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2021-01-19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著陸器本身還在正常運行,還在研究火星地震,但 "鼴鼠 "挖掘紅色星球的努力卻步步受阻。

洞察號於2018年年底登陸火星,自2019年初首次部署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關注「鼴鼠」的試驗和困境。「鼴鼠」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製造--表現得像一個小打樁機,使用錘擊動作下降,但其在火星的任務進展得並不順利。

「我們已經提供了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但火星和我們的英雄鼴鼠仍然不兼容,"HP3首席研究員,DLR的Tilman Spohn說。「幸運的是,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將有利於未來試圖挖掘地下的任務。」

NASA和DLR嘗試了各種技巧。上周末,"鼴鼠 "團隊做了最後一次嘗試,但洞察號著陸區出乎意料的土壤特性再次證明它無法承受。土壤的塊狀質地意味著「鼴鼠」無法獲得足夠的摩擦力來鑽入。

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火星這一區域的土壤情況,他們開發出了使用洞察號機械臂的新的複雜方法。這些知識將為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提供幫助。

對於NASA和火星洞察號團隊來說,這是苦樂參半的一周。但好消息是NASA正式將洞察號的科學任務延長至2022年12月。

相關焦點

  • NASA洞察號著陸器將推動被卡住的火星「鼴鼠」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是堅韌不拔的寫照。該著陸器於2019年初部署了一個稱為「鼴鼠」探洞熱探針,其任務是深入火星以獲取行星的溫度。但任務進行得並不順利。NASA現在正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來推動被卡住的「鼴鼠」移動。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的「鼴鼠」鑽頭終於深入火星土壤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在火星上進行了一次相當成功的運行,調查火星上的「地震」並聆聽紅色星球上的怪異聲音。不過,有一個問題是: 該著陸器的 "鼴鼠"熱探測器在火星的任務進展得並不順利。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已經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NASA以最不尋常的方式嘗試解決其火星「鼴鼠」問題
    據外媒BGR報導,自幾個月前到達紅色星球以來,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已經完成了許多出色的工作。它為科學家提供了對紅色星球的洞察力,揭示了火星地震的更多秘密,甚至還及時發送了氣象報告。然而其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鼴鼠」一直未能按預期工作。
  •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美國宇航局「洞察號」(InSight,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著陸器上有一個綽號為「鼴鼠」的儀器,它在對火星進行深入調查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 NASA「洞察號」與火星地面「戰鬥」 以使其重要儀器正常使用
    NASA的InSight「洞察號」著陸器已經在火星上安全地工作了將近一年,並且正在做一些非常出色的工作。機器人的大多數高敏感儀器套件都按預期工作,可以發送回數據並記錄這一塵土飛揚的星球上的地震活動。但是,其中一種被稱為「鼴鼠」的探針工具卻遠未達到預期。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火星上的洞察號終於動了!鼴鼠裝置成功鑽入地下!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自2018年發射到火星以來已經有數個年頭,洞察號是人類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因此,想要了解火星內部,我們必須打入其內部。然而,遺憾的是,洞察號的鑽探裝置「鼴鼠」在鑽探過程中遇到阻礙,卡了數月之久,導致任務一直停滯不前。不過,近日,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推動下,火星上的「鼴鼠」終於進入了地下!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困難,重回戰場
    NASA的火星探測任務似乎已經前景黯淡了,不過現在,事情突然出現了一些轉機。圖:洞察號著陸器 2019.09.23「洞察號」著陸器最初被送往到這顆「火紅星球」的目的無非是:在火星原有地形上打一個16英尺的孔,然後測量地表下的熱量。但是才鑽了14英寸之後就出現了個問題:內置熱探頭的鑽子——「鼴鼠」沒法再繼續鑽了。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現不明故障 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一直在提供來自紅色星球表面的最新天氣信息,但現在突然停止了運行。一個不明原因故障導致該著陸器的深層L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NASA仍在試圖找出原因。
  • 機械臂助攻 NASA洞察號「鼴鼠」探測器成功深入火星土壤內部
    本文轉自【cnBeta.COM】;目前正在火星上執行科學考察任務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已經成功向地面發送了不少具有極高價值的科學考察數據,為人類未來登上這顆紅色星球提供了充足的依據。不過在任務推進中,代號為「鼴鼠」(Mole)的熱探測器並不受到火星的歡迎,已經卡在土壤中一年多時間了。 據悉,Mole的長度為16英寸,並通過繫繩與著陸器本體相連。其尖端設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不斷錘擊掘進至16英尺的深度,以便展開熱量的測量。沒想到的是,火星土壤似乎比預期的更硬,給這隻從地球遠道而來的機械「鼴鼠」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
  • NASA「洞察號」藉助機械臂推動「鼴鼠」的嘗試取得新進展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鼴鼠」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此前一直在火星上遭遇障礙,但現在「鼴鼠」有了新的希望。自從「鼴鼠」在一年前被卡住以來,太空迷一直在關注它的傳奇故事。「洞察號」團隊已嘗試了所有工作,從拍打探針周圍的土壤到推擠探針的側面以幫助其獲得牽引力。NASA的最新舉動包括使用「洞察號」機械臂末端的鏟子將「鼴鼠」向下推。 NASA周五發推文稱:「來自火星的好消息是:我們使用機器臂推動鼴鼠的新方法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 NASA將用洞察號著陸器的機械臂來推動打樁機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旨在深入火星地表並收集包括溫度在內的一些科學數據。然而由於在著陸點的選擇商出現了意外,綽號為「鼴鼠」(Mole)的一款小型儀器(一種微型打樁機)一直難以順利前進。
  • 在火星上的洞察號開始向地下「前進」!
    來自美國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已經工作了幾個月,計劃讓火星洞察號的儀器鼴鼠工作。但是火星實在太遠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2.25億公裡,他們已經嘗試了很多方法把鼴鼠帶到地面上,但是幾乎都失敗了,幸運的是,近日,NASA宣布洞察號成功了!
  • 洞察號到火星快1年了,都在忙啥?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就已檢測到300多場「火星震」,它還追蹤到其中一些地震的震源信息。,那些東西我們已經在不同的任務中搭載過數百次了,從前我們從未使用過類似鼴鼠這一儀器,令人欣喜的是兩周前,洞察號將這顆正式名字為熱流和物理特性探測器的「鼴鼠」儀器放置在火星表面時,要知道該儀器的研發花費十年之久,所以科學家們迫切地想要知道它究竟能夠收集到怎樣的數據。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NASA的火星著陸器/巡視器大家族。 / NASA火星著陸器版圖也更新了~下面就期待Mars 2020啦~
  • 鼴鼠探針曾被彈出!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這麼多火星探測器中,有一個名為「洞察號」的探測器。「洞察號」探測器在2018年5月發射升空,在2018年11月26登陸到火星表面,洞察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表面運行了一年多時間。洞察號探測器的「鼴鼠」探針遇到困難由於需要了解火星內部的情況,所以洞察號探測器攜帶了鼴鼠探針,按照設想,需要將這一枚探針插入到火星地表下大約3-5米的地下進行數據採集。
  • 挖入火星7釐米後,洞察號的「鼴鼠」消失了
    NASA的火星著陸探測器經過多代革新,從長期以來的探測地表情況轉變成了探測火星內部情況,而正在完成這個轉變的探測器正是NASA最新的著陸器「洞察號」。洞察號在兩年前發射升空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科學家和公眾希望它能夠帶給人類更多關於火星內部的探測。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NASA洞察號檢測到奇怪的火星「信號」!地震多的不同尋常!
    2018年11月,「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赤道附近著陸,開啟為期兩年的「聆聽火星」任務。與之前探索火星的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等漫遊車不同,洞察號是一個固定式著陸器,主要依靠布置在附近的兩套科研儀器——地震儀和熱流探針完成探測任務。前者可以監聽火星深處微小的震動,後者可以鑽至地面以下3米深的地方,測量火星內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