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魅力在哪裡?從小說的角色裡找到自己

2021-01-08 騰訊網

《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受到大家的熱烈追捧,但是評論卻兩極分化嚴重。喜愛的朋友的把書內的名言警句背得滾瓜爛熟,不喜歡的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指出文中每處科技邏輯漏洞。前沿科學我不懂,今天剝去科幻的外殼,僅以小說人物角度聊一下這個本書,看是否能得到大家的共鳴。

羅輯

早年玩世不恭,即使成為了面壁者以後也是消極怠工,但卻是三體唯一的暗殺目標。後在葉文潔的提示下,悟出了宇宙社會學,從社會學的角度打破了三體星對地球的科技壓制。在成為執劍人以後有多種身份轉換,目的都是為了守衛地球,維護人類文明延續。為了自己-為了愛人-為了社會-守護人類,這種責任感的層層推進,毫無唐突。

我們從小由父母守護,無憂無慮還調皮搗蛋。慢慢的我們發現父母的背越來越佝僂,走路的步伐越來越緩慢,喘氣聲越來越沉重。我們是不是該像羅輯一樣站直了,擔起守護父母的責任?

史強

不修邊幅的形象卻有很強的職業素養,簡單直接的辦法能創造奇效。忠於職責,不管在任何環境(年代),他多次靠敏銳的職業素質救了羅輯。他沒有豐富的科技知識,但古箏行動卻比頂尖人才的高科技方法有效。他沒有華麗的語言卻幫汪淼這樣的科學家跨越了思想障礙。

大家生活工作中碰見過這樣的人沒有?大大咧咧但精於專業,看透人生,困難複雜的問題被他用簡單的辦法解決,思想的包袱被他用粗俗的比喻卸掉。

雲天明

在自己將死之際,給自己暗戀的女孩送一顆恆星。為了程心能安穩生活,犧牲自己,歷經磨難,將拯救地球的辦法傳輸回來。後與艾AA幸福的生活了一生。最後還給程心送了一個宇宙。他漫長的歷經磨難的一生都在寵著、保護著程心這個沒有多少交流的女人。

有多少人?少年時有個浪漫夢想,不在乎自己的犧牲付出,一定要給心愛的女孩送去獨一無二的禮物。小編當年平安夜下午曠考,出去準備好禮物在考場門口等喜歡的女孩,要將聖誕禮物第一時間送到她手上。

程心

雲天明送她恆星時,她是為了讓他參加階梯計劃。因為有希望成為執劍人,遭到託馬斯維德暗殺。被人們推選為執劍人,因未執行操作而被人們遺棄(這是三體星的計謀,全人類的選擇)。為了當下秩序,阻止維德為了研究曲率飛船而展開的暴亂,導致研究停滯。留下來一點紀念品,帶來了未知後果。

程心只是個被時局左右的普通女人,每次都是被人架上那個不屬於她的位置。試問每個人,在現實環境中,誰有勇氣按下那個決定全人類存亡的按鈕?大家被環境左右的時候會堅持本心嗎?

他們

他們邀請、驅逐、崇拜、畏懼、打擊、神話羅輯。他們厭惡、遺棄被他們推舉上臺的程心。他們審判被他們當成英雄、人類延續希望的青銅時代號。正是他們的加入,構造了環境,讓原本二維的人物描寫立體豐滿起來,變成了三維的社會。

他們即我們,很多事情沒有經過深刻思考,在真相不明,結局不清的時候就人云亦云,或抱有目的隨便表態。事後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再輕輕鬆鬆地反對,將鍋甩給責任人。

結語

小說最後,執劍者程心,叛逃者關一帆和地球的敵人—智子,一同生活在雲天明(程心的愛慕者)留下的小宇宙裡。錯綜複雜的關係和田園生活的對比,我覺得是作者有意為之,為了表達世事無常和對穩定生活的嚮往。

不管科幻小說還是穿越小說,我希望大家不要太糾結科普性,而是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共鳴。

本文由只曬網不打魚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成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三個選擇問題解讀三體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堪稱中國科幻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這本書的死忠粉。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
  • 名著‖《三體》浩瀚宇宙裡,不滅的宇宙之光。
    去年看的一部小說,當時真的特別震驚,從第一部的三體遊戲,刻畫一個不會撒謊的種族,到第二部黑暗森林法則,第三部羅輯的轉變,一人背負兩個種族的生死,最後守著那幅最初的蒙娜麗莎,也守著太陽系人類渺小,而死神永生!從此《三體》成為我最愛的書之一。
  • 四維空間的入口在哪裡?科學家都未能找到,為何說有十一個維度?
    四維空間的入口在哪裡?科學家都未能找到,為何說有十一個維度?在尋找未知的過程中,我們勇往直前。面對無法解決的困難,除了失望和挫敗,我們帶來更多的信心去尋找答案。然而,在探索宇宙的路上,我們找到了讓我們感到非常失望的答案。我們沒有發現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也未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痕跡。整個探索過程對後人來說是件好事。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 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三體問題原來就是一個科學難題
    原標題: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三體問題原來就是一個科學難題 三體文明存在嗎?最近幾年來,《三體》系列紅遍大江南北,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伴隨著《三體》小說的熱銷,三體問題也為眾多的讀者所熟知。劉慈欣在小說裡構造出了一個複雜而迷人的宇宙體系,但是,這樣一個忽然很規律、忽然很紊亂的三體系統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會很快崩潰。所謂的行星,要麼飛離恆星要麼飛向恆星。如果要像三體中說的那樣時近時遠,還能讓一個文明產生,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 《三體》是不需要標籤的偉大作品,但我想給配角更好的結局
    Q:《三體》中和您最像的角色是?羅輯?我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哈哈。Q:如果現實中有ETO,您會加入嗎?不會。他們太蠢了。三體是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只不過它碰巧是科幻小說而已。Q:科幻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現在來看還是佔據了很大分量。目前有幾個寫作計劃,所以除了閱讀之外就是處在持續不斷的思考中。
  • 《三體》裡面最讓人不舒服的角色,生活中經常碰到
    《三體》作為國產科幻小說系列中最為出色的一部,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十分宏大,而又十分細節的世界觀。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分明,如正義凌然的大史,一生為了地球未來操碎了心的韋德,原本只是一個正常人後來被迫當上執劍人的羅輯,還有現在爭議最多的聖母程心,等等一個個鮮活分明的角色呈現在讀者面前,成就了《三體》的偉大。接下來小編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這個爭議最大的程心究竟在作者看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吧。
  • 小說《三體》的讀後感
    科幻小說《三體》是比較火的一部國產科幻小說,我剛讀完了第一部,簡單談談對他的感悟。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而更像是一部哲幻小說,通過末世狀態來討論哲學概念。但小說圍繞故事主線展開更像是一場哲學的探討。小說中對邏輯方法在認識論中應用的討論:先普及一個知識,邏輯學中認為論證是有兩個方法,演繹與歸納,演繹就是由一個真理論證出另一個真理,只要前置真理為真,而演繹方法是對的,那麼結論就是真的。而歸納則舉例論證,歸納結果是不保真的,他只是給出一個更為合理的結果。好了,知道了這個,我們就可以來看作者寫的幾次三體模擬遊戲中的經歷了。
  • 科幻小說《三體》中,為什麼三體人的科技可以領先地球上千年?
    《三體》小說概念圖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星系有著發展程度很高的智慧文明,三體星系的科技發展水平已經遠遠的超越了地球的科技三體星系發達的科技來源於哪裡,只是因為比地球文明起步要早嗎?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有更多的看法和不同意見的話也可以提出來。
  • 《三體》指的是什麼?主要角色都有哪些?三體漫畫值得一看嗎?
    《三體》是一部科幻小說,目前出了三本:《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作為三體的粉絲,我覺得三體還沒有完結的,應該還會有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下面言歸正傳!三體:指的是一個外星球。他們的母星,有三個太陽,這個三體系統無法穩定,酷熱嚴寒。比起地球宜居的生活環境,三體星球生活環境是嚴酷惡劣的。
  • 楊振寧說:我很喜歡科幻小說,《三體》我也買了,但實在看不下去
    但在2017年,楊振寧接受《人物》採訪時,95歲的楊振寧說:「現在年紀大了,對科幻小說看得很少了,幾乎不讀了,因為根本看不懂了,我還專門去買了《三體》,結果依然看不下去。」其實楊振寧看不下去《三體》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楊振寧就表示過,他看不懂現在的科幻小說,跟內容關係不大,主要是自身的原因,因為他對現實世界了解太多了。
  • 《三體》的海外影響有多大,外國網友:中國人已經心懷全人類
    中國人從全人類的視角思考世界《三體》英文版在美銷量幾乎是其他中國小說的數百倍。《三體》在國外收穫了很多粉絲,其中不乏著名人士。《三體》並沒有停留在問題的表層,而是進一步追問,但劉慈欣沒有明確回答這些問題,但他卻讓問題融入到故事情節中。《三體》具有某種超出一般科幻文學和純文學的高度《三體》的魅力並不在於對人道主義持批評態度,小說最有魅力之處仍是在最殘酷的時刻和地方保有人性光輝」。
  • 從國產科幻小說《摘星》看如何用有限角色增強小說層次感
    更不要說《三體》在思想內涵上已經有振聾發聵之功效,不管是從廣度還是深度來看,讀者對於《三體》可進行分析討論之處都不少,即讓讀者可以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交流。讀者們都知道,本格派推理小說之所以有這樣約定俗成的特點,是為了讓作者可以專注於構建匪夷所思的犯罪手法,也讓讀者可以心無旁騖享受推理的燒腦快感,而不必擔心忽然出現其他角色引入的可能性。科幻小說與推理小說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核心是謎團的構造和解謎的過程,而前者沒有此類定式可遵循。
  • 《三體》不只是一本科幻小說,還是人類面對災難最冷酷的觀察報告
    能夠令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馬雲這些大人物慾罷不能的《三體》,到底有什麼魅力?觀察室接下來15天,每天一條微頭條,介紹《三體》這本中國最好的科幻小說!《三體》講的就是一場思想實驗,在人類毀滅沒有發生的前提下,為大家編織了一個人類毀滅的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普通人可能會決定人類的命運,導致整個族群毀滅!《三體》一本小說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在信息化時代,普通人也能夠改寫歷史。
  • 《三體》的魅力有多大?雷軍: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超級英雄夢,幻想著自己爸爸是個超級英雄,開著宇宙飛船帶他遨遊太空。為了孩子這個夢想,他做到了。在拍攝《流浪地球》時,吳京帶吳無謂去參觀了拍攝現場,吳所謂興奮不已。回幼兒園後到處跟人吹虛,我爸爸是開宇宙飛船的。惹得老師不得不找謝楠投訴。《流浪地球》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開創了先河,吳京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我的三體 科幻小說巔峰作品 方塊世界也很精彩
    《三體》這部小說可以算是國內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也將本來就處於科幻小說作家巔峰的劉慈欣送入了更高的層次。雖然《流浪地球》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和好評,但《三體》卻沒有太多消息。究其原因,是因為小說體系非常龐大、內容非常複雜,還有國人對它的重視程度。
  • 香港大叔盛讚《三體》:與國外小說對比就像博士生與中學生的差距
    一位香港大叔近日在他的個人頻道上強力推薦《三體》這本科幻小說。他對劉慈欣所著的《三體》評價非常高,認為《三體》超越了國內外所有的小說,甚至他讀完《三體》後還和他以前讀過的所有國內外小說對比,認為兩者「就像中學生寫的和博士生寫的差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為什麼這麼推崇《三體》這本科幻小說吧!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被讀者尊稱為「大劉」的劉慈欣寫作風格也十分獨特,能夠在個體命運浮沉與宇宙興衰這樣宏大的時代背景之間遊刃有餘,節奏緊張,情節生動,常常讓讀者產生一種歷史感。
  • 國產巔峰科幻小說《三體》最有望成為國產《復仇者聯盟》的電影!
    2015年8月《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小說最高獎項「雨果獎」,是國產科幻小說的巔峰作品《三體》講的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每個星球的生命都在為追求自己文明的延續而不擇手段,甚至毀滅其他星球,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早在2016年就宣布由馮紹峰,唐嫣,張翰等明星主演的《三體》至今卻遲遲未能上映,其中迷局究竟為何?2013年年底一個叫劉慈欣的作家寫的科幻小說《三體》開始被眾人熟知,酷愛小說的我自然不例外的看了,看過之後被書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複雜的人性所折服,寒毛倒立,看誰都覺得是外星生物。
  • 《三體》投資方宣布:劉慈欣小說《超新星紀元》將拍成電影!
    因為孔二狗是遊族影業的CEO,而遊族影業在2014年購買了劉慈欣小說《三體》的版權,並投資了12億人民幣來拍攝這部電影。後來大家應該都了解了,由張番番執導的電影《三體》請來了馮紹峰飾演汪淼、張靜初飾演葉文潔。這部電影以《三體》小說中中國文革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三體世界的第一篇章。但是由於技術原因一直沒有上映,據孔二狗表示,《三體》正在井然有序的充滿創造力的製造後期特效中。
  • 讀《三體》:莫比烏斯環上的兩隻螞蟻
    研究納米材料的物理學家汪淼和完全沒有科學背景卻有著超強偵破能力的警察史強被捲入其中,汪淼在三體遊戲與現實中不斷切換角色,進入三體組織內部,抽絲剝繭,找到真相。為了對抗外星入侵,全世界聯合起來,在史強的建議下實施古箏行動,摧毀了地球三體組織,找到三體對地球的入侵秘密:視地球人為蟲子的三體人已經發射了兩個智子(對質子進行智能改造)到地球,摧毀地球科學進步,三體艦隊則正在前往地球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