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移民管理局春節繼續為中國公民在境外遇到突發事件提供應急服務

2020-12-04 環京津網

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23日從國家移民管理局了解到,春節期間,全國移民管理系統將繼續為中國公民在境外遇到突發事件提供出入境應急服務。

如中國公民在境外遭遇突發事件,親屬、朋友需要出境協助處理的,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將為其提供緊急辦理護照、協助辦理籤證等服務,各口岸邊檢機關將提供相應出入境通關便利。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國移民管理系統共協助處置中國公民境外突發事件352起,其中以旅遊發生交通事故情況居多。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高語陽

編輯/楊羽

校對/葛冬春

相關焦點

  • 我市全面實施國家移民管理局便利措施
    東北網雙鴨山9月6訊(記者 張蓉松)近日,記者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獲悉,9月1日起,我市全面實施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5項移民和出入境便利措施。  5項便利措施包括:內地居民可在全國範圍內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內地居民可在全國範圍內異地辦理往來港澳臺團隊旅遊籤注、內地居民辦理出入境證件籤發時限全部縮短到7個工作日、為有應急需求的外籍人員提供便利、實行國際航行船舶網上申報邊檢手續。
  • 中國地質大學發布海上突發事件應急信息服務平臺
    日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學院牟林教授團隊基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上搜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所研發的「海上突發事件應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於展會發布。牟林教授介紹,「海上突發事件應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採用「監測感知預警→海洋環境高精模型→溢油搜救高效模擬→大數據智能預警預測系統」的創新研發鏈條,突破了海上溢油及搜救預警預測關鍵技術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較大、一般突發事件分別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應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由省人民政府組織應對(其中,涉及跨省級行政區域的,或超出省人民政府應對能力的重大突發事件,以及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報請國務院及國家相關部門提供支援或組織應對)。
  •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突發環境事件國家應急救援隊伍由各相關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組成。環保總局應急救援隊伍由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核安全中心組成。    2.2 綜合協調機構    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負責協調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
  • 察右後旗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2依據以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和《烏蘭察布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為依據,針對我旗突發公共事件特點,按照旗人民政府各部門職責劃分,依法實施。2.5.22旗氣象局:負責發布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為防災、抗災、救災提供服務;組織對重大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鑑定工作。2.5.23旗信訪局:負責群體性上訪事件應急工作。
  •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防範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訓,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 2020年 第1期 | 專題前言:突發事件應急情報分析
    大數據環境下,應急管理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需要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建設中,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指導下,努力將我國建設成為既能有效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又能在事件發生時及時響應、事後迅速恢復的強韌性國家。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紹興...
    (25)市氣象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氣象保障服務,提供事件現場風向、風速、溫度、氣壓、溼度、雨量等實時氣象探測數據和事件現場應急區域及周邊可能造成影響區域的短臨、短期天氣預報;分析氣象條件對現場汙染擴散等突發環境事件的影響;適時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配合做好突發環境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工作。
  •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
    3.10 擴大響應3.10.1 當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已十分嚴重,超出本市處置能力,需要國家或其他省、區、市提供支持和援助時,根據市委決定,由市人民政府將情況上報國務院,請求協調有關方面參與事件處置工作。國家層面啟動應急響應、實施組織指揮後,本市各方面應急力量接受國家層面統一指揮,並按照部署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
    1.4 預案體系 省政府將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納入全省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本預案為省政府專項應急預案,下級政府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要與本預案相銜接。 (27)省通信管理局負責協調通信運營企業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提供通信保障。 (28)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應急物資與人員的輸送工作。 本預案未列出的其他部門和單位應根據省指揮部的指令,按照本部門、本單位職責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依法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工作。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為國家間有效解決進出口藥品質量安全問題提供了成功範例。第十二,食品藥品監管系統集中教育取得重要成效,黨風廉政建設明顯加強。充分調動全社會各界參與藥品標準工作的積極性,探索建立以藥品生產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參與的藥品標準修訂工作機制。加強社會監管,暢通反映意見的渠道,維護藥品標準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堅持科研為標準服務,標準為監管服務,監管為人民服務。
  • 春節期間快遞停運?國家郵政局闢謠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近日,國家郵政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的文章指出,經核實,近期流傳的「春節期間快遞停運」網絡消息均是假消息!國家郵政局指出,目前,郵政、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主要寄遞企業尚未公布春節期間具體服務安排,但均表示不會停運。
  • 有中國公民受傷……
    截至北京時間10日下午,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發布聲明,確認2名中國公民在懷特島火山噴發事件中受傷。在非洲,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剛果(金)維龍加國家公園內的尼拉貢戈火山遊客人數在兩年內激增了92%。 在美國,根據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一份報告估計,自2008年以來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的遊客人數增加了58%。 在歐洲,冰島遊客量在2010年到2017年增長超過4倍,其中主要吸引力之一就是境內的活火山。
  • 市生態環境局寶安管理局首創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比武競賽和...
    11月23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寶安管理局開展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應急演練比武競賽和應急演練,全面檢驗基層執法人員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實操能力,提升生態環境處置隊伍規範化、專業化水平。
  • 紐西蘭懷特島火山噴發 2名中國公民嚴重燒傷
    懷特島火山噴發後,我駐紐西蘭使館第一時間啟動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吳璽:12月9日懷特島火山噴發時,新方確認共有47人在島上觀光。得悉火山噴發的情況後,中國駐紐西蘭使館第一時間向新方了解是否有中國公民涉及其中。根據紐西蘭方面警方發布的消息稱,有兩名中國公民在火山噴發時位於島上。紐西蘭外交貿易部向中國使館確認,有一名中國公民受傷,另外一名中國公民也已被找到,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知悉後,我們的官員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探望並了解情況。兩名中國公民燒傷較嚴重,其中一人已清醒,另外一人還處於昏迷狀態。
  • 嶽西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草案試行)-應急預案-嶽西縣醫療...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以及《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安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預案。
  • 嶽陽縣鐵山水庫地表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的通知(湘環發〔2013〕20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自2015-6-5起實施;嶽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嶽陽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嶽政辦發〔2013〕24號);《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水利部應對重大突發水汙染事件應急預案》。
  • 淺議德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模式
    該系統包含「疾病預警和通報系統」「行政組織參與系統」「應急醫療系統」「社會組織與公民參與系統」「歐盟與國際合作系統」等若干子系統。這些子系統之間環環相扣共同組成了一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整體系統,並能夠讓有關治理活動獲得較好的效果。  「疾病預警和通報系統」是啟動「災害控制與管理系統」的「開關」。
  • 《湘潭市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出爐
    為有效預防和應對我市境內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最大程度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管道設施安全運行。 市應急管理局負責綜合協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指導市內各級主管管道保護工作部門對全市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根據事件的響應級別,組織或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市公安局負責組織實施人員疏散和事故現場警戒;實施事故現場區域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管理;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 中國氣象局積極推進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建設
    11月10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組織召開《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提升工程(一期)—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氣象局專項初步設計》(以下簡稱《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加強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