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偉大先驅、「人工智慧之父」圖靈誕生!

2020-12-05 中管院數字經濟中心

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生於1912年6月23日的倫敦,於1954年的6月7日去世。

他是一位英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對數學、密碼分析、邏輯、哲學、數學生物學以及後來命名為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慧和人工生命的新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圖靈於1931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數學。1934年畢業後,為了表彰他在概率論方面的研究,他被選為國王學院(1931年以來他所在的學院)的研究員。

1936年,美國數學邏輯學家阿朗佐·丘奇(Alonzo Church)推薦發表了圖靈的開創性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性問題上的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 [Decision Problem])。丘奇本人剛剛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出了與圖靈相同的結論,不過方法不同。圖靈的方法對新興的計算機科學有著深遠的意義。

同年晚些時候,圖靈搬到普林斯頓大學,在丘奇的指導下攻讀數理邏輯博士學位(完成於1938年)。

判定性問題

數學家們所稱的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只不過是一種可以由一個靠死記硬背工作的數學職員來掌握的方法。在圖靈的時代,被稱為「計算機」的實際上只是一些死記硬背的工人,這些由人類組成的計算機完成了後來由電子計算機完成的一些工作。

丘奇曾寫道:「一位持有鉛筆、紙和一串明確指令的人類計算者,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圖靈機。」這是已知的「圖靈機」一詞最早見諸文字的地方。

論文中提到的「判定性問題」尋求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基本數學問題,即確定在給定的形式數學系統中哪些數學命題是可證明的,哪些是不可證明的。確定這一點的方法稱為決策方法。

事實上,圖靈和丘奇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一些比算術弱很多的純邏輯系統,也沒有有效的決策方法。

丘奇和圖靈的論文還提出了「丘奇-圖靈命題」,即所有可以被人類計算的東西也可以被通用的圖靈機器計算。這一論斷很重要,因為它指出了人類計算的極限。

這個結果粉碎了一些數學家的希望,他們希望發現一個正式的系統,將整個數學歸結為(人類)計算機可以實現的方法。

正是在他研究判定性問題的過程中,圖靈發明了通用圖靈機,這是一種抽象的計算機器,它封裝了數字計算機的基本邏輯原理。

密碼破譯

二戰時,圖靈在英國通信部工作,他運用他的專業技能破譯德國密碼。當時德國使用名為Enigma的機器定期將密碼改變,而圖靈和同事們一起使用一臺稱為COLOSSUS的設備破譯德國的密碼,為盟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

1942年,圖靈還發明了第一個系統的方法來破解由德國先進的密碼機加密的信息,英國人稱之為「Tunny」。戰爭結束時,圖靈因破譯密碼而被授予大英帝國最高榮譽勳章。

電腦設計師

1945年,圖靈被招募到倫敦的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創建了一臺電子計算機。他設計的自動計算引擎(ACE)是第一個完整規格的電子存儲程序通用數字計算機。如果圖靈的ACE按照他的計劃建造,它將擁有比任何早期計算機都大得多的內存,而且速度更快。然而,他在NPL的同事們認為這項工程太難嘗試了,於是製造了一臺小得多的機器,即ACE(1950)的試驗模型。

圖靈對計算機發展的主要貢獻是設計了一個輸入輸出系統,並設計了它的編程系統。他還編寫了第一本編程手冊,他的編程系統被用於第一臺暢銷的電子數字計算機Ferranti Mark I(1951年)。

人工智慧先鋒圖靈是人工智慧和現代認知科學的奠基人,他是「人類大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臺數字計算機器」這一假說的主要早期倡導者。他的理論是,大腦皮層在出生時是一個「無組織的機器」,通過「訓練」,它變成了「一個通用機器」或類似的東西。

1950年,圖靈提出了後來被稱為圖靈測試(Turing test)的測試方法,同年10月,圖靈又發表了另一篇題為「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成為劃時代之作。也正是這篇文章,為圖靈贏得了「人工智慧之父」的桂冠。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我們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
    阿蘭圖靈而許多年前,飾演奇異博士的卷福還參演了一部電影《模仿遊戲》,一部講述阿蘭圖靈一生的影片,一部計算機之父的傳記電影。眾所周知,計算機是沒有諾貝爾獎的,但是卻有圖靈獎,而圖靈獎就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 圖靈為何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
    圖靈我們現在手裡拿的手機,工作中使用的電腦,家居生活中所用到的人工智慧產品都和他相關,那麼圖靈有哪些偉大之處呢?圖靈機圖靈,全名叫阿蘭圖靈。但是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計算機,如果你分辨不出來哪一個是人類,哪一個是電腦,那麼這臺計算機就算通過了「圖靈測試」圖靈測試的另一個版本,就是我們現在網站上的驗證碼。
  • 「AI之父」圖靈登上50英鎊新鈔 這份認可比肩牛頓、達爾文
    最近,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宣布:英國著名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密碼破譯專家艾倫·圖靈將成為英國50英鎊新鈔人物,這是為了表彰他對今天人們生活方式產生的巨大影響。發行300多年來,英鎊的正面一直都是現任君王的肖像,從1950年代開始,英鎊的背面開始出現不同的人物肖像。
  • 紀念偉大的數學家圖靈
    紀念偉大的數學家圖靈艾倫·麥席森·圖靈(英語: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享年41歲。2013年12月24日,在英國司法大臣克裡斯·格雷靈的要求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試驗,至今,每年都有試驗的比賽。此外,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 淺談現代計算機、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的坎坷一生
    他是天才的數學家和計算機理論專家,24歲提出圖靈機理論,31歲參與 COLOSSUS的研製,33歲設想仿真系統,35歲提出自動程序設計概念,38歲設計「圖靈測驗」。這一朵朵靈感浪花無不閃耀著他在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預見性。特別是在60年代後當然,圖靈最高的成就還是在電腦和人工智慧方面,他是這一領域開天闢地的大師。為表彰他的貢獻,專門設有一個一年一度的「圖靈獎」,頒發給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
  • 計算機之父的傳奇人生,圖靈的《模仿遊戲》,用機器打敗機器!
    在這個人工智慧時代,很多人可能刷著手機,都不知道自己手上這玩意兒的祖先是誰。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部電影——《模仿遊戲》,裡面的機器可以算得上是計算機的太上祖了。而創造這臺機器的,正是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的偉大科學家、數學家——圖靈。時光穿梭,重溫二戰。
  • 「計算機之父」圖靈的頭像將被印上新版50英鎊鈔票
    綜合英國媒體15日報導,計算機先驅、密碼破譯專家艾倫·圖靈將出現在英格蘭銀行50英鎊鈔票的新圖案之中。他在二戰中進行的密碼破譯工作,被證明對盟國作戰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張面值50英鎊的鈔票,將是英國央行最後一種實現從紙幣轉向聚合物材料的鈔票,將於2021年底開始流通。
  • 為什麼說「計算機之父」是阿蘭·圖靈而不是馮·諾伊曼?
    小編一直想要寫一些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科普軟文,一番思考之後覺得開篇一定一定要致敬先驅!先為大家講述一下計算機科學界的大佬,對人類社會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計算機科學之父」——阿蘭·圖靈。在課堂上我們都學習過,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的設計師是馮·諾伊曼,正因為他的設計,使得人類社會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所以馮·諾伊曼得到人們的一致推崇,被譽為「計算機之父」。
  • 生平坎坷的「計算機科學之父」,吞毒蘋果自殺,如今登上英鎊鈔票!
    2019年7月15日,英格蘭銀行宣布「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將出現在英國50英鎊新鈔上。紙幣使用了 1951 年拍攝的圖靈照片,預計將於 2021 年底進入流通領域。
  • 計算機之父圖靈:一個生不逢時的計算機天才
    說起圖靈,可能有些人感到陌生,但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曠世奇才。我們今天的手機、電腦以及其他人工智慧產品都和他有關。他的成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著我們今天的世界。他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他準確的預言了百年以後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他的一生絢爛而又短暫。
  • 艾倫·圖靈——計算機的祖師爺
    艾倫·圖靈——計算機科學之父 在艾倫·麥席森·圖靈(1912-1954)塑像的銘牌上寫著「計算機科學之父;數學家、邏輯學家;戰時密碼破譯者;偏見的受害者」。這概括了圖靈的偉大貢獻以及悲劇的結局。1936年到1938年24歲的圖靈用三篇重量級論文搭建起了現代計算機的數學基礎。在《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中,首次提出「圖靈機」的設想。這臺抽象的計算機由四部分組成:一個無限長的紙帶上面表示0和1的方格,一個可移動的讀寫頭,一個可以記錄當前狀態的存儲器,並且有一個特殊狀態「停機狀態」,一套程序可以控制讀寫器的邏輯動作。
  • 人工智慧之父圖靈,頭像曾被印在英鎊上,卻被社會歧視迫害而死
    圖靈突破人的偏見,首次從「行為主義」角度給出「人工智慧」判定方法,由此開創判定計算機能否具有「人工智慧」的有效途徑,這就是後來發展起來的「圖靈測試」。接著,圖靈又提出利用「圖靈測試」判斷一臺計算機是否具有「人工智慧」的標準。他認為,一臺計算機如果能有30%的答案矇騙人類,這臺計算機就算是通過測試,具有「人工智慧」。
  • 2018年圖靈獎發布 三位人工智慧先驅獲獎
    圖靈獎(Turing Award),全稱「A.M. 圖靈獎(A.M Turing Award)」,由ACM於1966年設立,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它是以英國數學家阿蘭·M·圖靈(Alan M. Turing)的名字命名的,圖靈闡明了計算的數學基礎和極限。目前,圖靈獎由谷歌公司提供財政支持,獎金為100萬美元。
  • 計算機之父圖靈近150封信被發現,內容多涉人工智慧
    [摘要]這些信件內容主要集中在圖靈的學術研究,包括他在AI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計算機運作和數學方面的研究,還有一些邀請函,例如在美國一些著名的大學,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舉辦講座的邀請。曼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吉姆·邁爾斯(Jim Miles)近日在一個舊文件櫃裡發現了艾倫·圖靈的近150封信,這些信裝在一個普通的空色文件夾裡,上面潦草地寫著「艾倫·圖靈」。圖靈(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他提出的圖靈測試成為檢驗計算機是否具有人類智能的通用標準。
  • 「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2019-07-17 14:20 來源:環球網、cgtn 作者:
  • 你知道滑鼠之父是誰嗎?細說60位圖靈獎獲獎者(中)
    今年上映的《模仿遊戲》,再現了圖靈破解Enigma謎機、受到化學迫害等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讓更多人了解到圖靈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貢獻,電影也奪得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圖靈獎(A.M. Turing Award),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取名來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這部電影(模仿遊戲)的主角——英國科學家阿蘭·麥席森·圖靈。由於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獎。因此它有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 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被譽「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
    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被譽「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Evelyn Zhang • 2019-07-16 11:59:20 來源:前瞻網
  • 驚才豔豔,造化弄人,生不逢時——致敬計算機之父圖靈
    在計算機這一概念還未曾被提出、人們從未想過用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運算的那個年代,一位只有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不僅提出了計算機的組成邏輯,更是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概念,這個年輕人叫做圖靈,是當今計算機從業者的祖師爺,當之無愧的計算機之父。
  •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行榜,屠呦呦與圖靈、愛因斯坦並列!
    在2019年1月初,英國知名媒體BBC發起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其中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評選當中,我國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入圍,並與愛因斯坦並列。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選的4人名單中個,屠呦呦是科學領域28個候選人中唯一入圍的亞洲人,下面是完整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以及介紹。
  •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8-04-03 14:4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