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都愛讀三體

2020-11-29 張佳瑋

約稿

為什麼年輕人愛讀科幻小說呢?

或者,先問一句:讀科幻小說的樂趣何在呢?

自然,世上有許多科幻小說愛好者,取向很是硬核:他們喜歡的是純技術,是硬設定,最好能融匯與最新科技發明,總之,是在不違背已有物理定律的前提下變出花兒來。

但大多數人喜歡的,是故事本身。

比如,《三體》的讀者,真會去琢磨引力撕扯如何導致星體分裂、智子如何幹擾試驗、光粒打擊如何進行的,怕是不太多。從這些細節中取樂的,也不算大多數。

更多讀者的閱讀樂趣來自於哪裡呢?

對我而言,大概是:當聽說三體世界面對不可預測的三體問題,直接導致了三體文明這種冷酷的社會體制與完全不同於地球人的價值觀時,感受到的震撼與顫慄。

當聯繫到葉文潔的身世與三體面對的形勢後,我會情不自禁地考慮:葉文潔的舉動似乎也有她本身的邏輯?

當看到面壁人與破壁人設定時,我是情不自禁地,與羅輯同呼吸共命運,與他一起思索自己陷入何等的悖論困境——這複雜的科技問題,卻又像個古希臘邏輯問題。

在看到黑暗森林法則時,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嗯,姑且可以叫做「宇宙恐懼症?」就像許多人都有過的,對星辰大海的敬畏,只是平時那敬畏來自於眺望星空,而實際面對降維打擊與二維化這些概念時,會讓你有種不想思考,卻又忍不住去思考的奇妙快感。

以及,在看到雲天明的三個童話時,我會忍不住將每個看似童真的元素,去解釋對應:黑傘是光速?畫進畫裡是二維化?饕餮魚是隔斷信息交換的黑域?

即,大多數閱讀樂趣,來自於與主角近乎同步的思考。

雖然我們不是主角,但面對這種違背日常經驗,卻顯然有可能性的情況,我們會感受到巨大的阻力,會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的處境——所以許多讀者都喜歡提問:「假如你是葉文潔/雲天明/羅輯/小說裡的某人物,你會怎麼辦?」

一切優秀的故事,都有個基本原則:故事主角遭遇阻力,試圖通過動態行為克服阻力,最後成功或失敗,達到某種靜態。在愛情故事裡,男女主角要克服讓他們無法在一起的阻力;在懸疑故事裡,偵探要克服讓他無法破案的謎團;在災難故事裡,主角要逃脫足以讓他們殞命的危機;在西部片裡,牛仔、匪幫與法律彼此制衡……

一個好的故事,就是通過合理的設定,製造合理的衝突與阻力。

科幻故事的常見套路,也大致如此:超級英雄必有一個反對勢力;怪獸電影必有一個可怕的怪獸要毀滅地球;殭屍故事必然有一群喪屍要毀滅人類;星際旅行則像是宇宙版的航海片去探索未知;太空史詩片總是要有聯盟勢力去迎戰反派王朝;時空旅行故事則要面對各種已有習慣與其他時代的糾葛,以及如何回到自己時代的努力……

科幻故事與一般故事的區別?那大概是:一般故事,只能從我們已有的歷史中尋找矛盾。聰明一點比如《冰與火之歌》,會搞架空世界歷史,外加魔法元素。

而科幻故事則可以——只要作者設定解釋得通——從未來,從無限廣闊的宇宙來取材,加工出設定,通過複雜的思考,為主角(與讀者們)提供一個複雜的設定與處境。

當然了,一切科幻故事,最後還是要歸到人類本身。

一切依靠科技製造的危機與矛盾,都是逼迫人類做選擇題。所以卓越的科幻小說家並不一定能編制出匪夷所思的新科技,只是,他們編制的世界觀,能讓人感嘆「還可以這樣子……將人類置於如此的困境呀!」

像葉文潔面對的道德危機,像羅輯面對的面壁人與破壁人矛盾,像程心們面對的二維化危機,在已有的人類常識裡是不存在的。但劉慈欣通過複雜的設定,將他們製造出來了。就像是一個優秀的推理小說家,將主角置於一個「好難搞定啊」的謎題之中,只是劉慈欣運用的工具是科技。

這種設定帶來的除了冷硬的科技,還有浩蕩的詩意。面壁人與破壁人鬥智鬥勇仿佛古典哲學悖論的謎題。太陽系二維化後小宇宙保留的文明仿佛救生船逃離沉船。雲天明的三個童話更是對科技無限溫柔的詩意詮釋。

而這一切,需要我們自己去代入,去聯想。如果只是事不關己地讀著,那無非是又一個小說家編造了又一組虛構故事。但恰好因為這些設定如此幽暗,境況又如此複雜而新奇,我們會不自覺地思考起來。這才是閱讀《三體》的樂趣。

回到開頭:

為什麼年輕人愛讀科幻小說呢?

因為,如上所述,科幻小說描述的、主角面對的阻力與困境,來自於現實生活中沒有的科技。這需要想像力,還需要接受能力。接受能力更複雜些:越是年長,人對技術就越有牴觸情緒,總會貪戀習慣,熱愛純自然的田園牧歌生活。

尤其是,《三體》這樣宏大到讓人會產生「宇宙恐懼症」的設定。

而年輕人們,願意去面對可能的不習慣,學習並接受新的設定,還樂顛顛地將某些聽來簡直陰暗的設定當真,並思索自己在其中的命運。

王小波從沒寫過科幻,但他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強:編程、用電腦寫作、幻想未來,比如《2015》。

《紅拂夜奔》裡,他這麼說:人在年輕時充滿了做事的衝動,無休無止地變革一切,等到這些衝動驟然消失,他就老了。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老不老,許多時候與生理年齡無關。有些人二十來歲就精神傴僂了,就老得不像樣;有些人,比如劉慈欣老師,年過五旬了,還年輕著。年輕這玩意,許多時候就是個思維問題:

你還能接受新奇的東西,接受變革,適應新的東西,直面可能的未知恐懼,願意思考一切複雜可能的處境——你就還年輕。

《黑暗森林》最經典的時刻:羅輯,在即將被世界遺忘之時,來到葉文潔墓前,掘墓,用手槍對準心臟,向監視他的三體人發出威脅。這個威脅涉及到雪地計劃,涉及到艦隊航向,涉及到智子封鎖,但骨子裡,是羅輯用過去三年,悄然將劍橫在了三體人的咽喉之下,逼迫他們就範。這時的羅輯像一個刺客。科學技術是用來製造這個情節設定的工具,骨子裡,羅輯是直面了宇宙的黑暗羅輯後,用生命賭博,給出了這樣的選擇——這也是劉慈欣給出的選擇。

劉慈欣就是這樣,痴迷技術而不滿足於技術,他從「科學至上」和「唯物技術主義」的角度審視人文,再用人文的形式重新詮釋科學。《三體》用一種未來的宇宙觀來看待歷史,也用一種立體的時空觀來看待現在,這是超越時代的眼界。

這種眼界與ThinkPad所倡導的「以思考進化時代」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同時將視野放在了未來和高科技的層面上,是一種「Young Thinking」。

而在這種年輕思維的創造下,代表著ThinkPad最高科技的產品ThinkPad X1隱士也就應運而生。作為一款集顏值與科技於一身的黑科技,其強大的性能,強烈的未來感和高科技體驗助力思考轉化為現實中的奇蹟。

近幾年,《三體》一直都在傳影遊化的消息,但最為靠譜的還是《三體》舞臺劇。此次,ThinkPad與《三體》IP開展燒腦合作,給三體迷呈現出一場科幻視覺盛宴,也正是在ThinkPad X1隱士的黑科技支持下,才有了現場觀眾看到的恢宏的裸眼3D視效,經典的「三日凌空」的場景才會如此逼真的呈現,這款 「黑色智慧」給舞臺創造了無限可能。

據悉,隨著此次合作深入,ThinkPad與《三體》聯合推出了定製電腦A面服務,首次將《三體》原畫運用到電腦外觀上,讓你的電腦極具科幻和科技感。此外,ThinkPad 還提供顯示屏、色域、內存、硬碟等專業配置選擇,配件和服務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自由定製,不妨戳下圖二維碼,了解更多定製信息。

同屬思考的產物,又都代表著未來和高科技,兩者的智慧碰撞十足燒腦,三體迷不妨期待一下,也許下次ThinkPad還將會與《三體》呈現更多意想不到的合作,繼續為你們呈現宏大的三體世界!

相關焦點

  • 三體:同樣被廣播坐標,為什麼對三體的黑暗打擊來得比地球快
    沒有邏輯的小說,就變成一種精神病的妄想,瞎編亂造,無法自圓其說,也就讓人讀不下去。而在《三體》系列小說中,科學元素、人文考慮現已足夠合格了,最要害的便是邏輯自洽。作者劉慈欣用歌者篇來完美填坑、補BUG,實在是最精妙的一筆。歌者篇,敘述的是除了故事的兩個主角--地球和三體以外的別的一個文明。
  • 比爾蓋茨:我一直很想讀《三體》這本書評價很高
    《三體》儼然已經成為現象級的存在,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外的知名度也是越來越高,受到了很多名人的青睞。比如日本遊戲巨匠小島秀夫,就對《三體》鍾愛有加,號稱自己是一口氣讀完的,該書在日本出版是也是大力舉薦。
  • 三體,讀不一樣的人物,有不同的啟發
    仍是……《三體》是人類理性與理性的結合,它是真正上升到了人類賦性,追溯到了人類道德本源的一本小說。小說塑造了許多人物,他們都是在普通崗位上卻幹著不平方事業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人類文明的開展。或許,建立三體組織的葉文潔自身沒有錯,對一個人類文明失望透頂的人,我們怎麼能要求她臣服於人類文明呢?
  • 雷軍和歐巴馬怎麼都愛看《三體》?科幻只是幌子,這才是真正目的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收到這樣一封郵件:「劉先生,讀了你的《三體》,我非常喜歡。你能把你的後續作品寄給我嗎?」籤名是歐巴馬。當時,劉慈欣以為是別人故意惡作劇。畢竟,他是經常收到這樣的郵件,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然而,一段時間後,相關部門甚至出面找劉慈欣協調此事。原來,這真的是歐巴馬給他發了郵件。他為了看這三體居然會親自催促劉慈欣選秀。真是太棒了。
  • 讀《三體》:莫比烏斯環上的兩隻螞蟻
    我沒想到《三體》這麼好看,名下無虛啊!決定先把三本《三體》讀完,再去讀七本《哈利波特》。從科幻到魔幻,雖然都是幻,應該大不同。先書透一下:「三體」是一種外星文明。在這個離地球四光年的星球上,因為三個太陽無規律的起落,三體人經受著恆紀元與亂紀元無序更替,寒冷與高溫一次次毀滅三體文明。
  •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直是三體迷關心的問題,作為中國科幻小說裡程碑作品,小說本身就備受關注。三體電影演員陣容強大,由於後期製作難度和預算增加,不得不往後延遲上映時間。《三體》是中國遊族影業出品的科幻電影,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張翰、唐嫣等主演。
  • 為什麼《三體》中總是女性帶來災難?醒醒,你當大劉寫爽文呢?
    提到《三體》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即使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三體》講述了一個宇宙角落裡的兩個文明(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間發生的故事。它們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卻最終雙雙湮滅於無限的宇宙之中。但最近,有聲音開始質疑《三體》中給人類文明帶來重大危機的為什麼總是女性角色,難道大劉(下同,指劉慈欣)對女性懷有偏見?《三體》的故事以文革時期的中國為起點,飽受時代摧殘的天文學家葉文潔進入軍方的絕密基地,此後意外發現太陽這個天然的「放大器」,於是她利用這一點,讓宇宙聽到了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至此,葉文潔的「復仇」開始了。
  • 梅林的鬍子 | 我讀《三體》
    《三體》在近幾年就像長勢兇猛的野草肆意擴張,其實早在初一的時候,就向同學借閱過,那三本書我記憶很深,書的邊角已經被撫摸的掉了色,但仍被主人細心珍藏,這部科幻三部曲對於一個曾躺在院子裡用普通望遠鏡企圖看見木星和金星的我來說,的確具有非常的吸引力。
  • 三體雲天明:來了,愛了,送了一顆星星走了
    導語:三體雲天明:來了,愛了,送了一顆星星走了給你整個星星你卻讓我腦子上天給你說個童話你讓地球沒了想再給你一個宇宙你一走就是一千八百萬年那麼!這一年是他的人生轉折點,首先是被檢查出患有癌症,這對於一個馬上進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人來講,無異於直接宣判了死刑。而後上天又給他開了一個玩笑,同學胡文因為他的一個點子,成為了億萬富翁,並且送了三百萬給他。他想過將這筆錢留給父親,留給姐姐,但最終還是想到了程心。於是乎,三體史上最浪漫的場景出現了,雲天明買了一顆名字叫做DX3906的恆星匿名送給了程心。
  • 潘石屹:三體我讀了三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
    《三體》斬獲「雨果獎」為中國科幻小說乃至近代文學撞出了一線曙光,應和著時代將文學發展也引進了另一個維度。 這部俘獲普通讀者、科幻和文學愛好者、商賈乃至政要芳心的神作為世人打開摺疊空間,越讀越能扒出些不同尋常的認知來。
  • 為什麼楊振寧看過《三體》後說:我曾經看過《三體》,卻看不下去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當記者提到科幻小說巔峰巨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道:「我曾經看過《三體》,卻我看不下去。眾所周知,《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
  • 《三體》真正讀懂理解之後,終於明白牛頓晚年為什麼篤信神學!
    偉大作為中國本土第一部走向大眾的硬科幻作品,我認為《三體》最讓人佩服和最讓人驚懼的地方其實並不完全在於故事。小說講的故事連萬分之一都不到,《三體》最偉大的地方是其宏大的格局,讓人感覺到透骨冰涼和無盡的困惑。你以為三體在講一個外星人的故事嗎?不,其實《三體》在講一個超越宇宙的輪迴史!
  • 《三體》:劉慈欣最後為何沒有安排程心和雲天明在一起?
    讀過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的朋友,大多對女主程心頗有微詞。程心兩次親手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如果說第一次被選為執劍人,並不完全是她的過錯,那第二次阻止維德開發光速飛船則難辭其咎。但讀完整本《三體》,再細細想來,如此安排其實很合理。理由如下:雲天明並不愛程心。雲天明送程心星星,不代表那就是愛的禮物。
  • 歐巴馬看完《三體2》,發郵件「催更」:快出版《三體3》英文版!
    在這部經典的電影中,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有客串的明星,但是有很多人沒有關注到其中的一個細節,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也在電影中客串出演。雖然鏡頭也是短短的幾秒鐘,但是讓美國的總統客串電影角色這種事情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那麼歐巴馬為什麼會客串這部電影呢?他又和劉慈欣有什麼故事呢?
  • 躲在角落,我們在哪——讀《三體》有感
    (若侵權,則刪)「人類遲遲未能看清宇宙的黑暗森林狀態,並不是由於文明進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識,而是因為人類有愛。」這句話出自《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強調的是對於宇宙,人類只是一個渺小的存在,而我們是否需要睜開眼睛,探望世界。 《三體》,一部超前的科幻小說,將許多人性的考驗與道德的底線與科幻相結合,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人類文明。它講述的是一個來自於外太空的文明——三體文明,將於幾億光年之後侵襲人類文明。
  • 《三體》小說下架!都是它惹的「禍」…
    《三體》憑藉旺盛的生命力,不斷地吸引著新粉絲的加入,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三體》讀者陷入了迷茫期:在線看了一半的書,為什麼就看不了呢?彼時,有讀書平臺作出相關回復稱:《三體》將於19號在所有數字平臺暫時下架,但已購買用戶不影響下載閱讀。   就《三體》電子版此次再度被下架,12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後發現,在豆瓣閱讀、多看閱讀、微信讀書app上,只剩下《三體》的有聲版,而QQ讀書、紅袖app上仍有《三體》電子版讀物。「有聲讀物版權和電子書版權是不同的,需要單獨授權。」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每經記者。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說起國內的科幻小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體》。這部由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這部精彩的科幻小說,不僅僅俘獲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心,甚至被一些商業巨賈所追捧,很多人都覺得,《三體》絕不僅僅是一本科幻小說,越是深讀,越能在其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認知。
  • 歐巴馬為什麼會如此崇拜劉慈欣,《三體》中的話說出真相,很經典
    《三體》是劉慈欣的代表作,主要是由三部組成,除了《三體》還有《黑暗森林》,以及《死神永生》,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中後期,主要描述了地球在宇宙將會是怎樣的走向和人類文明的未來。三部曲涉及到了很多的領域,物理、天文等等都有所涉及,而且深入分析了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但依舊將它歸類於科幻小說,它將我國科幻小說帶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還獲得雨果獎這一殊榮。在《三體》中有很經典的15句話,也可以說作是經典語錄。賦予時光生命,給歲月加注文明。你得無所畏懼就是來自於你的無知。
  • 讀三體後為程心鳴不平,劉慈欣,你殘忍的一點溫度都沒有
    讀完三體,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眼望著窗外,自己也不過是塵埃的一粒,望不到盡頭的宇宙,故事太過殘忍。讀完三體,我心中久久不能忘記第一部《三體》的葉文潔,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的羅輯,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的程心。
  • 「物理學全才」楊振寧:《三體》非常名,我買來看過,但看不下去
    事實也證明,《三體》是如此的有吸引力,《三體》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的粉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其中一位狂熱的「三體迷」。他曾說「讀完《三體》,我才覺得當一個美國總統這樣渺小」。在讀完《三體I》後,親自通過政府給劉慈欣寫郵件,向劉慈欣發電子郵件「催更」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的英文版:那麼,連歐巴馬都如此喜愛的作品,物理學大師楊振寧為何拒絕呢?關於為什麼看不下去,是《三體》,或者說是現代科幻小說描述的內容和現實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