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院計算中心新材料計算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2021-01-13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近日,北京市計算中心新材料計算研究團隊基於依託北京工業雲平臺構建的「多尺度模擬和多目標機器學習材料計算與數據平臺」,實現了新型2D MXenes催化材料的精準設計,相關成果以「Accelerating 2D MXenes Catalyst Discovery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by Computer-Driven Workflow and Ensemble Learning Strategy」為題在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影響因子:11.301) 上發表。第一作者為計算中心王曉旭助理研究員,通訊作者為北京科技大學宿彥京教授。

二維MXenes-OBAs催化材料發現框架

二維(2D)材料具有大的表面積-體積比和優異的化學活性,被認為是潛在的能量存儲和轉換材料。石墨烯和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等材料,已經在電解水產氫中得到了廣泛研究,但如何將面內原子轉變成催化活性位點仍具有挑戰性。從MAX相剝離的2D MXenes (M是過渡金屬,X代表碳和/或氮)材料,廣泛用於能量存儲與轉換、電催化、電磁屏蔽和電子器件等領域。2D MXenes有序二元合金材料是一類新型的MXenes電催化多功能材料,然而由於母相MAX有70多種,合金組合的空間相當大。傳統的試錯法,需要大量的重複實驗,過程繁瑣,研發周期長,資源消耗較大。通過理論指導的精準合成,對於開發新材料、新性能領域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計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採用大數據挖掘和高通量計算的方法加速新材料的發現成為了可能。

機器學習框架示意圖

研究團隊採用大數據驅動的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流程,集成機器學習框架,預測了2D MXenes有序二元合金(OBAs)催化活性趨勢並指導HER催化劑設計,從2520種候選催化劑中篩選出188種具有熱穩定性且可通過實驗合成的HER催化劑,其中110種2D MXenes OBAs與理想的鉑催化劑相比,表現出優異的HER催化活性,豐富了2D MXenes HER催化材料的種類。利用AdaBoost集成機器學習模型開發的描述符準確預測和揭示了HER催化活性的物理化學起源,得到的電子結構理論驗證如圖2(f)所示,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材料設計效率90%以上。

該工作將大數據驅動的高通量計算與機器學習相結合,集成高通量計算流程與機器學習框架作為開發高效2D MXenes催化劑的先進方法,在評估催化活性趨勢和設計新的複雜催化劑方面顯示出強大的能力,並有望推廣到更廣泛的新材料設計中。

研究團隊主要成員

計算中心新材料計算研究團隊曾獲北京市技術科學研究院「青年骨幹」人才計劃等項目的大力支持,團隊成員以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人才為主,研究領域包括新材料計算平臺設計、新材料高通量篩選和機器學習優化及材料大數據挖掘等,承擔了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並面向社會提供不同層次的研發服務。

相關焦點

  • 昆工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發表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楊喜昆課題組在非貴金屬燃料電池催化劑製備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ites in a Cu-N4-C Cataly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為題,在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上發表
  • 大工材料學院王清教授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大工材料學院王清教授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7-17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突破!重郵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發表
    近日,小新打探到,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 大連理工大學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近期,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清教授及團隊成員在模擬計算和機器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 Design等期刊上發表文章80餘篇,申請和授權專利二十餘項;多次在本領域內重要國內外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材料的性能與多個尺度的微觀組織結構密切相關,主要包括元素組合和基因單元等。
  • 昆明理工大學胡覺教授團隊在材料類頂級期刊AFM上發表研究成果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12月27日,昆明理工大學理學院胡覺教授團隊在材料類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Kinetic-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MoS2synergistic interface
  • 祝賀:江漢大學科研團隊在化學學科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Ed. ) 是國際公認的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全世界從事化學研究的人,都希望能將自己的工作發表在期刊上。王洪波教授課題組通過湖北省柔性光電材料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丁志峰教授合作,首次綜合運用光致發光成像、時間分辨ECL光譜、XRD和DFT計算揭示了結晶誘導PL和湮滅機理ECL藍移和增強的內在機制,同時論證了分子內旋轉運動受限和共反應劑作用是雙硼有機化合物ECL增強的重要影響因素。
  • 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廣州醫生團隊8年研究成果
    吳一龍教授(左四)、張緒超所長(左三)等項目牽頭團隊負責人合影。大洋網訊 6月15日,在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的一篇權威醫學文獻給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成果發表的第一作者、省肺研所副所長鍾文昭介紹,儘管有國際著名肺癌專家吳一龍教授牽頭,由CTONG(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啟動,參加研究的醫院多達17個單位,但8年也只找到386例IIIA-N2且EGFR突變肺癌患者,篩選後只有72例成功入組,相當於每月平均只尋得1名病例。
  • 曾虹燕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催化與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超榮在曾虹燕教授和徐聖博士的聯合指導下,合成了一種高效降解抗生素廢水的光催化材料,為科學處理抗生素廢水,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提供了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 短短半年時間,湖南這個教授團隊在4個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34;發表在《應用催化B》(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14.229),第一作者是熊偉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西郵科學家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自引進到西安郵電大學工作以來,賈豔敏教授在《自然•通訊,《德國應化》,《納米能源》等材料物理國際頂級SCI一區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極大提升了該校在功能材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賈豔敏,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功能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究工作。
  • 深究「螢火蟲同步閃光」背後的奧秘 陝西科學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夏日原野上,不計其數的螢火蟲為什麼能做到明滅一致的閃爍,這種同步現象的內在規律能否被精準計算,進而被應用到人類社會更複雜的同步現象或同步任務中。近日,陝西兩位青年科學家對這一燒腦問題的研究成果被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簡稱PRL)。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
  • 長江師範學院黃輝勝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Francisco院士等在高能量密度材料及多氮化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J. Am. Chem. Soc.》上,該期刊最新影響因子14.357。     這項研究工作採用CI-NEB和AIMD方法,深入研究了全氮陰離子鹽(N5)6(H3O)3(NH4)4Cl的質子轉移機理及其動力學行為,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解決了學術界關於(N5)6(H3O)3(NH4)4Cl晶體中是否存在HN5的科學爭論,相關研究結果以「Reconciling the Debate on the Existence of Pentazole HN5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34;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近年來,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圍繞鉍基鐵電材料光伏效應的物理起源,動態應變和鐵電極化對光伏效應的調控,鐵電半導體異質結光伏效應增強的物理機制,鉍基鐵電氧化物納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中的應用等方面開展了頗具特色的研究工作。代表性論文以河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J. Mater. Chem.
  • 湘大化工學院王威燕教授團隊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通訊員 劉宇謙)近日,湘大化工學院和大連化物所合作在國際能源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題為「缺陷二硫化鉬負載鈷納米顆粒催化木質素酚低溫脫氧制芳烴(Engineering Co nanoparticles
  •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本網訊(通訊員 張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湘南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新冠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相關前沿工作攻關。
  • 湖南博士團隊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8月17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青年教師葉強博士課題組與國內外課題研究組合作,在單手性分子超分子手性的調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發表於《化學科學》(chemical science),題目為&34;(Solvent Polarity Driven Helicity Inversion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 Chiral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Fluorophores)。
  • 科學研究成果頻登頂級期刊,深圳基礎研究做對了什麼?| 逆增長的秘密
    朱英傑團隊在做實驗今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整個社會受到較大影響。在深圳,仍然可以看到基礎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除深圳高校以外,深圳企業、研究機構、醫院等有不少研究發表於《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目前,深圳共有11個諾獎級實驗室,他們分別是: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南科大)、中村修二雷射照明實驗室(深圳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港中大)、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港中大)、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清華)、南方科技大學傑曼諾夫數學中心(南科大)、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先進院)、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
  •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時間:2020-09-15 來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
  • 重慶郵電大學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權威期刊TPAMI上發表!
    近日,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A Fast Adaptive k-means with No Bounds」(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