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在道觀中看到道教信徒在朝拜三清的時候,以拱手禮在前進行朝拜三清及諸神,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拱手禮到底應該怎麼做,以及拱手禮的前後次序。
道觀朝拜與佛寺不同,在佛寺中最為常見的是又手合十,但是在道觀中,都以拱手禮為主,即使是見道長也是拱手禮相問。而有進行朝拜時,當以左手壓住右手,並且以右手握住左手大食指進行朝拜。
那麼為什麼拱手禮要左手在上,而手在下呢?這一點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在古代通常以左為尊,除了少數幾個朝代以右為尊。
在道教看來,右手是殺身之手,不宜放在上面,這樣是對神靈的不敬,而左手主吉,左手主兇。在《道德經》第三十一章中,老子也曾這樣說道: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左。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右為兇,左為吉,故而在道教中朝拜三清及眾神的時候,都以左手為尊,畢竟對於神靈來說,吉事為最大,而且雙手互握,以象徵陰陽,正好應證了道家所認為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陽的哲學理念。
同時,需要了解的是,我們在進入殿內的時候,都要以左進右出為序,這是為了表示對供奉神靈的尊重。
還有一點與拜佛不同的是,道教中講究以長者為尊,一定要先從三清開始跪拜,而不是同佛教一般,從進門一路拜到如來,這一點與佛教是相反的。
因為對於道教來說,三清是道的化身,也是萬物的源起,同時也象徵著道無名、無形的存在。而如果從下向上拜走,那就是對三清不尊敬。
而這一點與我國傳統文化相契合,在古代社會中,都是以長者為尊,就如在一個家庭中,除了族長,其它無論何事,都需要長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