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超榮在曾虹燕教授和徐聖博士的聯合指導下,合成了一種高效降解抗生素廢水的光催化材料,為科學處理抗生素廢水,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提供了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作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藥物之一,抗生素廣泛應用於醫藥、農業以及水產養殖等領域,但絕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機體吸收,約有90%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謝物形式排入環境。隨著醫藥抗生素的迅速發展,大量排放進入生態系統的抗生素廢水如不加以處理而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嚴重危害生態平衡和人類健康。該研究基於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獨特的二維層狀結構、大的比表面積以及其特殊的電子結構,採用原位沉澱法成功合成了一種Ag3PO4/MMO複合光催化材料,結果顯示MMO二維材料表面的外限域作用使得Ag3PO4納米粒子的尺寸明顯減小,大大縮短了光生載流子遷移到催化劑表面的時間,從而降低了電子-空穴在體相的複合機率,提升了光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同時,選取了一種常見水生生物--小球藻作為生物探針,對不同降解時間的反應液進行毒性效應評價,結果表明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小球藻的生長抑制率明顯降低。
該工作近期發表在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一區,影響因子: 11.698)。該研究為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基金、湘潭大學大學生創新性項目和環境友好與資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技術湖南省高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
[責編:曹漾]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