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的科學家失蹤事件不多。而最為人所知是關於彭加木在羅布泊的失蹤事件。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考察隊在庫木庫都克附近紮營。此時,能夠用的物質所剩無幾。隊長彭加木獨自外出找水,不幸失蹤。失蹤前只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往東去找水井」。在得知消息後,累計4次派出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地尋找,卻依舊沒有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彭加木紀念碑
繼彭加木失蹤之後,我國還有另一位科學家也是離奇失蹤。國家整整花費27年去尋找他,卻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陳彪院士於1923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是福建福州人。為我國天文學家,同時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在1947年8月到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擔任助理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2年至198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臺長。其主要研究領域是太陽觀測儀器的設計製作、太陽活動周期、太陽對流層結構等方面,同時致力於推進建立中國太陽觀測網、組織太陽活動峰年全國觀測、推動太陽物理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等。
陳彪院士
而他也是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中三位科學院院士之中的一位。另外兩位分別為熊大閏院士和常進院士。1993年11月10日上午6點半左右,已經70多歲的陳彪院士受邀前去南京大學的天文系參加研究會議。從南京市北京東路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出發。在平時騎車十幾分鐘就會到達,然而在這天到了上午九點時,參加會議的人都到齊了,陳老還是沒有到達。於是會議的主持撥通了陳院士家裡的電話,結果電話給出的答覆是,陳院士早已出發了。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人們開始以為陳彪院士路上有事耽擱了。結果到了10點,卻依舊沒有陳老的消息。加上陳彪院士已經70歲高齡,人們可是意識到了問題。於是在陳院士的必經之路上尋找,卻依舊沒有見到陳院士的身影。
90年代初的南京
隨後南京警方也加入了尋找的隊伍,依舊沒有任何頭緒。在經過數日的尋找無果後,警方卻依舊沒有任何線索。於是整個搜救的範圍擴大到了整個南京,他們擔心陳老已經可能遭遇不測,便把所有的河道和水域都進行搜查,甚至連玄武湖也都被撒下了漁網,然而陳老就像是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不再有任何消息。但是國家對於陳彪院士的搜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至今已經尋找了27年。
玄武湖
關於陳彪院士失蹤以後,有人認為陳老是在去會議的途中遭遇了車禍,最後趁著清晨,進行了拋屍。也有人認為陳老應該是去參加重大項目研究了,因此不能公開。可是也不至於至今沒有消息。雖然陳彪院士已經失蹤很久了,但他為我國太陽物理事業不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