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沒被彈出!挖入火星7釐米後,洞察號的「鼴鼠」消失了

2020-12-03 三體使者

NASA的火星著陸探測器經過多代革新,從長期以來的探測地表情況轉變成了探測火星內部情況,而正在完成這個轉變的探測器正是NASA最新的著陸器「洞察號」。洞察號在兩年前發射升空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科學家和公眾希望它能夠帶給人類更多關於火星內部的探測。

根據參考消息6月8日的消息,之前一直在火星地表苦苦鑽探的「鼴鼠」最近消失了,經過NASA方面的官方證實這隻「鼴鼠」成功地進入到火星地下。那麼消失的「鼴鼠」為何物?它在火星上都經歷了什麼?

消失的「鼴鼠」為何物?

估計不少讀者會認為筆者是標題黨,將火星上不存在的生物說成疑似存在,然而「鼴鼠」這個說法是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提出的。同時它的本質並非火星生物,而是附屬於洞察號的鑽探設備。這隻「鼴鼠」實際上是一個分布了大量溫度傳感器的鑽頭,它通過細長的繩索和洞察號連接,實現信息和能量的傳遞。

NASA的科學家表示,如果「鼴鼠」成功鑽入火星地表,那麼它將利用鑽頭的溫度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探測,並且分析其中的能量從火星內部釋放出來的情況。

它在火星上經歷了什麼?

火星的地質情況如何,恐怕「鼴鼠」最有發言權。根據NASA官方公布的消息,該「鼴鼠」在之前的每一次鑽探中都遇到了障礙,不是碰到堅硬的巖層被反彈回來,就是被卡在了巖層裡。再加上還有其他同時進行的探測活動,因此地面工作人員無法在「鼴鼠」每次遇到障礙後及時處理。

實際上科學家在地球上曾對「鼴鼠」進行模擬實驗,但地球模擬環境始終與火星的真實環境存在誤差,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鼴鼠」會遇到各種問題。

「鼴鼠」即將面對疾風

幸運的是,該項目的研究人員拿出最新的方案,利用洞察號上的一隻機械臂在「鼴鼠」鑽探的時候輕輕地頂住它的尾部,從而使得「鼴鼠」不會被反彈出去,最終它成功地鑽入7釐米的深度,消失在火星表面。

然而參與該項目的德國科學家蒂爾曼·史博恩表示,接下來火星北半球將迎來冬天,這意味著將會出現沙塵暴。沙塵暴的出現會降低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效率,有可能導致洞察號對「鼴鼠」的供能不足,因此「鼴鼠」將面臨著「生存」考驗。

最後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除了想了解火星地表的環境情況之外,還想了解火星內部的構造情況,因為一顆星球的表面環境也依賴於內部的環境。

因此洞察號所肩負任務的意義同樣重大,而「鼴鼠」作為洞察號的執行機構之一,它的成敗直接關係到洞察號的探測成敗,洞察號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成敗。由此看來,小小「鼴鼠」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 6月8日 《美媒:一隻「鼴鼠」終於進入火星地下》

相關焦點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NASA專家預計「鼴鼠」只需要兩個月就可以鑽進火星地下3米至5米,但在2019年,由於火星物質構成的差異,「鼴鼠」前端電錘在經數萬次敲擊後,始終無法完全進去,一直徘徊在35釐米深度,身體四分之一仍露在外面。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NASA專家預計「鼴鼠」只需要兩個月就可以鑽進火星地下3米至5米,但在2019年,由於火星物質構成的差異,「鼴鼠」前端電錘在經數萬次敲擊後,始終無法完全進去,一直徘徊在35釐米深度,身體四分之一仍露在外面。
  • 鼴鼠探針曾被彈出!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為了確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也為了探索火星成為我們人類第二家園的潛力,科學家發射了一些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目前,既有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飛行器,也有登陸到火星表面進行搜尋的火星車。這些探測器的到來,將火星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當然,從這些探測器所發回的數據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只是火星表面極為荒涼的景象,暫時還沒發現火星生命的跡象。
  •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鼴鼠」是洞察號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儀器的一個自錘式儀器,和鼴鼠這個暱稱一樣,這個儀器是用來深入挖掘地下的。但是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說法,這個儀器在挖掘到12英寸(30釐米)的時候就打住了,再也不能向下挖。洞察號的工程師對成功移除支撐結構也感到很欣慰,因為他們現在應該能夠更準確地診斷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
  • 火星上的洞察號終於動了!鼴鼠裝置成功鑽入地下!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自2018年發射到火星以來已經有數個年頭,洞察號是人類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因此,想要了解火星內部,我們必須打入其內部。然而,遺憾的是,洞察號的鑽探裝置「鼴鼠」在鑽探過程中遇到阻礙,卡了數月之久,導致任務一直停滯不前。不過,近日,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推動下,火星上的「鼴鼠」終於進入了地下!
  • 火星探測器傳來不幸消息!鑽頭「鼴鼠」被無情彈出,原因還在分析
    如果您關注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新聞,我認為不要錯過媒體大肆宣傳NASA的"洞察號"火星任務。此後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後,就沒有了它的消息。那麼,它在火星表面執行任務的目的是什麼?現在有什麼發現嗎?探測器已經在那裡已經一年多了?
  • 火星傳來不幸消息!「鼴鼠」被無情彈出,NASA科學家再陷困境
    去年底,美國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在火星登陸,這個造價9.93億美元的無人探測器將負責收集有關火星內部結構的有關信息。洞察號從位於美國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後,歷經近7個月,航行約4.82億公裡後,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 火星上的「鼴鼠」為什麼不見了?德國科學家:它已從火星地面消失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在2018年5月5日正式發射升空,作為NASA新一代火星探測器它備受矚目。與上一代「好奇號」不同的是,此次洞察號將以探究火星地質以及內部結構為主,這意味著它將要對火星土地進行鑽探。那麼這個項目最新的情況如何呢?
  • 整整一年時間只在火星挖了30釐米!洞察號還有希望嗎?
    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它的一歲生日,祝它生日快樂!洞察號(InSight)是美國宇航局登陸火星中的關鍵計劃,該計劃於2018年11月26日著陸火星赤道附近,該探測器是人類史上首個探索火星內部的探測器,旨在幫助我們了解火星內部的地質構造等火星形成的關鍵。這是美國宇航局「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第一張自拍照。
  •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遇大麻煩 鼴鼠打樁機無法工作 4個月未修復
    儘管美國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在去年底實現了完美的著陸,但依然無法擺脫目前的尷尬境地。根據NASA的報告顯示,洞察號攜帶的「鼴鼠」打樁機自2019年2月28日因故停止打洞以來,已經超過了4個月的時間,直到今天也不能恢復工作。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一年多了
    著陸後,大部分探測儀器正常運行,「洞察號」在火星上做出了相當出色的工作。不過有一個被稱為「Mole(鼴鼠)」的探測針卻出現了問題。,「鼴鼠」是一種自動鑽地的探測針,用於在火星表面之下約5米的地方進行挖掘和溫度記錄。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已經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困難,重回戰場
    圖:洞察號著陸器 2019.09.23「洞察號」著陸器最初被送往到這顆「火紅星球」的目的無非是:在火星原有地形上打一個16英尺的孔,然後測量地表下的熱量。但是才鑽了14英寸之後就出現了個問題:內置熱探頭的鑽子——「鼴鼠」沒法再繼續鑽了。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的「鼴鼠」鑽頭終於深入火星土壤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在火星上進行了一次相當成功的運行,調查火星上的「地震」並聆聽紅色星球上的怪異聲音。不過,有一個問題是: 該著陸器的 "鼴鼠"熱探測器在火星的任務進展得並不順利。
  • 洞察號到火星快1年了,都在忙啥?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最新發射的火星探測器,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搭載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宇宙神V型」火箭順利的從位於加州中部地區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個探究火星內心的探測任務,通過半年的飛行後,它於11月26日14時54分在火星上成功著陸,展開工作後的洞察號,一年多以來它已經為人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2019年聖誕節前夕
  • 在火星地下50釐米處,洞察號被未知物體「襲擊」
    自從美國的幾架火星探測器發射以來,人類先後有了許多極其重要的發現。比如說在火星發現了液態水的痕跡、火星的遠古河流、以及火星的各種無機物似乎都在證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除了這些正常的發現以外,還有很多讓科學家都感動驚奇地發現。 比如火星上的金字塔以及許多類似於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跡等。而最近,在火星上進行探測任務的洞察號火星車又遇到了一些怪事。
  • NASA洞察號著陸器將推動被卡住的火星「鼴鼠」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是堅韌不拔的寫照。該著陸器於2019年初部署了一個稱為「鼴鼠」探洞熱探針,其任務是深入火星以獲取行星的溫度。但任務進行得並不順利。NASA現在正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來推動被卡住的「鼴鼠」移動。
  • 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
  • 火星洞察號放出的「鼴鼠」已卡在地下數月,還在全力解救中
    2019年3月18日,美國火星洞察號向火星地面放出一個綽號為「鼴鼠」的熱流和物理特性包,結果「鼴鼠」在深入時碰到火星巖,被卡在地下數月,既無法深入也無法拔出。2019年8月14日,洞察號探測器機械臂上儀器部署的魚眼攝像機(IDC)再次拍攝了多張火星照片,這些照片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非凡的火星世界,一個與地球完全不同的地外世界,明媚陽光照耀著紅棕色火星土壤,多個細小火星巖被撒在鬆軟土壤上,一個較大火星石正擺放在洞察號探測器腳下。
  • 洞察號在火星遇見神秘地質,無論怎麼用力都進不去,還好鑽頭沒斷
    一來是為了弄清楚火星的地下有沒有存在生命跡象,二來是進一步的了解火星的適居調節有多高,畢竟,未來要在火星建立基地,這些數據我們必須要有所掌控。自從去年11月26號,洞察號在火星成功登陸,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原本,我們指望著這枚探測器給我們帶來一些好消息,結果卻搞出了「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