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女3男科學家共處封閉艙1年,模擬火星任務,結果如何?

2020-10-17 宇宙接觸

人類誕生於地球,但我們不會一直被束縛在地球上。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之心,我們總想著去地球之外的宇宙看看。隨著航天時代的開啟,人類已經飛上太空,登陸月球,去往了前所未知的外星世界。

正如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言:人類遲早會穿越銀河系,尋找其他恆星來代替逐漸老去的太陽。人類對於星辰大海的探索永無止境,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眼下,火星是人類最重要的探測對象,下一個有人類踏足的星球必然是火星。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不僅僅只是出於好奇,尋找那裡有沒有外星生命。事實上,火星對於人類有著重大的潛在作用,在不遠的將來,它很有可能成為人類在宇宙中的第二個生命家園。

根據此前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結果,火星在幾十億年前很可能是宜居的星球。但由於磁場消失,導致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走,表面液態水幾乎完全蒸發殆盡,讓如今的火星變成不毛之地。

不過,在目前的火星上,水並沒有完全消失掉,一部分以鹽度很高的鹽水形式存在,一部分存在於火星地表之下形成地下湖泊,還有一部分冰凍在兩極成為冰蓋。如果給火星增加磁場,並且通過溫室效應進行升溫,製造出液態水,再用水來製造氧氣,這樣就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的星球。

一些人可能會反對改造火星,因為這個成本非常高,不如用於保護地球來得實在。但我們的目光應該要放得更加長遠一些,因為地球無法一直保持現狀,過去幾億年曾發生過數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因此,去地球之外建立第二家園是有必要的,以免人類在地球上被一鍋端。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計劃,人類將會在十多年後第一次前往火星。但在此之前,還要克服一系列的問題,所以NASA先在地球上進行真人模擬火星實驗。

以目前人類的宇航科技,飛向火星要等待發射窗口的到來,每隔兩年多才會開啟一次。太空飛船飛到火星需要半年的時間,到達火星之後無法在短時間內返回地球,需要等待下一次發射窗口。之後,再經過半年時間才能回到地球上。

為了研究漫長的火星載人任務會對人類身心帶來什麼影響,NASA進行了一系列的模擬實驗,在荒涼的山上建造封閉艙。這裡與外界隔絕,通信只能靠電子郵件,而且還有時間上的延遲,用來模擬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信延遲。

6位科學家在封閉艙中開展了持續1年的模擬實驗,其中3位是男性,3位是女性,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包括土壤學家、物理學家、太空工程師、天體生物學家。

在封閉艙中,6人有著各自的獨立小房間。想要離開封閉艙,只能穿上太空衣,而且一周限制出艙一次,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有限的空間中。NASA安排一些棘手的事情讓他們處理,以考驗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僅如此,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NASA追蹤,隱私基本上等於沒有。

這項模擬實驗極富考驗,普通人可能很難熬下去。在模擬期間,兩位科學家遭遇了親人離世的痛苦,也錯過了親人的很多重要時刻。這6位科學家經過一年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之後,生理和心理狀況都不是很好,人變得比以前麻木。

由此可見,載人火星任務比想像中的更具挑戰。但不管怎樣,人類最終會克服這些困難,終有一天會親自踏上這顆紅色星球。

相關焦點

  • 3女3男科學家共處封閉艙1年,沒有隱私,出來後人麻木
    在夏威夷的一座荒無人煙的山上,NASA建造了一座封閉艙,能夠容納多位「太空人」在這裡進行火星模擬任務。為了全面研究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這6位科學家中有3位是女性,另外3位是男性。在封閉艙內,6位科學家都有各自的獨立生活空間,食物和水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但他們不能與外界進行接觸,只能收發電子郵件,通信還有延遲。他們每周只能出艙一次,而且每次都要穿上笨拙的太空衣。
  • 3女3男科學家共處封閉艙1年,沒有隱私,出來後人麻木!
    相比之下,火星上的大氣很稀薄,溫度最高時有35 ℃,平均-63 ℃。在這種環境中,太空人只要穿著太空衣就能正常活動,設備也不會很快失靈。當年登陸金星的探測器大都撐不過1小時,很快就失靈掉。為了解漫長的火星任務對太空人的身心健康會帶來什麼後果,NASA在地球上開展了模擬實驗。在夏威夷的一座荒無人煙的山上,NASA建造了一座封閉艙,能夠容納多位「太空人」在這裡進行火星模擬任務。
  • 3男3女科學家共處封閉艙1年,沒有隱私,結果如何?
    雖然地球在過去幾十億年來始終是宜居的星球,但地球上的物種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目前地球上生活著大約1000萬個物種,但這只是地球有過的物種總數的1%。地球本身的活動會造成氣候劇變,導致很多生命無法適應。下一步,人類將會在十幾年後登陸火星。但載人火星任務異常困難,因為任務周期非常漫長,這對於太空人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為了節省燃料,太空飛船會在火星靠近地球時發射。火星離地球最近時也有5500萬公裡,太空飛船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飛抵火星。當太空飛船登陸火星後,又不能很快返回地球,因為地球在遠去。
  • 3男、3女科學家共處封閉艙近1年,沒有隱私,出來後人麻木了?
    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了我們人類的航天時代。在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東方1號」宇宙飛船,將太空人加加林送上了地球軌道,在環繞地球飛行108分鐘後安全返回。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們人類是可以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的。既然我們人類可以邁向外太空,那我們是否能夠登陸到外星球呢?
  • 3男3女科學家同處封閉艙1年,到底會發生什麼?
    導語:NASA實驗,3男3女同處封閉艙1年,到底會發生什麼?據了解,此次實驗是由六名太空人參與,分別是3名女科學家和3名男科學家。而他們則是要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裡生活1年的時間,這一年究竟會發生什麼呢?沒有了男女之分,他們的休息艙極其緊湊狹小,那麼問題來了,這項實驗的結果如何呢?
  • 沒有隱私的6個人,共處封閉艙內一年,結果鬥志都喪失了
    沒有隱私的6個人,共處封閉艙內一年,結果鬥志都喪失了!在霍金生前,一度提醒人類要儘快尋找第二家園,地球並非唯一,如果不移民太空,很有可能在未來的1000年人類將走向滅絕。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是什麼,所以人類一直在竭盡所能尋找溫度適宜的第二星球,可惜天不遂人願。
  • 3男3女科學家無隱私,共處封閉艙一年,NASA還說時間短…
    登陸火星,是已知地球最接近現實的夢想。研究結果表明,火星的液態水,將成為人類移居火星的核心理由。目前,美國宇航局(NASA)針對火星登陸,在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模擬建造了登陸火星封閉艙,並挑選了3男3女,共6名科學家進艙封閉實驗。
  • 3男3女科學家共處封閉艙室一年,出來後整個人麻木,沒有隱私!
    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貧瘠的北坡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區,同時它也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地表特徵的區域之一,2016年8月28日,在這裡展開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火星探測模擬任務,以便從人類最基礎生存與生活著手,驗證從地球到達火星的漫長旅途中可能經歷的技術難題!
  • 3男3女模擬火星旅行,封閉倉無隱私生活一年,出來後怎麼樣了?
    2020年將迎來火星衝日,地球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這時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是最佳的火星發射窗口,中國也將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直以來,人類都想登陸火星,目前,科學家預計2020年左右人家將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為此,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其中一項就是火星旅行模擬實驗。
  • 3男3女科學家共處封閉倉一年,出來後人都麻木了,還沒有隱私
    儘管研究表明火星與地球的環境非常相似,可火星到底能不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結果還是未知的。簡單的來講,就是以小樣本數據來判斷人類移居火星這一假設可不可行。 至於為何是在封閉倉中生存,而非直接暴露在火星地表上,那是因為火星的大氣層比起地球的大氣層要稀薄許多,阻擋不住來自宇宙的射線,人類如果直接暴露在火星地表上
  • NASA結束火星之旅模擬實驗 6名科學家「火星」歸來
    NASA結束火星之旅模擬實驗 6名科學家「火星」歸來 原標題:   在一個直徑11米、高6米的圓頂屋中封閉生活365天,是什麼感覺?恐怕只有28日剛完成火星之旅模擬實驗的6名科學家才清楚箇中滋味。
  • 3男3女科學家共處封閉倉一年,出來後整個人都麻木了,沒有隱私!
    探月計劃以及火星計劃隨之開展,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我們已經具備了眾多探尋宇宙的基礎條件,經過多年的探測,我們發現的唯一一個可能產生過生命的星球就是火星。,並且專家也證實火星上曾經出現過生命。火星的生存環境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和地球最相似的星球。
  • 如何在火星上死亡?我們應該穿什麼?火星模擬任務告訴你
    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有多種方式處理屍體,但是當我們在浩瀚的太空探索或者到達某個星球時,就比如說火星,那麼如何處理屍體就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通常處理屍體的方式就是將他們扔到太空。有人就要說了,那在火星上死了埋了不就好了,詐一想,似乎沒毛病,但是,你要知道的是火星並沒有已知的細菌會分解人體,並且因為輻射的影響,屍體最終會變為木乃伊。
  • 模擬生存365天 火星旅行指日可待?
    圖為志願者在模擬任務期間做科學實驗  在重返地球後,參與模擬火星實驗的法國科學家維瑟表示,人類在不久將來前往火星是「可以實現的」「技術和心理障礙都可克服  在「歡迎返回地球」的歡呼聲下,當地時間8月28日早9點,來自美、德、法三國的6位科學家走出「密封艙」,結束了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為期一年的模擬居住火星實驗。  這些科學家的「封閉」實驗生活什麼樣?他們「重返」地球感受如何?人類距離登上火星還有多遠?
  • 為了科學研究,三男三女科學家進封閉倉一年,出來後怎樣了呢?
    導語:為了科學研究,三男三女科學家進封閉倉一年,出來後怎樣了呢?像是火星,其實也是一些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星球了。因其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所以人類會覺得,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天問1號發射有太多未知秘密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裡程碑發射有太多未解之謎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則該行動將在下周開始。第一個開始火星任務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首次星際努力,即希望火星任務,又稱阿聯火星任務,計劃於7月14日發射。希望軌道飛行器將於2021年初到達火星,然後使用三種科學儀器從上方研究火星的大氣,天氣和氣候。
  • NASA將太空人3男3女"關進"火星艙中一年,所做之事,難以想像
    比如說中國製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NASA製造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這次火星探測路程也是為之後的人類登陸火星提供幫助。此前,NASA表示將會重啟月球計劃,將會在2024年登陸月球,此行的目的更多的是為登陸火星做準備,在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就是登陸火星的最佳時刻。
  • 探火行動,解密火星著陸模擬試驗
    2020年就將迎來一個窗口期,被稱為國際上的「火星探測大年」,中國、美國、歐空局、印度和阿聯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相繼公布了各自的「探火行動」,其中,中國將在2020年下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在2021年「七一」前抵達火星,著陸在靠近火星赤道的北緯低緯度地區。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相比較《火星救援》,中國觀眾顯然對《火星任務》熟悉程度要低一些,一方面當年國內沒有引進,另一方面影片20年前上映,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就都不如意。影片投資1億美元,北美票房為6000萬,全球票房也不過1.2億。
  • 600 年的科學盛世,阿聯借火星任務找回榮耀
    火星探測器收集全面氣候模式日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太空中心(MBRSC)設計和管理的探測器現已與日本火箭分離,將發射自己的推進器,約28 天后離開地球軌道進入火星,於2021 年2 月到達火星軌道,屆時將成為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第一次星際航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