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經典搞笑「中式英語」,勝過你在德雲社聽郭德綱說一年相聲

2021-01-10 出欄

前些天跟一老外一起吃飯,因為翻譯不在,領導又是學俄語的,關鍵時刻咱得頂上去啊,於是熱情好客的整了幾句類似「你想drink紅tea啊,還是綠tea」、「翻譯not zai,head very sorry」的客套話。

可嘆那傻老外愣是聽不懂英語,還好意思說是從美國來的,真是白長了一雙藍汪汪的大眼睛。

後來看看在英語層面實在沒辦法交流,抱著一線生機問了句「Can you speak chinese」?

這回老外聽懂了,齜牙一樂,乾淨利索的回了我一個字——「NO」。

這下好了,You「no speak」中文,咱「no speak」你聽得懂的英語,可又「狹路相逢」,那就只好笑迎天下客了。

幾個人就那麼傻坐著,偶爾目光交集,皆彬彬有禮的咧嘴一笑。

玩笑歸玩笑,話說回來,從中學到大學,學了十年的英語,想跟老外扯兩句都費勁,絕對是教育方式不對頭。

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沒那麼嚴重了,學生們的口語能力要比過去強得多,在外語方面能跟八國聯軍對罵的不在少數,而且,「中式英語」還影響了世界,搭起了兩國人民友好的橋梁。

英國《衛報》曾發文稱,以「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How are you」(怎麼是你?)、「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為代表的中式英語在網絡上吸引了大批狂熱的追隨者,甚至有人專門研究這種語言現象。

有數據稱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郭德綱在相聲《你要折騰》中說的「小心的滑」,真不是瞎編的,這樣的牌子滿大街都是。

「到底要不要中式英語」的網絡辯論一直存在,那種一本正經的「漢譯英」,比如某超市「乾貨」區那個生猛無比的「fuck goods」、"a time sex" (一次性)一樣,這種東西絕對應該消滅。

還有那些不知道什麼貨整出來的,太丟人現的招牌,不但該清理。相關部門還該整個標準的翻譯出來,別再讓一些膽大皮厚的任意禍害了。

至於就圖個開心鬧著玩的那種,就是《衛報》所說「其實錯得韻味十足」的那種。

德國人奧利弗·瑞克是中式英語的堅定擁躉,他稱中式英語為「英語字典和中國語法邂逅的美妙結晶」。

瑞克堅稱自己對中式英語的興趣是出於「喜歡而非嘲笑」,其實大多數網民也都這態度。在上海讀書的美籍華裔留學生愛德華告訴記者,一旦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礎,就會覺得中式英語很有趣。比如說「Know is know,no know is no know」(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像「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做為一個諺語已經被吸納進英語體系,在哈利波特電影中我們就曾聽到過。據說這是最早的一批中式英語之一,至少在二戰以前就開始流行,因為時代久遠,以致不少人認為這就是原本的英語用法。

「long time no see」這種語言方式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相信類似的「You give me stop」(你給我站住)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廣大的美國人民掛在嘴邊。

說得這麼熱鬧,再看幾個例子,大家可以先猜猜它們在中文裡是什麼意思。

先來看幾個成語,比如「Open the door see mountain」、「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horse horse tiger tiger」、「five flowers eight doors」。

這幾個比較直接,翻譯成漢語分別是「開門見山」、「人山人海」、「馬馬虎虎」、「五花八門」。

再來看幾個大家在生活中常說的「俗語」,比如

「If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die light light」

「If you still no three no four,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we two who and who a」

「you girl find hit?」

前五個翻譯成漢語分別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死光光」、「如果你再不三不四,我就給你點顏色看看」和「咱倆誰跟誰啊」。

第五個是個京味兒方言版的:你丫找揍呢?

猜到的算你丫狠。

在網絡時代想消滅中式英語,一句話——「no door」(沒門)!

還有一批,大家自個兒看看能明白多少。

No wind, no waves.

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

You ask me,me ask who?

As far as you go to die.

Go past, no mistake past.

you give me come back.

let me see see.

Bus Stop Jin Mouth.

Take Iron Coffee.

Go and look!

colour wolf.

atch sister.

Old Dry Mother.

I give you face, you don’t want face.

you have two down son.

five flowers eight doors.

Have one leg with somebody.

You are too two.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you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

Where cool where you stay!

you try try see!

No zuo no die.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德雲社相聲專場完整版免費聽
    喜馬拉雅為你來德雲社相聲專場完整版免費聽,每天都有數千位聲音用戶每天發布數千條聲音,只在喜馬拉雅,你才能聽到最新的好聲音哦,億萬人的隨身聽,隨水隨地聽你想聽,睡前聽安眠曲有助睡眠,下班聽有助於解悶,快來下載吧。
  • 粉絲神坑,2020年,我們再也聽不到免費的德雲社相聲了
    德雲社的新年開箱也不例外。想要聽德雲社的相聲現場,估計最近是得往後等等了。大家想要聽相聲,也只能在家裡憋著看視頻了。但是呢,最近德雲社的視頻被優酷維權,全網下架。粉絲們拍的相聲現場,不管是幾分鐘的段子還是幾小時的全場,一律都看不了,資源全給清了。想聽相聲,你要不就去德雲社的現場,要不就去買優酷的會員。除了這兩條路,別的地方都不能看。
  • 合發全球「皇家贊禮號遊輪」,邊旅行邊聽德雲社說相聲
    德雲社作為中國相聲界的「扛把子」,近年來一直深受觀眾的喜愛。說到德雲社不得不提到兩個人,那就是郭德綱和于謙。兩個人的相聲起源於茶館,一枝獨秀,使得相聲風靡京師,乃至傳遍全國。
  • 郭德綱改口稱揮螢光棒聽相聲屬於復古,陷「雙標」質疑,你怎麼看
    更多的是年輕的觀眾,也就是所謂的德雲女孩,她們更多的是被相聲演員的顏值及舉手投足間的帥氣所吸引,進而開始關注和喜歡相聲。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的觀眾走進小劇場,面對市場環境的改變,佔據相聲界半壁江山的德雲社,從不避諱加速流量化,也從未隱藏自己的野心。年初封箱之後,嶽雲鵬、郭麒麟、秦霄賢等相聲藝人就開始活躍於各大綜藝之中,德雲社儼然成了輸出綜藝「流量」的新工廠。
  • 郭麒麟任秦陵推薦官,郭德綱三字轉發,勾起德雲社鐵粉的塵封記憶
    首先,郭德綱能轉發郭麒麟擔任秦俑首席推薦官,說明了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支持,同時他也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兒子郭麒麟打CALL,真可謂父愛如山。同時,這「兵馬俑」三個字又勾起了不少德雲社老粉絲的回憶。眾所周知,郭德綱在十幾年前曾創作了不少優秀的相聲作品,也正是那個時候德雲社以及郭德綱、于謙的名頭開始逐漸打響。郭德綱的相聲作品中,以「我」字系列,「你」字系列最為著名,而郭德綱的相聲代表作品《我要幸福》中就有關於兵馬俑的段子。
  • 郭德綱《大話劉羅鍋》土豆網首發 100回單口相聲免費觀看
    而郭德綱作為草根笑星的代表,同樣也具備了這許多品質。8月20日,由郭德綱講述的100集長篇評書《大話劉羅鍋》將在土豆網進行首發,為網民全新演繹一個充滿智慧,詼諧搞笑的劉羅鍋。 (Logo: http://www.prnasia.com/sa/200804181530.jpg ) 《大話劉羅鍋》名義上是評書,但實際上也可以看做是郭德剛說的最長的長篇單口相聲,全部共有100回。主要講的是劉墉劉羅鍋從小到大的事情,裡面可以聽到許多郭德綱其他相聲裡的段子,讓觀眾們可以通過這一部評書聽到更多的段子。
  • 託卡馬克之冠:比起訓斥壺嘴對人沒規矩,郭德綱更應破除相聲行當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託卡馬克之冠】近來德雲社因一茶壺再惹爭議。在一團綜裡,德雲社弟子秦霄賢倒完茶後,將壺嘴對著師父郭德綱,為此遭郭德綱「訓斥」沒規矩。抱歉,不行,整個相聲行業從成形的第一天起就具有深厚的江湖色彩,它受到江湖規矩的重重製約,你要是破門立戶單幹,那迎來的將會是全行業的排擠和圍攻。這事實上相當於你事業生涯的終結,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得有個登天的梯子。舊社會相聲行當以街頭賣藝作為主要表演形式,也導致這一行業收入不穩定,工作環境較為簡陋,相聲藝人往往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 郭德綱曬加勒比海洋贊禮號德雲社首次巡演,座無虛席圓滿成功
    郭德綱曬加勒比海洋贊禮號德雲社首次巡演,座無虛席圓滿成功2004年開始成立德雲社,其間經歷了不少的波折,據小編了解 ,中間不但出現人員的流失,郭德綱更因為說相聲無以支撐開支,所以去做主持人,編劇來維持所有的支出,從一文不名,到今天大獲成功,德雲社的今天來之不易
  • 德雲社的方仲永,郭德綱挽救不了,閆雲達從巨人肩膀跌落!
    德雲社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根據有沒有養過狗確定徒弟在德雲社的地位。嶽雲鵬還經常在相聲中提到,並以此為榮,因為當時是在龐各莊養狗,所以嶽雲鵬一直說自己龐各莊大學畢業。以有沒有養過狗來定地位,其實就是因為郭德綱重感情,不忘曾經在困難時就跟隨自己的人。
  • 郭德綱的愛徒欒雲平兒徒燒餅和寵徒嶽雲鵬原來都是這樣進德雲社的
    說到國內目前最大的相聲團體,無疑就是德雲社了,據郭德綱說目前有400多相聲藝人。而郭德綱和老搭檔于謙也絕對是這個團體靈魂人物。這不,,德雲社新團綜《德雲鬥笑社》正在如火如荼的錄製中,兩人也領頭參與其中。
  • 郭德綱父親:相聲這行不但難幹,而且危險;郭德綱都經歷了些什麼
    郭德綱的父親曾經在早期的採訪中說過一句讓人非常震驚的話:相聲這行江湖氣很重,不但難幹,而且危險,如果幹了,以後就不要後悔。郭德綱早期的時候嫉惡如仇,在臺上把同行罵的很狠,「同行才是赤裸裸的冤家」,尤其是那句「說相聲盼著死同行」,這得恨到什麼程度才能說出盼著同行死這樣的話,而且是在公開的相聲舞臺上,郭德綱肯定這些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實在是太多了,才會說出這麼狠毒的話。
  • 德雲社人才多的是,為什麼就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孫越搭檔最好
    所以幾百年來,大家對兩個人的相聲都是喜聞樂見的。特別是德雲社這幾年火起來之後,郭德綱和于謙確實是德雲社的臺柱子。他們兩人合作13年來,上百段的段子都是被相聲迷們津津樂道的。    于謙雖然只是負責捧哏,但總能那麼的神來之筆,甚至可以說郭德綱相聲百分之六十的笑點都歸功於他。之前郭德綱也曾感慨,好的捧哏比找老婆難多了。
  • 「公式相聲」李宏燁:投靠姜昆叫板郭德綱,為證能力開相聲專場
    「公式相聲」李宏燁:投靠姜昆叫板郭德綱,為證能力開相聲專場他創立了獨樹一幟的公式相聲,憑藉這一成果,公然暗諷郭德綱「沒文化」,他想憑一己之力打破傳統相聲,但為了生存,還是選擇和姜昆抱團取暖,他就是新語相聲俱樂部的創始人李宏燁。
  • 孫越還真的養過大象,加入德雲社不在乎錢,只對郭德綱提一個要求
    提到德雲社這個相聲團體,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今天要聊的就是嶽雲鵬的搭檔孫越,兩人目前不管在相聲圈還是娛樂圈,都有著很高的名氣,大家也都知道在早年相聲的發展並不及現在,很多相聲演員堅持傳統藝術,也只是為了養家餬口,曾經的歲月就是如此,當時喜歡相聲這門藝術的觀眾並不多。
  • 德雲社明年全面布局影視,粉絲吐槽:只要郭德綱別插手就能成功!
    如今的演出市場可謂是一片蕭條,就連德雲社這樣的演出巨頭都不能倖免,演出的數量連去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德雲社要是還抓著商演這一條路,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郭德綱在這兩天籌備德雲社相聲春晚,開記者發布會的時候宣布,德雲社明年要全面布局影視了。
  • 語言趣談:那些經典的搞笑中式英語,有沒有你見過的?
    這句話聽起來還蠻想一句詩的,挺押韻。實際上也非常霸氣,「要錢沒有,要命一條」。4. You roll as far as you can. 「有多遠滾多遠」,雖然「中式」,但是至少還是掌握了"as ... as ... "句式。
  • 德雲社另類排名:一人身高輩分雙奪冠,郭德綱得仰起頭來叫師叔
    後來來拜師的人實在太多了,郭德綱就在張文順老先生的幫助下,確定了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科弟子。這8個字,只分前後順序,都是郭德綱的學生。雲滿收鶴,鶴滿收九,這麼一科一科排下來的。仔細算下來,如果德雲社是一個學校,這8個字就是8個年級,下面的得管上面的叫師哥。但德雲社裡除了郭德綱的學生,還有前來投奔郭德綱的藝人。
  • 郭德綱曹雲金師徒互撕:揭開三段相聲界的黑歷史
    你說你要給留下的人一個交代,你這不是交代,是恐嚇,你要告訴他們:「你們要敢離開,也是這個結果,我可以輕易操縱輿論,讓你們敗名裂、不得翻身、萬劫不復。」……你說你要奪回「雲」字,抱歉,雲不是你的,是德雲社創始人張文順先生給的。是張先生,把雲字給了我。我會一直用下去。對此,有人批曹雲金陰陽怪氣,矯揉造作,忘恩負義。也有人指郭德綱太膨脹,江湖氣太重,真以為自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了。
  • 秦霄賢正式拜師郭德綱,從此是徒也是兒,郭德綱囑託繼續加油
    德雲社當前最火的相聲演員當屬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人,他們幾乎是當前德雲社的臺柱子,基本上承擔了大部門的公司營收任務。作為後輩的演員中還沒有能獨當一面的演員,但是在「霄」字輩裡有個叫秦霄賢的近幾年非常受歡迎,喜歡他的粉絲很多,甚至有人稱他為德雲社第二個張雲雷。
  • 有緣終須見,孫越與郭德綱用了十年時間,從相遇,相識,到相知
    他們的相聲隨便聽,不要錢,郭德綱就經常進去聽相聲,在聽的過程中,別人都笑,就他不笑,去了幾次後,就引起了孫越他們的注意。他們中就有人找郭德綱聊了聊,一聊天才知道都是說相聲的。大家都年輕氣盛,彼此不服氣,就讓郭德綱也上臺去說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