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力電力有限公司新廠項目全面開工
▶從1953年建廠到多次改建、擴建,從投入巨資對老廠進行環保改造再到新廠建設,如今,這家有著64年光榮歷史的企業,將迎來嬗變。
▶記者獲悉,作為省市重點工程的鄭州新力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新公司」)新廠項目已經全面開工,這項共投資66億元的重大民生工程將於2018年年底投產。□東方今報·猛獁新聞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袁曉強/圖
【現場】清明小長假不休息 數百名工人施工忙
清明小長假期間,在滎陽市賈峪鎮魯莊村一片800畝的工地上,數百名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裡就是總投資66億元,身為河南省重點工程、鄭州市重點工程的鄭新公司新廠項目建設工地。按照規劃,要在這裡建設2臺66萬千瓦的「超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廠的辦公樓已經建成,主廠房地下部分施工已經結束,即將「長」出地面,總共7層的鍋爐鋼架,目前已經吊裝到第4層,而總高度為240米的煙囪,目前已經達到45米。在廠區西部區域,則要建設兩座冷卻塔,目前基礎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這樣一項龐大的工程,其施工單位來自五湖四海。河南二建、河南五建、河南六建、中國水電十一局、中國電建河南工程公司……再加上河南電力設計院、河南煤炭設計院等多個設計單位,共有20餘家參建單位。尖峰時段,同時在這裡工作的多達五六千人。
一位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的高個兒男人,時常在這裡巡視察看。他就是鄭新公司總經理王建。王建介紹說,鄭新公司新廠項目的建設目標,就是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該獎是我國工程建設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獎勵。
【歷程】國務院批覆建設用地 歷時5年終於全面開工
眾所周知,鄭新公司位於鄭州市秦嶺路與棉紡路交叉口西北角,也是鄭州市三環內唯一一座燃煤電廠,共有5臺20萬千瓦的熱電聯產機組。
近年來,在國家環保標準日益提高的情況下,鄭新公司先後投入2億元,對現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儘管做到了超低排放,但為了配合省市「藍天工程」的實施,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發展,鄭新公司依然做出了建設新廠、拆除舊廠的決定。
「早在2011年,我們就成立了新廠建設小組,到了2012年,鄭州市政府也提出,對我們公司實施『上大壓小、異地遷建』。」王建說,這樣一項重要的建設項目,絕非想像的那麼簡單。在此後的五年,各個層面的科研、論證和審批陸續展開,而他們也一直在做新廠建設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到了2016年,所有審批工作基本結束,而包括林地砍伐、村莊搬遷、土地平整、電源接通、地基處理等各項前期工作取得了實質進展。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新廠建設,文物部門還在工地一隅發現了明代周懿王壁畫墓,這一考古發現,還被評為「2016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去年10月,鄭新公司新廠項目工程建設用地獲得國務院批准。去年12月30日,新廠項目正式開工。
【地位】
多個電廠項目叫停 它卻「一路綠燈」
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下發十一省(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停建清單,其中,河南核准(在建)的5個燃煤電廠項目,需推遲到「十四五」及以後,再結合河南電力供需形勢,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等情況,逐步建設、投產。
同樣是建設燃煤發電機組,鄭新公司新廠卻不在推遲建設之列。他們緣何過了這一關?其實,這和鄭新公司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有關。
據了解,鄭新公司除了發電,還擔負著為鄭州市西區、北區市民的冬季供熱,供熱面積近2500萬平方米,幾乎是鄭州市集中供熱的「半壁江山」,其核心地位不可替代。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說法,鄭新公司新項目屬於民生熱電,同時也是「壓小上大」外遷項目。因此,享受到了「一路綠燈」的待遇。
所謂民生熱電,是指承擔民生採暖供熱負荷,且根據近期熱負荷預測情況,採暖期熱電比不低於80%的熱點聯產項目。凡是不符合這一要求的熱電項目,必須按相關規定緩核、緩建。
【變化】
兩臺「超超臨界」機組上馬 是世界最先進技術
鄭新公司新廠項目距離現在運行的老廠有20餘公裡。和老廠5臺分別為20萬千瓦的機組不同,正在建設中的新廠只有2臺機組,均為66萬千瓦的「超超臨界」熱電機組。
通過這組數字不難發現,老廠5臺機組的裝機容量是100萬千瓦,而新廠2臺機組的裝機容量則高達132萬千瓦。也就是說,新廠的發電機組少了,但發電能力提高了。新廠建成後,鄭新公司的裝機容量將比現在提高32萬千瓦。
記者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新廠建設的2臺機組為「超超臨界」機組。那麼,什麼是「超超臨界」呢?
王建解釋,無論是「超超臨界」機組還是「超臨界」機組,指的是鍋爐內水的壓力。水的臨界點參數為22.129兆帕、374.15℃,也就是說,在這個壓力和溫度時,水和蒸汽的密度相同。爐內水的壓力低於這個壓力就叫亞臨界鍋爐,大於這個壓力就是超臨界鍋爐,爐內蒸汽溫度不低於593℃或蒸汽壓力不低於31兆帕,被稱為超超臨界鍋爐。
「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高效的發電技術,與常規燃煤發電機組相比優勢就更加明顯。鄭新公司新廠的2臺機組建成後,直接從超高壓機組跨過了亞臨界、超臨界邁入到超超臨界階段。」王建說,新廠機組投運後,發一度電所需煤炭將由350克降到250克,降幅30%,達到最先進能耗水平,而整個新廠的設計標準為「近零排放」,或者叫超低排放,其排放標準和燃氣相同。
【意義】
2018年建成投運 服務鄭州乃至河南經濟社會發展
從1953年建廠開始,鄭新公司經過多次改建、擴建,最終形成了5臺20萬千瓦的機組,為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素有河南電力「黃埔軍校」之稱。
對於「老鄭州人」來說,鄭新公司就是他們口中的「鄭州電廠」、「鄭州熱電廠」,不但給這座城市的夜晚帶來了光明,還讓這座城市溫暖起來。而對於「新鄭州人」而言,他們將見證這家功勳企業的嬗變,甚至親身參與到其華麗轉身的過程。
據悉,預計今年國慶節前,鄭新公司新廠的主廠房將封頂,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而到2018年年底前,兩臺超超臨界機組將全部投產。屆時,一座高標準、高參數、現代化、環保型示範電廠將矗立在中原大地,而新廠投產三個月後,老廠將完成神聖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在國家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鄭新公司異地遷建,不但可以提高鄭州市的供熱能力和供熱水平,更好地為鄭州市民服務,更有利於城市整體規劃的開展,有利於提升鄭州市的良好形象,有利於提升環境質量,有利於提升鄭州市的工業水平,全方位服務於鄭州乃至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王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