是寶瓶座及南魚座。其中南魚座的「北落師門」是秋季星空裡最亮的恆星 ,視星等約為+1.2,距離我們太陽系25光年。
太陽系大行星動態太陽:由天秤座運行到天蠍座。水星:在天秤座運行,1日留後至20日逆行,20日留後改為順行。11日23時下合日,合後由昏星變為晨星,25日11時水星合月,水星在月亮南1.9°。28日18時水星西大距,與大陽的角距為20.1°,日出前位於東南方天空,亮度約-0.6等,地平高度17°左右,有利觀測。金星:昏星。由天秤座經天蠍座經蛇夫座運行至人馬座。日落地平高度由9°逐漸增加至14°,亮度-3.9等,觀測條件依然不是很理想。29日3時金星合月,金星在月亮南1.9°。火星:在室女座順行,日出前位於東南方天空,約於凌晨4時30分升起,近太陽不易見。木星:由蛇夫座順行到人馬座,日沒時位於西南低空,亮度-1.9等,不久即落下,不易觀測。28日19時木星合月,木星在月亮南約0.7°。土星:在人馬座順行,日沒時位於西南方,約於21時落下,亮度約0.6等。天王星:在白羊座逆行,約於次日5時落下,幾乎整夜可見,亮度約5.7等。海王星:在寶瓶座逆行,28日留後順行,日沒時位於東南方,約於次日1時30分落下,亮度約7.9等。
2019/11/7 蒭藁增二 年內最亮鯨魚座Omicron星(ο Cet,蒭藁增二,拼音:chú gǎo zēng èr,注音:ㄔㄨˊ ㄍㄠˇ ㄗㄥ ㄦˋ)是非常有名的脈動變星,因體積漲縮造成亮度變化。1596年德國天文學家法布裡修斯(David Fabricius)觀察他認為是水星的行星(其實應該是木星)時,無意中發現這顆恆星亮度會變化,後續觀測發現可由2.0等變化至10.1等,變光周期長達11個月,是第一顆除超新星外被確認的變星,也是第一顆長周期變星。1642年赫維留斯(Johannes Hevelius)稱其為Mira(米拉),意為「不可思議的星星」。
2019/11/11 水星凌日水星凌日是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通俗地說,即水星在太陽圓面上緩慢移動(通過)的現象。它實際上是一種交食現象(水星掩食太陽),只是水星的視直徑遠小於太陽的視直徑,才表現為水星成小黑點在日面上經過,稱為凌日。實際上,只有當內行星下合時,地球和內行星恰好又位於它們軌道交點附近,三個天體(地球、內行星和太陽)才會真正成一直線而發生凌日。地球經過水星軌道升交點在11月10日前後,經過水星降交點在5月8日前後,因此,水星凌日只能發生在5月8日和11月10日前後。最近的兩次水星凌日發生在2006年11月9日和2016年5月9日。 這次凌日,在太平洋(除西北部)、北美洲(除西部和北部)、南美洲、大西洋、歐洲(除極北部)、非洲、亞洲極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南極洲可以看到。中國不可見。
另見:2019年水星凌日計算
具體視象如下:
凌日根數水星和太陽赤經相合時侯的力學時2019年11月11日15h26m45.068s太陽 水星赤經……15h05m54.908s 15h05m54.908s每時變量…………+10.132s -12.450s赤緯…………-17°26′59″.15 -17°25′35″.85每時變量…………-41″.28 +104″.46赤道地平視差……8″.88 13″.01視半徑……………16′09″.30 4″.97
力學時 北京時 方位角 水星在天頂的地點 緯度 曆書經度入凌,外切 12時36分36.3秒 20時35分26.8秒 109.8度 -17度30.5角秒 – 12度53.5角秒入凌,內切 12時38分17.6秒 20時37分 8.1秒 109.8度 -17度30.5角秒 – 13度19.0角秒地心距離最小15時20分57.3秒 23時19分47.8秒 24.3度 -17度25.8角秒 – 54度14.1角秒出凌,內切 18時03分42.2秒 02時02分32.7秒 298.8度 -17度21.0角秒 – 95度10.4角秒出凌,外切 18時05分23.5秒 02時04分14.0秒 298.7度 -17度21.0角秒 – 95度35.9角秒地心最小角距離= 1角分15.9角秒
詳見紫金山天文臺2019年11月11日水星凌日圖
2019/11/14 怒後星掩畢宿四小行星掩星相當於觀看一次迷你日食。2019年11月14日(星期四),直徑60.7公裡,光度11.64等119號小行星怒後星(Althaea)掩金牛座3.8等畢宿四(金牛座γ,HIP 20205),歷時6.3秒,減光7.83等。22時06分02秒進入福建省泉州市,22時07分09秒離開廣東省湛江市。見掩時間以中心線最長,隨著向南、北界限線遞減至零。須用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方能看到。 IOTA預報與佐藤勲博士先前的預報有差異,應該是他們採用的小行星軌道根數(Orbital Elements)不同。IOTA在2019年7月23日的更新預報,數據採用Steve Preston 2019年7月21日根據美國宇航局噴射推進實驗室(JPL) 2019年7月12日更新怒後星軌道根數的計算結果。
掩星詳情
小行星移動路徑
2019/11/18 獅子座流星雨極大期(ZHR~15)11月18日,獅子座流星雨(Leonids,00013 LEO)達到最大值。由於預計的最大時間是下午13時,因此將從18日凌晨和19日凌晨展開觀測。今年適逢下弦月,觀賞條件不佳。歷史上曾在1833年、1866年、1966年、1999年和2001年產生了流星暴。不幸的是,直到2099年地球才會遇到密集的流星群。不要期望太大,試試運氣,也要為寒冷的天氣做準備。
2019/11/24 金星合木星11月下旬, 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將與太陽系大個子木星在傍晚的西南方低空近距離相遇。最接近的時刻是在11月24日20時36分,金星在木星以南1.4度(相當三個滿月的間隔)。傍晚的西南天空風景非常漂亮,金星和木星緊貼在一起,但是日落之後30分鐘的高度將降至10度,尋找視野開闊的地方觀察。
2019/11/28 水星西大距11月28日水星運行到太陽西側角距達最大的位置,稱為西大距。從地球上看去,水星於日出前出現在東方低空,因此,水星成為晨星。不久,太陽升出地平線,水星的光輝便淹沒在晨光之中了。這次西大距,水星距太陽的角距達到20度,加上水星赤緯高於太陽的赤緯,因此,日出時水星的地平高度較高,有利於觀測水星。
2019/11/29 「四星連珠」11月29日晚上,可在西南方低空觀看「四星連珠」的天文奇觀。土星、月亮、金星、木星排成一直線,木星在金星的右下方可見,土星在月球的左上方可見。用肉眼或雙筒望遠鏡觀看,或用相機拍攝。由於它們將在日落30分鐘後地平高度降至10度左右,因此請提前找一個視野好的地方觀賞拍攝。
詳細天象日期 星期 月齡 北京時間 天象簡述11/01 五 4.4 麒麟座TT星極大(變星,7.2~14.4等,周期318日)11/01 五 4.4 01時4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01 五 4.4 04時32分 水星留(赤經15.65h),以後逆行11/02 六 5.4 三角座R星極大(米拉變星,5.4~12.6等,周期267日)11/02 六 5.4 仙王座S星極大(米拉變星,7.4~12.9等,周期487日)11/02 六 5.4 05時39分 月球過降交點11/02 六 5.4 08時34分 月亮赤緯最南(赤緯-23° 02')11/02 六 5.4 15時31分 土星合月,紐西蘭及南極洲部分地區可見月掩土星現象11/02 六 5.4 19時52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03 日 6.4 01時33分 月掩冥王星,南美洲南部、大西洋南部、非洲南部可以看到。11/03 日 6.4 22時30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04 一 7.4 金牛座χ流星雨極大期(ZHR<2),金牛座χ流星雨(chi Taurids,00388 CTA)活躍日期介在10月20日至11月17日之間,速度~41.1km/s(中速)11/04 一 7.4 天龍座λ南支流星雨極大期(ZHR<2),天龍座λ南支流星雨(Southern lambda Draconids,00526 SLD)活躍日期介在11月1日至11月4日之間,速度~49.1km/s(中速)11/04 一 7.4 00時33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04 一 7.4 18時23分 上弦,視半徑14′53″11/05 二 8.4 波江座ο流星雨極大期(ZHR<2),波江座ο流星雨(omicron Eridanids,00338 OER)活躍日期介在10月16日至11月24日之間,速度~29.1km/s(慢速)11/06 三 9.4 仙女座流星雨極大期(ZHR<2),仙女座流星雨(Andromedids,00018 AND)活躍日期介在10月26日至11月17日之間,速度~18.2km/s(慢速)11/06 三 9.4 半人馬座T星極大(半規則變星,5.6~8.4等,周期91日)11/06 三 9.4 寶瓶座S星極大(變星,7.6~15.0等,周期279日)11/06 三 9.4 19時19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07 四 10.4 鯨魚座ο星蒭藁增二極大(著名的米拉變星,2.0~10.1等,周期332日)11/07 四 10.4 12時36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亮北3.8度11/07 四 10.4 16時36分 月球過遠地點:405058km,視直徑29.5′11/08 五 11.4 大熊座κ流星雨極大期(ZHR<2),大熊座κ流星雨(kappa Ursae Majorids,00445 KUM)活躍日期介在11月3日至11月10日之間,速度~65.7km/s(中速)11/08 五 11.4 巨蟹座W星極大(變星,7.4~14.4等,周期393日)11/08 五 11.4 01時24分 立冬:太陽黃經225°11/08 五 11.4 18時18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08 五 11.4 23時 火星合角宿一,火星在角宿一北3.1度11/09 六 12.4 08時53分 68P/Klemola凱莫拉彗星過近日點(周期11.0年)11/09 六 12.4 19時 金星合心宿二,金星在心宿二北3.9度11/09 六 12.4 19時32分 月亮通過天赤道,進入北半球11/09 六 12.4 23時59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10 日 13.4 13時11分 小行星灶神星最接近地球(1.5649天文單位,7.0等)11/11 一 14.4 鹿豹座R星極大(變星,7.0~14.4等,周期270日)11/11 一 14.4 06時59分 C/2018 N2 (ASASSN)彗星過近日點11/11 一 14.4 12時15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亮北4.4度11/11 一 14.4 23時22分 水星下合日,水星凌日(大西洋可見)11/11 一 14.4 07時29分 P/2003 F2 (NEAT)彗星過近日點(周期16.5年)11/12 二 15.4 16時56分 灶神星衝日(亮度6.5等)11/12 二 15.4 18時59分 天琴座β星漸臺二極小,天琴座β型變星(EB)原型11/12 二 15.4 21時34分 望,視半徑15′13″11/13 三 16.4 07時 金牛座北支流星雨極大期(ZHR~5),金牛座北支流星雨(Northern Taurids,00017 NTA)活躍日期介在10月24日至12月19日之間,亮度指標r=2.3(明亮),速度~28.0km/s(慢速)11/14 四 17.4 12時23分 畢宿五合月,畢宿五在月球以南3.0度11/14 四 17.4 18時44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14 四 17.4 23時56分 月亮過遠地點11/15 五 18.4 武仙座T星極大(變星,6.8~13.7等,周期165日)11/15 五 18.4 飛馬座V星極大(變星,7.0~15.0等,周期302日)11/15 五 18.4 12時47分 155P/Shoemaker舒梅克3號彗星過近日點(周期16.9年)11/15 五 18.4 23時25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16 六 19.4 鹿豹座T星極大(變星,7.3~14.4等,周期373日)11/16 六 19.4 鯨魚座U星極大(米拉變星,6.7~13.8等,周期235日)11/16 六 19.4 14時 水星過近日點11/16 六 19.4 16時49分 月球過升交點11/16 六 19.5 21時54分 月球赤緯最北(赤緯+23° 09')11/17 日 20.4 19時41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5.4度11/18 一 21.4 08時19分 215P/NEAT尼特彗星過近日點(周期9.0年)11/18 一 21.4 12時51分 獅子座流星雨極大期(ZHR~15),獅子座流星雨(Leonids,00013 LEO)活躍日期介在11月2日至11月30日之間,亮度指標r=2.5(中等),速度~70.2km/s(快速)11/18 一 21.4 18時39分 月掩蜂巢星團M44,亞洲東北部,北美洲北部,歐洲極西部可見,其他地方僅能見到月亮與蜂巢星團M44接近景象11/19 二 22.4 仙后座V星極大(變星,6.9~13.4等,周期229日)11/20 三 23.4 05時11分 下弦,視半徑16′07″11/20 三 23.4 07時43分 289P/Blanpain布朗平彗星與行星狀星雲NGC 7293接近(01°35′)11/20 三 23.4 07時51分 軒轅十四合月,軒轅十四在月球以南3.7度11/20 三 23.5 18時10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20 三 23.5 22時30分 水星留(赤經14.66h),以後順行11/21 四 24.5 03時24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21 四 24.5 22時51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22 五 25.4 麒麟座α流星雨極大期(ZHR~var),麒麟座α流星雨(alpha Monocerotids,00246 AMO)活躍日期介在11月21日至11月23日之間,亮度指標r=2.4(明亮),速度~63km/s(中速)11/22 五 25.4 22時59分 小雪:太陽黃經240°11/23 六 26.4 08時15分 月亮過天赤道,進入南半球11/23 六 26.4 15時41分 月球過近地點:366716km,視直徑32.6′11/24 日 27.4 00時12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24 日 27.4 17時02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4.3度11/25 一 28.4 10時50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南1.9度11/25 一 28.4 17時36分 天琴座β星漸臺二極小,天琴座β型變星(EB)原型11/26 二 29.4 十一月御夫座θ流星雨極大期(ZHR<2),十一月御夫座θ流星雨(November theta Aurigids,00390 THA)活躍日期介在11月17日至12月1日之間,速度~32.5km/s(中速)11/26 二 29.4 17時35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26 二 29.4 21時0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26 二 29.4 23時06分 朔,視半徑15′57″,不可見11/27 三 0.4 22時17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很受歡迎的食變星,可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其亮度變化)11/28 四 1.9 04時21分 海王星留(赤經23.16h),以後順行11/28 四 1.9 18時29分 水星西大距,日距角20.1度,-0.5等,視直徑06.8″11/28 五 1.9 18時49分 月掩木星,非洲西北部、歐洲西南部及中國的西藏地區可以看到。11/29 六 2.9 十一月獵戶座流星雨極大期(ZHR~3),十一月獵戶座流星雨(November Orionids,00250 NOO)活躍日期介在11月7日至12月17日之間,亮度指標r=2.3(明亮),速度~42.5km/s(中速)11/29 六 2.9 02時49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南1.9度11/29 六 2.9 05時33分 穀神星合月,穀神星在月亮南3.7度11/29 六 2.9 12時13分 月球過降交點11/29 六 2.9 17時50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著名的食變星)11/29 六 2.9 18時34分 月亮赤緯最南(赤緯-23°12')11/30 日 3.9 01時21分 294P/LINEAR林尼爾彗星過近日點(周期5.7年)11/30 日 3.9 04時02分 月掩土星,南極洲可以看到11/30 日 3.9 20時36分 P/2013 T2 (Schwartz)彗星過近日點(周期6.5年)
說明:
仙后座RZ星是仙后座中的一顆恆星,以食變星聞名。學名為RZ Cassiopeiae(縮寫為RZ Cas)。1906年被發現。它的變化周期僅為1.1953天。亮度在6.18等至7.72等之間變化。由於它的快速變暗和變亮變化以及可以用雙筒望遠鏡輕鬆觀察到其亮度,因此它在變星愛好者中很受歡迎。 仙后座RZ星在閣道一(仙后座ι星)附近。通過連接閣道三(仙后座δ星)和閣道二(仙后座ε星,是「W」最左邊的恆星)而在仙后座ε星方向上以相同的長度尋找4.5等星就是仙后座ι星。一旦找到了仙后座ι,您就可以使用外部連結星圖輕鬆找到仙后座RZ。位於銀經132.89,銀緯9.07,其B1900.0坐標為赤經2h 39m 54.1s,赤緯+69° 9.07′ 49″。
天頂每時出現率(Zenithal Hourly Rate,簡稱ZHR)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假設輻射點位於仰角90度的天頂,在理想情況下,肉眼視力能夠看到6.5等星的觀測者可以看見的流星數量最多的流量值。實際能看見的會低於此一數值。
ZHR不應該譯作「每小時天頂流星數」,國際流星組織(IMO)也沒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頂每小時流星數目)這一類的詞。維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按照國際流星組織從2017年12月21日上線的《2018流星雨日曆》中文版開始,將ZHR的中文翻譯為「天頂每時出現率」。開源的星空模擬軟體Stellarium(虛擬天文館)也將在以後的版本中更新zh和zh_CN的翻譯。
你可能看到的流星數量是由公式給出的:
衝日和合日:行星視黃經與太陽視黃經相同的時候稱為合日,相差180度的時候叫做衝日。內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陽之後,即太陽在內行星與地球之間,下合是行星在太陽之前,即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上合的時候,行星是順行,即行星由西向東移動,下合時是逆行,即行星由東向西移動。
方照:對外行星而言,行星視黃經超過太陽視黃經90度和270度時為方照,在太陽以東90度時稱為東方照,在太陽以西90度時為西方照。
合月、月掩星、行星間和行星與恆星相合:行星或恆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間、恆星與行星相合都是指視赤經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運行的路線以及四顆亮恆星(畢宿五、軒轅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黃道,因而月亮18.6年交點運動周期內有機會掩蔽它們。
留:由於地球和行星繞日運動時運行速度和相對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視運動有時順行(自西向東),有時逆行。順行和逆行之間有一個時刻行星看來是停留不動的,這叫做留。順行而留,留後逆行叫做順留,內行星發生在上合日以後,外行星發生在衝日以後。
東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對太陽的角距可以為任何數值,在180度時為衝日。而內行星由於軌道是在地球軌道內側,所以從地球上看,它們對太陽的角距不能超過某種限度,並且沒有衝日現象。內行星在太陽之東(或西)的最大角距稱為東(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後約20天達東大距或西大距,由於水星軌道偏心率比較大,最大角距變化在18度~28度之間。金星在下合日前後70天左右達東西大距,角距約為46度~48度。內行星發生的天象其循環總是這樣:下合-留-西大距-上合-東大距-留-下合。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動一周,每小時約東移半度多,相當於月亮的視角直徑。月亮移動時常將恆星和行星掩蔽起來,這種現象稱為月掩星。觀測月掩星可以測定觀測者的地理坐標、研究雙星、測定太陽視差及月亮位置等,是業餘天文家感興趣的觀測項目之一。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角度,從太陽向東或向西計算,由0°至180°,但由於行星軌道與黃道有一定的傾斜,行星合日和衝日時,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計算: cosE=(R+△-r)/2R△ 其中R和r分別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徑,△是行星的地心距離。
過近日點和過遠日點:假使不考慮攝動影響,行星的軌道為一橢圓,而太陽在其焦點上,行星在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一點,稱為近日點,最遠的一點稱為遠日點。所列過近日點和過遠日點日期是行星向徑為極小或極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經考慮攝動的影響,這與由平均軌道根數近日點黃經等於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過升交點和過降交點:行星軌道和黃道有兩個交點,行星由南而北通過黃道所經過的交點,稱為升交點,相反的一點,叫做降交點。所列時刻是行星日心黃緯等於0的時刻。
陰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它的一年有12個朔望月,約354或355日。主要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時間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大約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的變化,地球上的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月相盈虧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曆法中之朔望月源於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虧凸月、下弦,殘月分別是月亮視黃經超過太陽視黃經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時刻。
月齡是指每晚20時,以新月為起始,在一個朔望月周期內,出現各種月相所經歷的天數。月齡的數值通常用帶一位小數的數字表示,比如月齡7.4是上弦月,月齡14.8是滿月,月齡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齡和陰曆是有關連的,只不過陰曆只顯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數,而月齡是計算月相所經歷的天數,為求更加準確,很多時會顯示至小數後一個位(甚至幾個位)。如果知道確實的月齡,便能推算出當時月亮大致的形狀、出沒時刻及所在方位。
預報的時間同時適用於所有東八時區(UT+8:00)的地方,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汶萊及馬來西亞。
參考資料:1、《中國天文年曆》科學出版社 2、李廣宇、張培瑜著《PMOE2003行星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臺臺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觀 4、彗星過近日點時刻取自臺北天文館《2019年天文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