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體後為程心鳴不平,劉慈欣,你殘忍的一點溫度都沒有

2020-12-04 阿爾法雲

讀完三體,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眼望著窗外,自己也不過是塵埃的一粒,望不到盡頭的宇宙,故事太過殘忍。

讀完三體,我心中久久不能忘記第一部《三體》的葉文潔,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的羅輯,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的程心。葉文潔,羅輯雖一生坎坷,但在亂世中尋得了一份精神力量,為此付出一生,堅定不移,至死不悔。唯獨程心讓人心疼,讓人憐,一生仿徨,望著前方,好像迷失了。

葉文潔

妹妹死於武鬥,父親被迫害致死在眼前,母親背叛家庭,改造時被書友陷害,獄中又被惡整,紅岸基地被監視和防備。時過境遷,害死父親的人沒有懺悔,母親沒有懺悔。

她對人類很失望,人類需要洗禮,她沒有了感情,她殺了自己的丈夫,在自己種下的信念中,人類也不過是笑著的惡魔。她選擇了三體,她不相信人類能夠自我拯救。她雖一生悲慘至極,但在年代車轍下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她用一生堅定信仰,至死不渝。

羅輯

一生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一個現實主義,享樂主義者。成為執劍人後,動用社會資源尋找自己理想女友,並育有一女。後參透人生,選擇為人類值守,保護人類不滅種,一生與三體相望互制,內心強大,令三體畏懼。時間流逝,妻女離去,也不曾動搖。

威懾紀元的和平年代,羅輯一生相換,當權力交接,卸下重任,羅輯依然為保留人類文明延續人生。人類沒有感謝他,但他已不在乎,在終將消失的文明前,他選擇了延長文明歲月,並時刻準備為消失的文明留下記憶。

享樂過,迷茫過,堅定了信念,選擇了與地球文明共同消亡,這樣的人生還不完美嗎。

程心

雲天明被她送到了三體世界,只有大腦。當時她不知道雲天明送給她了一顆星星,她也沒愛上這個身患絕症的男人。當得知星星是雲天明給她的臨終禮物,她開始漸漸愛上了他。她被推到風口當執劍人,那不是她,那是人類意識形態選中了她,人類犯下錯誤,程心背著,人類卻未曾感謝。

人類和三體的戰爭都是失敗者,三體逃向了遠方,當人類迷茫時,雲天明帶來了希望,他只見了程心,他講了三個故事,故事裡隱喻著拯救地球文明,人類似乎看到了希望。雲天明只有三個故事嗎?三個故事只是為了人類嗎?雲天明有講不完的故事想講給程心聽,他的故事也在告訴程心他愛她。程心知道,她知道她不只是她自己,她背後背著人類文明,她知道這一生,這可能是最後的相見,這是人類和三體最後的訣別,也是他和她最後的約會。

程心似乎沒有完成任務,她帶著延續人類文明的任務離開了地球,造化弄人,光年之外,她聽到了雲天明的聲音,只有聲音。人類最美好的愛情,在宇宙中也許不值一提,但在人類中那是多麼美好美妙的章節啊!可這僅有的美好,也消失了。

劉慈欣,你太過於殘忍,冰冷。作為讀者難以接受,程心這一世太過痛苦,宇宙紀元的悲劇人物,靜靜的看著窗外,心中感慨,現實也不過如此吧,誰又能活在童話世界裡呢!

相關焦點

  • 看過《三體》後為程心鳴不平,劉慈欣你真的殘忍的一點溫度沒有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三體》吧,這本書一共有三部,被稱為是科幻文學作品的巔峰之作。於是我也十分好奇地買來並讀完了它,讀完以後我的內心十分的不平靜,眼看著窗外,感嘆自己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在這個望不到盡頭的宇宙當中,發生了太多殘忍的故事。
  • 《三體》:凌晨一點至五點,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
    《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尤其深刻。」莫言說:「劉慈欣的小說,有非常深厚的修養和準備。他利用深厚的科學知識作為想像力的基礎,把人間的生活、想像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趣味。」扎克伯格說:「我只有點滴時間閱讀,得讀快一點,趕在年底讀完它。」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說起國內的科幻小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體》。這部由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這部精彩的科幻小說,不僅僅俘獲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心,甚至被一些商業巨賈所追捧,很多人都覺得,《三體》絕不僅僅是一本科幻小說,越是深讀,越能在其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認知。
  • 潘石屹:三體我讀了三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
    《三體》斬獲「雨果獎」為中國科幻小說乃至近代文學撞出了一線曙光,應和著時代將文學發展也引進了另一個維度。 這部俘獲普通讀者、科幻和文學愛好者、商賈乃至政要芳心的神作為世人打開摺疊空間,越讀越能扒出些不同尋常的認知來。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劉慈欣本人,乍一看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低調不張揚,甚至有一點靦腆,問他一些生活的問題,他的回答總是略顯拘謹。但是他又處處流露出智慧與幽默。劉慈欣在倫敦接受《歐洲時報》獨家專訪,記者問他:「你有想過自己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如果真得了,你會拒絕嗎?」
  • 《三體》:劉慈欣最後為何沒有安排程心和雲天明在一起?
    讀過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的朋友,大多對女主程心頗有微詞。程心兩次親手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如果說第一次被選為執劍人,並不完全是她的過錯,那第二次阻止維德開發光速飛船則難辭其咎。我一路讀來,曾相當確定程心跑出太陽系後,會和雲天明一起延續人類文明。但到了《三體》最後,大劉卻做出出人意料的安排,莫名插進來一個關一帆,最後和程心在一起的,正是這個出場不到十分鐘的人物。這似乎有點無法理解,前面鋪墊了這麼多,到了結局給拆散了,沒道理啊!確定不是浪費大家感情?
  • 為什麼年輕人都愛讀三體
    雖然我們不是主角,但面對這種違背日常經驗,卻顯然有可能性的情況,我們會感受到巨大的阻力,會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的處境——所以許多讀者都喜歡提問:「假如你是葉文潔/雲天明/羅輯/小說裡的某人物,你會怎麼辦?」
  • 繼《三體》後時隔八年,劉慈欣新作重磅首發!
    甚至,歐巴馬還親自給劉慈欣寫了郵件進行「催稿」,但據說劉慈欣把歐巴馬的郵件當作垃圾郵件刪………刪了!  不只是歐巴馬,Fc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都被劉慈欣的文筆徵服!扎克伯格:「我的下一本年度之書是劉慈欣的《三體》。」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據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田薇對卡梅隆的採訪報導,卡梅隆自稱讀了兩遍《三體》還說介紹給了好萊塢的其他人。卡梅隆《阿凡達》「我國的科幻片熱撲面而來。我剛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聊了聊,正在討論和我國協作的可能性;「劉慈欣的三體我讀了兩遍,花了不少時刻,但很喜歡。
  • 劉慈欣談《三體》:和《星際穿越》二者有相通
    科幻迷們對《三體》情節認可和喜愛,但劉慈欣並沒有從個人創作的角度自譽,而是向記者介紹了《三體》的出版和推廣團隊為其成功打開海外市場所做出的努力。   「從最早將《三體》連載刊登的《科幻世界》雜誌,到仔細篩選美國合作夥伴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再到出版了《三體》英文版,並將其帶入英語世界的美國託爾出版社,每一個團隊都很敬業和專業,為《三體》的國際化推廣不遺餘力。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
  • 終於拍出了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具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漂泊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但是《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絕望。可此時另一部依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要說中國科幻第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出版14年,被翻譯成 16 個語種,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歐巴馬評價《三體》太有想像力,背景宏大,非常有趣。
  • 劉慈欣訪談錄(上):《三體》創作與修改秘聞
    李召:朱諾號(Juno,羅馬神話天神朱庇特Jupiter的妻子,木星英文就是Jupiter,朱庇特施展法力用雲霧遮住自己,但是朱諾卻能看透這些雲霧,所以探測器命名為Juno)於2011年8月5日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在歷經五年、長達28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後,於2016年7月4日(美國獨立240周年紀念日)進入繞木星軌道。
  • 國人拍不了的《三體》,卡梅隆想拍,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為什麼?
    雖然在很多人心裡仍然不及好萊塢的大製作,但震撼的畫面和大幅度提升的製作水平,還是讓很多人為之稱讚。《流浪地球》其實是劉慈欣在2008年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說。眾所周知,劉慈欣最有名的不是《流浪地球》,而是《三體》。《流浪地球》撐起了科幻電影的市場,那如果《三體》拍出豈不是要封神?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但作為劉慈欣這類科幻作家而言,地球文明只是他小說裡一道不起眼的星光,億萬年遵循固定的運行規律,默守在浩瀚的宇宙深空。 科幻的工具是想像,本質則是超越。無論作者是誰,身居何方,什麼職業,不僅要超越作者自身的視野局限,更要超越人類現實的羈絆,將想像的觸角延伸至宇宙深處,構築起四面八荒的時空故事。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做到了。
  • 魯豫:你是北京人還是山西人?《三體》劉慈欣詼諧的回答
    點擊「關注」,這裡有很多暖心故事和固體乾貨,祝你好運,枕頭邊有書,打你!文一笑了01說到劉慈欣,你一定會會想到《三體》。市場上流傳著劉慈欣的傳說,無論是關於《三體》的有趣故事,還是他的個人興趣、家庭背景等,都擺在公眾面前。這是劉慈欣的問題。然而有許多人是受歡迎的,為了宣傳《三體》,他能躲在幕後默默地寫小說嗎?以前是,但現在很難了。
  •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你們都看懂了多少?
    劉慈欣,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曾經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隨著他的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成功拍攝上映,成為了中國科幻題材電影的制高點。劉慈欣用他那天馬行空又科學嚴謹的想像力,融合了中國傳統文人悲天憫人的道德情懷。讓該作品散發出「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藝術魅力。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 文科生與理科生較量:高曉松聊《三體》,遭劉慈欣「打臉」
    《三體》的成功也為劉慈欣提高李明啟,很多人認為劉慈欣一個人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劉慈欣還被授予「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稱號。劉慈欣回答說:「不,即使是在這《三體》中,我對人類的結局也非常樂觀。只要仔細看,大家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結局。關於人的第二個問題,高曉松說:「看你的作品,發現人是如此的愚蠢,總是好了傷疤忘記了疼痛。」劉慈欣回答說,「說這話的人可能只看過《三體》。」高曉松無奈地承認,他確實是只見了劉慈欣的《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