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結束火星之旅模擬實驗 6名科學家「火星」歸來

2021-01-21 央視網
NASA結束火星之旅模擬實驗 6名科學家「火星」歸來

原標題:

  在一個直徑11米、高6米的圓頂屋中封閉生活365天,是什麼感覺?恐怕只有28日剛完成火星之旅模擬實驗的6名科學家才清楚箇中滋味。

  去年8月28日,這個由三男三女組成的團隊進入位於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北坡的「密封艙」,開始執行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一次火星模擬任務,為人類未來太空旅行和火星生活做準備。       

  火星旅行「現實可行」

  這個團隊包括4名美國科學家、一名法國太空生物學家和一名德國物理學家。他們在無法接觸新鮮空氣的「密封艙」中生活整整一年,吃粉狀奶酪、魚罐頭等食物,只能在穿戴全套太空服的情況下到寸草不生的戶外活動,與外界聯絡僅限電子郵件,而且人為延遲20分鐘,以模擬太空通信。

  這項由美國航天局(NASA)出資的實驗28日結束,6名科學家「出艙」,在「歡迎回到地球」的問候聲中與家人相聚。

  參與實驗的法國生物學家西普裡安·維瑟認為,模擬實驗成功,真正的火星之旅現實可行。

  「我的個人感受是,在不遠的將來,火星旅行可以成為現實。技術和心理上的障礙都能被克服。」他說。

  來自德國的參與者克裡斯蒂亞娜·海尼克說,實驗的一大成功在於,他們在乾燥環境中找到水。

  她說:「實驗證明,我們能從看似乾枯的土地中獲得水源。這意味著,人類未來在火星上也能利用小型溫室結構獲得水。」

  共享的窗戶只有比薩餅大

  美國太空專家認為,美國航天局在2030年左右可能把太空人送入火星軌道,2039年派人登上火星。憑藉現有技術,將人類送上火星耗時預計長達1年到3年,而目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通常僅停留6個月。

  因此,美國航天局開始在地球上模擬太空旅行,為火星之旅做先期準備。這項名為「夏威夷太空探索類比和模擬」的實驗此前已經實施三場,第一場實驗內容為如何在火星上做飯,後兩場則為隔離環境下人類共處實驗,時長分別為4個月和8個月。

  這次為期一年的實驗是目前全球時間第二長的火星旅行模擬實驗。俄羅斯的「火星-500」項目時長520天,來自俄羅斯、中國、義大利和法國的6名志願者2010年6月3日進艙,2011年11月4日出艙。

  美聯社28日報導,對「夏威夷太空探索類比和模擬」實驗的參與者而言,在火山坡上的密封艙裡生活一年後,他們十分渴望陽光、空氣和可口食物,「想要跳進海裡暢遊,享用新鮮食物」。

  來自美國的參與者特裡斯坦·巴辛思韋特說,他迫切想要住進一處有窗戶的地方。「我的天哪,想想看,一整扇窗戶都是我一個人的?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他說,「過去一年我們共享的那一扇窗戶只有一塊中號比薩餅那麼大。」

  最大敵人之一就是無聊

  專家認為,人類登陸火星的一大挑戰是旅途耗時漫長、活動範圍狹小,人際衝突幾乎無法避免。而這可能直接影響火星旅行時團隊的表現。

  為此,在這次為期一年的模擬實驗中,參與者除了各有一間能放下小床和桌子的小房間,幾乎沒有個人隱私空間。研究人員通過攝像頭、人體運動跟蹤器和電子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參與者在漫長隔離生活中心理變化和精神壓力,為未來真實火星飛行提供經驗。

  巴辛思韋特說,他有時感覺「無聊得要命」,而這種感覺會讓人變得極其敏感、情緒化。

  「別人做的一些小事,放在平時你根本就不會留意到,但在這兒,你會想把他們絆倒在樓梯上,」巴辛思韋特在實驗期間接受美國《赫芬頓郵報》電子郵件採訪時說。

  海尼克也說,由於與世隔絕,他們面臨的「最大敵人之一就是無聊」。「你必須要有意願、有能力適應他人,做出妥協。」她說。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實驗參與者們力爭讓自己忙碌起來,避免情緒低落影響人際關係。他們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完成研究任務,或是專注於興趣愛好。

  巴辛思韋特喜歡閱讀,在實驗期間還兼顧攻讀建築學博士學位、學習烹飪;同樣來自美國的參與者謝伊娜·吉福德則撰寫發表了多篇網絡報導。

  「無論是好是壞,你在與世隔絕環境中學到的一切都是經驗。」美國參與者卡梅爾·約翰斯頓說。

相關焦點

  • 火星生活 NASA火星生存模擬 6人與世隔絕生活一年
    長達一年的火星生存模擬項目於當地時間2016年8月28日上午9點結束,這是NASA進行的第三次火星生存模擬實驗,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實驗結果將為未來火星之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內容。這個實驗項目稱為HI-SEAS(夏威夷太空探險模擬,Hawaii Space Exploration Analog and Simulation),總共有6名志願者參加,包括1名法國天體生物學家,1名德國物理學家,其餘4人都是美國人,分別是太空人、建築師、醫生兼記者以及土壤科學家。
  • 模擬生存365天 火星旅行指日可待?
    在「歡迎返回地球」的歡呼聲下,當地時間8月28日早9點,來自美、德、法三國的6位科學家走出「密封艙」,結束了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為期一年的模擬居住火星實驗。  這些科學家的「封閉」實驗生活什麼樣?他們「重返」地球感受如何?人類距離登上火星還有多遠?
  • 火星生存模擬實驗:6位科學家與世隔絕一年!實驗結束人麻木了
    》,從地球出發去往火星至少需要6-8個月的時間,同時在火星上的生存也只能是生存在密閉的空間中,因為火星上幾乎沒有大氣層同時溫度很低。因此NASA召集了六名科學家志願者,三男三女進行火星生存模擬實驗。1名德國物理學家、1名法國天體生物學家、剩下的四人分別是建築師、太空人、醫生兼記者以及土壤科學家。
  • 模擬火星一年生存訓練結束:成員回憶真實感受
    她剛從火星歸來——哦,別逗了。事實是這天她剛剛和其他五名隊友一起完成了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生存演練。地點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海拔2500米的山坡上。這裡沒有動物、植被稀少,跟火星的地貌環境相似。此次演練是「夏威夷太空探索模擬」舉行的第四期模擬生存活動。過去已以不同形式舉辦了三屆。
  • 青海:火星之旅的起點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建成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新加坡《海峽時報》3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火星之旅正從荒涼乾旱的青海開始 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青海省具有最接近火星的地形和地貌。中國太空人將很快邁出火星之旅的第一小步,而旅程的起點正是位於該省一座嶄新的培訓基地(如圖)。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nasa 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 http://theta.tv/nasa 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nasa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3男3女模擬火星旅行,封閉倉無隱私生活一年,出來後怎麼樣了?
    2020年將迎來火星衝日,地球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這時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是最佳的火星發射窗口,中國也將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直以來,人類都想登陸火星,目前,科學家預計2020年左右人家將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為此,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其中一項就是火星旅行模擬實驗。
  • 三問青海火星模擬基地: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圖)
    還可以根據流水作用的遺蹟,推斷火星上曾經的水流情況。  為什麼要建火星模擬實驗艙  如果說這種野外模擬實驗場是用天然形成的類火星景觀呈現火星的「外表」,那麼科研人員建造的火星模擬實驗艙,則能模擬出更多看不見的「內在」。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這些地方也有火星模擬基地
    除了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紅崖地區,地球上還有6個地方,其地質概況和氣候同火星上非常接近,而被作為火星模擬基地。在這些地方,科學家開展不同的火星研究。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模擬火星生活2030年,美國宇航局打算把人類送上火星,為了這個目標,必須搞清楚長期遠離地球的生活給太空人心理造成的影響。為此他們在地球上做了4次模擬生存實驗——HISEAS。實驗基地位於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貧瘠的北坡。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能否揭開半個世紀前實驗真相
    儘管官方報告稱其沒有提供明顯證據,但至今仍有科學家沒有放棄火星生命假說,更有甚至提出了驚人的假設——「火星蘑菇」。究竟誰是誰非,或許毅力號的探尋之旅將給我們答案。撰文 | 小葉2020年地球命運多舛,但災禍沒有阻擋住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
  • NASA火星模擬基地又迎新款探測器
    美國國家航天局最新的火星探測器進入最後實驗階段,若按計劃進行,探測器將降落在火星傑澤羅火山口,可收集火山樣品帶回地球以便科學家分析樣品。美國國家航天局最新一款汽車大小的六輪火星探測器,當前被叫做2020羅浮,它正處在發射到這顆紅色荒漠星球之前的最後測試階段。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能否揭開半個世紀前實驗真相
    儘管官方報告稱其沒有提供明顯證據,但至今仍有科學家沒有放棄火星生命假說,更有甚至提出了驚人的假設——「火星蘑菇」。究竟誰是誰非,或許毅力號的探尋之旅將給我們答案。雖然火星上沒有「火星人」,但是否存在低級或者原始生命形式,能否為解釋生命起源提供思路,一直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問題。在火星生命探索的歷史上,要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經驗最為豐富,此前他們並沒有給出特別明確的說法。可是,卻有科學家始終堅持說Yes。
  • 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
  • NASA火星軌道飛行器眼中的火星
    日進入火星軌道。機遇號無法獲取到太陽能,任務結束。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MRO項目科學家稱:「在MRO之前,我們認為火星大氣層很稀薄,幾乎沒有沙丘的移動,隨著我們看的越多,新返現也就越多。」,毅力號火星目前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預計於2021年2月18日著陸火星,預計明年著陸後,我們也能通過HiRISE相機看到它的身影。
  • NASA毅力號火星開直播,開啟生命探索
    https://www.facebook.com/NASA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asahttps://www.twitch.tv/nasahttps://www.dailymotion.com/NASAhttp://theta.tv/nasa發射活動結束後,任務組成員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人類登陸火星之旅危險重重,科學家正給太空人準備這樣的醫療設備
    而且,火星離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的600倍,即使是光速通信,也需要大約20分鐘才能從火星到達地球。在緊急情況下打電話給休斯敦也解決不了問題。儘管存在這些危險,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在本世紀30年代派人登上火星。考慮到這一截止日期,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套醫療設備和藥物,以應對火星之旅要面臨的危險。目前,裝箱單上的物品仍處於開發的早期階段。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火星直升機任務是一項對新技術的實驗性飛行測試。未來的火星飛行任務中可能會開發第二代火星直升機,以增加對火星的空中探索範圍。它們可以充當人類偵察員,攜帶少量有效載荷或調查懸崖、山洞、深坑和其他未訪問或難以到達的目的地。在此之前,實驗的火星直升機必須證明火星飛行的可行性。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來源:NASA而堅毅號則啟用了一套遠程分析的儀器來探測有機分子和可能的生命痕跡——以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為名,這個儀器叫做夏洛克(全稱「拉曼和螢光掃描宜居環境、尋找有機物和化學物質儀」,縮寫SHERLOC)。夏洛克安裝在堅毅號機器臂前端,包括一個紫外雷射拉曼光譜儀和一個暱稱「華生」的相機,可以協同工作,精細探測火星表面的礦物成分、有機分子和可能的生命痕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