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體》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即使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三體》講述了一個宇宙角落裡的兩個文明(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間發生的故事。它們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卻最終雙雙湮滅於無限的宇宙之中。
但最近,有聲音開始質疑《三體》中給人類文明帶來重大危機的為什麼總是女性角色,難道大劉(下同,指劉慈欣)對女性懷有偏見?
《三體》的故事以文革時期的中國為起點,飽受時代摧殘的天文學家葉文潔進入軍方的絕密基地,此後意外發現太陽這個天然的「放大器」,於是她利用這一點,讓宇宙聽到了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至此,葉文潔的「復仇」開始了。但是,你以為這就是一個被傷透了心的女人復仇的故事?那不免也太老套了,那它憑什麼獲得雨果獎(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大劉沒有將故事停留在個人復仇的程度。而是繼續向人性的深處去挖掘。葉文潔對人類的「復仇」,到底是復仇還是拯救?在我們讀《三體》之前,會不會覺得是拯救呢?正如美國於1977年向宇宙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它載著全地球人最全面最權威最美好的問候,飛向宇宙的懷抱。那時候的人類,大多屬於《三體》中的降臨派,人們希望得到外來文明的幫助與拯救。但是,讀完《三體》,理解了小說中的「宇宙社會學」,懂得了由兩條不證自明的基本公理所推出的猜疑鏈和技術爆炸。我們才發現,宇宙黑暗森林法則讓以上的行為看起來就是個笑話。一個再幼稚不過的可怕的笑話,人類在無知中要滅亡自己。
面壁人羅輯用智慧取得了地球文明微弱的勝利——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處於脆弱的平衡共存關係。但當代表著人類愛與和平的聖母接過「危險」的執劍人羅輯手中的鑰匙時,三體人在第一時間發動了攻擊。文明生死存亡的關頭,愛卻帶來了猶豫。這是聖母做出的又一個錯誤的決定。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和偉大的愛,卻扼殺了一個物種生存的希望。
還有雲天明隨三體艦隊離開地球時,他給人類留下的那三個童話故事,裡面蘊含了人類文明延續的秘密。但很可惜,人類並沒能正確解讀出來。因為他們無法從更宏大的視角——宇宙視角去思考。就像「毛中特」裡經常用到的最毒辣也是最精準的對農民起義的評價:階級局限性。你之所以會失敗,因為你是你。
從「地球往事」中的葉文潔,到「死神永生」中的聖母。前者因為恨招來三體艦隊,後者則是因為愛而錯失良機。筆者以為,愛和恨是人類感情中最能代表人性的兩種極端,大劉將它們置於兩個女性的身上,是相信女性能承載得起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正如《紅樓夢》中賈寶玉所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上善若水,水容萬物。
大劉站在科學的角度審視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詮釋科學。他以一種超越的姿態來看待傳統的倫理道德,以驚人的冷靜描寫人類可能面臨的空前的危機和災難,以東方的睿智提出了會被認為是極其殘忍的各種解決方案,但是他對人性的終極信念將被人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