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第一場春雷長達7小時 接地閃電超1000次

2020-12-02 東方網

原標題:揚州第一場春雷長達7小時 接地閃電超1000次

  昨天凌晨,一場閃亮而隆重的「春雷秀」上演了,這也是2014年的初雷。氣象專家介紹,「春季雷電長達7小時,罕見。最大強度達到116.7千安培,少有。接地閃電超過1000次,驚人。」

  持續時間長

  

  春季發生7小時雷電過程,罕見!

  突如其來的雷聲打破夜半的寧靜,一場強對流天氣降臨。市氣象局防雷高級工程師遊志遠告訴記者,「昨天我們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根據氣象預測預計未來兩天,揚州降水將維持,而且不排除出現短時雷雨大風的可能。不過這場雷電風雨還是有點出乎意外。」

  監測數據顯示,從昨天凌晨0:06開始的雷電過程,一直持續至清晨7:37。「持續時間是極長的,在揚州氣象記錄歷史上都屬罕見。」

  「一場雷電天氣為什麼持續了7個小時,這麼久?為什麼釋放的能量這麼多?是哪些因素造就了這場春雷?我們都在收集數據,要研究分析,未來要寫成文章。」遊志遠說,這場春雷有3個特點:持續時間長,雷電強度強,閃電很密集。

  雷電強度強

  

  最大接地閃電116.7千安培,少有!

  「在持續7個小時的雷電天氣裡,最大接地閃電強度達到了116.7千安培。」遊志遠介紹,揚州雷暴的強度一般在20—30千安培,達到90千安培以上的並不多見,而且多在夏季。「比如2013年入梅首日,雷電強度最大達到了134千安培左右,而在春季,強度超過100千安培以上,非常少見。」

  遊志遠說,這主要由於前些日子暖溼氣流較為活躍,而到晚上時,北方冷空氣擴散南下「騷擾」暖溼氣流,從而形成強對流天氣,近些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雷電過程,也在冷暖空氣的爭鋒中出現。不過,根據歷史資料進行雷暴強度次序排列,此次出現的116.7千安培並不能劃入其列。揚州2011年遭遇的首次雷暴,就達到191.4千安培。歷史上,揚州還出現過一次250千安培的雷暴,打在了長江裡。

  接地閃電多

  

  閃電超3000次,接地超千次,驚人!

  如果大夥被雷聲驚醒,會發現,昨天的雷聲是一聲接著一聲,聲聲入耳。氣象專家介紹,昨天的雷電過程,一次雷暴基本上是幾個雷球連續「滾」來,所以大家會覺得這雷聲隆隆不停歇,加上閃電,造成了極強的氣勢。據統計,昨天整個市區上空大約有3000多次閃電,閃電與地接觸超過1000次。「應該說,這個數據也是相當驚人的。」

  3問2014初雷

  

  1 昨天的雷算「春雷」嗎?

  

  答:過了驚蟄,就算春雷

  昨天,揚州的微博、微信上都在發表著和這場「春雷」有關的留言。因為氣象意義上,揚城尚未入春,那麼昨天的這場雷算春雷嗎?氣象專家告訴記者,「應該說,這場雷電天氣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今年首場初雷,而且算是一場春雷。」據了解,一般來說,過了「驚蟄」節氣,聽見的雷聲就可以當作春雷。

  2 揚州是不是容易打雷?

  

  答:揚州確是雷暴「高發區」

  遊志遠說,揚州是雷暴天氣高發地帶,每年都會有雷擊事故,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傷,這是由揚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揚州的西面是儀徵丘陵,地勢較高;南面是長江,水汽豐富;而北面又是邵伯湖和高郵湖,東面又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地形複雜。

  3 揚城哪些地方常遇雷?

  

  答:楊廟到文昌閣成必經之路

  據介紹,雷電每次「抵達」揚州的路線其實都很有規律,如:楊廟到文昌閣一帶,是雷暴每年的必經之路。遊志遠告訴記者,通過多年統計總結,共發現3條雷暴穿越揚州市區的災害線路:從西北向東南,即從楊廟到市區的文昌閣,再到東花園一線;還有一條是由西向東橫穿揚城;另外從西南向東北穿越揚城。「其實揚州整個天氣系統都是從這三個方向移動。」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揚州萬福閘開閘引水1000萬立方邵伯湖水「長高」10公分
    7月5日6:45,萬福閘管理所控制室,隨著引水指令下達,65孔閘門緩緩開啟,長江潮水壅高推送著廖家溝碧清的水源,迅速從閘門下翻湧而出,歡快奔向邵伯湖。瞬時引水2000立方/秒記者現場觀察發現,7:40時,長江潮位已達5.06米,萬福閘65孔閘門抬升4米,瞬時流量超過2000立方米/秒。
  • 湖北遭遇強雷暴天氣 8小時閃電達1.3萬次(圖)
    第1頁:8小時閃電1.3473萬次 強雷暴昨襲荊楚第2頁:驚雷過後滿地麻雀 附近居民撿了半小時均成盤中餐   相關新聞:  湖北遭遇強雷暴襲擊 驚雷過後麻雀落滿地  武漢突然出現罕見天氣 雷電雨風雹持續1個小時
  • 武漢出現強雷暴天氣 39小時內對地閃電9726次
    39小時對地閃電9726次  本報訊 (記者陳自力 通訊員段振中) 從前晚到昨晨,武漢出現今年來最強雷暴天氣,對地閃電次數、雷電強度都比較罕見,造成一些人員傷亡及電器被毀。  前日凌晨起,我省東部出現雷暴及暴雨天氣,省防雷中心統計,從1日凌晨零點到昨日下午3點,39個小時裡,全省出現對地閃電53333次,其中有9726次出現在武漢,集中在1日下午5時到2日凌晨3時。全省最強一次雷電強度達到466.8千安,出現在黃陂區,為1日下午5點09分58秒,如果雷電落地,會有近3萬戶電器被毀。
  • 繞地球1000圈!谷歌Loon熱氣球飛行時長超100萬個小時
    繞地球1000圈!谷歌Loon熱氣球飛行時長超100萬個小時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24日 消息:據9to5google消息,谷歌Project Loon網絡熱氣球日前宣布,其已經創下在地球平流層飛行了 100 多萬小時的記錄。
  • 被雷劈了7次竟然生還:硬漢不怕雷電擊,卻過不了情感關
    說幹壞事會被雷劈的g,所以雷公電母一直是我們傳說中的這一個非常神秘的這樣的一個形象,其實呢,閃電和打雷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在春天一聲春雷震天響,夏季雷雨季節更多閃電和打雷。6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刻豔陽高照,下一刻即有可能電閃雷鳴。今天要講的是一個名字叫做羅伊·克利夫蘭·沙利文美國人。
  • 2014年第一場流星雨今晚駕到 每小時可超100顆
    2014年第一場流星雨就在今晚】1月4日凌晨3點半,今年第一場、也可能是最棒的一場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將迎極大流量。每小時可超100顆,中國是最佳觀測點之一哦。記住:晚上11點後就可能出現啦,流星雨非常"調皮",峰值常會提前或推遲。約上@ 小夥伴一起去吧。(人民日報)轉起!
  • CAT6A超六類/CAT7A超七類屏蔽網線接地方法解析
    超六類/超七類屏蔽網線與非屏蔽網線區別之處除開屏蔽層外,還有一個只有屏蔽類網線才有的接地排流線。接地排流線用於屏蔽網線接地,主要是防止長程傳輸產生的電子產生靜電幹擾,嚴重時會引起數據包錯誤。那麼,超六類/超七類屏蔽網線應該如何接地比較穩妥呢?
  • 每小時280次,每年120萬次,地球上最強的閃電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閃電是我們每個地球人都見識過的自然現象,其本質就是自然界裡的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儘管人人都知道閃電的原理,但每當看到強烈的閃電時,我們依然會對這種強大的天地之威而感到戰慄。幸運的是,通常來講閃電雖然很可怕,但卻不常有,因此我們也不必為此特別擔心。
  • 每小時280次,每年120萬次,地球上最強的閃電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閃電是我們每個地球人都見識過的自然現象,其本質就是自然界裡的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儘管人人都知道閃電的原理,但每當看到強烈的閃電時,我們依然會對這種強大的天地之威而感到戰慄。幸運的是,通常來講閃電雖然很可怕,但卻不常有,因此我們也不必為此特別擔心。
  • 被閃電襲擊7次還好好的!被雷劈可以獲得「超能力」?
    在科學的記錄之中,被(雷擊)閃電擊中的人可以說很難生存下來,而在這些受害者之中,大概有2/3以上是在戶外受到襲擊,如果被閃電擊中了,其中總計每3個人中有兩個倖存,那幾乎都是比較幸運的事情。不過也比較奇怪,在閃電擊死的人中的事件之中,其中有85%是女性,年齡大都在10歲至35歲之間,死者以在樹下避雷雨的最多。
  • 你知道建築電氣防雷接地的概念嗎?(附知名閃電圖)
    因此,研究建築電氣防雷接地系統的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很多人對於電氣防雷接地沒有什麼了解,這裡就簡單闡述一下建築行業電氣防雷接地的概念。這兩種防雷接地的類型是根據保護對象的不同而分開的,其中的一種是為了保護設備或者人員不受到雷電的傷害所進行的接地保護,這種保護被稱為保護性的接地,另一種接地是為了保護電氣設備的主要功能而設置的接地,所以這種保護被稱為功能性的接地。
  • 淄博遭遇最強雷暴天 11小時發生141次閃電
    11小時發生141次雲地閃電  在8日夜間至9日的降雨過程中,疾風席捲城市,閃電頻頻照亮黑夜,雷聲此起彼伏。淄博市氣象臺統計,陣雨時最大風速為16.9米/秒,最大瞬時風力達到7級。山東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的數據顯示,6月9日0:00至11:00,淄博共發生141次雲地閃電;8日夜間共發生5次雲地閃電。對此,淄博市氣象臺6月9日3:59發布雷電橙色預警。
  • 1小時閃電280次,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村莊
    閃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最具危害性的自然現象之一。我國6-8月閃電最為頻繁,通常都是天雷滾滾,電閃雷鳴。但是,委瑞內拉有個村莊,閃電現象十分奇特。位於委瑞內拉馬拉開波湖和卡塔通博河的交匯處,孔古米拉爾多村一年有260多天都在經歷閃電,約有140至160天閃電十分頻繁,持續時間長達10小時,一小時閃電高達280次。
  • 一地方每年約有20萬次閃電,160個晚上都在閃電,科學家無法解釋
    趣味探索訊 閃電是地球上活躍帶電雲層相互作用放電現象,閃電一般伴隨巨大的雷轟聲,我們知道閃電一般發生在夏季的雷雨天,我們知道一般的地方一年中閃電打雷的天數必競有限。但世界上有一個地方每年都約有160個晚上都會閃電打雷,並且科學家發現這個地方每小時閃電次數竟多達280次,每年閃電次數達20萬次之多,真搞不懂這地方的人晚上是怎麼睡著的,閃電形成的電弧最長可達10公裡,科學家根據探測發現閃電的強度高達40萬安倍,40萬安倍電流到底為多大呢!
  • 被雷劈了100多年的村子,1小時閃電280次,遊客冒死爭相前往
    雖然這不過是神話傳說裡的情景,但現實中還真存在幾十條閃電齊發的地方。那就是在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和卡塔通博河的交匯處,孔古米拉爾村。這裡是世界上閃電發生頻次最高的地方,平均每分鐘會有好十幾道閃電划過,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卡塔通博閃電。
  • 接近1000次雷電!深圳遭遇「閃電風暴」,影響堪比颱風山竹
    據深圳市氣象局消息,在4月11日晚間,僅僅3個小時深圳及周邊城市出現了大量雷電,其中4月11日20時25分-23時25分深圳記錄到704次雷電。據深圳市氣象局公布的監測圖上看,大量強弱閃電密密麻麻的覆蓋在珠三角及周邊地區,可見4月11日晚華南沿海的強對流活動是非常激烈的。
  • 世界最幸運的男人,一生7次雷擊大難不死,71歲因何事飲彈自盡?
    沙利文以其「35年裡7次被雷擊」的奇遇,而成為史上被雷擊最多次的人。沙利文的家附近有臺變壓器,一道閃電擊中變壓器,反彈到坐在院子裡的沙利文,他的左肩被灼傷。第4次雷擊1972年4月16日,沙利文在護林站崗亭休息,突然春雷一聲響,他的頭髮著火了。沙利文馬上衝到洗手間水龍頭下,但頭卻放不進去。慌亂中,沙利文拿起毛巾打溼包在頭上,才將火熄滅。
  • 揚州發布聲環境地圖 文昌路噪音不得超70分貝
    原標題:揚州將發布新版「聲環境地圖」文昌路白天噪音不得超70分貝   文昌路上一處噪聲監測裝置點。   數據發布   蘇農五村北門夜間有些「吵」   近日,市環保局發布《第三季度揚州聲環境質量報告》,2017年,全市(包含各縣市區)功能區環境噪聲共設監測點位39個,點位功能區類別包含1類、2類、3類、4a類、4b類。2017年第3季度,對全市39個功能區噪聲測點進行了24小時連續監測。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每級梯級先導是直徑約5米、長50米、電流約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約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級一級地伸向地面。由直竄先導到回擊這一完整的放電過程稱為第二閃擊,第二閃擊的基本特徵與第一閃擊是相同的,而以後的各次閃擊的情況與第二閃擊的情況基本相同。所以通常我們見到的雲地閃電其實是由3~4次閃擊構成的一次放電過程。只是由於歷時只有約0.25秒,我們的肉眼無法分辨,在此短時間內,高達二萬八千度的電弧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
  • 一個被閃電擊中7次,而倖存的男人
    如果我說有人被閃電擊中7次,還沒有死亡而倖存還因此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您信嗎?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他號稱是被雷神眷顧的男人,獨受雷神青睞,或許他沒準調戲了電母,雷公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受了7次雷擊,還沒有死亡?科學暫時無法做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