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年時間只在火星挖了30釐米!洞察號還有希望嗎?

2020-12-03 遨遊世界科學

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它的一歲生日,祝它生日快樂!

洞察號(InSight)是美國宇航局登陸火星中的關鍵計劃,該計劃於2018年11月26日著陸火星赤道附近,該探測器是人類史上首個探索火星內部的探測器,旨在幫助我們了解火星內部的地質構造等火星形成的關鍵。

這是美國宇航局「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第一張自拍照。這張合成的11張圖片於2018年12月11日發布,照片中拍到了著陸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甲板。甲板上有「洞察號」的科學儀器、氣象探測吊杆和超高頻天線。這些科學儀器隨後將被部署到火星表面。「洞察號」於2018年11月26日順利完成了「恐怖6分鐘」的進入、降落和著陸,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最終圓滿著陸。

由於洞察號是探索火星內部的探測器,所以它只會定點勘測,沒有移動的能力,不像好奇號那樣可以在火星「馳騁」,因此洞察號的運動是垂直運動而不是水平運動。但是對於「洞察號」來說,過去的一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不能動的洞察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測火星的內部。

到目前為止,著陸器的超靈敏地震檢波器已經探測到150多個震動事件,其中有20多個事件已經被確認為地震。但是洞察號的另一個主要的科學儀器,一個叫做熱流和物理性能探測儀(HP3),簡稱「挖洞」熱探測器,卻遇到了比較棘手的問題。

這個HP3的自錘工具被稱為「鼴鼠」(the mole),迄今為止,它只能挖到地下0.3米左右,而不是科學家計劃中的3至5米。目前洞察小組成員正在努力排除這些問題,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由於火星怪異的土壤造成的,幸運的是,他們最近取得了一些進展,再次給了我們希望。

洞察號計劃。NASA科學家表示,洞察號探測器計劃中將降落在火星靠近赤道的溫暖地帶,所以它將在火星表面運行至少兩個地球年, 該任務收集的數據應該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巖質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巧的是,11月26日並不是NASA洞察號的唯一周年紀念日。2011年11月26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開始了為期8個月的火星之旅。核動力的「好奇號」的著陸點是直徑154公裡的蓋爾隕石坑的底部,科學家懷疑這裡在遠古時期可能有類似地球的生命存在。這輛車大小的漫遊者到今天仍然還在火星活躍,近日它還爬上了從蓋爾山高達5.5公裡的山坡。

洞察號對人類的意義不言而喻,希望它能夠早日擺脫困境!

相關焦點

  • 美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打5米深洞,卻只打了30釐米,下面是啥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最新發射的火星探測器,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搭載「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宇宙神」V型火箭從位於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個探究火星「內心」的探測任務。
  • 挖入火星7釐米後,洞察號的「鼴鼠」消失了
    NASA的火星著陸探測器經過多代革新,從長期以來的探測地表情況轉變成了探測火星內部情況,而正在完成這個轉變的探測器正是NASA最新的著陸器「洞察號」。洞察號在兩年前發射升空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科學家和公眾希望它能夠帶給人類更多關於火星內部的探測。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已經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遭遇離奇故障一年後,NASA決心背水一戰,拯救洞察號火星探測器
    【ALENG 自媒體】2月25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在成功著陸火星一年來,其中一個用來探測火星內部溫度的傳感器一直無法部署到位,迄今為止,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這個原計劃應該被釘入火星土壤5米深度的溫度探針,仍然大半截露在外面,這讓見多識廣的
  • 在火星地下50釐米處,洞察號被未知物體「襲擊」
    雖然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是我們卻沒有為此而感到恐懼和放棄,正相反人類希望了解得更多,帶給人類未來更多的可能。從地球走向太空,是人類向未來跨出的重要一步,而人類的下一步,就是發現外星生命。目前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行星就是火星,因此人類對於火星也分外關注。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困難,重回戰場
    辦法就是用洞察號著陸器的金屬鏟先填充上這個14英寸的洞然後作為「鼴鼠」的支撐,在它向下鑽孔的時候壓住它。整個方案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地下儲水層是大量的土壤,而不是巖石堆積而成的。這樣一來,鏟子就可以幫「鼴鼠」在挖的更深的時候,不讓它來回彈來彈去。這樣的話壓力就是一直向下的,NASA也希望通過這樣來衝破這片堅硬的土地。
  • 在火星上呆了一年之後,洞察號到底發現了什麼?
    2018年5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發射,並於2018年11月26日登陸火星。它的全稱是利用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進行的內部勘探。它的任務是通過測量熱流、地震活動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火星北極的擺動來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
  • 美國宇航局提出兩個拯救方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還有救嗎?
    ,日前,經過地面模擬,美國宇航局最新提出了兩個解決的方案,希望能夠挽救陷入困境的探測器。洞察號火星著落器於 2018年5月5日 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於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安全著陸。按照計劃,探測器將在火星表面部署兩個科學儀器,分別用來捕獲火星地震數據和火星地表溫度數據。
  • 火星上的「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鑽入土壤,登陸一年終於正常運作了
    NASA於2018年發射到的「洞察號」探測器(InSight)已經在火星上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這輛不能移動的探測器是專門為偵測火星內部活動而打造的,科學家希望通過探測器上的設備檢測出火星內部是否還存在活動,然而「洞察號」在登陸以後本應開展的工作卻並不順利,火星上地表的堅硬程度超過了探測器的鑽探能力
  • 火星的地下有什麼?洞察號在地下50釐米,被未知物體襲擊
    雖然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是我們卻希望了解得更多,甚至是去發現外星生命,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火星的地下有什麼?洞察號在地下50釐米,被未知物體襲擊。比如說在火星發現了液態水的痕跡、火星的遠古河流、以及火星的各種無機物似乎都在證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還發現了很多火星上的
  • 火星探測器傳來不幸消息!鑽頭「鼴鼠」被無情彈出,原因還在分析
    如果您關注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新聞,我認為不要錯過媒體大肆宣傳NASA的"洞察號"火星任務。此後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後,就沒有了它的消息。那麼,它在火星表面執行任務的目的是什麼?現在有什麼發現嗎?探測器已經在那裡已經一年多了?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現在,在與地球相隔數千萬公裡外的火星上,除了根據規劃好路線向前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外,還有一個安家在火星極樂平原的洞察號探測器,雖說它無法像好奇號火星車那樣自由移動,但是功能足夠強大,等於一個火星氣象專家。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現在,在與地球相隔數千萬公裡外的火星上,除了根據規劃好路線向前移動的好奇號火星車外,還有一個安家在火星極樂平原的洞察號探測器,雖說它無法像好奇號火星車那樣自由移動,但是功能足夠強大,等於一個火星氣象專家。
  • NASA「洞察號」 火星探測器,10 件事出乎我們的意料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Space北京時間5月5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洞察號」將「深入火星內部」,探究火星震、火星「地核」的秘密。「洞察號」並非人類著陸火星的首個太空飛行器,但卻是「深入火星內部」的首個太空飛行器。
  • 關於洞察號火星任務不為人知的十個秘密!
    但隔著這麼遠的距離研究這些行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觀察火星有助於我們預測它們的組成和大氣層。即使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觀察類地行星也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它們會如此不同。例如,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水,而火星上的水卻消失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說到巖石行星,我們只詳細研究了一個:地球。通過對比地球和火星的內部結構,InSight團隊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太陽系。
  • 洞察號到火星快1年了,都在忙啥?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最新發射的火星探測器,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搭載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宇宙神V型」火箭順利的從位於加州中部地區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個探究火星內心的探測任務,通過半年的飛行後,它於11月26日14時54分在火星上成功著陸,展開工作後的洞察號,一年多以來它已經為人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2019年聖誕節前夕
  •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美國宇航局「洞察號」(InSight,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著陸器上有一個綽號為「鼴鼠」的儀器,它在對火星進行深入調查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 美國洞察號登陸火星 勘測火星內部仍需幾個月時間
    美國洞察號登陸火星 勘測火星內部仍需幾個月時間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 2018-11-28 14:42:52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 NASA/JPL-Caltech[1]剛到火星,勤奮的洞察號就已經休整狀態——用它的ICC相機拍攝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張限量版照片。而事實證明首次出場的瓦力和伊娃也非常給力——它們以近乎實時的速度(也就是只延遲了8分鐘左右的信號傳播時間)把這張照片傳回了地球。