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程心的說法,韋德差不多是這個樣子,但沒笑容
在《三體》裡,有幾個男性性格特別鮮明-大史、羅輯、章北海、託馬斯維德。託馬斯維德是唯一的外國人,也是最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
敵人(三體世界)是這樣評價託馬斯維德的:
知道嗎?在我們的人格分析系統中,你(程心)的威懾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動,像一條爬行的小蚯蚓;羅輯的威懾度曲線像一條兇猛的眼鏡蛇,在百分之九十高度波動;而維德......他根本沒有曲線,在所有外部環境參數下,他的威懾度全頂在百分之一百,那個魔鬼!如果他成為執劍者,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和平將繼續,我們已經等了六十二年,都不得不繼續等下去,也許再等半個世紀或更長。那時三體世界只能同在實力上已經勢均力敵的地球文明戰鬥,或妥協......但我們知道,人們肯定會選擇你的。
託馬斯維德是一個冷血動物,極端理智,是三體世界害怕的魔鬼。是一個開始接觸讓人很不舒服,但後來越來越讓人欣賞的人物。
你會不會把你媽賣到妓院?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這些名言都是他說的。可他這麼做的理由,是為了一個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可以不擇手段地前進,也必須不擇手段的前進。可每次就在這個目標要達成的緊要關頭,總是差了那麼一點,於是一敗塗地。最開始在PIA,維德極力推行階梯計劃。雖說計劃不是他提出的,但他在這個計劃上壓上了很大的籌碼。計劃過程中受阻,他不惜說出「只送大腦」也要讓計劃繼續。可惜計劃最終實施的時候出現意外,計劃幾乎確定失敗。冬眠回來,世界被羅輯所救,維德試圖競爭執劍人,他認為自己最有資格也最應該當執劍人,當然後來智子也證實了他的想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惜刺殺程心。可刺殺失敗,執劍人的位置也落入他人之手。再然後人類又陷入危機,從雲天明的童話中解讀出了掩體,黑域,光速飛船三個計劃。他把全部希望都壓在了研製光速飛船上,傾其所有,如同一個走投無路的老賭徒。為此他找程心要錢要地位,不惜和人類政府宣戰。可最後為了一句承諾,放棄了一切。時也,運也。你說維德做的這些事情是為了拯救人類也好,為了自己的野心權力欲望也好,可他為了這個目標,為了做成這件事情,真的是在不擇手段的前進。只送大腦,刺殺程心,和世界政府宣戰。他已經不擇手段地前進了,可離成功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就差了那麼一點點。一直覺得,三體裡最悲哀的一句話是:
小女孩,你看,我遵守了諾言
這和人類滅絕世界末日那種悲哀不一樣,這是一個人的悲哀。哀莫大過心死,就那麼一瞬間,維德的心死了,於是,維德的故事也就結束了。實話說讀到這裡,始終不能想像,這是那個會不擇手段地前進的人說出的話。有的時候覺得他根本已經不是個人了,拆開外表維德的內心可能是密密麻麻的電線和晶片。可讀到最後覺得,維德是一個真實的人,是一個會失望會無奈的人。就那麼一瞬間,就在他放棄一切的一瞬間,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犧牲一切拯救人類,卻被人類背叛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想的真的是要遵守諾言嗎?不,會把親媽賣個妓院的男人不會拘泥於區區諾言,更不會將個人誠信置於人類存亡之上事實是,他終於不得不承認,他所深愛的地球人類,不值得拯救。程心是人格化的全人類,愚蠢,盲目,永遠長不大並且無比醜惡。維德沒有向這份醜惡低頭,但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羅輯救了人類一次,維德如果堅持生產光速飛船,還能再救人類一次但那又如何,他已經老了,永遠長不大的人類仍然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到時候誰來拯救人類第三次?如同章北海在生命最後時刻所說,「都一樣」只不過章北海的「都一樣」,是他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無論他能不能活下去,星艦地球的火種必然延續而維德的「都一樣」,則是無論他如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地球人類永遠都將這樣愚蠢而醜惡,他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明白了這一切的他累了,程心抹殺了他內心對地球人類最後的幻想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掙扎了,遵守承諾,痛快地死了算了反正不久之後,整個太陽系都將為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