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重大天文發現讓天文學界的目光重新轉到金星之上。在這顆被稱為「地球姊妹星」的大氣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氣體——磷化氫,這在地球上都是由微生物或者人類製造出來的。
天文學家排除了各種非生物的過程,這意味著金星大氣中有可能存在生命,它們製造出了磷化氫。這個發現無疑讓天文學家振奮不已,此前一直認為金星上的極端環境難以孕育出生命。
儘管如此,人類首次登陸地球之外的另一顆目標行星不會變,仍然將會是火星。這是因為金星地表的環境十分惡劣,溫度超過460 ℃,氣壓是地球上的90倍。就連設備都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時間正常工作,更不用說太空人。
相比之下,火星上的大氣很稀薄,溫度最高時有35 ℃,平均-63 ℃。在這種環境中,太空人只要穿著太空衣就能正常活動,設備也不會很快失靈。
當年登陸金星的探測器大都撐不過1小時,很快就失靈掉。而登陸火星的探測器可以工作很長的時間,8年前登陸火星的好奇號漫遊車目前還在正常工作,它還不斷給地球上的美國宇航局(NASA)發回探測數據。
火星不但曾經可能有過生命,而且在未來還具有地球化的潛力。通過在火星上製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可以讓火星變熱,使得極地的冰蓋融化成液態水。這些水不但能夠為太空人生活提供飲用水,而且還能轉變成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
火星有望被改造成一顆宜居的星球,未來人類將有可能到這顆星球上生存。這對於人類文明的延續大有裨益,畢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果地球生態系統出問題,人類在宇宙中還有退路。
不過,想要去趟火星並不容易,因為它離地球很遠,至少也有5500萬公裡。以目前的宇航技術,人類只能通過節省燃料的地火霍曼轉移軌道前往火星,這需要耗費大約半年的時間。
當太空人到達火星時,地球已經遠離火星而去,太空人無法在短時間內返回地球。只有再過兩年的時間,當地球再次靠近火星時,太空人才能返回地球。因此,太空人將會離開地球長達兩年多,在火星上至少要生活一年半。
為了解漫長的火星任務對太空人的身心健康會帶來什麼後果,NASA在地球上開展了模擬實驗。在夏威夷的一座荒無人煙的山上,NASA建造了一座封閉艙,能夠容納多位「太空人」在這裡進行火星模擬任務。
包括天體生物學家、土壤學家、物理學家、航空系統工程師等6位科學家參與了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任務。為了全面研究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這6位科學家中有3位是女性,另外3位是男性。
在封閉艙內,6位科學家都有各自的獨立生活空間,食物和水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但他們不能與外界進行接觸,只能收發電子郵件,通信還有延遲。他們每周只能出艙一次,而且每次都要穿上笨拙的太空衣。
在模擬任務期間,NASA對6位科學家的各種狀態進行了全程追蹤,他們的生活基本上沒有隱私可言。結果表明,6位科學家的身心健康都遭受了嚴峻的挑戰,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一年沒有與外界進行有效溝通,變得有些麻木了。
從模擬任務的結果來看,載人火星任務必然困難重重,長時間的太空任務將會給太空人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人類真的想要去火星,先要在地球上接受更加嚴苛的模擬實驗。不過,相信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人類的星辰大海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