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0年9月12日科睿唯安ESI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安郵電大學理學院賈豔敏教授一篇論文入選ESI前1%高被引論文,同時入選前1‰熱點論文。
賈豔敏,1980年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功能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獲得2020國際埃尼獎(譽為能源領獎諾貝爾獎)提名候選人、知社學術圈2018中國新銳科技人物突出成就獎等學術榮譽。擔任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電子元器件關鍵材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入選陝西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員。
自引進到西安郵電大學工作以來,賈豔敏教授以西安郵電大學為作者單位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21),《德國應化》(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959),《納米能源》(Nano Energy,影響因子16.602,四篇)等材料物理國際頂級SCI一區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極大地提升了學校在功能材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賈豔敏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納米能源電子材料物理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納米能源電子材料物理研究方面的成果論文,提出通過水熱合成方法製備的氧化鋅納米棒材料對酸性橙7(acid orange 7)印染廢水的分解率達80%以上。該研究結果表明氧化鋅納米棒材料在發展新型廢水處理技術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賈豔敏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的成果摘要
8月底,賈豔敏教授團隊關於摩擦催化降解染料廢水的研究成果,再次刊登SCI一區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no Energy》雜誌。此次研究獨闢蹊徑,設計實現收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摩擦機械能並用於驅動染料廢水降解。該項研究發展的摩擦催化降解染料技術,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廣闊的實際應用前景。
賈豔敏教授團隊再次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的論文摘要
9月16日,他在 SCI一區(影響因子7.246)——國際環境材料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論文"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driven by cyclically heating/cooling the poled (K0.5Na0.5)NbO3 pyroelectric crystal catalyst"(譯:通過循環加熱/冷卻極化的(K0.5Na0.5)NbO3熱電晶體催化劑來處理染料廢水)。
賈豔敏教授課題組對鈮酸鉀鈉晶體粉末進行電極化處理,利用其熱釋電效應,在30~60攝氏度的冷熱變化循環下,實現了熱釋催化降解有機印染廢水,染料降解率達到91.2%, 染料廢水濃度,pH值,染料種類等對降解率的影響也被詳細地表徵研究。該技術有望用於開發利用晝夜溫差驅動處理廢水。
此外,賈豔敏教授團隊主持的"面向高性能應力傳感的柔性摩擦發光新材料設計及其發光機制研究"項目,獲批陝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資助經費200萬元。
關注"西安郵電大學",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西安郵電大學西郵材料微信公眾號、西安郵電大學理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