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象正在甩弄自己的鼻子,它可能還不知道這條「礙事的軟管」到底能用來幹嘛。
調皮的小象是不是很可愛呢?丨圖:tenor.com
它們看著是不是很眼熟?就像每天晚飯後,那些在你家院子裡追逐打鬧的智人幼崽。天真可愛,對一切充滿好奇,與所有煩惱絕緣。
誰去提醒一下它這可不是玩具啊喂!丨圖:tenor.com
相似的童年,迥異的未來
這樣的畫面非常治癒,可歡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智人的幼崽在歷經成長的煩惱後還要面對生活的洗禮,而可愛的小象呢?
泰國某處,大象們平時被鐵鏈緊緊地拴住,與遊客一起拍照。
圖:亞倫·格科斯基 攝
對於很多野生大象,「煩惱」與「痛苦」都不足以形容它們一生中所要面對的一切。假如我們是一頭剛剛出生的小象,接下來都會遭遇哪些慘劇呢?
幼象兩三歲才斷奶,在此之前完全依賴象媽媽生活。
圖:約翰·馬萊斯 攝
為了記住食物、水源和礦物質的位置,大象演化出了高度發達的大腦,而這也為它們提供了構成複雜社會的基礎。
象群社會就像一組組相互交錯的同心圓,每個圓圈的核心是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你作為一隻小象,生命中前8年的時光幾乎都會呆在母親5米之內的範圍裡。
你的母親和幾位「阿姨」,會一直陪伴你成長到十幾歲,她們將教會你紀律、玩耍、學習和安全之間需要微妙的平衡。
但這一切只是理想狀況,當槍聲響起,所有的正常秩序都將化為烏有。
2016 年4 月30 日,肯亞奈洛比國家公園進行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象牙焚燒,共銷毀象牙105 噸。
圖:查理·漢密爾頓·詹姆斯 攝
凌晨時分,你們正在尋覓食物。突如其來的一陣爆炸撕裂了寧靜的夜晚,一群野蠻的傢伙用槍枝和刀斧驅趕著你們。
當你發現自己離媽媽越來越遠時,看到的只是她那曾經偉岸的身軀倒在了血泊中——你才意識到剛剛的嘶吼是她最後的悲鳴。你緊張地四處逃竄,回頭望去,那些傢伙竟然用刀劈開了她的臉和唇……
她的意識在絕望、恐懼和劇痛中掙扎了許久,最終漸漸消散,彌留之際或許還能感覺到兩根象牙被完整地拔走。
圖中人收養了這隻大象孤兒,並把它撫養長大。
後來,大象被放歸至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的阿布營地。
圖:克裡斯·帕克漢姆 攝
喧鬧退去,一切似乎重歸平靜,但對於你和象群來說噩夢才剛剛開始。
昨夜的衝擊,讓族群中很多大象走散。你們失去了首領,誰都不知道該去哪尋找優質的食物和水源……大家魂不守舍地在草原上遊蕩,你或許還沒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但總覺得那個每天保護著自己的身影消失了。
由於還沒長出象牙,你算是逃過一劫。但失去了母親的庇護,你很有可能和殘存的象群走散,最終落到馬戲團的手裡……
鉤子是馴象人最常用的工具
用來擊打大象身上最脆弱的部位——耳朵、鼻子、眼睛和頭頂。
圖:亞倫·格科斯基 攝
你慘遭監禁和毒打,時常忍飢挨餓。這時候你或許已經長大了,但周圍這些「小不點兒」總是讓你感到害怕。身上早已傷痕累累,只能按照他們的意願擺出各種姿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你永遠無法逃出生天。而十多年前,母親慘遭屠戮的那一幕……你可能早已忘卻了,只剩下恐懼和憤怒。
印度尼西亞,一名馴象人打了大象的鼻子一拳。他在拳頭裡藏著一枚釘子,留下了這個傷口。
圖:亞倫·格科斯基 攝
許多目睹自己父母被殺害的小象,表現出了和人類在受到創傷後相似的應激行為:異常的驚嚇反應,無法預測的反社會行為,還有高度的攻擊性。
可以說,它們即使逃過了偷獵者的屠戮,也還是被毀滅了。
用我們的武器,守護大家的世界
前文中的故事,並非純粹虛構。那幾張震撼人心的攝影作品都出自一本書——《鏡頭下的無聲吶喊》。
《鏡頭下的無聲吶喊》果殼商店獨家首發
/ 現在戳圖7折帶走 \
書中所揭示的象群困境,遠比偷獵還要複雜,而大象只是這本書裡的眾多單元之一。
這裡匯集了來自全世界的35位傑出攝影師的作品,他們透過一張張寫真,向我們展示那些與人類共享這枚綠色行星的朋友——它們的境遇、人類的努力以及世界的未來。
南非野生動物之家的多洛塔·拉多茲正在安撫一隻黑犀孤兒
它的媽媽被盜獵者殺害,自己也受了傷,正在接受治療。
圖:布倫特·斯蒂爾頓 攝
有時候,一張圖片的說服力遠超千言萬語。每年至少有7000 萬條鯊魚被殺害,它們被割掉魚鰭然後拋回大海,最終痛苦地死去。
海灘上正在被肢解的鯊魚。
圖:布萊恩·斯凱瑞 攝
地球是個精密的系統,沒有任何物種是多餘的,它們相互牽制形成平衡,但又無比脆弱。或許對於地球來說,生態系統的崩盤不算世界末日,幾千萬年後,一切都會重頭再來。
但我們,人類,承受不起這種崩盤。每次生態系統的崩潰,都有不計其數的物種陪葬——而人類脆弱的經濟體系連海平面上升幾十釐米都招架不住。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存放著130 多萬件非法野生動物製品,來自美國各個入境關卡查獲的走私物品。
圖:布麗塔·亞申斯基 攝
這不只是同情心的問題,維護生態多樣性的意義並非保護地球,而是保護人類自己。一個物種的消亡所產生的因果鏈條可能會很長,但往往需要全人類一起承擔。
2018年,《鏡頭下的無聲吶喊》英文版首次出版後就立即售罄,現在這本書已經登陸50多個國家。書中收錄的攝影作品,就是我們捍衛生態環境的絕佳「武器」——把真相與理念傳遞給更多的朋友。
這隻6 個月大的幼崽,在蘇門答臘亞齊省被套索套住,三天後才被人發現,右前腿受傷嚴重,不得已做了截肢手術。它失去了捕獵能力,現在生活在爪哇的一個動物園裡。
圖:史蒂夫·溫特 攝
《鏡頭下的無聲吶喊》
現在果殼商店獨家首發中
前500位可獲贈聯名帆布袋一隻
\ 現在戳圖7折帶走 /
普通人能做些什麼?
圖像的力量是偉大的,這些攝影作品比任何公益廣告都讓人感同身受。而書中所記錄的那些動物背後的故事,不但把這些人類的「鄰居」所面臨的困境呈現出來,也在訴說著我們做出了哪些努力。
右圖是一隻膽熊,每天被關在籠子裡取膽。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要一根管子通過身上的傷口插進身體裡。
圖:保羅·希爾頓 攝
2017年,辛巴威,一個完全由女性組成的反盜獵隊伍誕生了。她們自稱「Akashinga」(音譯為阿卡辛噶),意為勇敢者。她們負責管理辛巴威贊比西河下遊的整個自然保護區。
一位參加反盜獵隊伍的媽媽。這支野生動物保護部隊很特別,隊員全是來自當地的弱勢女性——單親媽媽、性虐待受害者、身體虐待受害者、寡婦、孤兒還有入獄者的妻子。
圖:阿德裡安·斯蒂恩 攝
《鏡頭下的無聲吶喊》也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盜獵者。公眾往往對他們投去鄙視的目光。但在盜獵這個全球犯罪網絡中,盜獵者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環節,他們甚至掙不了多少錢。
對他們來說,自己可能只是想活下去而已。在對野生動物的關照之餘,圖書也站在社會學的角度進行了反思。
一位被抓獲的盜獵者,或許他們都是生計所迫才走上這條道路;在越南,1 千克犀牛角能賣到60 000 美元以上,而盜獵者的報酬大概是每千克170 美元。
圖:彼得·查德威克 攝
2018年中國正式禁止了象牙的貿易,雖然非洲象的未來依然不明朗,但這一禁令的發布直接使象牙的價格經歷了一輪下跌。2020年2月,中國頒布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
反盜獵隊伍、各國立法機構、科學家……分散在世界各地、扮演著不同社會角色的人們,走到一起,擔負起了屬於全人類的責任。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平時幾乎跟野生動物製品無緣的人們,還能做些什麼?
看過《可可西裡》的朋友都知道,追擊盜獵者十分危險。而當真實的反盜獵行動呈現在你眼前時,印象會更加深刻。在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一次成功的盜獵打擊行動過後,一名巡邏隊員把沾滿鮮血的手放在了象牙上。
圖:彼得·查德威克 攝
這本書,就是獻給迷茫的你的最好禮物。一張張靜謐而又充滿力量的照片,讓我們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而書中文字記錄下的一切,將讓你更加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印度豹生活在次大陸僅剩的熱帶雨林裡,森林砍伐對它們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偷獵,只是野生動物面臨的眾多威脅之一。
圖:蘇迪爾·施夫拉姆 攝
這裡不止是控訴,更多的是希望。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向親朋好友講述書中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理解、認同、支持這一切。我們甚至可以直接把這本書推薦給他們,讓我們的聲音改變人類的未來。
《鏡頭下的無聲吶喊》
現在果殼商店獨家首發中
\ 現在戳圖7折帶走 /
前500位可獲贈聯名帆布袋一隻
人類未來的走向,可能就在我們一念之間。說到這,讓我想起1968年的經典科幻電影《人猿星球》。
在影片結尾,太空人泰勒好不容易逃離人猿牢籠。他原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系外行星,直到自己在荒無人煙海邊目睹了自由女神像的殘骸——這是2000年後的地球,人類毀滅了自己的文明。
在剛果(金)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內,護林員和當地人正在搬運一頭雄性山地大猩猩的屍體,它們一家都在一次襲擊中被槍殺。當時,護林員為了調查非法木炭交易而檢查伐木情況,犯罪者為了警告護林員,開槍射殺了這些大猩猩。
圖:布倫特·斯蒂爾頓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