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作為國產科幻小說系列中最為出色的一部,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十分宏大,而又十分細節的世界觀。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分明,如正義凌然的大史,一生為了地球未來操碎了心的韋德,原本只是一個正常人後來被迫當上執劍人的羅輯,還有現在爭議最多的聖母程心,等等一個個鮮活分明的角色呈現在讀者面前,成就了《三體》的偉大。接下來小編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這個爭議最大的程心究竟在作者看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吧。
在無盡黑暗的宇宙中,文明遵從的法則是黑暗森林,即使如歌者一般可以利用宇宙規律的神級文明,也陷於法則中無法脫身,就算太陽系文明能以光速飛船逃離二向箔的降維打擊,最終還是會深陷在文明鬥爭的泥潭裡。為生存而不顧一切的鬥爭,在三體的世界裡根本不是出路,反而是毀滅的根源。在毀滅不可避免的前提之下,保有人類文明的底線,顯然不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
大劉雖然創造了黑暗森林法則,可是卻一直在否定這個法則。羅輯在所有的面壁者中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他沒有為生存而不擇手段,但他並未主動去堅守什麼。而到了程心這一角色,所有的人類文明發展出來的道德底線,程心全部努力的為之堅守。羅輯是個超然的智者,他的淡然可以是宇宙文明之間最好的出路,但三體世界的宇宙畢竟不是歸零者所期望的田園世界,羅輯在這個世界無法生存到最後。程心是一個殉道者,她背負著文明的毀滅,但放諸整個三體世界的法則,程心的堅守又是唯一的出路。
太陽系文明的科技在宇宙中微不足道,唯一有別於那些陷於黑暗森林法則而無法自拔的文明,也只有約束行為的道德與良知了。程心與關天帆最後響應回歸運動的號召,終於還是將自己可以安身的小宇宙還給了大宇宙,智子感慨地說「你終究還是為責任活著」。程心沒有選擇安逸的度過自己的一生,她選擇了為新生作出努力,而不是在舊的生命裡安度自己的餘生。
程心看似犯了兩次錯,但我今天以為,那是大劉站在更高的視野上,為黑暗森林下的所有文明在尋找一條可以打破法則的出路。一個「死神永生」的法則裡,所有的文明其實都微不足道。只有打破這一法則,一切文明才有延續的可能。程心將所有的文明寄託於新的宇宙,因為舊時代已經無法拯救,還好在這漫長的鬥爭中,我們終究保有文明的靈魂,沒有淪為生存的傀儡。
大劉敬畏宇宙,同時他更熱愛我們的文明。
程心一直很幸運,但人類不幸運,差一點就破解完全雲天明的童話然而不。 程心每一次選擇並不是能預見到後果的選擇,換成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金手指指向最好的結局, 作為執劍人,發射坐標的後果是兩個文明同時暴露,換成我們每一個人都難以掌握這個博弈的平衡。 作為星環集團的所有人,怎麼會預見到飛船是正確答案呢,怎麼知道有比光子更厲害的二向箔呢 讀者的上帝視角總是抱怨那個壞事的角色,但試想下真有書裡的世界,書裡的每個螻蟻怎麼能知道自己種的因結出什麼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