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它的一歲生日,祝它生日快樂!
洞察號(InSight)是美國宇航局登陸火星中的關鍵計劃,該計劃於2018年11月26日著陸火星赤道附近,該探測器是人類史上首個探索火星內部的探測器,旨在幫助我們了解火星內部的地質構造等火星形成的關鍵。
這是美國宇航局「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第一張自拍照。這張合成的11張圖片於2018年12月11日發布,照片中拍到了著陸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甲板。甲板上有「洞察號」的科學儀器、氣象探測吊杆和超高頻天線。這些科學儀器隨後將被部署到火星表面。「洞察號」於2018年11月26日順利完成了「恐怖6分鐘」的進入、降落和著陸,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最終圓滿著陸。
由於洞察號是探索火星內部的探測器,所以它只會定點勘測,沒有移動的能力,不像好奇號那樣可以在火星「馳騁」,因此洞察號的運動是垂直運動而不是水平運動。但是對於「洞察號」來說,過去的一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不能動的洞察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測火星的內部。
到目前為止,著陸器的超靈敏地震檢波器已經探測到150多個震動事件,其中有20多個事件已經被確認為地震。但是洞察號的另一個主要的科學儀器,一個叫做熱流和物理性能探測儀(HP3),簡稱「挖洞」熱探測器,卻遇到了比較棘手的問題。
這個HP3的自錘工具被稱為「鼴鼠」(the mole),迄今為止,它只能挖到地下0.3米左右,而不是科學家計劃中的3至5米。目前洞察小組成員正在努力排除這些問題,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由於火星怪異的土壤造成的,幸運的是,他們最近取得了一些進展,再次給了我們希望。
洞察號計劃。NASA科學家表示,洞察號探測器計劃中將降落在火星靠近赤道的溫暖地帶,所以它將在火星表面運行至少兩個地球年, 該任務收集的數據應該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巖質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巧的是,11月26日並不是NASA洞察號的唯一周年紀念日。2011年11月26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開始了為期8個月的火星之旅。核動力的「好奇號」的著陸點是直徑154公裡的蓋爾隕石坑的底部,科學家懷疑這裡在遠古時期可能有類似地球的生命存在。這輛車大小的漫遊者到今天仍然還在火星活躍,近日它還爬上了從蓋爾山高達5.5公裡的山坡。
洞察號對人類的意義不言而喻,希望它能夠早日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