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院2014級本科生許力文以第一作者在環境領域國際頂級學術...

2020-11-28 人大新聞網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2014級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許力文在環境學院常化振副教授的指導下,與清華大學王馳中博士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領域國際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環境科學與技術,簡稱ES&T)發表論文,環境學院常化振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為第一作者單位。該論文題為《New Insight into SO2 poisoning and Regeneration of CeO2-WO3/TiO2 and V2O5-WO3/TiO2 Catalysts for Low-temperature NH3-SCR》,是環境學院大氣汙染控制與環境催化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灰霾和近地面臭氧等大氣汙染問題的重要前體物,它們主要來自於電廠、工業鍋爐等各種行業煙氣,以及汽車尾氣排放。隨著我國全面進行NOx控制,高效NOx淨化技術需求迫切。低溫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Low-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簡稱LT-SCR))是近年來NOx控制領域研究熱點。然而,我國燃煤硫含量高,煙氣條件複雜多變,LT-SCR催化劑低溫易中毒成為限制該技術推廣應用的瓶頸。目前為止,不同SCR催化劑低溫硫中毒機理還不清晰。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解析SCR催化劑低溫硫中毒機理,研製具有良好抗硫中毒性能的催化劑是LT-SCR技術能否成功應用的關鍵。

針對這一世界級難題,該研究團隊選取應用最為廣泛的商用釩基催化劑,研究了低溫原位硫中毒對其活性的影響,並與近年來研究較多的稀土鈰基催化劑進行了全面深入對比研究。通過多種原位表徵手段對硫中毒前後催化劑物化性能進行了表徵,揭示了兩類催化劑低溫硫中毒機理。同時,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簡便易行的催化劑熱再生方法,使得中毒後的釩基催化劑活性得以完全恢復。該方法為低溫SCR技術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從提出想法到論文接收歷時約兩年時間。許力文同學從大二進入課題組,在常化振老師指導下開展該課題研究工作。研究初期,由於經驗不足經歷了多次失敗,他克服課程壓力大、儀器信號報錯等多重障礙,發現兩類催化劑中毒後活性差別很大,但無法解釋其中原因。後來常化振邀請王馳中一起加入研究小組,堅持每周定期匯報討論。大家犧牲周末及節假日連續在實驗室開展研究,尋找合適手段表徵中間產物,最終獲得重大突破。該論文得到同行高度評價,審稿專家認為,該論文系統全面地研究了SCR催化劑低溫硫中毒過程,清晰揭示了硫酸氫銨形成是導致釩基催化劑中毒的主要原因,研究結論完全令人信服。研究成果對SCR催化劑硫中毒和再生非常有意義。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是國際公認的環境領域頂級期刊,是環境、生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期刊之一。在學校最新版學術期刊目錄中,該期刊被定級為A+最高級別。它的最新SCI影響因子達6.198,幾年來中科院SCI期刊分區一直將該期刊列為環境科學與生態學1區期刊。該期刊報導環境領域最新的國際一流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在南科大,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參與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學習,提升基礎科研能力及相關技能。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交大密西根學院本科生摘取2019年度ACM科研競賽全球桂冠
    近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以下簡稱ACM)2019年度學生科研競賽總決賽(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Grand Finals)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大四學生周壯壯憑藉參賽論文《DALS: Delay-driven Approximate
  •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出爐!
    學校組織開展了「學術之星」評選活動一批優秀青年脫穎而出其中十位優秀同濟人榮獲本科生「學術之星」稱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學霸的世界1吳祺琳「從圖紙走向土壤從紅樓走向世界締造城市的明天」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2017級本科生
  •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時間:2020年04月14日    編輯:林丹虹    來源:生化學院     瀏覽次數:次 近日,學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16級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發表JCR一區(JCR一區指該學科所有期刊上一年度影響因子排列前
  • 信息學院李曉明-楊仝課題組發表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的首篇...
    這是北京大學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在該會議的首篇論文。楊仝為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信息學院一名碩士研究生和三名本科生、李曉明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黃群副研究員、南加州大學博士研究生繆睿和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Steve Uhlig教授。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湘大化工學院王威燕教授團隊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和大連化物所合作在國際能源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題為「缺陷二硫化鉬負載鈷納米顆粒催化木質素酚低溫脫氧制芳烴(Engineering Co nanoparticles
  • 直擊清華大學2014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
    直擊清華大學2014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  清華新聞網11月3日電(研通社記者 崔粟晉 張照雨)11月2日,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進行了令人矚目的2014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各位「學神」、「學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各顯神通。
  • 湖北在讀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世界頂級學術期刊!
    4月8日,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JACS,影響因子14.357)在線發表了武漢工程大學陳嶸教授課題組在Ag基納米糰簇方面的重要進展——"Pd-mediated Synthesis of
  • 理學院數學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發表論文
    近日,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接收結果公布。理學院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在ECCV2020上發表題為Single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a Holistic Attention Network論文。
  • 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超榮在曾虹燕教授和徐聖博士的聯合指導下,合成了一種高效降解抗生素廢水的光催化材料,為科學處理抗生素廢水,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提供了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 ...團隊參加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ICCEBE 2019)
    2019年7月19-22日,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ICCEB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Global Chinese Academia on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在成都隆重召開。
  • 南方科技大學本科生在邊緣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2017級本科生管子義、李凱在邊緣智能計算人工智慧領域的算法設計和晶片設計方向取得研究成果,分別以「A Video-based Fall Detection Network by Spatio-temporal Joint-point Model on Edge Devices」和「A Reconfigurable Multiple-Precision
  • 電子科技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微波領域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唐得山為第一作者,團隊教師羅訊為通訊作者,電子科技大學為唯一署名單位。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是國際微波/毫米波領域公認的第一期刊,主要刊登微波、毫米波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化學化工學院青年教師畢賽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Edition)(《德國應用化學》)上獲得發表,該刊是目前化學領域公認的國際頂級期刊,在全世界大化學(含化學、生物學、藥物化學及納米科技等)研究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這是迄今為止,我校教師首次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單位在該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該研究提出了一種超支化雜交鏈反應,實現了對目標DNA的高靈敏、高選擇性檢測,進一步應用於三輸入級聯邏輯電路,並成功構建分子鍵盤鎖。超支化雜交鏈反應與傳統的線性雜交鏈反應相比,具有簡單、均相、快速、穩定、成本低、放大效率高等優點,有望應用於生物傳感、可控組裝DNA結構、分子邏輯操作等諸多領域。
  • 環境與規劃學院本科生在JCR一區發表科研論文
    近日,環境與規劃學院2016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唐希穎同學,在崔耀平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Remote Sensing近年來,環境與規劃學院一直注重本科生教育,以科研興趣培養為抓手,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鼓勵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挖掘學生科研潛力、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最近,國際頂尖材料類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數頂級期刊,影響因子12.124)在線發表了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劉寶倉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軍教授和高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Few Layered N, P DualDoped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新聞網訊 近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江沛玉同學在山東地區人為源大氣汙染物排放清單的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y of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polluta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 1區,Top期刊,IF=6.395):https://doi.org/10.1016
  • 合肥學院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CR發表論文
    合肥學院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CR發表論文 2011-06-28 13:37:18   來源:安青網
  • 陝西科技大學以第一作者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
    先後在材料和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F=10.733)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8.355)上發表題為"負載花狀NiS/Ni接合玻璃化物的智能多孔木材作為多功能材料應用於超級電容器、催化劑和傳感器(Smart Porous Wood Supported Flower-like NiS/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